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接收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未来接收器- 第7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乌兰布和发射场不得不加强了安保措施,除了监控系统全开之外,更多的安保人员被派遣了出来,增加哨卡,加强巡逻,把这些把乌兰布和发射场当成自家后院花园的洋鬼子们堵在了非公开区域外面。

对于银河实业采取的措施,不少外国记者提出抗议,乌兰布和发射场方面很干脆的回道,如果不遵守银河实业的安保条例,试图刺探银河实业的商业机密,那么该记者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将会被永久取消掉采访银河实业的机会,该新闻记者也将以刺探商业机密的嫌疑身份,移交到当地公安部门。

面对银河实业的强硬,这些来自国外的媒体记者们也只能在肚子里面腹诽两句,暗自琢磨着怎么样在相关的报道中,给银河实业扣上两项罪名,却也不敢再次硬闯银河太空划定的禁区,他们很清楚现在不是当英雄,争辩所谓的新闻采访自由的时候,银河实业对待非华夏人历来态度强硬,他们这时候想当英雄,就是给自己找别扭,真要是被送到当地的公安局,那时候出的就不是小丑了。

记者们上蹿下跳,到处寻找新闻切入点,而那些投入巨资购置了太空基地股份的国家则纷纷派出高级代表团,这些代表团中职位最低的也是部长级别,最高的,副总理、总理或者副国家元首,国家元首也有不少。

前几天第二实验室的大爆炸事件让这些国家都非常担心,唯恐刘士卿就此取消掉了太空基地的建造计划,如今银河太空按期发射太空基地,这多多少少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陇西省金城市的飞机场是距离乌兰布和发射场最近的民用飞机场,这几天格外的忙碌,不断的有持有邀请函的外国贵宾抵达这里,然后乘坐银河实业安排的专车或者直升飞机,赶赴乌兰布和发射场。到了目的地之后,他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通常都是了解银河太空的准备情况。

太空基地的第一次发射定在了15日的下午,在上午的时候,刘士卿在乌兰布和发射场内的餐厅设宴招待来自世界各国的贵宾们。他的现身让各路记者陷入了骚动之中,那些曾经在各种媒体上说刘士卿生死未卜,或者干脆说刘士卿已经死了的媒体的记者们,这会儿似乎也忘了自己是如何造谣、妄自揣度的,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纷纷将镜头对准了刘士卿,希望能够给刘士卿来个高清晰度的大特写。

招待宴会对这些记者是不可放的,就算是来头再大,牌子再响,也是无用,就连隶属于银河实业的银河传媒的记者也被拒之在了餐厅门外。这个举动不免引起了人们的揣度,都搞不清楚银河实业究竟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华夏政府方面派了总装备部副部长洪大磊和国际航天局副局长叶秋燕两个人过来,银河实业这边除了刘士卿之外,还有王泽伟、杨诺婷以及邵若涟三个人,郭倩蓉这次没有跟着刘士卿一起过来,她还在燕京研究监控录像。

邵若涟按照刘士卿的安排,代表银河实业和银河太空致词欢迎四方来客,随后申明太空基地的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银河实业的工作重点之一,是银河实业的核心业务,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变故,只要银河实业不倒闭,那么太空基地的建设就不会停止。

邵若涟的保证让各国来宾们松了一大口气,但凡是购买了太空基地股权的国家,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没有一个是希望太空基地发射不成功的。他们为了购买太空基地的股权,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是相应的他们得到的回报也不算小,绝对是物超所值。

一旦太空基地建设完成,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太空基地占有面积可观的一块空间,在这里可以建实验室、建工厂,甚至可以将之作为进一步开发太空资源的前沿阵地和跳板。这里面所包含的意义就不是几千亿华夏币就可以衡量的了。

当然,想把太空基地作为跳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向深层次空间进行运输的工具,比方说大推力火箭、太空飞机、航天飞机等,到头来也只能局限在太空基地之上,望着丰富的太空资源流口水的份儿。

等到贵宾们鼓完了掌,邵若涟话锋一转,开始按照刘士卿事先交代的,开始挖坑,“众所周知,前几天,我们银河实业在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的第二实验室发生了一起极其恶劣的事件,老板刘士卿主要的工作地点全自动智能实验室发生了大爆炸,全自动智能实验室被完全摧毁,成了一片废墟。现在,请大家看几张大爆炸之后,拍摄的现场照片。”

事先得到吩咐的工作人员连忙打开了投影机,把现场照片投射在了白色的幕布上。投射出来的照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既可以表现出第二实验室爆炸之后的惨状,同时又不会泄露全自动智能实验室的秘密。

在今天之前,第二实验室发生了大爆炸的事情,是一件半公开的秘密,谁都知道有这么回事,但是究竟爆炸到了什么程度,爆炸现场如何,有什么伤亡损失。这些都是谜中谜,除了少数的几个局内人之外,局外人就没有知道的。

这时候银河实业竟然破天荒的主动公布爆炸现场的照片,虽说没有媒体记者在场,但是这么多的各国政要在场,实际上不比向媒体公开差多少。

众人看着照片上呈现出来的惨状,不免发出一阵阵的惊呼。邵若涟指着照片,开始向在场的嘉宾讲解着照片没有爆炸之前是个什么样子,爆炸后又成了什么样子。

有了邵若涟的讲述,在场诸人才知道第二实验室的这次爆炸的威力究竟有多大,一百亿华夏币打造出来的第二实验室,竟然愣是没有阻挡住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邻近房间内的设备造成破坏,就冲这一点,就可以想象这次的爆炸威力有多大了。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第1016章 将之作为一种壁垒

“第二实验室大爆炸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还没有结论。是不是有人蓄意为之,制造的一起针对我们老板的恐怖事件,这个也是一个需要经过调查之后,才能够寻找到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暂时撇到一旁,不去提它。我们现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第二实验室发生的大爆炸事件,这个角度就是安全问题。

各位,太空基地一旦建成,将会为一万人提供工作生活的地方,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自然就会对安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太空基地高悬距离地球表面数百公里的空中,即便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有将近四百千米的高度,而太空基地建成之后,其总质量据估算将会超过百万吨,可想而知,一旦太空基地出现了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邵若涟说到这里,眉目流转,扫视了一下台下的贵宾们,最后又似有意似无意地看了刘士卿一眼。后者把手藏着绝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位置,朝着邵若涟做了一个OK的手势。

邵若涟此时表面平静,心里面却是满怀忐忑,她是喜欢挑战不假,但是这次刘士卿交给她的却是一个超高难度的任务,在她看来,比执掌银河太空的帅印还要难上几分。她也是有生以来第一个觉得底气有点不足,迫切的需要有人能够对她进行声援。她最服的人就是刘士卿,来自于刘士卿的支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看到刘士卿的手势,邵若涟忐忑的心稍稍平复了一些,她接着说道:“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所说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指的不发生严重的暴力事件、不发生安全质量生产事故,同样也包括其他任何有可能威胁到游客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太空基地稳定运行的一切不稳定因素。举几个例子,太空基地上的水源、饮料必须是符合卫生标准的,不会诱发任何人的疾病,太空基地上的各种食物同样也需要具有如此的标准。啤酒瓶不能爆炸,机器扭转时发出的声音不能干扰到游客的睡眠等等。各位,不知道我所说的是否把我的意思表示清楚了。”

今天能够出席欢迎宴会的,不是老油条就是老狐狸,他们在听到邵若涟把话题往安全问题上拉的时候,就有所明悟。从大的层面上来讲,邵若涟没有说错,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适用于太空基地,同样也适用于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尤其是涉及到人身健康安全的时候,就尤其需要格外的重视。

没人是傻子,邵若涟话音刚落,韩国方面的代表就站了起来,“邵女士讲得很有道理,确实安全问题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够轻忽的。我代表韩国一方,向在场诸位,郑重发出倡议,由太空基地所有的股东共同成立一个安全质量方面的管理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拟定一个标准出来,作为任何产品进入太空基地的准入标准,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才能够获得进入太空基地的许可。”

韩国代表话音未落,就有数个国家的代表表态附和。听话听音,邵若涟虽然还没有说出来,但是他们也听出来了银河实业这次又准备蹦出来,卡他们的喉咙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够让银河实业得逞了。

邵若涟说道:“各位先不要忙着表态,等我把话说完。我个人认为,成立安全质量方面的管理委员会,不是不可以接受。然而问题是这样做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外行管理内行,外行指挥内行。

目前持有太空基地股权的国家,不算非洲联盟这样的国家联盟,不算银河太空的股份,还有俄罗斯、日本、英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王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韩国、以色列等十余个国家,这里面很多国家都是拥有着宇航员的国家,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在太空基地的运营上会有发言权。

太空基地是一个比国际空间站复杂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的浩瀚工程,任何一个在地面上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都会在太空基地上被无限放大,最后有可能酝酿出导致太空基地覆灭的灾难。所以专业的问题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太空基地从设计、到建设、再多最后的完成,都是我们银河实业一手包办的,再没有比我们更加了解太空基地脆弱性在什么地方的公司了,所以为任何进入太空基地的物品,甚至包括人在内,制定一个合适的安全质量标准,除了我们银河实业之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组织了。”

邵若涟还是把最终的目的说了出来,刘士卿打的主意就是由银河实业出面,成立一个国际太空城安全质量认证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出现制定标准,然后还是由该委员会负责所有一切进入太空基地货物和人的安全质量认证工作。当然,这个认证工作不是免费的,是要收费的,而且费用还不便宜。

这事说得好听一点,是安全质量认证,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准入证”,只有获得了认证委员会的合格认证,才能够获得进入太空基地的许可。这个就像是美国人、欧洲人进行干的一样,华夏厂家生产的食品、药物等产品想进入他们的市场,就必须得到他们设立的机构的认证才行。

这里面有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个是美国国务院保健与服务部的公共健康服务署下属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的FDA认证,另外一个是欧洲人推出的汽车排放标准。

通过FDA认证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被全球公认为是对人体有效且能够确保安全的产品,是产品品质与效果的全球最高标准证明。

自1990年以后,美国FDA与ISO组织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不断推动一连串革新措施。尤其在食品、药品领域,FDA认证成为世界食品、药品的最高检测标准。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高食品安全标准。只有申报的产品经过对人体使用产品后的143个关键检测点位作监测,对2…3万人持续3…7年的监测,完全通过合格的产品,才会核发FDA认证。

当然,美国的FDA无论多么严苛,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本国的制药企业、食品公司是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他们不可能制定出来一个就连本国企业都无法达标的标准。再加上一个FDA认证周期做下来,花费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高达数亿美元之多。

苛刻的技术要求,昂贵的认证费用,两者加在一起,就把很多外国企业阻挡在了美国消费市场之外。欧洲制定的汽车排放标准同样如此。欧洲早前2005年的时候,就开始在成员国境内强制实施欧IV标准,而在华夏的首都燕京,直到2008年奥运会前夕,才开始强制推广欧III标准,而在华夏境内的绝大多数城市,还是实施欧II,甚至是欧I标准。

汽车排放标准越高,那么对汽车生产工艺的要求越高,无形之中,就加重了他国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进入欧洲市场销售。

这两个例子所折射出来的,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问题。“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里的标准指的是同类产品的技术标准,既具备先进生产技术、工艺的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将官方、半官方制定的产品技术标准提高到自己能达到而竞争对手达不到的水平,将竞争对手封杀在产品生产领域之外,或者至少也要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让其疲于奔命,危机四伏。

将标准问题稍微转化一下,就是国与国进行贸易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的技术壁垒,另外还有打着环保名义的绿色壁垒等等。

刘士卿这次打算做的,就是制定一个这样的标准出来,然后将之作为一种壁垒,确保太空基地内销售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打着银河实业的烙印。如果太空基地真的能够建成,那么上面将会容纳一万人,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玩等方面的需求,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银河实业如果能够垄断这个市场,必将赚取到非常可观的利润。

同样的,那些试图获取认证资格的,就只能遵守银河实业制定出来的游戏规则,缴纳昂贵的认证费用,历经长时间的认证环节,最后才可以获得进入太空基地,跟银河实业的产品竞争。如此一来,他们就很难获得竞争优势了。

英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都是玩弄“标准”、制定游戏规则的行家,当邵若涟把真实意图亮出来之后,这些国家全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