《兽部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兽部落-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个岔达坂是目前我们唯一能看到的一座山,它后面的博格达是绝境,至今无人能够攀越。所以,就这样翻过一个又一个达坂,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种真正的穿越。山有大小,而境界却是一样的。
  我用小榔头去敲湖面的冰,准备从湖中取水。冰结得很厚,一榔头下去只裂开一点。我加大力气一下接一下地敲着,一些冰沫溅起,在我眼前飞舞着,像是有一场雪下了起来。忽然,我眼前倏地闪过一个小黑影。我抬头一看,一只旱獭从我眼前掠过,正往远处跑。我来了兴趣,挥舞榔头大叫一声:“旱獭。”它听到我的叫声忽然停止了奔跑,扭过头看着我。旱獭的眼睛很小,我看不清它看我时的神情。我只看见它的两只前爪已经提起,像是准备着还要跑。我又大叫一声“旱獭”。我原以为它会被吓跑,那样的话我就可以目睹一下它奔跑在山坡上的情景。不料,它不但没有要奔跑的意思,反而将两只前爪放在了地上。我再次大叫一声“旱獭”。它扬起头,饶有兴趣地看着我,没有丝毫的惊恐,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个傻子。在旱獭眼里,我可能比它知道的最傻的旱獭还傻。所以,看着我扬着手里的小玩意儿胡乱叫唤,它觉得好玩,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我不知所措地看着它,它也在不知所措地看着我。也许,它希望我再出一些洋相,好让它好好地看一番。过了一会儿,它转身走了。
  我准备继续敲冰,一扭头看见我左边的一个冰缝里又有一只旱獭。我走近一看,才发现它早已被冻死了,冰缝不深,下面的湖水已经把它的四爪和腹部冻住了。从它凝固的姿势看,它是被夹在冰缝中出不来才被冻死的。它为什么会被冰缝夹住呢?我前面已经写过旱獭的祖先是水獭,对于已经永远不可能再回到水里去的它们来说,水是不吉祥的,它们应该远远躲开才对。也许,它在焦渴至极的奔跑中突然看见了这条冰缝下有水,便迫不及待地将头伸进去畅饮了一番,等到喝足了水,才发现自己被夹在冰缝里了。它蹦着想跳出,却发现因四爪悬空无法用力;它绝望至极,悲痛地嘶鸣起来,不知它叫了多长时间,最后,它的嘶鸣声越来越小,终于没有了声息。也许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湖面的冰在阳光里泛起明亮的光芒,四周的景物被光芒直射着,变得很美。它路过这里,也深深地为湖面的景色所迷醉,便一跃而入,欢快地在冰面上玩闹起来。正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掉入冰缝被死死地卡住了。后来的情景与前一个设想的结果一样,它被冻死了。
  我蹲下身仔细观察,一个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在我面前。卡住这只旱獭的冰已被什么凿开,从前往后像是要全部把冰弄掉,把它提出来。从冰的痕迹看,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细碎的挖掘痕迹既表明这项工作的艰难,又显示出了旱獭的坚强。我想起刚才的那只旱獭,忽然觉得这些就是它干的。也许,这只被冻死的旱獭是它的兄弟,或者是它的妻子。当发现自己的亲人被冻死在一条冰缝中时,它就开始了这项艰难的工作。很有可能在它每天挖掉一点冰时,天空仍在下雪,一夜间冰缝中的冰又恢复原样,它的努力将会白费。但它将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实现目的。
  为了证实我的猜测,我提上水悄悄返回。做饭时,我一直在悄悄观察。两个多小时后,那只旱獭果然返回,轻轻涉过冰面钻入了冰缝。不一会儿,便有冰沫甩出,像雪花似的落在冰面上。
  


狗(1)
1、永远的忠诚
  院门被打开时,院子里马上传来一声低低的支吾声。如果进入者是熟人,这声低低的支吾声便是一声问候;如果进入者是佰生人,这声低低的支吾声便是一声警告。但不论怎样,在这支吾声落下后,马上就会有一条黑影闪腾到来人身边。这条黑影是狗。来人往往从狗的动作上可判断出主人在家与否。
  在家畜中,狗接近人的程度仅次于猫,猫身体小,性格温顺,因此可以登堂入室,而狗不行,它只能卧在门槛边向里张望,即使有机会进去也都是吃完主人施舍的东西后赶紧出来,不敢多做停留。
  它为主人守家,但它却没有家,常常居无定所,有时是一个简单的狗舍,有时只能选择在一棵树下卧着过夜。院子是它经常走动的地方,它在一天之中可以从这头走到那头来回数十次,尽管它对院子里的东西都很熟虑,但它懂得主人的心思,或者说它总是觉得在主人面前效力不够,所以要让自己忙得不亦乐乎才行。主人在家时它如此,主人外出后它便卧在大门外看着过往的行人,如果谁在它面前走动它便会竖起耳朵,并怒目冷对。对待那些要登门入内者,主人不在便是铁一般的命令,它用吼叫阻止他们向前,有时候它还会扑过去咬上一口。它一般会咬人的腿,但因为它不是食肉动物,所以咬一口后会迅速闪到一边。它往往用最有伤害力的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阻止陌生人进入主人家。
  主人回来了,对狗守家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狗不会有异常的反应,对主人极度的忠诚让它保持着极度的平静。狗总是让精神高于形象,让勇气重于体力。因此,狗便具备了瞬间的爆发力。平时,它喜欢匍匐在主人脚边,同时匍匐在主人脚边的还有它的勇气和智慧。它对主人的眼神心领神会,往往在主人只表露出一个意思的瞬间就能够有所反应,它的能力其实是很有限的,但它在爆发的一瞬马上就可以变成另一条狗。
  对于被命运安排在狩猎地区降生的狗来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摇身一变又会成为猎狗。也许主人养它们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捕猎,所以它们会经受一些训练,这种训练会一直持续到它们可以猎捕的年龄。一只猎狗开始猎捕的那天应该是在春天,出现在它眼前的是一只兔子或者野鸡,主人嘴里发出了呼啸声,这样的时刻已被主人训练了很多次,它不学自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猎物扑去。猎物发出几声惨叫,便被它们叼回了主人身边。一只狗变成猎狗的过程,就是它将身体里的恶用扑、咬、撕实施的过程,它不再像守家那样温顺,它在捕猎中必须要见血,它的牙齿如果不见血便痒得难受。碰到大猎物了,比如熊、野猪、豹子、或者凶残的狼,主人一声枪响,狗仍然会从主人身边窜出,迅速向猎物扑去。它们不顾猎物会对自己构成什么威胁,只管冲上去寻找能撕咬的地方。有时候它们会被撕咬得皮破肉烂,甚至断了腿,但它们总会摇摇晃晃地回到主人身边。
  人对猎狗的态度远不及对待守家狗那么好,有时候它追丢了猎物,或者一不小心犯了错误,主人会骂它,如果怒火中烧还会虐待它,顺手操起一根木棒砸在它身上。木棒断了,它发出一声惨叫逃离而去。主人不理它,知道它迟早会回来,不久它真的回来了。它从不背叛主人,无论主人怎样对待它都毫无怨言,从始至终都忍耐着,并对命运表示出一种柔顺的样子。主人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见它回来了便宽容了它。它走到在自己身上击断的那根木棒前,伸出舌头舔了起来。
  2、斗狗
  乡村的早晨会因为两只狗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起来,人们早早地从家里出来,围到了这两只狗身边。斗狗……属于乡村的一个节日来临了。狗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培训后才有资格走到人们面前的,它们懂得必须要为主人去战斗,把另一只狗咬倒,让它的主人口袋里的钱装到自己主人的口袋里。当然,它也深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轻则皮开肉破,重则断腿折腰,但作为一只斗狗,它别无选择。人们围在两只狗身边叫嚷不停,它们的体形和神态是人们下注的依据。很快,人们便选好一只狗下了注。它们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好自己,热闹的气氛已使它们兴奋起来,它们大叫着,用眼睛瞪着对方,恨不得挣脱主人的手扑过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狗(2)
斗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内容,在这里我想写一写我在新疆疏勒县亲眼目睹过的维吾尔族人的一次斗狗。在新疆的乡村,维吾尔族人经常组织斗狗游戏。那次,我看到的两只狗从外观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黑一白,是很常见的两只狗,如果把它们放在院落里,便是两只老实温顺的看家狗,但现在这么多人的叫嚷声和主人寄予厚望的眼睛让它们浑身的血液在燃烧,它们像接受了神圣使命的战士一样,已变得急不可耐。主人牵着它们尚未入场,它们就对叫起来,等到主人一放手,它们便迅猛扑向对方。斗狗是残酷的,两只狗从一开始就咬着对方不放,想想它们在用力撕扯对方身上的肉时,自己身上肯定正一阵阵地疼痛。慢慢地,白狗占了上峰。尽管它身上在流着血,但它嘴上却沾满了血,这是胜利的表现,因为它嘴上的血是对方流出的。
  任何一种动物的杀性其实都比人要大,只要你稍微训练一下它,它准能领会你的意图,为你去拼死拼活。而这些动物中,尤其以与人距离最近,基本上熟知人类的家禽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斗鸡、斗羊、斗牛、斗狗之类的家禽大拼杀。狗本来是看家的,这会儿却肩负神圣的使命,用自己的性命去参加一次战斗,满足一下主人的意愿……
  渐渐地,黑狗支持不住了。白狗瞅准一个机会一口咬住它的脖子后再也不松开了,这是斗狗致对方彻底失败的有力方法,一只狗的脖子一旦被咬住,它不光没有了进攻的力量,就连招架也显得力不从心。但我却感到奇怪,黑狗到了这种地步居然没有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它从一上场就从没叫过,倒是那只白狗一直呐喊个不停。慢慢地,我发现黑狗不但不叫,而且也没表现出痛苦的神情,它只是那样挨着白狗的撕咬,好像只要一走进这个场子,斗不过白狗就只能这样。终于,黑狗趴在地上起不来了。白狗一方的人发出欢呼声,一场战斗结束了。
  按常规,一场乡村游戏到了此时便结束了。而这时奇异的情景却出现了,白狗慢慢走到了黑狗身边,俯下身子用嘴去舔它脸上的血,同时也用两只前爪努力推它。黑狗慢慢抬起了头,与白狗对视着。人们停止了欢呼,愣愣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幕。白狗终于把黑狗推起,它们摇摇晃晃地向场外走去。
  3、细狗
  白哈巴村中的狗个儿高,但身体却细小,被称之为细狗。我在黄昏的村中散步,忽然听得身后“汪”的一声叫,疑心有狗要咬我,刚一转身,有一条狗已蹿下路基。是一条村中的细狗。不一会儿,它的头便从路基下冒了出来,嘴里叼着一只兔子。细狗嗅觉灵敏,速度快,有很强的猎捕能力。远处的野兔只要一露面,细狗就如同闪电般蹿出去,双爪一扑一抓,便用嘴叼了回来。
  有关细狗的历史非常久远,在古西域生活的游牧民族多养细狗,尤以漠北高原的蒙古族对细狗情有独钟。我猜想,图瓦人在几百年前迁入阿尔泰时,是不是将细狗也一并带了过来呢?
  细狗从小便与别的狗不同,1岁时,主人就用布蒙住它的头,把食物扔到不同的角落让它嗅味去寻,由于它的头上被蒙了布,所以它便只能凭心理感觉去寻找,这样,它们慢慢地就有了很强的嗅觉能力。村里人对细狗寄予的希望很大,从小精心教它们跟踪、追捕和厮咬的技能。上山打猎的日子,他们在打到狼、哈熊和山羊后,立刻让细狗去舔它们的血,以便让细狗熟悉这些动物的气味,在以后碰到了迅速出击。
  多尔林的细狗在村子里最为出名。别人一般都是牵狗外出猎捕,他则只需把狗放出去,下午它必叼回猎物。一般的细狗叼回的都是兔子、山鸡等小猎物,而他的细狗专门捕猎较大的动物,像狐狸、刺猬等。有一年,它还咬死了一只黄羊。它咬死大动物无力拖回,便将它们的耳朵咬下一只叼回家里,多尔林一看便知它猎到了什么,随它出门将猎物扛回。一次,一只黄鼠狼被多尔林的细狗盯上了。黄鼠狼见逃跑不成,便爬上一棵树躲了起来。细狗追到树下,往下一蹲便不动了。黄鼠狼以为它拿自己没办法了,便在树上挨时间。两个小时过去了,细狗仍蹲在树下一动不动。突然,那棵树 “咔嚓”一声倒了下去。原来,细狗一直用牙在咬树。树倒了,黄鼠狼从树上跌下,细狗扑过去一口咬住了它的脖子。多尔林深为自己的细狗而自豪,他说,我的狗简直就是一个精明的猎人嘛!硬猎软猎,样样都行。他说的硬猎,就是直接猎取,而软猎,则是应用智能猎取。他对狗爱惜至极,有人曾见他给它喂羊肉吃,这事传开,他还骄傲地告诉别人,他每宰一只羊必先要给细狗吃,他宰羊不是为人,而是为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狗(3)
村里人羡慕他的狗,纷纷牵来母犬想与他的狗交配。多尔林严格把关,凡是他看不上的母犬绝不同意,就是看上的也得排队等候,10天配一个,不能让细狗劳累。一次他外出放羊,他妻子想挣几百块私房钱,便让细狗在一天内与9只母犬交配。多尔林回来后,气得扇了她一记耳光,说,你也不想想,这能行吗?就是换了我,你一天给我9个女人,我也受不住呀!
  如今,多尔林和细狗都老了,一人一狗整天在村中形影不离。多尔林不再打发它出去猎捕,别的细狗从村中走过时,他的细狗总是出神地凝望。多尔林用手摸摸它的头,它便依偎在他身边不再动了。远处,年轻人领着他们的细狗在捕猎,人的欢呼声和狗的叫声响成一片。林子里总有动物不停地出生,村子里总有一代又一代人长大,细狗也一代又一代在繁衍。所以,这古老的传统之中包含的生命乐趣永远都不会消失。多尔林和他的细狗仍在栅栏前坐着。初秋的阿尔泰已一片枯色,但白桦树的叶子却变得金黄。村子里到处弥漫着白桦林反射出的金黄,人也变得肃穆和庄重了许多。
  黄昏,多尔林和他的狗仍坐在那里。慢慢地,一人一狗便被那股金黄|色裹住,变得像两座雕塑。
  4、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