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湘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萧湘月-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婉卿摇摇手:“孩子,别这么说,那些钱是我心甘情愿花掉的,我是在为自己争口气,一定要做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所以在张文家里看见了你,我就下定了决心。”

  谭意哥低头不语,丁婉卿又道:“意哥!也许你心里在埋怨我,不该把你拖进这个行业,不过你若是在张木匠家里,怎么也混不出头来的,白白的埋没了你。”

  谭意哥低声道:“女儿对娘是非常感激的。”

  丁婉卿感喟地道:“孩子,别说这些,你在乡下住的那座房子是我置下的私产,还有几亩水田,我租给人耕种,那是我留为养老的准备,现在我就是跳出风尘,安安静静地过下半辈子,也不会发愁的了。长沙是鱼米之乡,没有水旱天灾,我实在没什么可担虑的,因此我对你的期望,并不是要从你身上把花下去的钱嫌回来。”

  谭意哥微感诧然地道:“娘!你对女儿的期望又是什么呢?每人所忙,无非名利两字,娘不是为利,难道为名了。”

  丁婉卿笑了,笑得很高兴:“乖儿,你的确是个聪明人,两三句话,就说中我的心事了”谭意哥倒是分外地诧然:“娘真是为了名,那倒叫女儿不解了,女儿能成就什么名呢?”

  丁婉卿笑道:“俗语说行行出状元,我们这一行里,未必就不能出个状元!”

  意哥笑笑道:。“娘不知道想到那儿去了,科举没有女子的份,就算有也轮不到咱们这一行……”

  丁婉卿笑道:“我只是打个比方,并不真要你去考状元,我想行行出状元这句话的解释也不是指三年一比的那个状元,文人中状元,是最高的荣誉,当然也只有拔尖的人,才能得到这份荣誉。我的意思是要你在咱们这一行里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谭意哥释然她笑道:“娘原来是指的这个。”

  “是的,不过我的意思还不止此,出类拔萃,为里中姊妹之冠,这并不出奇,你今天露面已经做到了,今天晚上,同里较为有名的姊妹差不多全到了,没一个比得上你的了。”

  “那是娘太看重女儿了。”

  谭意哥虽然谦虚看,却并不认真,语气中有看相当的自傲,丁婉卿也笑笑道:“意哥!你也别客气了,娘在这一点上是很有自信的,在没把你推出来之前,娘就看准了,知道没人会比得上你的,所以这并不是娘对你的期望。”

  “那娘对女儿的期望又是什么呢?”

  谭意哥虽然还是笑看,但已经较为严肃了,她意识到将有一项重大的责任要加在她的身上了。

  丁婉卿的神情也转为严肃:“我要你出类拔萃之外,还要有一番作为,一番成就,使人家对我们另眼相看,我是个不认输的人,当初被迫入这一行时,就立下了这个志向,可是我没有成功,既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有这份才情,十年前,我对自己认了输,却没有对命运认输,我找到了你,千方百计的从张木匠那儿把你要过来,尽我一切的努力造就你,栽培你;希望你能了却我的心愿,意哥,你千万不要使我失望。”

  说到最后,她几乎是声泪俱下了,谭意哥想笑,却笑不出来,她意识到这个责任是何等的重大。

  嗫嚅了片刻,她才不安地道:“娘,女儿很惶恐,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使你满意?”

  丁婉卿抹了不眼泪,慈和的一笑道:“孩子,别害怕,娘是过来人,知道在这一行里要想混出个头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在咱们这一行里,毕竟也出过一些风云人物,像被封为国夫人的李娃……。”

  谭意哥道:“娘,就这么一个,也不是人人可做的。”

  丁婉卿道:“孩子,别说这种没出息的话,李娃所做的事,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我相信你也不是那种只顾眼前虚荣的人,假如今天也有个郑元和,咱们可以比她做得更好,李娃尽力帮助郑元和的时候,她还能瞒着她的假母,费了好大的心思,而我,则会全力支持你。”

  谭意哥只有苦笑道:“是的,娘是个十分开通而有远见的人,女儿感到很幸运;只是要找个郑元和可不容易。”

  丁婉卿一笑道:“这个我当然知道,三年才出一个状元,未必刚好落在长沙,即使出在长沙,未必就能被咱们遇上了,不过万一真有这个机会,可别漏掉放过了才是。”

  谭意哥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娘,这可难了,事情就要出在不知道才可贵,若是李娃李亚仙早就知道郑公子会中状元,那就不出奇了。话又说回来,郑元和若是状元预定,也就不会再发生那些故事了……。”

  丁婉卿笑道:“意哥,你就是爱抬,你明知道我的意思不是如此的,只是一时说不明白而已,能够中状元与否,固然无法预知,但是一个男人是否会有出息,这总该能预先看出个影子吧。”

  谭意哥道:“这个女儿也没那么大的本事,世事穷通造化,是很难说的,满肚子才华的人,潦倒一世的也多得很……。”

  丁婉卿笑道:“这个我知道,不过胸无点墨的人能够高中状元,从古到今,还没有出过这种笑话吧。”

  “娘是一定要女儿找个状元郎?”

  “我倒没这个想法,可是用这个范围去选人,大致还差不了太多的。意哥!我相信你的才学是不错的,教你读书的几位先生都说过,你若是个男孩子,状元鼎甲可期,所以我对你有一个要求,在你准备择人而事的时候,千万不能草率,才学一定要你看得过去的。”

  说完她忍不住笑了道:“其实这句话等于白说,你自己既有这么一肚子的才华,差一点的男人,你也未必会看在眼里,是不是?”

  谭意哥低下头笑了一笑。她发现娘的确是个很通达人情的,这虽是很简单明显的一件事,但是能够想得通的人却还不多。

  丁婉卿继续道:“娘对你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要守身如玉,不轻易许人,既然许了人,就该一意守定那个人,任何挫折都不改悔变志……。”

  谭意哥茫然地道:“这是当然的,女儿本不是那种朝秦暮楚的女子,在张文那儿过来时,女儿就表明过了。”

  丁婉卿欣然地道:“我知道,所以对于你的志向,我十分赞同,满口就答应了,我绝不强迫你的终身。”

  谭意哥道:“谢谢娘。”

  丁婉卿庄然道:“不必谢,我不会强迫你去嫁给谁,但是会监督你去选人,若是你被一些纨裤少年,花言巧语的骗住了,娘是拼了命也要阻拦的。”

  “这个女儿一定听从娘的指示吩咐,而且谢谢娘对女儿的关心。”

  丁婉卿忽又放缓了声音语气道:“孩子,娘实在也是多虑,你虽然年轻,可是凭你的聪明,以及你读过的那么多书,你懂得的还会比娘少?”

  谭意哥道:“女儿虽然读了点书,但是人情世故,却比娘欠缺多了,还要娘多多照顾的。”

  丁婉卿笑道:“那还用说,你的终身,我的希望,都栓在一块儿了,我还会不关心吗?正因为如此,孩子,有句话我得说在前面,我不像别的假母,指看女儿当摇钱树,可是该嫌的钱,咱们还是得赚。”

  “女儿理会得。”

  “我虽然有点积蓄,可经不起坐吃山空,日常场面的维持,还是要钱的,假如你真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归宿,就不必计较他的贫富,咱们娘儿俩倾家荡产,贴补下去也在所不惜。”

  谭意哥的眼眶有点润湿,这位义母的思想果然非同流俗,高超得叫人尊敬,可是谭意哥也因而担心了,娘对自己的寄望是如此的深,恐怕很难使她满足,因此想了一下后,谭意哥才低声道:“娘,女儿一定尽最大的努力,不便娘失望,但是这种事情,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丁婉卿笑道:“这个我当然知道,我也不是非要你找个状元郎不可,若能找到一个情投意合而又靠得住的人,你也可以嫁了去,相夫教子,规规矩矩地做人,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而且正是咱们女人应尽的本份,让人也看看我们风尘中人,一样也可以成为贤妻良母的!”

  她的神情再度转为严肃道:“只是,孩子,你必须记住一件事,你要嫁人,必须要规规矩矩地明媒正娶,不做妾,不做小,不做外室,不做男人的玩物!”

  谭意哥也肃然道:“是的娘,女儿绝不辜负娘的教训,绝不使娘失望。”

  丁婉卿十分满意了,轻叹了一口气说:“这些都是为了你好,相信你是知道的,所以我也不多说了,今天你也够累了,早点休息吧,往后的日子,虽然不会都像今儿这么忙碌法,但是也不会闲到那儿去,你还得注意自己的身体,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虚空的,你从小的身子就单薄,虽然调养了多年,却还是不怎么壮实,因此你必须要自己注意调理。”

  谭意哥十分感动地答应了,站起来道过晚安,才回到自己楼上的房屋里。

  这是新为她的到来而布设的,完全按照她的喜好,十分素净,充满了书卷气。

  素净并不是简薄,每一件摆设,每一样家具都是经过精工的雕饰,十分古雅,不像别的女子们的香闺那般俗气。

  谭意哥自小曾经寄养在木匠的家里,对这些家具的价钱倒是知道的,她晓得丁婉卿在自己身上化了多少精神、多少心血,因此她摩挲着那些家具时,心情却很沉重。慢慢地跌入零星的回忆中。

  这些回忆是残缺的,不愉快的……

  对于儿时的记忆她十分模糊了,父亲是什么样,她更记不得了,只知道自己姓谭,出生在英州,那是西南边境蛮夷之地,朝廷在那儿设置羁靡州,是流放囚犯的边守戍地,父亲是个小军官,在那儿管犯人,实际上跟犯了罪被发配做苦役差不了太多。

  母亲倒是漳州的好人家女儿,苦于父母双亡,随着一个兄长过日子,偏偏兄长酒后与人争斗,失手打死了人,被刺配到了英州,她只有十四岁,孤苦无依,又舍不得离开长兄,变卖了家产,也跟着到了英州。

  那个姓谭的小军官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女孩子倒是十分的敬重,连她的兄长也多方照料,在英州一居四年,她的兄长因为染了疾病而死,留下她一个人更是飘泊无依,就嫁给了那个小军官了。

  两年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意哥,是含有忆念哥哥的意思,小名叫英奴,则是志念英州奴工营出生之意。

  案亲好不容易活动着脱离了军籍,本想眷返里的,那知道在路上又染了时疾,一命呜呼。

  母亲只有带着她,来到了潭洲的母家,却因为人去多年,亲朋多半凋零他去,唯一的一所祖居也被火烧掉了。

  幸好有个邻居张文,是个做木匠的,看她们母女孤苦无依,就在废墟上,帮她们找点旧木料盖了间小屋子,聊蔽风雨而已。

  张文是个光棍,做人倒还勤快,就是爱喝酒,对她们母女倒是很照顾的。

  母亲的手艺巧,编织一些柳枝、竹条等家具,编好了就托张文拿到城里去卖了,勉强也能打发日子。可是一个妇人遭受连连的打击,又经过千里风霜跋涉,心情忧郁,积劳成疾,终于在她八岁那年,也撒手人世。

  唯一的亲人也死了,意哥只有跟看张文过日子了。

  张文对地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本来对她的母亲倒还颇有意思,所以才那么卖力猷殷勤,可是她母亲的心已如死灰,更认为自己的命生得不祥,幼时克死了父母,垂髻克死了兄长,嫁人后又克死了丈夫,不想再去害人了。张文向她流露过求匹之意,她向张文说得很剀切,请张文原谅。

  张文是个木匠,倒没有那些忌讳,也不在乎被再克一次,她母亲在感激之余,答应张文说,等意哥十八岁出嫁之后,对死去的丈夫有个交代,就改嫁他。

  说这话时,张文有三十多岁了,她母才二十六岁。再等十年,倒也不算什么。

  那知道才过了一年,他的希望就成了空,当母亲病的时候,张文倒是很尽心,几乎拿出了所有的积蓄来延医,买药,最后把自己的一栋平房都卖掉了,搬到她们的小木屋来就近照顾。

  不管张文多尽心,始终末能挽回那苦命的妇人的生命,她最后的希望是请张文好好照顾意哥。

  这些情形,意哥已经八岁了,自小聪慧,很懂事,记得很清楚,她对张大伯是十分感激的。

  初葬了母亲的那几天,张文对她也十分地疼怜的,整天陪着她,安慰她。

  渐渐地他要工作,那种亲密也疏淡了。开始时,总还记得出门前把饭弄好,晚上回来,带点热菜回来。

  后来,连这些都忘了,因为他又开始沉湎醉乡,经常是歪歪倒倒地回来,进了屋子就倒头大睡,有时一醉两天不醒,一切的生活,都要她自理了。

  不过还算好的是,张文并没有不顾她的生活。

  米缸中没米了,油罐中没油了,他总还记得买回家来,但也仅止于此,至于这小女孩如何把米煮成饭吃下去,他就从来不闻不问了。

  生意好,囊中还有几个喝酒剩下的余钱,他也会掏出来交给意哥,那就是她的菜钱,虽然只够买几方豆腐,但意哥也就这样地过了几个月。

  直到有一天,他醉醺醺地回来,居然还能掏出一大把的钱,放在桌上,呢喃地道:“拿去,明天买点肉煮煮,英奴,你有好久没吃肉了吧。”

  意哥的确是三月未知肉味,因此感到异常的惊奇:“张大伯,今天怎么剩这么多的钱?”

  “今天运气好,有人请我喝酒吃饭,而且又给我加倍的工钱,所以就有钱多了。”

  “是那一家财主,对大伯这么慷慨。”

  “是平康里的丁泵娘家里,她的楼瓦破了几块,叫我去换了一下,结果就好酒好肉的招待了我一番。”

  “丁泵娘可是前几天坐车子经过咱们家的那位夫人?”

  “别胡说,人家是姑娘,怎么能叫她夫人呢?”

  “她那么大的岁数还没嫁入?还是姑娘家呀?”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