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权力-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插一手。
    陆铮同样知道,在前世,几年后,随着自由改革派全面掌权,中央政法委便会被取缔,只是短短几年时间后,自由改革派便全面溃败,中央政法委恢复建制,并且,权柄越来越重。
    但现在来说,刘保军这个政法委书记,不被章庆明看在眼里,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聊了一会儿,刘保军渐渐进入了正题,“陆铮啊,是这样,打击办这个机构你知道吧?”
    陆铮微微点头。
    刘保军深深吸了口烟,烟雾中,他的神色越发琢磨不定,“县委开会讨论过,打击办由工商部门单独执法已经不符合新形势的发展,你也知道,现在投机倒把的犯罪分子越来越多,仅仅由工商出面执法力量薄弱,也不够威慑姓。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县委决定,打击投机倒把活动,要靠工商公安联合执法,当然,还是工商为主公安为辅。”
    陆铮微微点头,乌山为沿海开放城市,商业活跃,广宁县近水楼台,经济发展的也很快。但同样的,非法倒卖商品的人也越来越多,彩电、手表、自行车等都成了这些渴望先富起来的二道贩子的目标。
    如果以后世的观点看,商品自由流通其实很正常,但现在,生产力有限,市场自然暂时不能完全放开,而且利用价格双轨制倒动这些紧俏商品的,肯定要有各管理部门的内部人士参与,甚至是“官倒”,也根本谈不上是勤劳致富、公平致富。
    后世,人们痛恨的正是这种利用信息、权力不对等而先富起来的既得利益阶层。
    当然,比起后来瓜分国有资产的狂潮,小打小闹的“官倒”又不算什么了。
    一代更比一代强,陆铮心里自嘲的想着。
    那边刘保军还在接着往下说:“这样呢,你们县局就要抽出一名同志坐镇打击办,我已经向县委提议,由你兼任打击办第一副主任,当然,县局的职务你还兼着,但要适当的把工作重心向打击办做做微调。”
    陆铮愣了下,这却完全没有想到。
    “庆明同志呢,很赞同,县委也通过了,不过我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刘保军有些期待的看着陆铮。
    “打击走私、投机倒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刘保军分管的临时机构之一,而刘保军,弄了一辈子权术,如果不是文革他被耽误,现在肯定不会止步于副县级,他不甘心,尤其是,更不愿意自己这个政法委书记成了摆设,但县局章庆明一手遮天,他根本就插不进去。
    直到前阵子,刘保军才发现机会来了,破获了六一五大案的陆杠头,一直是县局的边缘人物,和章庆明嫡系不睦。而且六一五大案虽然在县公安局最终汇报工作中,成为了章庆明带领全局干警的功劳,但私底下,人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所以,破了案子的陆铮,只怕反而令章庆明不痛快,刘保军最近也打听到,陆铮在局内地位委实有些尴尬,所以,刘保军便主动抛出了橄榄枝。
    刘保军的心态,县里的情形,对于两世为人的陆铮来说,自然心里明镜一般。
    不过陆铮现在,确实觉得自己该动一动,别看局里干部民警好似对自己开始友善起来,但自己在局里的地位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更加尴尬。
    不管功劳最后如何算在章庆明头上也好,自己最初都等于抽了他一巴掌,至于高志凯和那些老刑侦们就更别说了,各个都看自己冒火。
    树挪死人挪活,暂时离开这个环境,离开他们的视线,等这个令很多人尴尬的案子渐渐平息,不失为以退为进的良策。
    现在自己在局里晃悠,那就等于一根针,每天都在狠狠扎他们。
    当然,如果能借助这次人事变动最终离开公安系统那就再好不过了,自己毕竟有自知之明,不是什么干公安的料,而且,想想外面更宽广的舞台,不禁令人跃跃欲试。
    陆铮想了想,便道:“谢谢刘书记厚爱,能跟刘书记学习提高,我当然求之不得。”
    刘保军就满意的笑了,本来,还怕这个二愣子不明白怎么回事,还以为他自己立了大功,在局里可得意呢。
    现在看,陆杠头,还真不是传闻的那么混,或许,是个张飞似的人物,粗中有细。
    陆铮又说:“刘书记,我还有个请求,我想休几天假。”这些曰子,陆铮见到了很多故人,见到了陆国斌和翠红姨,而他,也想家了,想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前世,这是自己一辈子的心结,直到被车撞死的那一曰,心里仿佛还在滴血。
    今生,可不能一错再错了。
    刘保军笑道:“应该的应该的,办案子有多累我知道,你就好好休息几天,什么时候休息好了,什么时候就来找我,我到时给你安排。”
    ”谢谢刘书记。”陆铮想了想又说:“我还有件事请刘书记帮忙,城关所的侯建军,在这个案子中出了很多力,可是,这样一位同志,却一直不能被公平对待,到现在,也没解决副科级待遇,刘书记,您看,您能不能帮帮忙?”侯建军忙活了个六十三灶,总不能跟着白忙活。而且,他这个副科级也实在是因为自己才一直被卡住的,是受了自己的牵累,所以自己必须帮他争取。而且,也是试探一下,看看这个刘保军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刘保军嗯了一声,侯建军的事他听说过,其实现在以乌山地区来说,各个县的城关所所长,基本都是副科级待遇,这是去年省厅下的文件,可偏偏,就是侯建军还是正股,听说,是县局里有不同意见,便被卡住了。
    “这事儿,回头我看看。”刘保军含含糊糊的答应了一声。
    陆铮一看便觉得有些完蛋,这个新码头很明显,船漏水浅。



第十章 红宅大院
    京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长安街络绎不绝的自行车车流中,轿车也随处可见,展现着共和国崭新的变化。
    陆铮和杜小虎,此时就站在'***'广场前合影留念。这是杜小虎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和陆铮在'***'合个影,但却从来没得到过陆铮的回应,今天愿望达成,杜小虎咧着嘴,一个劲儿的傻笑。
    陆铮不由摇头,说:“虎子,你太容易满足了,不过,这是好事。人太贪心,便往往管不住自己啊!”
    杜小虎嘿嘿笑道:“怎么管不住自己,我总不能把你硬绑来和我照相吧?”
    陆铮笑了笑,说:“那倒是。”虎子单纯,不知道自己说什么呢。
    广场上人流熙熙攘攘,自行车不时飞驰而过,步行的三三两两人群,白衬衣居多,各种流行服饰喇叭裤、T恤衫都可以看到,而用头巾裹头的农村妇女也并不鲜见,这本来就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那边,有人随地吐痰,戴着红箍的广场管理人员正对他开罚单,围了几个人看热闹,吐痰的老头一嘴西北方言,也听不清在说什么。
    陆铮心里叹叹气,如果没有两世为人,便不会感觉到,现在的人群是多么单纯多么可爱,十几年后,钱字当头,利益为先,官员没能起到道德标杆的作用,反而成了社会风气恶化的催化剂,回头看看,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走吧。”陆铮对杜小虎做了个手势,两人便走向了“停车场”,这里密密麻麻整齐的停满了一排排自行车,在旁侧干道上,靠着一辆挂军牌的伏尔加。
    这是母亲韩静派来接他俩的车,从火车站接了他俩后,杜小虎张罗着来'***'照相,便顺便拐了个弯儿。
    “嘿,哥们,车不错啊。”旁边,走过来一男一女,男的挺帅气,蛤蟆镜、喇叭裤、牛仔衫,女的也挺漂亮,大爆炸头,牛仔短裙,露出雪白大腿,绝对这个时代的潮男潮女,俩人好像一直盯着这车呢,见到陆铮和杜小虎要上车,便过来搭讪。
    爆炸头潮女嘴唇涂得血红,有一种别样的诱惑,对陆铮努努嘴,问:“你家是高干吧?顶不起也得是军区参谋长吧?”
    现在的年代,阶层沟堑不像后来那么难以逾越,尤其是对于这些信奉自由的潮男潮女来说,就更没有那么多禁忌,加上皇城根下,谁没有三亲俩好当官的?谁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所以这俩小青年并没有把跟“高干”子弟搭话当回事。
    在陆铮眼里,这俩位和后世的非主流有相似之处,都是令人头疼的群体,笑了笑,说:“两位,回见。”
    转身和杜小虎上车,伏尔加一溜烟,很快拐过长安街消失不见。
    潮男潮女骂了阵陆铮“有什么了不起”之类的话,随即便去寻新的乐子。
    ……
    京城的红墙大院,是全世界最神秘最有权力的徽标。
    伏尔加穿街过巷,沿途行人渐渐少了,一些巷子口开始出现荷枪实弹的武警士兵。
    经过了两处哨卡后,伏尔加停在了一座大院的门前,院门台阶上,站着一名穿着绿军装的女人,四十多岁的年纪,腰杆笔直,很硬朗,很有气度,她的绿军装和红领章极为鲜艳耀目。
    这个女人正是陆铮的母亲,总参警卫局副局长韩静。
    韩静一直眺目远方,当伏尔加出现在她视线范围时,她激动的身子在微微发抖。
    在警卫局,韩静是有名的“铁娘子”,威望很高,平时不苟言笑,警卫团的战士个个都怕她。
    当然,这也因为韩局长显赫的经历。
    韩局长出身名门,将门虎女,她少年时便是儿童团员,军龄几乎和她的岁数一样长,中印、中苏战争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晋升正军级水到渠成,反而是因为家里老辈人物的关系被押后了两年。
    总参警卫局俗称8341部队,便是负责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政治局常委)和军委领导安全的中央警卫团,隶属警卫局的战士,各个都是职业军人中的精英,但无论战士还是军官,在韩静面前,都往往吓得大气不敢出,便是文革最艰难时期,也很少有人见过韩局长喜怒形于色。
    但在陆铮面前,这一切一切的伪装都土崩瓦解,当陆铮从轿车上走下时,韩静再控制不住自己,快步走下台阶,凝视着给自己行军礼的儿子,韩静眼圈突然红了,只有在陆铮面前,她便变得出奇的脆弱。
    因为这个儿子,失散了十六年,而且这期间,韩静本可以找回他,因为除了陆铮刚刚出生韩家因为某位元帅受了牵连,几年后,境遇便已经好转,等副统帅出事后,韩老爷子已经是军界仍屹立不倒的少数几位大佬之一。
    但是,当时政治运动风起云涌,高级干部朝不保夕,谁也不知道何时轮到自己头上,加之陆家境遇又不太好,摇摇欲坠,随时都仿佛大厦将倾,所以,陆天河和韩静商量过,宁可先不把儿子接回来,免得万一两家出了事,儿子的童年怕便会在黑暗中度过,如此还不如贫苦些,最起码,还能度过一个正常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所以直到动乱真正结束,两人才辗转找到了陆铮,却不想,他们唯一的儿子却和他们形同陌路,令刚强的陆天河英雄气短,也令韩静这个女中巾帼柔肠寸断。
    虽然陆铮有两个姐姐,但在陆天河和韩静心中,这个儿子,却占据了极为特殊的地位。
    因为不管儿子叛逆也好,没文化也好,粗鲁也好,这一切的一切,他们觉得都是自己造成的,他们对这个儿子问心有愧。
    而儿子在南疆前线浴血奋战,寸土寸血,整个连队都几乎拼光,却终于牵制了越军的大部队,令我军成功进行了南山战役中一次最大规模的歼灭战,一举结束了南山战役,强势收复了本来越军占领的南山诸山峰。
    儿子的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上级授予“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猛虎连锦旗一面。
    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儿子的不平凡,他身上流的,是陆家和韩家的血!
    只是,儿子却从来不愿意多看他们一眼。
    昨天,接到杜小虎的电话,说陆铮今天要回家。韩静,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着觉,可等儿子真真切切的站在她面前,她却胆怯了,那想说也说不完的话一句都说不出来,只是默默的在前面带路,领着儿子回家。
    陆天河换了一身崭新的列宁装,虽然他没有和韩静一样出去等陆铮,但心里,想也激动不已,甚至难得,没有训斥穿金戴银的大女儿。平素,如果见到大女儿一副贵族阔太太的派头,早就吹胡子瞪眼睛了。
    陆铮两个姐姐,大姐陆佳菊,二姐陆佳佳。
    其中,二姐陆佳佳比陆铮年长两岁,未婚,现在英国留学;大姐陆佳菊的爱人很早便停薪留职下海,现在已经小有身家,是燕京城最早拥有私家车的群体之一员,当然,现在私家车是要挂靠在单位的,不然,起不到车牌。
    听说小弟回来,陆佳菊自然拽着爱人胡德利跑回了娘家,她虽然对外人尖酸刻薄,但同母亲一样,最疼的就是小弟。
    见到陆铮进了客厅,陆天河心里嘿的一声,这小子,又长高了,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怕这是自己的臆想。
    “爷爷呢?”陆铮进门一一打过招呼后就问。
    陆佳菊笑着说:“你又想和爷爷抬杠啊,不巧的很,他去北戴河了,你不知道每年这时候爷爷就去北戴河吗?前几天走的。”
    说着陆佳菊撇撇嘴:“就爷爷那偏心样,早知道你回来的话,肯定就不走了。”
    陆天河一皱眉:“怎么说话呢?!”
    陆佳菊咯咯笑了两声,便不敢吱声,只是对陆铮挤眉弄眼,意思叫陆铮跟她走。
    陆铮回陆家次数有限,而且每次都很不合群,往往就是找个小屋一待,对堂兄堂弟、表姐表妹,概不搭理。
    陆佳菊自以为他还会是老做派,所以才使眼色,想进屋和陆铮聊天去,以前也就她,还能和陆铮沟通几句。
    谁知道陆铮却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对陆佳菊笑道:“大姐,我年把月回来一回,和爸妈聊聊天。”
    陆天河、韩静、陆佳菊、胡德利都是一怔,谁也想不到,陆铮会冒出句“很合理”的话。
    陆铮又转头对韩静说:“妈,你模样没大变,还那么精神。”
    这声“妈”叫得自自然然,却令韩静如遭雷击,她身子颤抖着,突然,就跑去了书房,里面,传来压抑的断断续续的泣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