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湘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萧湘月-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玉朗正要开口,谭意哥道:“玉朗,我也对我自己立下过誓言,我不能背誓。”

  这一句话把张玉朗的嘴封住了。

  不错,谭意哥立过誓,而且不止一人听过她的誓言,知道她的心愿。

  “我将来若要求归宿;我一定要求到明媒正娶的正室,甚至争到一付诰命,绝不做人家的妾侍侧室,说什么我也要为乐坊中的姊妹争这一口气。”

  谭意哥曾经不止对一个人说起这句话,当然听的人不会很认真,但是谭意哥自己却是非常认真的。

  有的人很嘉许她的志向,有的人则不免嗤之以鼻,而且嗤之以鼻的,又多半还是她们乐坊中的姊妹,也只有她们,才知道这一番心愿要实践起来是多么的困难。

  以色笑为市的风尘女子,摆出一付圣女的姿态以广招徕尚可,但是要想真正做个圣女,那就只有准备着门可罗雀,喝西北风吧。

  不过,谭意哥的一切使她们改观了,她落籍两年,红得发紫,在客人面前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不受狎侮,而趋之者日众。

  那是她自己挣来的,因为她的人美,气质雅,纯洁无邪,使得每一个上门的男人又爱又怜,却又不生邪念。

  再者,则是她的才华高,文思捷,巧句如珠,辩若河泻,也使一些客人仰慕敬佩而不敢轻侮。

  她刚入籍时,没有人相信她能坚持她的心愿。

  她落籍两年后,没有人会怀疑她说的话,因为以她的条件,就是合于她心愿,她也可以抓一把起来逐个挑选。

  别的风尘女子,存有那种想法是奢望。

  只有谭意哥,没有人会以为她所望过奢,反而会以为她若得不到那样一个归宿才是不可思议的事。

  张玉朗出现在谭意哥的生命中很突然,以至于大家都还不太知道这件事。

  她脱离乐籍,离开长沙也非常的突然,只有几个人知道内情。

  因此,张玉朗听她说到这一句话--我对我自己的归宿也曾经立下过誓言--就感到完全绝望了。

  所以他只有长叹了一声,虽然还没有放弃希望,但是他知道自己是绝没有希望能说服谭意哥了,因为他找不到开口的理由。

  现在,只有寄望在湘如的身上了,不过他那里知道那可能性也十分渺茫,自己与谭意哥不仅是有过一段情,而且还有过肌肤之亲,而湘如跟她则是完全陌生的。再者两个人的地位还是巧妙的敌对状态,自己动以至情,都无法说得谭意哥点头,湘如又怎么行呢?

  两个人之间突地变得沉默了,双方都不知说些什么好,还是谭意哥首先打破了僵局道:“玉朗,你用过了饭没有?”

  张玉朗道:“没有,我一路赶来,只恨不得插了翅膀,那有用饭的时间。不过你也别去张罗,我根本就不饿,我心里就像是堵着一大块东西,什么都吃不下。”

  谭意哥怜惜地望着他道:“东西是要吃的,身体更要保重,我给你弄点东西去。”

  这番话说得情意绵绵,使得张玉朗心中又是一汤,忍不住握住了她的手,道:“不!意娘,别离开,你不肯到京师去,我们这一分别,又不知何年何月才得见面,让我多看看你。“

  谭意哥让他握住了手,轻叹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玉朗,我此身既已属君,矢志靡他,以后也不是不能再相见了,只是我不能这一次跟你走,以后者我把杨大叔这儿整出一个头绪后,我还是会到京师去的。”

  “真的,你不会骗我?”

  “当然是真的,我会在城郊买一所田庄住着,用两个粗使仆妇。种点化,让人挑到城里去卖了,也可以渡口,闭门杜客,清清静静地过日子。”

  “我来你总会开门吧。”

  “是的!你是唯一可以登门的男人,但我们也只能是好朋友,记住,只是好朋友。”

  张玉朗黯然地道:“是的,我会记得的,意娘,我对你是十分尊重的。”

  “那就好,现在让我们也像好朋友一样,谈谈天,聊聊别后的一切,现在已经是下午了,没多久就要开晚饭了,娘跟杨大叔总要好好地招待你一下的,现在弄东西给你吃了也不好,我给你砌碗茶,吃点乾果点心吧。”

  她在铜壶中倒了一碗微温的普洱茶,打开柜子的小格子,摸出个小竹篮,里面分了许多小格子,有炒好的松子果、杏仁、核桃片等。

  张玉朗拿起一片核桃片,放在口中吃着道:“你倒像我们家中的老太太一样,手头总是留点小食点心。”

  谭意哥道:“这是娘给我准备的,她现在自己成了家,不能像以前那样,不分日夜的照顾我了,怕我半夜里肚子饿,让我自己点心。”

  “你现在已经没有俗务应酬了,晚上还不早点睡?”

  谭意哥道:“现在虽然没有酬酢了,可是工作却更忙,杨大叔粮号里的帐,收进的,支出的,还有那些人在什么时候该接济,那些人的欠帐该去收回了,我都要在每天结出来。”

  “义盛粮号还有去讨欠帐的?”

  谭意哥一笑道:“义盛粮号虽然是办的义举,却不能容许一些投机取巧之徒来蒙诈,杨大叔以前就因为不加审核,上门求告的,一律滥施,才弄得亏空百出,所以,这次我替他规划了一下,对真正需要帮助的,我们不等人家上门来求,自动去帮助他,但是对那些爱贪小便宜的,我也绝不让他们得逞。”

  “你也太精明了。”

  “这不是精明,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义盛粮号的力量有限。不能广开方便之门,只能尽己之力,使餍者得食,寒者得衣,若是那些本身有生活能力的人,也来进来沾便宜,义盛粮号这点底子很快就会掏空了。使得那些真正贫苦无依者反倒没有了援助。”

  “有这种可恶的人吗?”

  “自然有了,而且还颇为不少!”

  “那你又怎么样去分辨真伪呢?”

  谭意哥一笑道:“很简单,对上门求告的人,我一律要他们署下欠券,然后按址察访,如果真是贫苦无依的,到时候一把火烧了债券,若是那些存心想沾便宜的,我就着人登门索债,外加高利。”

  “那人家肯还吗?”

  谭意哥道:“只要他还得起,那怕他不还,我可以告到官里去。”

  “放高利贷是犯法的,你还敢告官去?”

  “有什么不敢的,本县的郡主是陆象翁老师的及门弟子,跟我算是先后同门,刚到这儿,陆老师已经写信给他,叫他对我特别照顾一点。”

  张玉朗笑道:“你现在已经没什么要照顾的了?”

  谭意哥道:“我本身是无须人照顾了,但是杨大叔这义盛粮号却要跟官府先报备打好交道,否则就会有麻烦,因为我们设厂施粥,借粮放赈,有时候要向官仓中暂时借用一下存粮,等新谷收成了,我们收回了欠帐再去归还。”

  张玉朗道:“这位县太爷倒是有担待的,他居然敢把公粮借给你们,那是犯法的。”

  谭意哥一叹道:“天地不仁,以万民为刍狗,境有饿殍,这是牧民者的责任,他是个好官,只可惜权力太小,未得上命,未逢大灾,不敢擅自开仓济贫。我们出头来办,只求他活用一下,他自然肯帮忙了。再说,稻谷放在仓中霉烂掉也是暴殄天物,借给我们,明年还他新谷,对他只有好处。”

  “万一有个什么天灾人祸,你们还不出怎么办呢?”

  “那也不要紧,我跟娘把自己的私蓄折成了黄金,存在县库中作为抵押,万一还不出谷子,他可以挪银抵帐,因此他放心得很。”

  “这倒罢了,法律本乎人情,我想即使有上层查到这件事,也会曲谅的;这么说来、县府对你很支持了?”

  谭意哥道:“我倒不是倚仗官势压人,而是有些人太可恶了,必须非加以严惩不可,我告诉你一件妙事,年前收帐时,西城有个土财主,家里有百亩良田,可是吝啬成性,居然也带着家人来领取赈粮。”

  “那有这种人的。”

  “当时我也不信,而且我看他穿着寒敝,也不像个有钱的人,那知他第一天领了五斗米去,第二天又来了,我跟着他到他家中一看,他家中盖看大房子,园里养着几十头肥猪,全家大小九口人,居然领了我们十几石的米去,这种人怎么不整整他呢?”

  “该惩,该惩,你怎么罚他的?”

  谭意哥笑道:“好在我先料及此,每一个放粮的人都署下债券,打下手印,说明三个月后,加倍归还。”

  “三个月就对滚一倍,这个利息高得惊人了,他既是算盘子打得那么精,如何肯署下债券的?”

  “那是因为他邻近的贫户们都有往例,只是做个样子,到期不还也没人去催讨,他以为没关系,所以照立不误,那知道我就着人拿了债券上门去了。”

  张玉朗笑道:“他会还吗?”

  “自然不肯,而且还赖债,说他家有良田,自己的收成都年有富裕,怎么会向我们借米。”

  “说的也是,这话很难令人相信的。”

  “我不怕他赖,因为债券上打了他的手印,证据确凿,告到官里,打了他一顿板子,不但要他如数归还,而且还加倍罚了他,足足赔上了六十石谷子。”

  “他还了没有?”

  谭意哥道:“自然还了,起先他还想赖着不给,我着人去告诉他说,要他该着好了,没有关系,等到了收成时,再本息一并归还,他一听,在当天就把谷子给挑了来,因为他怕再担负上利息。”

  张玉朗听得很有意思,笑道:“这下子可真是因小失大了,以后他大概再也不敢贪小便宜了。”。

  谭意哥道:“他的情形如何倒是不知道,不过发生了这件事情后,再也没有人敢冒认贫户,领取救济了。凭良心说,这件事我是做到太狠了一点,而且还倚仗了官势压人,可是那老儿的居心太为可恶,这样子给他一点教训也是不错,更重要的是,前来求救赊欠的人太多了,我也不能每一个人都去调查审核,那样子太耗费人力了,只求找一两件来严办一下,以为儆戒,使别的人一个警告而已。”

  张玉朗望着她侃侃而谈的样子,显得那样的庄重,干练,虽然无损于她的美丽,但是却给人一种感觉,感觉到面对着的,不是一个女孩子,没有一点绮思。

  郡主是傍晚时分到的,她来到时已经颇为轰动了,县中的县太爷吴大人,因为在门官口中听说了张玉朗来到的消息,他知道张玉朗是何许人,已经过来递了手本,张玉朗倒是很客气的接见了他,谢谢他对义盛粮号的照应,他从别的人那儿听说郡主也将来到的消息,益发的恭敬了。

  还是张玉朗道:“吴大人!玉朗这一次仅是顺道探友,纯为私人行动,不敢当妨碍大人治公,你还是请去忙你的吧,吴大人的政声治绩,家岳早有风闻,十分的钦敬,不日当有佳报。”

  最后那句话使吴大人很开心,他是个好官,虽不为发财而做官,但总希望能有人欣赏他的作为,因此高高兴兴的走了,不过他毕竟还是候在城门口,迎接了湘如的车驾,尽了一番礼数。

  丁婉卿在张玉朗的力促下,没作什么太铺张的准备,只不过是弄了几样菜,打扫了一个乾净的院落。

  但这些也只招待了那几个随从,湘如见到了谭意哥后,亲热得不得了,晚上坚持要跟谭意哥同榻而眠,以便联床夜话。

  而张玉朗则与杨岸两人对饮薄酌,也是一夜没睡,他们有很多的话要谈,而且谈的内容很秘密,连丁婉卿都不让听,被赶去休息了。

  他们原打算是住两天就动身回京酌,可是第三天湘如就有点不舒服,想是震动了胎气,幸好张玉朗自己的医理精湛,当时把过脉,开下了安胎的方子。

  人倒是安顿下来了,却还得多休息几天。

  张玉朗的假期却快满了,当然以他在京中的关系,延长几天假是绝没有关系的。

  但是湘如期期以为不可,她认为越是关系好,越应该奉公守职,才不会引起别人的闲话。

  谭意哥也觉得张玉朗应该先走,在假满前赶回去,因为他初进官场,不要给人一个怠忽职守的印象。

  张玉朗走了,留下了湘如交给谭意哥照顾着。

  这一留就留下了一个多月,两个人整天相处在一起,感情好得像蜜里调油,谁都舍不得分开。

  等到京中又派人下来接,湘如的肚子已经隆得像个小西瓜,再不走,恐怕就要在这儿生产了。

  虽说以杨家跟张玉朗的交情,湘如在这儿生产,也说不上一个扰字。

  可是湘如的身份究竟不同,原来就有了八九名仆妇随从,京里不放心,又派了七八名老练的嬷嬷仆人,还带有一位老夫子。

  这么一大堆的人,挤在杨家,可实在不方便,尽管说一切自理,也是够麻烦的。

  再说湘如的身子弱,这个责任也没人能担负得起,还是让她回京的好。

  尽管京里面来了人,湘如也带了不少人,却没有一个贴身的人。

  她有个贴身的丫头玉芹,张玉朗走的时候,被打发去侍候张玉朗了。

  她生性洁癖,除了有限的几个人,都不准进她的屋子的,所以虽然有了大批的人,却只能在外面帮帮忙,许多贴身的事情,她宁可自己动手也不要人插手的,看她挺着个大肚子,举动艰难,谭意哥明白了。

  她叹了口气道:“湘姊,你是故意留下来坑我的,分明是拖着我跟你一起动身而已。”

  湘如笑道:“妹子,我可没这个意思,爷走的时候,我是身子不舒服,这可假不来的,现在我虽是满心想请你一起走,却还是不敢开口。”

  谭意哥道:“你不必开口,却用情势来逼我,那比你开口更可恶。”

  湘如道:“妹子倒不必这样想,你可以不理的,我要你陪随同行,麻烦你的地方可多着呢,又不是邀你去玩,你可怜我,就在路上照应我一下,否则,谁也不能说你。”

  谭意哥道:“怎么没人说我?玉朗就会骂死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