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之荣尊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还珠之荣尊天下-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游园活动自早晨八点钟正式开始,这个时候是百官及夫人入园时间;九点钟是皇室宗室入园时间,九点半至十点半,是外国公使及夫人入园时间。因钟表业的发展,怀表已经在上流社会比较普遍,二十四小时计时法已经被人们接受。
  晏会上午采用西式自助餐模式,来客一到园子与接待的宗室青年子弟打过招呼,便会由专人引至露天的自助餐厅,然后侍者会听取客人的意见带领他们到园子里参观。下午三点至五点是晚饭时间,主要是中餐,当然,如果你需要吃西餐也有。
  彼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八十九个,来自欧亚非拉四大洲,每个国家受邀的人员两至五位不等,再加上其夫人,这场盛晏只外国朋友便超过六百人。
  虽然中国一再提醒这只是一场轻松的春日游园活动,不是官方聚会,那些外国客人却仍是身着民族特色的正装出席,不过这样反而更有特色,眼花缭乱中有时候你只须看他们的着装便知是哪国友人。
  不过身为主人的皇室便不会那么讲究了,无论男女,服装都是自由搭配,男士简单些,要么是宽大的汉服儒衫,要么便是崭新的旗装便服,在这种场合穿西装的人还是极少,只有一些喜欢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穿着自己喜欢的西式服装来赴宴了,不过颜色也都比较调单,白蓝为主色调,偶尔有红黑两色。
  而女人们的着装就绝对说得上是争奇斗艳了,只颜色便有十余种,热情如火的红,娇柔可爱的粉,温文典雅的浅蓝,清新亮丽的绿,庄重冷凝的深蓝……黄色和紫色倒是没有人敢随便用,只和荣和敬分别穿了永琏送来的淡黄浅紫色唐装。和荣喜欢穿唐装众所周知,和敬也是非常适合紫色,再加上两人又是在永琏身后跟着进来的,自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臣恭迎皇上——”刚到门口,石阶两边便跪满了宗室百官。
  “起喀——”挥了挥手,永琏随口又道:“传旨下去,今日园子里遇朕百官都无须行跪拜礼,只须替朕招呼好各国友人,善尽地主之谊便是。”
  “喳。”闻言,贴身内侍苏全打了个千儿,然后连忙便吩咐下去。
  又行了一刻钟,永琏突然吩咐停下,然后下了软榻,“留两个人后面跟着,其他人先散了。”
  前面永琏的软榻一停,后面宁妃和荣和敬也相继下了软榻,姐妹二人一起牵着六岁的塔拉上前,塔拉是和敬的女儿,西伯利之战那一年出生,所以被乾隆取了个意为“平原”的名字,只比阿拉坦葛达斯格根勒小半岁。
  “二哥和宁妃嫂子想带嫣儿去哪里?”十二岁的语嫣是永琏和嫡福晋瓜尔佳氏所生的嫡长女,只可惜瓜尔佳氏却是个福薄的,生下女儿没多久便没了。眼前的宁妃却是雍正的肱股重臣西林觉罗鄂尔泰的旁支一脉,自家父亲兄弟却并不出众,嫁给永琏五年,虽未生下皇嗣却仍是被封了妃。不过也正是因为她没有阿哥,平日里才被永琏抬举比其他妃嫔高些。
  “不过想随意走走。”凝望身边的幽雅秀丽的景色,永琏突然在心底微微惆怅,这座园林集天下园林精华大成,有许多景点根本就是仿江南园林而建,将地方的名园胜景移至北京——罢了,看遍这园子,自己也算是阅尽大清锦绣江山了。
  “不如两个妹妹陪皇上散散心,臣妾带嫣儿下去歇歇,为了今日的盛会,这孩子可是好几天都没能休息好呢!”将永琏眼底的惆怅看在眼里,宁氏也试探道。虽说五年夫妻,说白了自己还不过是个妾,以前在王府时自己便无法触摸到这个男人的心,自做了皇帝,她就更无法靠近他了——
  “嗯,去吧,今儿人多,照顾好嫣儿。”抬眸看了妻女一眼,永琏的神色很快又恢复平静。
  “皇阿玛不用为嫣儿担心,嫣儿歇一歇便没事了。”脸色略有些发白有语嫣微微一笑,接着便施了一礼。
  “请皇上放心,臣妾告退。”宁妃也紧跟着施了一礼然后带着语嫣离开,后者还对和荣和敬三人歉意一笑。
  “嫂子慢走——”对着宁氏微微欠了欠身子,和敬已经将手中的女儿推到前面:“去,让你舅舅带着你。”
  “嘻——二舅舅抱——”塔拉却是被所有人都宠着的,听了和敬的话她兴冲冲扑到永琏身上。
  “嗯,塔拉又长高了——”将小丫头捞起来抱到怀中,永琏眼中也有了笑意。
  “嘻嘻,二舅舅,我比阿勒都高呢。”小丫头很是得意炫耀着:“所以,我不要叫他哥哥。”
  “是吗?可是阿勒比你背书快,他不是还送你了许多礼物么?”盯着怀中的小丫头,永琏也佯装很疑惑道。
  “可是我跟他说话他都不怎么理我。”小丫头于是开始告黑状了:“哥哥跟绵慈哥哥都不陪我玩,说他们是大人,我是小孩子,大人不能跟小孩子玩在一起,他们还让我找阿勒玩,可是每次都是我一个人玩——”绵慈是永琏的长子,云妃李氏所生,李氏家族同样不显眼,其父只在光禄寺担了个四品差使,其母却是三朝重臣张廷玉的侄女,李氏却是从格格做到侧福晋,进而封妃的,她于乾隆十九年生下永琏的长子。
  “是吗?巴拜和绵慈真有那么坏?那二舅舅替塔拉教训他们——”
  “呃——怎么教训?”睁大眼睛望着含笑的永琏,小丫头明显很是心动。
  “塔拉说要怎么罚他们?”
  “那就罚他们陪塔拉玩——二舅舅,好不好?还有阿勒,也不许他瞪塔拉,塔拉找他说话,他不许不理——”小丫头记性还是很好的,当然,也是记仇的。
  “二哥,你别理这丫头!”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和绵懿都开始学着办差了,阿勒又早熟得紧,谁有兴趣陪个疯丫头玩闹?也是她没眼光,挑的这几个玩伴都跟她没有共同爱好。
  “二舅舅不要听额娘的,我们才不要理额娘——”小丫头却是立即缠着永琏开始反击,娇蛮中透着憨态,一时间将其他三人都逗笑了。
  又笑闹了一会儿,众人便拐进了永思斋东院,这里有一处乾隆二十三年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设的小有天园,随意于一处亭阁里坐下,塔拉果然耐不住拉着两个宫女跑开了,众人早就见惯了,便由着她去了。
  “现在天下安定,二哥若是想出去走走便放心去吧。”谈笑间和敬突然望着眼前的湖光山色道。
  “正是,皇阿玛身子一天天康复,他最喜欢江南景致,二哥不若奉他和老佛爷南巡,这宫里也该添件喜庆事了。”掐指一算,不包托去东西陵祭祀和传统的春猎秋弥,永琏离开北京城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完。唉,还是自家皇阿玛会享受生活。
  “再说吧。”虽然略有些心动,永琏却迅速移开话题:“这会儿园子里怕是已经热闹开了。”
  “反正他们都有人招呼,二哥只在晚膳前露个面就行了。”低笑一声和荣突然一脸不怀好意:“我听说法王路易十五想将小女儿嫁给二哥,要不要我帮你仔细打听一下那位公主的底细?”
  “有这回事?联姻联到欧洲去了,二哥肯定会成为大清的骄傲!”和敬也笑着打趣起兄长来。
  “好了,你们就这么希望紫禁城里多了个洋嫂子?”瞪着两个妹妹,永琏也反问道。
  “只要二哥喜欢,何尝不可?”和敬继续打趣永琏。
  “那二哥便告诉我们你的打算嘛,我可听说你当时并没有拒绝那个法王特使的提议。”见永琏只是望着她们二人沉默不语,和荣也道。
  “没有拒绝难道就说明我愿意娶了?”路易要嫁女儿过来,将来可能有利于让中国插手法国甚至欧洲事务,这对中国是利多害少,永琏这才没有正面拒绝,不然你让法国人提议娶大清公主试试?看他不翻脸才怪。
  “这倒也是,再说了,谁说联姻就一定要二哥出面?”早就猜到兄长的心思,和荣仍是忍不住打趣道:“说来这法国公主若真嫁过来人家还委屈了,在西方小三可是上不得台面的。说不定这公主刚嫁过来就在中国人的后院争斗中就义了!”
  “福儿,你有话就直说。”幽幽望着对面的和荣,永琏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这个妹妹不以意的控诉,什么“万恶的男权社会可怜的女性同胞”,《礼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有一次她竟然还对着手上的书念叨了一句“精尽人亡”——当时自己和大哥不太懂,一直在边上伺候的耿姑姑却是气了个倒仰。
  “好了,我无话可说,二哥你只要记住好色是不对的就是大清之福了!”和荣也不愿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心思而让永琏失了天下人心,于是话题就此打住。不过半个月后,礼部便开始筹备在全国兴办女子学校,和荣当然也掺和进去了。
  
  




97

97、未来一代 。。。 
 
 
  
  三月初三圆明园盛晏之后,皇室许多人当晚便歇在了园子里。
  次日的朝会,也是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的,不过早朝就下得早了些,荣康帝开了隆恩,百官今日可以再游园一天。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这是一座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它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于一体,含中国园林建筑之精华和大成,历经大清三代盛世王朝,倾全国财力物力和无数精工巧匠之心血,集内外名胜四十处,建成大型建筑物百余处,随处可见园中之园,是一座名幅其实的万园之园。
  园南出入贤良门内有正衙,不雕不绘,得松轩茅殿意。屋后峭石壁立,玉笋嶙峋。前庭虚敞,四望壁外,林木阴湛,花时霏红叠紫,层映无际。此为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四十景之首,位于圆明园大宫门之内,实为圆明园之前朝,是朝会和接待使臣之处。
  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居处之适也。冬有突厦,夏室凉些,骚人所艳,允矣兹室,君子攸宁。四宜书屋内外,是仿海宁陈氏隅园而建的“安澜园”。
  水心架构,形成万字,略约相通,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每高秋月夜,沆澄空,圆灵在镜。此百尺地宁非佛胸涌出宝光耶!雍正时期建于水面的万子殿乾隆时改为“万方安和”,代表四海咸平天下一统。
  轩楹洞达,面临翠峦。西山爽气,在我襟袖。后有含韵斋,植玉兰。至春时花气袭人,宛入众香国里,称西峰秀色,号称园中小庐山,是雍乾两朝七夕设筵乞巧之处,这里可远借西山景色,河西岸有一组叠山,松峦峻峙,山涧之中瀑布飞流急下,在此近观仰视有如庐山的峻峙气势,遂取名叫“小匡庐”。
  坐石临流,仿自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建于雍正朝,俗称流杯亭。
  始建于雍正年间的双鹤斋,乾隆四年更名为廓然大公,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
  ……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夏宫——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这样赞叹着东方的这座万园之园,称为可以与月宫城堡媲美的“夏宫”。
  同样是这位大文豪,若干年后,他又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作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
  “公主,皇上差人来请公主去勤政殿。”红雀略略压低的声音让和荣收回心底的幽思,微微闭了下眸子,再抬眼已经是一脸平静。
  勤政亲贤殿东面的芳碧丛,因院里奇石林立翠竹掩映,宜于避暑而得名,这日开完朝会,永琏便召了几个皇室小辈来此考校功课,又让人传了永璜和荣弘昼弘瞻等人过来当评委。
  考校的内容半个多月前就通知几个小辈了,课题简单而广泛,就是讨论这次中英之战的经验。
  “巴拜,朕看你跃跃欲试,那你就第一个说说你的看法——”一一扫视眼前这些孩子,永琏突然笑着对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道。
  “是,皇上。”起身一揖,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的语气也有些激昂:“这一次中英之战,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都占全了,没道理打不赢,而且,我听汉人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洋鬼子打仗会怕死,当然要输给中国了。”
  “唔,你能不能再说说,中国是如何占据这天时地利人和的?”微微一笑,永琏又道:“或者你们自己讨论一下?”
  “天时,是说战争时机到了,中国宣战的时机正好是国富兵强;地利是说中国不但率先抢战了南洋,又在英国主力海军到达印度之前占据印度,让他们只能在海上漂着;人和是说全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这一次开口的是对战争很感兴趣的弘瞻次子永灿,今年十四岁。
  说到胜利之处,这些十来岁的男孩子都兴奋起来,一开始的拘谨也慢慢没有了,屋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英国距印度洋太远,而中国却与印度毗邻,这也是地利。”
  “中国兵力优于敌军,而且是以逸待劳,也是占了先机。”七岁的二阿哥绵恕是玉妃索绰罗氏所生,索绰罗氏为蒙古正红旗,其父为刑部侍郎。
  ……
  “英国已经与西班牙和荷兰结盟,为什么中国在对英战争中没有遇到他们真正的联军?”见一个话题讨论得差不多了,永琏又抛出另一个议题。
  “西班牙荷兰在亚洲的军队早就被中国打垮了,再说他们本国又离南海那么远,他们可没有英国那么财大气粗敢派大军漂洋过海跟中国开战——”如此兴奋,自然是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的声音。
  “还有,与中国开战,这两国的贸易损失也极大,西方人发动战争主要是为了掠夺财富,发动战争都要考虑成本,代价太大了会得不偿失。”永壁的长子绵晗却是很有几分商人的精明算计。
  “中国帮助法国重建海军,让英国因顾忌法国而不敢全力投入与中国的战争中。”十岁的永景,这个弟弟也是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