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少为谁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春年少为谁愁-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生:“没办法,干这一行的,不把自己搞得妖孽一点,谁会要你啊,这多非主流啊,我就靠这招混饭吃了”
  晓风:“有理,有你的,在社会闯荡和淫荡了几年,见识就是广博啊,那像我们钻在书堆里往死里整·······”。
  此时青松听到晓风在贬低自己,于是矫正说道“没文化,那能去闯啊,如果没文化,人家把你卖了,估计你还在帮人家洗马桶呢”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修理,终于把三颗脑袋瓜子修理完了,之后付了款完事就走人了。
  这次理发其实都是学校给逼着去理的,因为学校规定,对于男生,不准留长发,留了长发你就有当色狼的嫌疑,因为女生都是长发当然也有短发的女生,男生留长发后,要是穿着不男不女的衣服去女厕所看人家女生方便,这不是色狼是什么,是涩郎啊?要是刘欢在这学校里读书估计得吐血,因为刘欢喜欢留长发;穿背心也不行,因为人家以为你在用背影勾引别人;穿拖鞋也不行,你以为你是日本人啊,再说有人有脚气的话,估计就不用上课了,因为脚丫子的味道就能为你上一课。
  对于女生来说就是不许穿高跟鞋,因为会容易把男生们的欲念勾起来,就如玛丽·梦露说过,给她一双高跟鞋她就可以征服世界上的男人,好像有点妓女化色彩,不过也是真理;还有就是不许穿超短裙,男生们就会撞电杆或者撞墙,高中生的生理方面就像火山喷发一样。还有就是男女生不许染发,染成黑色的倒是可以,反正还有好多规定。
  每个星期学校领导会到每个班巡视检查,一旦看到长毛或者其他的毛,就得去整(。。)理一下。
  有一次,几个领导来到青松们班巡视,由于大家的注意力都献给了考试,所以很少注意自己是长毛还是短毛,青松三个就是被警告了,如果下星期再不剪,领导就用一个饭碗盖住你的头帮你剪,这会剪出个傻子头型,所以青松们不想成傻子,只得自己跑去外面剪了。有个领导巡视到班上的一个男生的面前时,敲着桌子说道“喂,同学,你染发了吧,明天我再看到你这样,你就收书走人”
  那男生一副无辜的表情,辩解道:“老师,我这是白发啊,再说也这么短”
  领导:“你懂个球,白发三千根,缘愁似个长,你敢挑战学校权威吗?”
  那男生:“我这白发可都是为了考试而生的,我很用功啊,说不定考上清华北大了也可以为学校挣回不少面子啊,到时也可以拿我当宣传武器啊”
  领导:“哦,真的吗,不过也得剪掉”
  那男生:“再剪就出现黄土高坡了”
  领导:“我不管,因为你这么一头头发会给周围的同学造成无形的压力,你还是牺牲小我顾全大家吧,剪成一个葛优那样的头式就差不多了,说不定你考上清华北大还有机会成为葛优第二呢,好了,别说话了,你明天就去剪”
  青松几个也怕搞成光头,因为光头在现在就代表刚从牢里放出来的,所以以后不敢让自己的头发长得像马尾巴或者白马毛一样。
  

第三十章 春诗几度迷人心(一)
更新时间2011…7…23 19:31:30  字数:3282

 在教室里别看大家都有说有笑的,有些人却在暗地里算计着怎么把你搞趴下,很勾心斗角的样子。比如考试就是一大体现,谁的分数高谁就会受到老师的青睐,也代表你有机会考上好的大学。所以大家的竞争意识和市场上的竞争惨烈程度不相上下,都有虚有实。只不过在学校里是用分数衡量,而在市场里是以商品的质量为衡量。最终都是实力说了算,高考与其说是培养了一些很多专门学习的人,不如说是培养了很多尔虞我诈的商人或者政人。在这个市场经济市场得很彻底的社会,不会赚钱的人就会被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淘汰。在现在,好像除了高考这一机制就找不到什么灵丹妙药来拯救这一制度的弊病了,所谓的教育专家们整天就知道东发发牢骚,西搞搞研究,他们就不会想想把外国的教育制度引进来借鉴借鉴一些,比如老美的SAT制度,它把高考录取标准分为高考成绩,高中成绩,综合素质,然后三而合一进行测评,最终决定学生的流向。每项伟大的成就的成功都在于尝试。专家们却谈异色变,害怕一改革,就把自己给革命了,总之一句话,就是利益和信仰问题。
  学校的气氛让人窒息,青松们觉得有必要重新组织诗词论会放松一下紧张的氛围。不然的话人就会像大坝遭到破坏时彻底崩溃。于是他们约好去城郊的田野里边欣赏油菜花边谈诗词。
  郊区是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仿佛整个大地都披上了整件黄花的衣裳,油菜花虽然没什么像茉莉花一样的清香。但这一片片如毛毯的黄花却象征着春天的活力,蜜蜂们不辞辛劳地在花丛中穿梭,蝴蝶在花丛中嬉戏,燕子从南方回到北方,一幕幕“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景象随处可见。
  青松们找到绿草如茵的田埂,就往上面坐,地上的草很柔软清新,比教室里的冷板登舒服千倍。用眼平视,都是花花世界,花的尽头是连绵的翠峰,山的脚下是一弯春水。
  人们总是很喜欢春天的景色,自古以来,在文人骚客们的文章中都可以深深体会春天的魅力。
  当然,这次青松们的诗词论会也少不了春的话题,大家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他们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方面的美好待遇,一边说着,笑着,嬉戏着····
  青松作为组织论会的主持人,所以先说话了,他对大家说道:“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话题吧,由于学习越来越紧迫,高考时间也越来越临近,我们现在的聚会时间好像减少了,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次难得的聚会,好了现在开始谈诗词吧”
  素颜:“今天怎么个谈法呢?”
  胡蝶:“我们就谈一些关于春天的诗词句吧,老规矩,谈完后分别作一首诗或词不就行了吗”。
  大家都表示同意,胡蝶是第一个开始谈的,她对大家说道:“今天我先抛砖引玉吧,有关春天的诗词句实在是枚不胜举,我就谈几句我印象较为深刻的诗句吧,首先这句‘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晓风插嘴说道:“胡蝶,这句讲到你了,你看那‘蜂蝶’中的‘蝶’字”
  胡蝶娇声娇气回答道:“正经点,好不好,我是人,不是昆虫”
  晓风:“你比那只蝴蝶还好看”,晓风用手指着正在油菜花上飞舞的一只蝴蝶,此时又从另一边飞来一只。
  高清发出感慨“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花丛中约会呢”
  青松:“还庞龙的《两只蝴蝶》呢”
  胡蝶听到晓风的赞美后,心里很乐,然后又接着说道:“这句诗把蜜蜂和蝴蝶写得太可爱了,你们想想看,当你看到墙的外面正在飞舞的蝴蝶和蜜蜂没花可以采蜜和玩耍时,他们自然会飞到墙内人家的院子里去寻找有花的地方,这不就像一群小孩子捉蜻蜓一样,从一个地方追到另一个地方吗”
  晓风附和道:“这些蝴蝶和蜜蜂太顽皮,太可爱了,我喜欢”,其实他在借此机会说自己喜欢胡蝶,胡蝶此时也很在意他的话,于是心里又起了一道轻快的涟漪,她得到晓风的进一步暗示,真是两情相悦啊。
  胡蝶又接着说道:“还有‘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这句写出了春天的近暮景色,其中那个‘遍’字把春天的景色形容的一览无余,虽然是天快黑了,但也能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因为古人一般在写诗时写到天黑的时候,会写些伤感的句子。还有‘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看弄粉些’,这句主要是写初春时的景色,其中的‘南枝’是指梅花,”。
  晓风疑惑道:“梅花都在冬天开放啊”
  胡蝶解释说道:“估计是诗人写诗的那年代冬天不算长。对于能说出朝代的,我们中国人所处的时代分为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这么多朝代,肯定有几个朝代处在温暖时期,当然也有处于寒冰期的,上面这诗是诗人在南宋时写的,那年代处于温暖期,所以冬天也较为暖和,因此梅花正在开时,春天就好像早已来到了”
  高清很佩服胡蝶的知识面真广,说道:“有些头绪了,难怪我家那根梨树不仅在春天开花,有时还在秋天偶尔开一次花,一年发两次春,真是稀奇,现在听你这么一说,知道点原因了,就是气温造成的”
  晓风:“别乱扯,那有树一年两次开花的”,高清想坚持维护自己的话语真相,他被晓风的话又压了下去,晓风叫胡蝶继续说。
  胡蝶又说道:“这句诗的后一小句‘雪里吟看弄粉些’太有意境了,你们梦想一下,在一片月光下,你站在雪地里闻着梅花散发出的幽香,玩赏着梅花孤傲殷红的静态美,你应该是很惬意吧?”
  晓风:“这那有在烛光中喝着红酒,对面坐着个漂亮女生有惬意啊?”
  胡蝶顶了他一句:“就知道胡思乱想,我还想讲一句,就是‘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雪惊笋欲抽芽’,这也是讲早春的景观的,意思是残雪压着枝条,枝上尚留着经过寒冬未落的残桔,冷雪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破土而出,并发出嫩芽来,这些都写出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
  晓风:“这好像还是在写冬天”
  胡蝶:“没有冬天哪有春天啊,冬天是春天的前奏,上面那句写冬天的表面事物就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嘛”,之后晓风才算理解一点点,心想胡蝶的想象力真丰富。
  青松对晓风说道:“我看你这么喜欢插话,现在就该你讲吧,讲不好的话,罚你去捉九只蝴蝶,全部送给胡蝶,谁叫你乱扯的”
  晓风:“好好好,该我,该我”。
  晓风用手敲着头回想以前背过的有关春天的诗句,他一抬头,看到一片白云,于是说道:“‘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这句诗很有悠闲的趣味,想想看,天空中飘着一片白云。春风正吹拂着你那青春年少的脸庞,你在一片花丛中漫着轻快的步子,并且陶醉在里面,没想到一不留神就随着一排垂柳来到了小河边,这不是很有漫不经心的味道吗?”
  胡蝶之前讲诗句的时候,晓风都要插两句,现在她也抓住机会说道:“这是那些无所事事的,整天想着隐居的人的生活方式吧,有什么值得你好评的”
  晓风:“你啊,就是不大懂人生的意义,自由自在才是最美好的人生啊,知道不?要有种身在天地任我行的豪气”
  胡蝶:“还豪气呢,耗子呼的气差不多”
  青松此时也说道:“好个天大地大任我行,继续”
  晓风:“还有一句好像是韩哥的”,胡蝶疑惑谁是韩哥啊,于是问晓风。
  晓风:“韩哥啊,就是韩愈了,别老是想到韩寒,韩寒估计也是韩愈的后代,韩寒好像也没作过什么诗歌,再说他又不是古人,是今人,是我想走进他人生的人”
  胡蝶此时才明白,晓风喜欢的现代作家是韩寒。
  晓风:“他的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很经典,经典到经常看到过的诗典都能找到这句,它的意思是初春的小雨落到京城的街道上,犹如酥油一般柔腻光滑,绿茸茸的细草远看似青色,近看却似无,至于这句诗的前面一句有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胡蝶为了多找些话题和晓风聊,于是问道“怎么远远看去就能看到,而走进了就不能看到呢,难道诗人是近视眼的反面远视眼啊?”
  晓风:“不是这样的,关键是一个视觉问题,就像你欣赏一幅画一样,站得远了能看到大致轮廓,不能看到局部,这样就会产生整体美,当然要画得有够养眼的那种画;当你走近看时,能看到画中的每个细节,这就叫局部美,所以呢,用视觉来写诗也算是大创作了”。
  胡蝶以为晓风很懂画,其实零点一窍都不通。
  晓风:“下面这句有点新意,诗句是‘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高清冲动不已,说道:“耶?古人都知道新上海啊!”
  晓风:“就知道《上海滩》,这句是说梅花零落了,就像一个少女,卸去了妆一样,海棠花开了,就像少女刚刚涂抹的新鲜口红一样的诱人,是不是啊?胡蝶,你每天都会梳妆打扮吧”
  胡蝶回答道:“我可比不上梅花,海棠的美”
  晓风:“别谦虚了,嘿嘿,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适当的骄傲就是谦虚嘛”
  胡蝶:“不跟你贫嘴了,你会说,那就继续说吧”
  

第三十一章 春诗几度迷人心(二)
更新时间2011…7…23 19:33:31  字数:2952

 晓风:“那我就讲最后一句,这句是‘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如果把这句更改成‘城郊油菜花如毯,多少寒霜才能成’不就能体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景观吗,世界万物不是一日而生成的,都是要经过风风雨雨后才变得美好的,所以我们要戒掉急于求成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做事”
  高清:“好像有些扯远了”
  晓风:“还远啊,这么近,你看你眼前这些油菜花,在初长时,它们还是小菜苗,只有经过寒冬腊月,大雪重压才能长得这么花枝招展,艳丽动人。大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失败洗涤的人,好了,我的诗句搞定了,该下一个了”
  青松发现素颜一直没怎么说话,想让她融入到这活跃的气氛中去,于是对素颜说道:“素颜,你讲一下你的词句吧,我陪你一起讲”,素颜得到青松的承诺后,文思开始涌动,一首宋祁的《木兰花》出现在她脑海里,她于是把词先向大家说了出来,内容是: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月向花间留晚照。
  素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首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一副生机勃勃,色泽鲜明的早春图,下片表达了宋祁对美好春光的留念之情”
  青松:“把词中的意象分析给大家听一下,要不然他们就如雾里看花了,只知其语不知其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