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寡妇与杀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寡妇与杀猪刀-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氏闺女嘻嘻一笑,靠在吴氏怀里:“伶牙俐齿的,谁不喜欢呢?再说成天像个闷葫芦似的,才不讨人喜欢呢。”
青娘噗嗤一声笑出来,吴氏把侄女和女儿都搂进怀里,揉揉她们两的头发。也笑了。
第二日吃过午饭,吴氏儿子还在院子里收拾着锄头,就见里正带了两个衙役走进,吴氏儿子瞧见里正,那眉拧紧一些:“大叔,这是什么事,要上我家门来?”
里正是晓得内里蹊跷的,当着衙役的面不好说,只对吴氏儿子道:“大侄儿,这两位是从县衙来的,说是知县老爷差来的,要捉朱家的逃妾回去呢。”
那衙役上下打量一下,把里正推开,拿出一张用了印的纸:“这是老爷发的追捕公文,这也是常事,还请……”
吴氏儿子好歹念了一年书,看个公文什么的还是能瞧明白,也不伸手去接,只扫了一眼公文就冷笑:“都说初嫁由父母,再嫁从自身,哪有本人不晓得,就无缘无故做了人妾的事?”
“大侄儿,晓得这是你嫡亲的表姐,可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你又何必?”里正在那劝着吴氏的儿子,吴氏的儿子冷笑:“各人自扫门前雪,于是连亲戚情分都不顾了,一家子为了钱财,奔着去做人的奴才?老叔,话不是这样说的!”
吴氏儿子的话听的两个衙役皱眉,接着老成一些的衙役就咳嗽:“纵你说出花来,人手里有婚书,知县老爷也给了公文,我们不过秉公办理罢了。”
“秉公办理?”吴氏从堂屋里面走出,瞧着衙役就冷冷地道:“怎么秉公办理?把我侄女这样一送,送进那朱家,给那朱老不死做妾?也不想想,他都六十了,黄土都埋到脖子上了,还要年轻姑娘,也不怕早死。”
吴氏在那骂的不留情,衙役们彼此看一眼,老成些的衙役眉就一皱:“既然如此,也怪不得我们,只有锁……”
“锁了去吗?”青娘的声音也响起,接着青娘用布包着头,从堂屋里走出来,冷然对着衙役。衙役晓得青娘将是朱家新宠,对青娘可要客气多了:“自然不敢缩了去,还请……”
话没说完,就听到耳边锣声响起,接着是吴氏女儿的声音:“列位快来瞧稀奇啊!”
锣声一响,衙役们脸色就有些不好瞧,老成些的衙役道:“难不成你家想要拒捕不成?”
“不是拒捕,是想和大家讲讲道理呢。”吴氏轻描淡写地说,里正的神色已经变了,对吴氏道:“嫂子,我们也在这一村住了几十年了,你这样做,岂不要带累我挨打?”
“大兄弟,我晓得你的难处,只是你平日也收了些好处,难道只收好处不受别的不成?你放心,我们只想请大家和我们一起,上公堂走一遭罢了。并不是带累你。”吴氏见来了三四十个人,整个院子都站满了,院外还有些,高声说了这么一句。
里正面色为难,那老成些的衙役倒笑了:“这还真是稀奇事啊!这位嫂子,也不是我说,朱家,可是我们四周最好的人家,做这样人家的妾,可比你苦守好。”青娘眼也不梢那衙役,吴氏倒笑了:“我们家,虽然人不多,却也没有奔着去做奴才的理。”
衙役愣住,吴氏已经伸手拉了青娘的手,对衙役道:“我这侄女,公婆皆丧,父母也去世久了,算来,我是她最近的长辈了,既然要上公堂,那我就跟了她去。”
里正已经道:“嫂子,也不是我提醒你,那是她大伯子写的……”
“那是她婆家人,我还是娘家人呢,论辈分,我还更高些咧!”吴氏只答了这么一句,拉了青娘就往外走。

☆、第20章 公堂

衙役们倒愣住,还是老成些的衙役先回神过来,拉了另一个衙役跟着走出去。吴氏走出后站在自家大门口对众人道:“列位,昨日之事,众人都有眼见的,这会儿那家还把我们告上公堂,我没法子,只有顾不得许多,抛头露面为我侄女争一争,总不能白让我侄女的一条命,就这样没了!”
说着吴氏泪珠滚落,青娘一来心里是真有几分难过,二来瞧见吴氏这样,再想起这一年多的日子,忍不住悲从心来,靠在吴氏怀里就哭起来。
吴氏把青娘的肩楼在怀里,对众人道:“还请列位跟了我去,为我做个见证,横竖这天下,总有说理的地方。”
里正走出时候,正好听到吴氏这番话,里正双眉紧皱,衙役嘴巴里嗦了下就上前对吴氏道:“罢咧,你这个妇人,胆子倒大,只是……”
“我晓得女子不该上公堂,我虽没有丈夫却有儿子,该让他代替我去,只是这件事,说来说去,还是要辈分大些的去。我这就走。”吴氏说着用袖子擦了擦眼中的泪,就拉了青娘的手往县城走。
吴氏村子离县城,也不过四五里地,吴氏儿子和儿媳妇还有村里想要去看热闹的人都跟在后面。这跟的人多了,路过的村子里,就有人问个究竟。
吴氏儿媳妇口齿也是个伶俐的,只几句就把朱老爷要逼青娘为妾,青娘不愿,昨儿寻死不成,谁知朱家串通了张秀才,把青娘告上公堂,要追索逃妾,这会儿吴氏没了法子,抛头露面要为青娘争个是非曲直。
这一传十十传百,等吴氏带了青娘走到县衙时,身后跟的人已经不少,衙役们心中未免打着嘀咕,但要驱赶众人的话,又怕犯了众怒,只得走到县衙。
衙役们见已经来到县衙,松了口气,对吴氏道:“你要进去,必要……”
话没说完,吴氏已走上前拿起鼓槌就要去击登闻鼓,这吓了青娘一跳:“姑姑,不可!”吴氏把青娘的手推开,径自击打:“这有什么不可的?”
登闻鼓响起,在里面和朱老爷说话的知县吓了一跳,刚要遣人出去瞧瞧,就有人报进来:“老爷,就是那朱家被追索的逃妾,她的姑姑在击!”
“胡闹!”知县说了这么一句,急匆匆换了衣衫就出去坐堂。朱老爷本是等着衙役们把青娘给捉回来,自己直接把青娘带走,谁知竟是吴氏敲了登闻鼓。
朱老爷见知县出去坐堂,朱老爷的眉不由紧皱,沉吟一下,就走出去,命人去把张秀才叫来。
县衙门口此时已经等了许多人了,知县一到堂上坐下,衙役就把吴氏按了跪下,还有些瞧热闹的跟着走进来。
知县见状双眉一皱,把惊堂木一拍:“公堂之上,何须如此多人,赶出去!”
衙役们齐声应是,就要上前赶人,吴氏已经高呼冤枉:“老爷,这些都是证人,难道老爷打官司,只听一造的?”
知县已经又拍下惊堂木:“本官如何审案,岂是你这乡野妇人所能置喙的?况且公堂之上,怎能喧哗?”
“老爷,我们并没喧哗!”已有人在那高声叫道,知县又要拍惊堂木,吴氏儿媳妇见状就大叫:“诸位,老爷只怕是……”
吴氏儿媳妇话没说完,就有个衙役上前用水火棍打了她一下,吴氏儿媳妇顿时哭起来:“打死人了。老爷,这还没审案,就要打死人啊!”
知县见众人都议论起来,晓得众怒难犯,眉头一皱,又拍下惊堂木:“罢了,本官仁慈,不和你们争执,若再有人喧哗,就赶出去!”
衙役们齐声应是,知县又拍下惊堂木:“下跪何人?来人啊,先拉出去,打……”
青娘已经跪下:“老爷容禀,这是我的姑姑,她全是为了我,老爷若胡乱打了,岂不让冤屈无法被伸?”
知县往青娘身上瞧了瞧,眉微微松了下,对青娘的语气也轻柔了些:“吴氏,你该知晓,说出的话就不该反悔,你既已同意去朱家做妾,又逃走,岂不闻……”
“敢问老爷,都说初嫁从父母,再嫁由自己,我公姑父母都无,丈夫也没了,若随便一个婆家男子让我嫁,我就从,这天下还有王法吗?”青娘心中早有一股气,听知县这样问,直言不讳地说出来,
知县没想到青娘胆子这么大,拿起惊堂木又是一拍:“吴氏,你岂不闻出嫁从夫,你丈夫没了,族内长辈,自然就能……”
“族内长辈能定生死,老爷这话也真是听的少了。”吴氏忍不住开口,觉得跪着气势不够,干脆站起来:“老爷,我侄女虽没归宗,可也是我吴家女,吴家女儿出嫁,难道娘家长辈就说不得一句?”
知县被问的无话可说,索性拿起惊堂木又是一拍:“都给我跪下,都没有学过礼吗?这样刁民,就该重重打了。”
青娘和吴氏都跪下,衙门里瞧热闹的那些已经开始喧哗,知县又拍一下惊堂木:“都给我住口。来人,传吴氏大伯子!”
衙役应是,张秀才早就等在那里,从人群中挤进来,张秀才因是秀才,见了知县也没跪,只往堂上打了一拱。
知县对张秀才点头:“张秀才,你说与本官,这婚事,是吴氏应的?”
张秀才恭敬地道:“是,老爷,当日是这样的,朱老爷偶然见到守寡的弟妇,就想纳之为妾。遣媒说合,弟妇已经应了,那日就送过去,谁知酒还没吃完,就有人来报,说弟妇逃走。内人就跟了朱家的人,前去寻找。等寻到已是半夜。弟妇矢口否认,说并没这件事,还骂内人和我胡说八道。老爷!”
张秀才恭敬地又往上打了一拱:“学生虽只是个秀才,可也从小读了些书,并不是那样不懂礼的。若是朱家强迫,学生自然要争个是非曲直,可朱家是遣媒说合,也送了彩礼钱过来,自然是好姻缘!”
张秀才说一句,青娘冷笑一声,等张秀才说完,吴氏已经道:“好伶俐的口齿,口口声声说是我侄女愿意,我侄女若真愿意,昨儿怎会寻死?”
“妇人家为了要挟别人,寻死上吊也是有的!”知县只想着赶紧把案子断了,让朱老爷带走青娘,别的事半点不去想,急急加了一句。
吴氏已经哎呀一声:“我今年活了也差不多有四十岁,倒从没听过,要寻死要挟人的,再说了,这没了命,可就什么都没了。老爷你摸着自己良心想想,你对得起堂上悬着的这四个字吗?”
知县身不由己地往那明镜高悬的匾额上看了看,眉头就皱起来,想起朱老爷说的话,知县咳嗽一声:“既如此,张秀才,你们的媒人是……”
“老爷,他们的媒人定是已经被买通的,那些媒婆,见了银子,什么话都肯说!”青娘已经在那嚷起来,知县想抓签子扔下去让衙役打青娘,又想到朱老爷,只得把手收回来,对张秀才道:“这话也有些理,一个村子里住着,总有邻舍来作证!”
“老爷英明!”张秀才小小地吹捧了一下,这才对知县道:“的确有邻舍来作证的!”
知县点头,衙役已经高喊:“传证人!”
宁榴今日也没去镇上卖肉,张秀才早早就拉了他来县城,方才在县衙外头,宁榴瞧见青娘,心里已经升起一股难过,在衙门面前踱步,默念着等会儿要上公堂说的话。
听到县衙里面传出的声音,宁榴整理一下衣衫,就跟着衙役走进。
宁榴低着头,上到公堂给知县跪下磕头。知县打量宁榴一眼,沉声道:“此事我已尽知,你是何人?”
“小的是二嫂子的紧邻!”宁榴的话让知县又点头:“紧邻,那也就是说,隔壁有些什么动静,你都晓得?”
宁榴应是,张秀才已道:“宁小哥,你不要害怕老爷是英明的!”宁榴抬眼瞧了瞧张秀才,对张秀才点头。
知县了然一笑:“那么,你把所知的告诉本官!”
“是!”宁榴又答一个字,这才抬头瞧着知县:“老爷,小的和二嫂子紧邻住着。二嫂子平日不爱出门,除了和村里几个人来往,并没别人上门,若有,也……”
宁榴故意沉吟,瞧向张秀才:“也只有秀才娘子前来。至于媒婆之类,我在那住了总有三个月,全没瞧见!”
张秀才没想到宁榴并不按当日说的话来说,愣在那里瞧着宁榴,一时不晓得该说什么。
知县没想到这证人不帮着张秀才,那眉也不自觉皱紧才对宁榴道:“你可晓得,在这公堂上,说的不对,是要打的!”
“老爷英明,自然不会屈打成招!”宁榴顺着张秀才的话说了这么一句才又道:“倒是那日的事,小人也有眼见的!”

☆、第21章 闹剧

张秀才听了宁榴的话,以为方才宁榴是初上公堂被吓的才说了一句实话,这会儿已经回转过来,因此面上露出一丝得意,知县瞧见张秀才面上这丝得意,心里想的也和张秀才差不多,因此点头道:“本官做官多年,自然明见,不会随便打的,你说罢!”
“那日,小的推了车出去做生意,见大嫂子来寻二嫂子,说的是去庙里烧香的。”宁榴一开口,张秀才的脸就拉下:“宁小哥,你说话,可要摸着良心!”
“公堂之上……”知县又拍一下惊堂木,高声道!
“老爷,小的所说句句是实,并非虚假。难道老爷还要打吗?”宁榴抬头看向知县,语气依旧平静。
知县被宁榴的话说的愣怔一下,张秀才又忍不住了:“宁小哥,你……”
“秀才,你想要我说什么,我明明白白晓得。可这世间,除了银子,除了好处,还有良心,还有天理。”宁榴一口气说完,知县已经伸手去抓签筒:“好一个刁民,给我打!”
说着知县就把签子往地上一扔,衙役发一声喊,就要上前来抓宁榴。
青娘和吴氏面上都露出惊讶,青娘已道:“老爷,方才是您口口声声所说,说实话才不会打,此刻,怎又……”
“把这刁妇也……”知县又要去抓签子,张秀才急忙道:“老爷,说来,这总是学生弟妇,还请老爷瞧学生的面子,不要打。”
衙役已经抓住宁榴,宁榴既没有挣扎也没有说话,只是瞧着知县冷笑,知县被宁榴这冷笑笑的心里有些发麻,喝住衙役:“且先别打,刁民,你可有什么不服?”
“老爷说的话都能变来变去,别人可还有什么不服?”宁榴说了这么一句,继续冷笑:“自然,老爷也可以把小的打的稀烂,只是小的可以被打,这天下人的口是堵不住的。”
知县这次是真被气到,又要去抓惊堂木,宁榴垂下眼:“小的只想问老爷一句,这天下,可有大伯子做主,把小婶子嫁给别人为妾的?”
“胡说,宁小哥,你休要信口胡说,我哪有做主把人嫁去为妾?明明是她应下,又来和我说,总要有个长者做见证才好,我不过白做个见证罢了。”张秀才已经发急,在那嚷道。
“老爷方才是怎么说的,在这公堂上说假话,是要打的。这会儿,说假话的人就在跟前,为何老爷反不打了?”宁榴指着张秀才,语气轻柔地对知县说。
知县嘴巴不由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