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接收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来接收器-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蔡艺凌是唐蓝榕亲手训练出来的,先是耐心地给蔡艺凌解释了一下,然后又找队里主管强体饮料的队医,要了一小碗绿色的强体饮料,也就是所谓的“玉髓”。强体饮料的供应对国家队来讲有点紧张,军方重点保障的还是部队的需要。也就是蔡艺凌是队里面的重点培养对象,要是换成一般人,队医是不可能再给她一小碗玉髓的。

蔡艺凌还是不买账,她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拒绝继续使用强体饮料了。“教练,我不喝。”小姑娘也是仗着自己跳水成绩,在队里面首屈一指,再加上前段日子,队里新来了一位队员。实力不比她弱,队友和教练平时有意无意的把她和那位新队员放在一起比较,蔡艺凌想耍耍脾气,向那位新来的队友示示威,让对方知道自己才是队里面的一姐,正宗的No。1。让她以后长点眼力,不要在队里面晃荡来晃荡去,妄想从自己手中夺走一姐的位子。

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强体饮料就成了蔡艺凌借机发飚的借口,只要唐蓝榕能够哄着她点,让蔡艺凌感觉到自己受重视,依然是队里面说一不二的老大,蔡艺凌就会就坡下驴。她也不傻,自然知道强体饮料是个好东西,最近几天,她的成绩提高是比较明显的,一切都是强体饮料的功劳。

唐蓝榕最近忙的焦头烂额,那里顾得上照顾蔡艺凌的情绪,再加上蔡艺凌是她手把手交出来的,两个人之间可以说是有着母女一般的感情,自然也就少了一些顾忌和客套。见蔡艺凌耍脾气,唐蓝榕一瞪眼,“蔡艺凌,你翅膀硬了是不是?连我的话也不听了?今天你必须把这小碗玉髓喝下去。”

一见唐蓝榕发了脾气,蔡艺凌刚要服软,正好那位让她起了提防心的新队友从师徒两个人身边经过。在什么人面前都可以丢面子,就是不能在这位新队友面前丢。心高气傲的蔡艺凌身上冒出一股邪劲儿来,一梗脖子,“教练。网上都说了,强体饮料是用工业污水制成的,说什么我也不会再继续饮用强体饮料的。”

蔡艺凌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说这话的声音有点大。此时很多人都在训练馆里面进行跳水训练,蔡艺凌的话一下子就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中。女子跳水队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队伍,不但队员之间存在竞争,跳水队内部几个教练之间也存在着比较激烈的竞争。

蔡艺凌这么一闹不要紧,搞得唐蓝榕很没有面子,她刚要硬逼着蔡艺凌把手中的玉髓喝下去的时候,女子跳水队的总教练朱继红沉着一张脸走了过来,伸手就从蔡艺凌的教练把那一小碗玉髓夺了过来,一挥手就倒在了地上。

“不想喝就别喝了,以后也不用喝了,蔡艺凌,你最近训练的挺辛苦,我正式通知你,放你一个月的假,回去休息去吧。”

现在已经是7月10号,放蔡艺凌一个月的假,等到蔡艺凌归队的时候,伦敦奥运会基本上也该结束了。蔡艺凌一听就慌了,“朱队,我……”

朱继红早就觉得蔡艺凌太傲气,辫子翘的都不知道北在什么地方了,以前队里面指望着蔡艺凌做台柱子,现在有了强体饮料。又有了一个灵性、天赋不输于蔡艺凌的新队员,再加上女子跳水队还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蔡艺凌此时的表现就显得有点傲性了。朱继红决定再也不能惯着蔡艺凌的坏脾气,她顺手把那个倒空的小碗塞到了唐蓝榕的手中,然后朗声道:“你们谁想和蔡艺凌一块儿放假,尽管把强体饮料给我往游泳池里面倒。”

蔡艺凌蹲在地上,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女子跳水队的事情很快就在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各个训练中心、训练基地传开了。抹黑银河实业的事情,还是在各个国家队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的。蔡艺凌恃宠而骄,撞在了枪口上,总教练们一合计,干脆把蔡艺凌树立成了一个负面的典型。明确告诉国家队的每一位队员,谁要是拒绝继续服用强体饮料,就跟着蔡艺凌一块儿放一个月的假。当然,强体饮料的检验报告、中央媒体关于强体饮料的宣传,也是他们一再重申的内容。

经过教练们的努力,强体饮料在国家队的负面影响,最终被控制在了极小的范围之内,强体饮料继续顺利的在国家队内部推而广之。

银河实业和武灵市政府、高开区管委会的接触非常的顺利,在得知银河实业有意扩大投资,将高开区所有剩余的土地全部承包下来,建设厂房之后,张国基市长亲自批示管委会尽全力满足银河实业的一切要求。

强体饮料强大的盈利能力,让张国基看到了希望,如果银河实业能够多建几条生产线,将来强体饮料一旦投放到民用市场,每年能够给武灵市带来的税收,绝对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字。反正高开区的土地交给谁使用,还不都一样?与其引入一些盈利比较差,税收不可观的项目,还不如交给银河实业一家开发呢。

最后,银河实业从管委会手中拿到了将近三千亩的土地,基本上都是饮料厂周边的土地,加上原来管委会批给银河实业的土地,银河实业占地总面积已经超过了三千亩。

土地到手之后,丁崇祥和国内几家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取得了联系,希望它们能够派人过来,为银河实业的厂区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规划设计。

这些琐事自然有人来处理,不需要刘士卿操心。此时刘士卿、郭倩蓉、王泽伟正代表着银河实业,和军方调集来的专家学者,就实验室的筹建,进行着最后一次协商。郭倩蓉的学习能力真的让人瞠目,刘士卿交给她的一沓子资料,已经被郭倩蓉硬啃了一多半,此时说起中医药研究理论来,也是有鼻子有眼,不再像以前一样,一窍不通了。

刘士卿把自己当成一个摆设。在协商的时候,基本上不开口,只是看着郭倩蓉、王泽伟两个人和军方的一大堆专家谈来谈去。对中医药研究的理论,刘士卿懂得并不比在场的任何一位专家学者知道的少,但是刘士卿自身有个严重的缺陷,就是一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二是知识存在着严重的断层,这也是他不轻易开口的原因。

第198章 在日本可是非常流行这玩意儿

撇开郭倩蓉的因素不谈。徐文君是一位科研态度极为严谨的人,在她的带领下,军方派来的二十一位科研人员,七嘴八舌,对实验室的筹建,提出了很多极为中肯的意见。从实验室的选址、设计、建设,一直到设备的购买、安装,实验室的安保工作,考勤制度等等,全都有所涉猎。

军队有很多的科研机构,为了加快进展,实验室的设计这一步可以免掉,直接找军方购买两张现成的实验室设计图就可以了。至于建设,也可以交给军方的专业工兵队伍来做。

将时间压缩压缩再压缩,实验室的建设从动工挖第一铲土开始,直到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至少也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按照徐文君他们的设想,是打算先租借武灵市制药厂的实验室,在那里开展实验,等到银河实业的第一实验室建设完成后,再把实验工作转移到第一实验室。

不过这个设想,刘士卿的意思是坚决不同意,实验室建设的这段时间,对银河实业来讲,是一段难得的空闲期,正好借鸡生蛋,让军方的这批专家给银河实业自己招募的科研人员上上课,培训一下。

徐文君他们是带着任务过来的,自然不愿意耽误时间。两方扯皮了半天的时间,最后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协议。为银河实业培训科研人员,和租借武灵市制药厂的实验室,两件事同时进行,这期间产生的一切费用,都由银河实业承担,另外,银河实业要保证所有科研人员的营养供应,按照银河实业的员工标准发薪水。

协议达成之后,徐文君让自己的机要秘书王琼璇会同银河实业的代表郭潇芝,联系从军方购买实验室的图纸,至于实验室的建设,就交给了归正华少校,由他负责安排。王琼璇三十出头,是一位女少校,作风和徐文君一样,干练精细。

银河实业直到现在,还没有什么搞科研的人,这也是银河实业最为薄弱的环节,科研部除了郭倩蓉之外,就是新招收的几位大学生。虾米两三只,没有一个能够挑大梁的。

刘士卿和王泽伟、丁崇祥、郭倩蓉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再次刊登招聘广告,同时委托和银河实业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猎鹰人力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后简称为猎鹰人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中医药、机床等方面的工程师、科研人员。

广告很快就刊登在了几家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上,几个大城市的专业人才招聘报纸,也都刊登了相应的广告。银河实业承诺以完善的工资福利制度、良好的科研环境、先进的公司管理制度,邀请有志于在中医药研究、机床研究方面展现才华的优秀科研人员,到银河实业报名应聘。该招聘广告,最扎眼的有两条,一个是年薪十万起,另外一个就是年龄不限、学历不限,只求有真才实学。

从事研究工作,在国内很多企业之中,薪水其实并不高,一个月能有七八千块就很了不起了,真正薪水比较高的,还是项目负责人、科研部经理之类的人员,一些底层的科研人员,甚至一个月只能够拿两三千块钱。尤其是机床这一行当,最赚钱的机床是高精尖的数控机床,可是这一块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做机床的企业,又总是以低价策略和国外企业竞争,所以利润不是没有,却并不高,所以相应的,企业内部的科研人员,薪资水平可想而知。

银河实业这则招聘广告一出,影响可想而知。各式各样的简历再一次雪片一样,从大江南北、关内关外,飞到了银河实业的所在的武灵市。邮局每天都会给银河实业送来一摞一摞的EMS和挂号信,收发室的莫思芳连续几天,每天签字签到手软。

在刘士卿要求在招聘广告上,增加上机床方面的工程师的时候,王泽伟就知道刘士卿是决心已下,真的要搞机床研究了。他虽然不太愿意让银河实业涉足机床这一块儿,却也知道让刘士卿改变主意,基本上不可能了。干脆他也不等刘士卿提出来了,主动出击,找到武灵市国资委,提出要全资收购武灵市机床厂。

武灵市国资委的彭守户主任在得知王泽伟的来意之后,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坚决不同意把武灵市机床厂卖给银河实业。首先武灵市机床厂是省里面挂了号的国有企业,并不完全归武灵市国资委管,其次,武灵市以前出卖国有资产,都是在国有企业经营不下去,实施完破产程序之后,才把企业卖掉。像武灵市机床厂这样,经营良好。每年都有盈利,并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武灵市国资委以前还从来没有出售过的先例,即便是在拱天省,这样的先例也不多。

王泽伟表示银河实业会出一个让武灵市国资委满意的收购价格,企业的员工不会进行任何的裁员,收购之后,总公司会注入大量资金,提升武灵市机床厂的竞争力和科研力量。

任由王泽伟说尽好话,彭守户都不肯点一下头。这时他要是一点头,将来上面追究下来,他可是要承担责任的。在华夏当官,官员们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承担责任,除非后台比较硬,即便被一抹到底,将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其余之人,都是离麻烦越远越好。彭守户没有什么强硬的后台,也就是和市里面的几位领导关系比较好,再加上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这才坐稳了国资委主任的位子。

在武灵市国资委这里没有收获。王泽伟只好转移谈判对象,找到了武灵市市长张国基,向张市长提出了收购武灵市机床厂的要求。

这种事,张国基也有点犹豫。和彭守户担心的一样,武灵市机床厂经营良好,没有负债,按照通常的做法,这样的国有企业是不会对外出售的,何况武灵市机床厂还是省国资委重点监管的企业之一。

不过张国基考虑的要比彭守户更加深入一些。银河实业虽然是一家民营企业,但是银河实业却又不是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首先他们和军方的关系非常不错。政府、军方两方面的高层对银河实业非常的重视,这一点,从饮料厂开工仪式上,中央政府、军方派来的贵宾的层次和人数,以及这两天,中央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对银河实业的正面宣传,就可见一斑。另外,银河实业的现金流是非常可观的,国内除了那些大型的国有垄断企业之外,鲜少有能够和银河实业相提并论的,如果把武灵市机床厂卖给银河实业,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张国基想了半晌,才对王泽伟说道:“这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向上面请示一下,至少也得经过拱天省国资委的同意,我才敢做主把武灵市机床厂卖给你们。你回去等消息吧,一有消息,我就会马上通知你。”

王泽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武灵市机床厂不是非国有资产,收购起来,要比收购其他形式的资产,要多很多程序。干着急,也没用,只能等候张国基的消息了。

实验室筹备建设在即,郭倩蓉身为银河实业的科研部经理,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刘士卿卿卿我我,她必须要跟在徐文君身边,一块儿处理第一实验室的筹建事宜。徐文君对这个侄孙女可是相当看重,她虽然不满意郭倩蓉到银河实业工作,但是不管怎样,将来郭倩蓉肯定是要搞科研的,这是老郭家的传统了。既然郭倩蓉已经成了银河实业的科研部经理,徐文君便开始有意识的给郭倩蓉灌输一些科研方面的理论、态度,还有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郭倩蓉。

徐文君是军方医药研究方面的老前辈,又一直在第一线工作。由她做郭倩蓉的领路人、导师,再加上刘士卿交给郭倩蓉的那些资料,郭倩蓉的理论水平每天都在突飞猛进着。按照这个进度计算,说不定在第一实验室建成的时候,郭倩蓉就有资格和能力独立承担一些科研任务了。

刘士卿也没有闲着,他整个人都快被全国各地飞来的个人简历给埋没了。这次的人才应聘,专业化程度太高,银河实业上下能够帮着刘士卿一块儿审阅的,几乎没有。科研部的那几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