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接收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来接收器- 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银河实业派出的人员四处活动,一时间,拱天省等地风起云涌,武灵市作为银河实业的老巢,更是风诡云谲,弥漫着一股让人压抑的气氛。武灵市这一摊子,王泽伟和他的徒弟兼助手沙哈里·马贾德拉亲自出动,首先去的就是武灵市最大的用电户武灵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武钢集团是拱天钢铁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早在1958年就建厂投产,是华夏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公司总资产七百三十七亿华夏币,职工总数超过了两万七千人,在整个武灵市来说,绝对是一个巨无霸的企业。

作为全国数得着的钢铁企业,武钢集团同样也是一个用电大户。武钢集团的老厂区年用电量超过十八亿度,新厂区年用电量也在十八亿度左右。武钢集团虽然有着天然的条件,可以用高炉煤气等条件,进行自发电,但是自发电的量满足不了自身的需求,还需要从武灵市供电公司购买一部分电力,每年购买的电,都在十几亿度之上。

武钢集团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再加上行业特殊,倒也没有人敢停武钢集团的电,但是武钢集团的负责人对王泽伟的到来,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忱。对王泽伟的提议,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兴趣。电绝对是勒在武钢集团脖子上的一道绳索,如果有可能的话,武钢集团同样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愿意将希望寄托在别人手中。

何况武钢集团虽然是国内知名的钢铁企业,同样也是国内知名的环境污染大户,那都是上了国务院、拱天省和武灵市三极行政主管部门的黑名单的。集团负责人承受的压力很大,太阳能发电无疑是个很好的噱头,可以彰显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决心。

还有一点,武钢集团也希望能够借由这次的契机,和银河实业拉上关系,不管怎么说,大家的根基都在武灵市,相互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后多少也有个照应。

武钢集团的总经理在王泽伟的陪同下,亲自赶到了银河工业园考察银河能源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他亲眼目睹了银河牌太阳能电池板的神奇之处,马上表示愿意在银河能源采购太阳能电池板,并且愿意把整个施工的过程也委托给银河能源来负责。

投桃报李,王泽伟除了表示要以优惠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向武钢集团提供太阳能电池板之外。还表示银河实业及其旗下子公司的建设所需的钢材,都将从武钢集团进行采购。

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书面协议,并且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对中外媒体宣布,银河实业和武钢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银河能源将协助武钢集团建设太阳能发电厂。武钢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富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要把武钢建设成为全国钢铁企业中的环保标兵,要坚定不移的在集团内部推广太阳能发电技术。

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尤其是全国各大发电企业全都慌了神。制约太阳能发电的一个重要的桎梏,就是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不高,相关设备的价格又极为高昂,单位发电量的成本居高不下,所以目前国内占据主流的发电站,都是采用的火电或者水电的形式,其他的像什么核电、风电、热电、油电、气电等等,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办法大面积普及。

现在可好,银河能源蹦了出来,他们打算为武钢集团建设的太阳能发电厂,相关设备的价格并不便宜,比市面上常见的太阳能发电设备还稍微贵了一点。但是架不住它的转化效率高呀,折算下来,不但没有外购电贵,甚至还稍微的便宜一点。

倘若国内的像武钢集团这样的用电大户全部采用银河能源的太阳能发电技术,那么对全国的发电企业来讲,绝对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说句夸张点的话,这跟世界末日来了,没什么区别。

紧随在武钢集团之后,又陆陆续续的有十几家企业宣布和银河实业达成了协议,准备采用银河能源的太阳能发电技术,进行自发电。

在得知武钢集团和银河实业达成协议之后,武灵市供电公司的总经理张乐山就有点坐不住了,如果武钢集团停止从供电公司采购电力,那么供电公司每年就要少七八亿华夏币的营业收入,利润更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更遑论要是武灵市的企业都学着武钢集团跟风,都采用太阳能自发电,供电公司还靠什么吃饭呀。

供电公司的员工也有不少,上上下下都领着远超一般企业的高薪,如果供电公司没有营业收入,大家就别想领高薪了,全都去喝西北风吧。

张乐山琢磨了老半天,下令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大会,在会议上,他阐明了当前供电公司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大家都要有领不到工资的心理准备。当然,话里话外,明里暗里,张乐山也没有忘记提及之所以会面临这么严峻的形势,是因为银河实业造成的。

散会之后,供电公司的中层干部们回到各自的单位,免不了要发一些牢骚。有的干脆召开本单位员工大会,把张乐山的话原封不动的复述一遍。当时就有人嚷着要到市政府上访,要到银河实业进行抗议。

人就是这个样子,不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什么出格的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至于会酿成什么后果,没人去考虑,保证自己的腰包不瘪下去,才是至理。

张乐山开完会后。直奔武灵市政府,找市长诉苦去了。

“郑市长,你可得为我们做主呀。银河实业的做法太过分了,他们搞太阳能电池,我们不反对,可是他们也不能往武钢集团这样的用电大户,去推销太阳能发电技术呀。要是咱们武灵市的所有工矿企业都学着武钢集团这样,都搞太阳能自发电,我们供电公司还怎么往外面卖电?国家的资产还如何保值增值?供电公司两千多好员工,还怎么生活呀?还有啊,大家都搞太阳能自发电,这是什么行为?这分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这个现代化工业的分工协作原则,是严重抵触的。要是每家企业都搞太阳能自发电,还要我们供电公司干什么?还要国家组建那么多的电力公司干什么?”张乐山一副忧国忧民外带忧己的表情。

郑健飞哼了一声,“现在知道着急了?你早干什么去了?我问你,银河工业园的停电事故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指示人干的?”

张乐山忙道:“郑市长,天地良心,这事要是我安排人干的,就让我出门被车撞死,下楼梯的时候,让花盆掉下来,砸死。”

郑健飞皱着眉头,市公安局在他的指示下,成立了专案组,连续调查了几天,线索倒是找出来几条,就是没有什么有价值的。那次停电事故既像是人为的,又像是一次非常正常的意外事故。

“张乐山,你跟我说实话,那次停电事故,究竟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搞的破坏?”郑健飞很严肃地问道。

张乐山连忙说道:“郑市长,我也不知道呀。我可以向你保证,我绝对没有安排人这么干。”

郑健飞盯着张乐山看了半天,张乐山显得很坦然,郑健飞左看右看。看不出来异常来。就在这个时候,秘书敲了敲门,“市长,咱们市政府大门又被人给堵上了。”

第674章 骨子里面是傲得很

上访大概是华夏的一大特色了。华夏政府不知道宣传了多少年的法制建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旧是人治大于法治。老百姓也都习惯了有什么事情,直接越过本级单位,找上级单位进行上访,告状。县里不行,就市里,市里不行,就省里,省里不行,就到国务院。

武灵市政府作为一个地级市的行政枢纽所在,辖4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别的不说,光四个市辖区的人口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如果全都算上,总人口超过了九百五十万。这么多的人口,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矛盾。很多人因为矛盾激化,找不到解决的途径,都选择了上访,围堵武灵市政府的大门,期望市长能够站出来。帮他们解决问题。

郑健飞从张国基手中接过武灵市的权力,历时也才一年多点的时间,可是就在这段时间内,武陵市政府的大门被围堵的次数就超过了十次,平均下来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就有那么一次。被围堵了这么多次,郑健飞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最开始的愤怒,到现在的淡然应对。一切只能说明人至少适应了,什么环境都会习惯的。

郑健飞作为市长,管的是整个武灵市的大局,不可能插手某一项具体事情之中,而群众上访,往往要求解决的都是非常具体的事情。郑健飞要是插手,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越权。

郑健飞皱着眉头,问道:“这次是谁在围堵?又是因为什么事情?”

秘书看了一眼张乐山。张乐山表面上不动声色,实质上,心却提到了嗓子眼的位置,他暗自祈祷千万别是自己的手下跑到市政府闹事,他虽然也有这么个意思,但是也不能在自己正和市长沟通的时候,来这么一手呀。他多少还抱着一点侥幸心理,自己召开中层干部以上会议,也才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员工们就算是来闹事,也不至于这么早吧。

秘书道:“市长。我了解了一下情况,这次围堵市政府大门的,是供电公司的一些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他们说银河能源和武钢集团达成协议,会严重的威胁到供电公司的生产,是逼着供电公司破产,是要砸了他们的饭碗,希望市长能够给他们主持公道。”

张乐山的脸顿时白了,他心中暗骂组织了这次上访的属下,我这次被你们给害死了。你们就不能晚点来呀?

郑健飞一拍桌子,张乐山吓得打了一个哆嗦。郑健飞指了指张乐山,“我看你是不想干了?我跟你讲,现在虽说没有供电局了,只有供电公司,走的是市场化经营的路子。但是供电公司也是由市政府领导的,你竟然敢让供电公司的员工来围堵市政府大门,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得?你马上给我滚出去,把那些在门口闹事的人给我撵走。还有啊,张乐山,我警告你,要是发生银河实业被围堵的事件。我就唯你是问。到时候,我不但撤你的职,还让公安局以寻衅滋事罪的名义,把你扣起来。”

张乐山这会儿顾不上跟市长诉苦了,低着头,灰溜溜的从市长办公室跑了出来。他小步跑到市政府大门口,那些供电公司的员工全都围了过来,“张总,你是不是代表大家伙来跟市长反映问题的?”

张乐山恨死了这帮子手下了,你说你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到我跟市长沟通的时候来,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面推吗?他的脸一沉,“闹什么闹?都他妈的跟我回去,谁要是不走,我开除他。”

张乐山一发话,围堵市政府的人全都灰溜溜地走了。

郑健飞站在窗户旁边,看着围堵大门的人全都散了,叹了口气,“备车,我要去和刘总好好地谈谈。”

没过多久,郑健飞就再次出现在了刘士卿的面前。郑健飞一脸的苦笑,“刘总,你这是要干什么呀?你这样做,出气是出气了,但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你想过吗?你这是把自己放到了全国发电企业和供电公司的对立面呀。做众矢之的滋味,不好受。”

刘士卿淡淡一笑,他请郑健飞坐下,然后亲自给郑健飞倒了一杯茶。“郑市长,要是照你的说法,岂不是所有做太阳能发电的企业,都是和全国的发电企业、供电公司站在了对立面吗?”

郑健飞瞅了刘士卿一眼,“刘总,你不要偷换概念,银河能源能够和其他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企业相提并论吗?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技术,银河能源采用的又是什么技术?那些企业都威胁不了国内发电企业的生存,但是银河能源能呀。我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你发展高科技的决心,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我说句出格的话,银河能源开发的太阳能电池,不适合往民用市场普及,你这样做,得罪的人太多。”

郑健飞是真心实意的为刘士卿考虑,毕竟保证银河实业有个好的商业环境,是他出任武灵市市长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刘士卿点点头,“郑市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呢可以跟你交个底,我没打算和全国的发电企业死磕,我就是认准了唐人电力一个。凡是唐人电力涉足的省份。我也涉足,唐人电力没涉足的,我一个不碰。我这个人很有原则,从来不主动欺负人,但是谁要是敢欺负我,我一定要连本带息的欺负回去。”

郑健飞苦笑道:“刘总,市公安局的调查报告,暂时没有线索证明是唐人电力或者供电公司安排人干的。要是有证据的话,公安局的同志早就把他们抓起来了。”

刘士卿笑道:“我这会儿不管他证据不证据的,首先我做太阳能发电,是合法合情合理的。我有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制造,有税务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还有国家发改委批准我们做太阳能发电的红头文件,到那里打官司,我也站得稳脚跟。其次,要怪就只能怪唐人电力赶得太巧了,我不管他冤枉不冤枉,谁让他们赶得那么巧,不是他们干的,也是他们干的。”

郑健飞都不知道该怎么劝刘士卿,确实从法理上来讲,银河能源的做法根本就没有错,银河能源成立的时候,该办的手续全都办了,该盖的戳也都盖了,从法理上,政策上来讲,银河实业和银河能源都没有什么错。而且从大的趋势上来讲,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符合国际国内发电市场的潮流,也是总体的趋势,银河能源只不过把这种趋势提前了罢了。

唐人电力也在搞太阳能发电,在草原省也建设有大量的太阳能发电站,旗下更是有专门研究生产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子公司,问题是两者的技术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郑健飞叹了口气,“刘总,从大局考虑,我希望你能够让一步。一号首长和总理是很器重你,但是同样也不希望唐人电力这个电力行业的央企垮掉,这样吧,我帮你联络一下唐人电力的朱玉明,你们坐下来好好的聊聊,我一定让他跟你道歉,赔礼认错。你看怎么样?”

刘士卿想了想,随道:“听人劝吃饱饭,我听你郑市长的。”

如果可以的话,刘士卿不想和国内的任何一家央企闹翻脸。这样做的后果只能够是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