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湘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萧湘月-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是国丈府,又是刘王爷,那位门官几乎吓得要发抖,连忙一连声的答应着,亲自把马解下来交上,又把在门楼里休息的几个兵丁部叫了起来,侍候那匹跑累的畜牲时,张玉朗已经扬鞭飞骑而去。

  城并不大,不过是四五里见方,他这一纵马急行,没多久就到了,老远就看见了义盛两个大字招牌,也看见了忙忙碌碌,不断进进出出的人,他倒是近乡情怯,不敢急着过去。

  在远处下了马,牵了马,慢慢地走过去,他才发现这义盛两个字是怎么由来的了。

  一个衣服上打了五六块补钉的老婆婆,拿了个小布口袋,瑟瑟缩缩地走近去,轻声地问道:“大爷,听说你们店里可以挂帐的,我……姓陈,我儿子叫陈小毛,前个月出门做生意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我能不能先馀个半斗米,等我儿子回来再给钱……”

  店里的伙计笑着道:“老大娘,您太客气了,老主顾嘛,吩咐一声就行,来,我给您装上。”

  老妇似乎没想到会这么顺利,颤抖着手,递出了袋子,那伙计根本没用斗量,直往里装,一直到袋子装不下了,他才用绳子把袋口扎上笑道:“老大娘,您住那儿,我看看有没有顺路的车子,给您家送了去。”

  老妇道:“我……住南城,远着呢,半斗米嘛,我自己还抗得动。”

  店伙笑道:“正巧着呢,我们正好有辆空车要到南城去,反正是顺路嘛,送你一趟,也免得走路了!”

  他招呼了歇在大门院子里的一个小伙子,过来叫把米袋抗过去放在车上,又指点他把老妇送回家去。

  老妇看着那口袋子道:“这……儿是半斗吗?”

  那袋子里的米已经有两斗上下了,店伙笑道:“老主顾了,不会少份量,老大娘,你回去如若发现份量不够,告诉赶车的小顺子,明儿准给你补上。”

  老妇道:“不!不!我是说……”

  店伙笑道:“你别担心钱,左右亲邻嘛,等你少爷回来再说……”

  不由老妇多说,就叫那小伙子把老妇扶着走向车子去了,老妇的眼睛红红的,口中直念着阿弥陀佛,表示她心中的感激。

  张玉朗在旁边看了微微点头,忍不住问道:“你认识那位老太太吗?”

  “啊!不认识,否则也不用她自己来了,我们会替她把米送去,南城到这儿去有七八里路呢,叫老人家走了来,真是太辛苦了。”

  “莫非你们还打算先替她送了去。”

  店伙笑道:“可不是,若是我们知道她有困难,不必等她来,我们就会去替她解决了,这次我叫个人驾车送她回去,就是记住她家住的地方,计算她家中的人口,等那些米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好再给她送去。”

  张玉朗叹了口气道:“像你们这样子做生意,得有多少本钱来赔累?”

  店伙笑笑道:“这位官人,不瞒你说,本号不但不会亏累,而且还有盈利!”

  “哦!还有盈利?”

  “那是因为本地物阜民裕,穷人少,最多是像那位老大娘那样,只是一时的不便,却很少有穷至三餐不继的人家,等他儿子货贩回来,多少总是会来归还一点买米的钱的!”

  “有没有不还的呢?”

  “自然也有,那是出了意外,实在没办法的,本号也会一直供应下去,以免他们有饥馁之崽,这种人家不多,大概是三五十户而已。”

  “三五十户还不多?”

  店伙笑道:“这位官人,由于本号以所得盈利,多半用来作善举,而且价格公道,所以生意越做越好,这儿的居民多半是在本号粜米食用,算来有两三千人呢,以这么多的人力,供养百来个人,总是没问题的。”

  “有没有人有了钱而不来归还的呢?”

  “那自然是难免的,可是本号绝不计较,不过人总有是非,善恶之心,很少有人愿意那么做的,而且如果被人家发现了那个人是故意有心占我们的便宜,大家都会不齿交往,连家中的子女都抬不了头,因此发生过两三次后,就没有那种人了。”

  “贵号又怎么知道对方是否在欺骗你们呢?”

  店伙道:“我们不知道,但是左邻右舍会知道,因为本号对赊欠的人家,都是以车辆计日送米,对现银购买的客户,则以人力担送,每隔十天半月送一次,如若常常有车辆停在那家的门口,大家就知道是在向本号赊欠米粮了,如若他们有偿还的能力,而赊欠如故,乡里间的口舌言谈,就会制裁他了。”

  “那岂不是有失忠厚。”

  店伙道:“以前我们东家就是被一些贪小便宜而没良心的人拖垮了的,后来有一位谭姑娘来帮同经营,才想出这个办法,本号以义盛为名,是帮助那些真正有需要而肯自助的人,却不是没无标准去供养一批贪心而倚赖成性的人,所以本号可以长期赊欠,计算人口之所需,宁可十天送一次,却不一次多送点去,也就是避免对方把米粮拿去变卖了另作他用。”

  张玉朗听了点头,店伙是个很健谈的人,说得很高兴,又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们供应粮食,使贫困者无饥饿之患,但生活之所需并不止此,所以他们仍然要去设法工作来使得有衣服穿,有地方住,久而久之,也就渐有发展而且自谋生活之力。那位谭姑娘真了不起,本号自她接手管理后,不再受人欺弄,业务蒸蒸日上而真正受惠的人也多了。”

  张玉朗听了心中又是一番赞叹,而且很得意,似乎这些赞词,他也有一份光荣似的。

  因为谭意哥是他的人,是他所爱的人。

  虽然因为一些意外的变化,未来的聚散难卜,但是影响谭意哥从风尘中振拔而出,成为一个有口皆碑,像观音菩萨一样的救世传奇人物,却是他张玉朗的原故。



萧湘月……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那店伙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忽而一个中年美妇出来,虽是布衣裙钗,却别有一股雍和之态。

  那正是丁婉卿,她先为张玉朗的服饰感到一愕,张玉朗穿了便服,只是那服饰仍是官中人的家居酬酢常服,一眼就看出与寻常百姓人家不同。

  略一仔细打量,就认出了是张玉朗,而张玉朗却先打招呼,弯腰点点头笑道:“婉姨,您好,玉朗给您贺喜请安来了。”

  丁婉卿惊喜万状地道:“玉朗,真是你啊,我老远见到你,还真难以相信,所以特地出来看看,果然是你啊,你也是的,不声不响地就来了,也不先给个信。来到门前不进去,还在这儿谈长说短的。”

  张玉朗有点讪然地道:“我在这儿想着人通报一声,却又有点害怕。”

  “害怕?怕什么?有谁会吃了你不成。”

  张玉朗苦笑道:“婉姨,您知道我怕的是什么。”。

  丁婉卿叹了口气道:“上次你岸哥回来了,说明了种种内情之后,意哥对你已经完全谅解了,而且她一直也没有埋怨过你,就是在妹夫口中听到你就婚郡主的消息,也对你没有失去信心过。”

  张玉朗一叹道:“我却对她惭愧了。”

  “也没什么,你早就说明过,有些事是要由堂上作主的,那件婚事既是由你堂上老太太出头作主决定的,自然怪不得你,意哥不是那种小心眼儿的人,她很明白的,还感到很对不起你。”

  “她有什么对不起我的?”

  “她说你这些日子可能会很委屈,心中也不舒坦,她多少也有点责任的。”

  “这……她对我如此宽大,使我更不知对她说什么了,唉,造化弄人……”

  丁婉卿道:“别说废话了,快去见见意哥吧,她一直还在惦着你呢,今天早上,喜鹊在屋上呱呱直叫,我还跟她开玩笑说,她或许有喜事临身,想不到真给我说中了,怎么。你就是这样一个人来的?”

  张玉朗道:“不!我这次是假携眷归里祭扫庐墓之便,折道来看你们的,我一个人先走一步,湘如在后面,大概迟半天可到。”

  丁婉卿道:“就是你那位郡主贵夫人?”

  “是的,她说要来拜见婉姨。”

  “这可怎么敢当,我既没那个福份,更没有接待贵人的经验,你这是找我麻烦了。”

  丁婉卿的话使张玉朗感到很不好意思,也明白她心中多少有点不痛快,这也难怪,她虽然不是谭意哥的生身母亲,却一直把谭意哥当作女儿看待,私心之中,自然是偏向谭意哥的。

  因此他只有笑笑道:“婉姨,您这么说就太不敢当了,在意娘的关系而说,您是长辈,在杨兄的关系而言,您是长嫂,身居这个长字,您还客气什么,拜见您是应该的。再说湘如现在是我张玉朗的妻子,也不能算是贵人。”

  丁婉卿道:“她是皇后娘娘的妹妹,是名副其实的郡主,这可不假吧。”

  “那是以前,自从她嫁给我之后,就把那一套给收了起来,不错,她是有个郡主的身份,但是无论人前人后,我都是新科的张探花,不是张郡马。”

  “哦!这两个称呼有差别吗?”

  “当然有了,探花及第,是我凭真本事挣来的,郡马只是娶了个郡主老婆,两者相较,轻重自分。”

  “可是你还没有说出那一种比较重。”

  张玉朗一笑道:“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或许是郡马重一点,因为郡马出来,可以有半付公主的銮驾,可以有仪仗队喝道,所经之处,上自督抚起的地方百官,都要来参谒请安,但是我只以探花郎的身份,目前只是一名部员的身份,想见到地方督抚,必须先递手本,听候召见,变成我先向他请安,即使是一个地方的七品县令,我也得客客气气地称一声先进前辈。”

  丁婉卿笑道:“这么说来,两者的上下是差很多。”

  张玉朗道:“但是我仍然认为后者可贵得多,因为我真正应该得到的,而且在一般读书人的心目中,也是后者高得多。”

  丁婉卿笑道:“怎么说是一般读书人而不说是做官的人呢,你现在应酬的可是做官的人了。”

  “是的,但是做官的人未必就是读书人了。”

  “怎么会不是呢,连一个县太爷都是两榜进士出身,不读书就不能做官。”

  “读过书的不见得就能算是读书人,有些人为利禄所薰,已失去书生本色,算不得是个读书人了。”

  丁婉卿对他略生一点敬意,笑笑道:“这么说来你还没有失去书生本色。”

  张玉朗傲然道:“这一点没有人能改变我的。”

  张玉朗的傲气使得丁婉卿为之悚然动容,轻叹一声道:“玉朗,你杨二哥回来说起你的情形,我们虽谅解你了,但是我仍然要当面弄弄清楚,这关系很大……”

  张玉朗道:“这是应该的,咦,婉姨,您说关系很大,这话又是怎么说呢?”

  丁婉卿道:“我一直都在盘算着,该如何去处理你跟意哥之间的事。”

  张玉朗想要开口,却又忍住了,因为他急着想听下文,怕打断了丁婉卿的说话。

  丁婉卿端整了一下神色才道:“我最后决定了,如果你还是以前的张玉朗,只是屈于堂上之命结了那门亲,我就帮着你劝劝意丫头,叫她跟着你去。如果你变得富贵利欲薰心,我就劝意丫头死了那条心,另作打算。”

  张玉朗忙道:“婉姨,我怎么会是那种人呢?”

  丁婉卿笑道:“幸好你不是,否则你恐怕连意丫头的面都见不到了,快进去吧,她在后面小楼上等你。”

  “她……知道我来了?”

  “你在前面问东问西,我们后面已经知道了,意哥叫我出来先看看你,是否值得一见,否则她就叫我告诉你,她上庙里烧香去了。”

  张玉朗呆了一呆,接着躬身作揖道:“谢谢婉姨成全。”

  丁婉卿道:“别说我,这也是你自己挣来的,我不会对你曲意成全的。”

  张玉朗再度一揖,举步待向后去,丁婉卿把他叫住了道:“玉朗,我要提醒你一件事,我只是说你能去看看意哥,却不是答应了你什么。”

  张玉朗弄不明白她的意思,丁婉卿叹道:“我也只能说劝劝意丫头,促成你们在一起,却不能说你们可以在一起,因为意丫头这孩子很难说话,她心里而想些什么我实在不清楚,你去了在言语上小心些。”

  张玉朗道:“我知道,你放心好了,她就是摔我的耳光,我也垂手站直让她打个够。”

  丁婉卿忍不住笑了道:“意丫头倒不会这样泼,也不会这么不讲理。”

  张玉朗苦笑一声道:“我倒是希望她对我泼一点,别跟我讲理,对她,我实在没什么理好讲。”

  一面说,一面摇头向前走,他的心里充满了矛盾的,固然他是恨不得一步就跨到谭意哥的面前,立刻就见到她,但是他的脚步却又慢吞吞的,一步步地拖着,挨着,似乎想拖过短暂的一刹那都是好的。

  那条十来尺的小径,以及两丈来高的楼阶毕竟不是很长的距离,他终于走到了。

  他终于看见了谭意哥。

  她穿着得很朴素,不似在长沙那称锦裳罗绮的打扮,却显得清丽脱俗,丰神若仙。

  比以前瘦了一点,却出落得越发动人了。

  出乎意外的是她的表情,在想像中,张玉朗以为她很可能已经泪流满面了,要不,至少也是眼眶红红的,两眼充满了哀怨。

  然而都没有,谭意哥的脸上竟是一片平静,含着淡淡的笑,很诚恳,也很真实,那绝不是装出来的强颜欢笑:“恭喜你啊,玉朗,科场高巍探花郎,洞房娶得女红娘,人生得意事,你都占齐了。”

  就像是很熟的朋友见了面,在虔诚的祝福中还带着点笑谑,却不像是两个热恋的情侣在别后的重逢。

  张玉朗怔了一怔,谭意哥的态度使他莫测高深,准备了一肚子的话也不知从何说起了。

  他细察了一下谭意哥的神情,不像是讥讽,也没有挖苦,她说恭喜,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固然是值得恭喜,但是前者出自谭意哥之口,多少是应该含有其他的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