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倩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曼倩密码-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到徐清华啪的一声,将扇子打开的时候,众人这才看清楚了,原来,这把扇子整个的,是铁的,难怪,会有如此厚重的感觉。

对于相声演员来说这个扇子,是必须要使用的道具。在相声舞台上,有三样道具,那是必不可少的,醒木、扇子和手绢。

这三件宝贝各有各的妙用,就拿那手绢来说吧,那用场可就不小呢,应该说,在整个相声表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表演某些相声的时候,可以用来包头,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化妆方式。

比如有那么一段相声,叫做《汾河湾》,在这段相声中,由于两位演员要合作表演一出戏,所以,为了区别柳银环和薛仁贵这男女两个不同的角色,其中扮演柳银环的逗哏演员就常常会在头上包上一块手绢,把自己扮成了一个女子。

醒木也很重要,虽然,它其实不太用得着,但是,也还是有用的,比如,在《夸住宅》中,当逗哏的开始夸捧哏的家的宅邸如何如何好的时候,说着说着,就会拿起了那个醒木,把它比喻成是捧哏家的房子,然后,捧哏的就会说一句:“蛐蛐过笼啊”,表示那房子实际便小了,表示对捧哏的布满。

其实,除了扇子、醒木和手绢之外,相声还有一些其他的道具,比如快板,在表演《数来宝》、《同仁堂》等作品的时候,那是必不可少的;又比如御子,在表演太平歌词的时候,这可是必备的伴奏道具。

对于相声演员来说,这些道具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对于徐清华来说,他最喜欢的还是扇子。

198、扇子功

扇子种类很多,而相声演员所用的扇子,不是团扇、不是羽毛扇、更不是什么檀香扇、芭蕉扇,相声演员只用一种扇子,那就是折扇,而且,一般来说,都是纸做的折扇。

但是,作为兵器来说,纸做的扇子,就不怎么靠谱了。于是,徐清华选择了使用铁扇。当然,他的铁扇,和铁扇公主的那把,还是有区别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相声演员来说,在选择折扇上,绝对不是马马虎虎,拿来就用的。一般来说,相声演员使用的折扇,会比较大,打开之后,也比较宽。而且,这里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所用的扇子以空白扇面为主。

为什么会选择空白扇面呢?相声前辈们对此也是有个说道的,不过,这个原因,说起来那是十分可笑的。据说是因为如果用了花花绿绿的扇子,观众们在观看表演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到了扇子上的书画上面,因此就可能忽略了演员们的表演。虽然这个理由很可笑,但是,倒还是可以证明,老一辈的艺人们,对于表演的重视。

不过,徐清华可并没有这么重视,在表演的时候,他倒是没有过多地在意他的扇子上是否有字画,他的选择比较随便,扇子上的字画也是形形色色,什么都有。但是,那是在表演相声的时候,在出手打人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当徐清华亮出自己的扇子的时候,南偷还是有些震惊的,说实话,他并不太相信,这个徐清华能有多大的功夫。不过,在郭兴国的办公室里头,他已经着过一回道了,那个郭兴国看起来肥头大耳的,似乎是很容易对付的样子,可是,一旦交起手来,才发现,原来,并不是这么容易对付的。

所以,望着眼前的徐清华,就冲着他手里的这把扇子,南偷就知道,自己是不能轻视对方的。毕竟,这个郭兴国既然是一个盛内力的容器,那么作为他的师弟,徐清华很可能也是这种身份。

南偷并不知道,徐清华的武功并不是得自于方云云之手,他和郭兴国只不过是相声上的师兄弟,并不是武功上的。

徐清华淡淡一笑,道:“扇子拿起来,三句话之内一定要用的。”

“一句了。”南偷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场恶战是在所难免的了。

“扇子拿起来,三句话之内一定要用”,这的确是一个相声中使用扇子的规定。很多相声演员从学艺开始,就被师长们严格要求,一定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扇子只要一拿起来,三句话之内,必须使用。

用它来做什么呢?要么用它来比划一个刀枪架子;要么假装是“笔”,用来写字,要么展开装作是一封书信、字画等等,都可以。总而言之,扇子只有在作为道具的时候,才可以拿起来。

平常没有事的时候,绝对不允许随便把扇子拿在手里比划。最忌讳的,便是在表演中,觉得热了,拿起扇子来扇风,那是最要不得的。

所以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扇子在相声舞台上,在相声演员的手里,它可以什么都是,但是,它却唯独不是扇子。

“你说今天,我是用还是不用呢?”徐清华抖了抖扇子。

“两句了。”南偷已经做好了防备。

是的,在相声舞台上,扇子可以可以是任何东西,但是,它却唯独不是扇子,所以,扇子它也可以是兵器,是用来杀人的工具。

“我觉得还是先不要用的好。”徐清华说到这里,又把扇子给合拢了起来。并且比划了一个“三”的手势。

南偷知道他的意思,他是说:“三句了。”这是代替自己在数数呢。

可是,他为什么不出手呢,是害怕了吧,南偷知道,徐清华是一个小人,是一个没有胆量的人,想到这里,他的心也就放下来了。

是的,在相声舞台上,扇子它拿起来三句话之内必须要用,但是,现在不是在说相声啊,所以,就算拿起来不用,也没有人会怪罪的啊。

说实话,扇子拿在手里,三句话内必须要使用,这个很好理解,不用,你拿它做什么嘛。

可是,为什么不能用来扇风呢?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得了的吧。这个啊,还得从老年间的规矩说起。据说,这是从评书馆里头流传下来的规矩。在演员表演的时候,如果演员在台上,觉得热了就扇扇子的话,那么,台下的观众就会受到这个演员的影响,他们也会觉得热的。

观众要是觉得热,这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因为,早年间看表演是按时间算钱的,早一分钟退场,就少收一分钟的钱。观众要是因为觉得热了而提前退场,道外面去乘风凉,那演员的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说,这个问题关系到演员们的收入情况,那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有很多演员都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现在都统一卖整场的票了,很少有像以前那样按钟点结算的了,所以,表演好坏根本就不重要了,反正钱已经收了,要想退钱,是万不可能的,所以,很多演员都开始渐渐地淡忘了这个规矩了。

但是,要说忘记规矩,那是在其他地方,曼倩社可是绝对不会忘记这个规矩的,所有郭兴国的弟子,都知道这一点,要是不做好的话,郭兴国可是真的会打他们的。

徐清华是郭兴国的师弟,虽然不至于挨打,可是,老是扣钱,那也是受不了的啊,所以,他也坚守这个原则。

南偷放松下来了,因为他看见徐清华已经把自己的扇子收起来了,但是,他似乎是忘记了,扇子不光可以打开来使用,合着的时候,也是能够使用的。

相声演员们使用扇子的时候,最主要的作用,莫过于用它来代替刀枪武器了,这个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做刀枪架子。这一点,最初是从评书中学来的,不过相声中也一样。

对于今日的徐清华来说,他不是在拿扇子假装刀枪架子,他的扇子,就是刀枪。

南偷万万没有想到,徐清华在合起扇子之后,只有两三秒的停顿时间,就像自己发起了进攻。

他慌忙闪身避开,躲开了这铁扇的一击打,可是,他的脑袋只是侧向偏了一下,躲开并不是很长的距离。这时候,就看见徐清华手一抖,那铁扇就在他手里再次打开了,那打开的扇面向着南偷的脑袋侧面削去。

如果南偷没有法术,不能召唤式神的话,那这次,他就一定已经死定了,还好,他有一个式神,在关键时候能够替自己挡箭。

不过,作为一个普通人,不会法术的徐清华,在南偷面前能够走这么多手,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很快,两人就斗了十几个回合。说实话,在这过程中,南偷基本上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因为,那徐清华的扇子,始终就在他的脑袋周围晃悠。南偷心中就纳闷了,这脑袋虽然是人体很重要的部位,可是,人的身体还有其他部位,也是很重要的啊,为什么,徐清华别的都不在乎,就是急着往自己的脑袋上招呼呢。

不过,说时候,这种招数,还是很有效的,徐清华有效地阻止了南偷使用法术,让他变得疲于奔命,只顾着招架,根本就没有办法还手。

徐清华知道,只要自己让南偷一得到还手的机会,那就表示,自己一定输了。南偷会法术,自己不会,这就是这两个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了。

若问这徐清华为什么只顾着别人的脑袋呢,这其中也有一个缘故。因为,在相声中有一种比较特别的艺术手法,一向遭到人们的非议,这就是“打哏”。这种手法就是专门使用扇子来完成的,而且,这扇子的使用方法,就是用来打人的脑袋。

据说,这个张乾对此是十分反对的,因为,他认为这种“打哏”,反映了相声演员彼此之间的不尊重,你想啊,大家都是相声演员,应该是彼此平等的啊,为什么要相互之前打对方呢,难道大家有仇吗?

于是,在他的极力倡导之下,这种“打哏”在相声舞台上,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这个张乾的号召力,还是无穷的,很多人都听他的,当然,还是有人敢公然反抗的,那毫不意外,就是曼倩社了。

徐清华就特别喜欢表演使用打哏的节目,因为,他觉得这样很过瘾。当然,这席话,是不能对师兄说的。师兄郭兴国是个很正派的人。他认为,有些相声段子是必须要使用“打哏”这种手段的,比如《口吐莲花》便是其中之一。

《口吐莲花》这个段子,很多人演过了,包括曼倩社死人的那次,就是验出的这段节目,在前不久的曼倩社重张大典上,赵京一和郭小宝也表演过这段节目。

这个相声段子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逗哏演员在得知捧哏演员是一个贪财之人之后,便骗他说自己会一种名叫“口吐莲花”的绝技,然后,就对着这个捧哏演员,絮絮叨叨地叙述了练成此神功之后的种种好处。

于是,捧哏的就上当了,为了学习这种法术,自己用扇子敲自己的头,当成是锣鼓。

这样的一个段子,如果要表演的话,那是必然要使用扇子,使用“打哏”了,这是这段相声的主要内容啊,怎么能不表演呢。于是,在张乾的倡导下,这个段子被尘封了多年。

199、救星

幸亏,这个天下出了一个郭兴国,他大胆地在曼倩社演出了这个段子,就是和张乾唱反调。这个段子推出以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在看了这个段子后,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哇,原来相声也可以这样说啊。”

于是,张乾又搬出了那些论点,来反对曼倩社,反对郭兴国,说在舞台上相互打对方,那是一种野蛮的表现,是彼此不尊重的表现。

徐清华是很喜欢这个段子的,于是,他这时候便跳出来说了这样的一番话,他说:“其实,在相声演员上台一鞠躬的同时,他这个人啊,已经不再代表自己个人了,而是代表一个相声中的人物。你就说《口吐莲花》吧,在这个节目中,捧哏演员就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视财如命,而且又容易上当的小人物的形象。但是,在台下,他还是那样的人吗,那就未必了吧,是不是啊,他完全可以是一个正直之人。”

他的这番话,说得张乾哑口无言,然而,他还没有烁光呢,他又继续说道:“再说了,逗哏演员是不是和捧哏演员有仇啊,不是这样的啊,他并不是故意要借着上台的机会来欺负一下捧哏演员啊。他之所以要骗捧哏演员打头,完全属于剧情需要啊。所以说,你们该这样理解才对啊,并不是逗哏演员在打捧哏演员,而是剧中人,在打剧中人,这样想的话,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郭兴国听得很高兴,认为这个师弟这回总算是帮了自己的一个大忙。的确,“打哏”,不是随随便便就打那么一下的,而是非得要有“哏”,那才能打的。

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打哏”,是脱离故事情节的,它不是专为出气和消遣而用的。正相反,它是为了制造笑料和包袱,而特别设计出来的一个动作。

就是啊,只是动作而已,那是假的啊,两个人,并不是真的在打对方啊,他们只是假装在打啊。

可是,他们是假装在打,可是,今天的徐清华和不是假装在打了,他可是真刀真枪的。他用尽了自己的全部力气,他丝毫都不怀疑,要是自己的扇子碰到了南偷的脑袋,那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会听到一声清脆的,骨骼断裂的声音。

南偷必死无疑。不过,他自己要怎么想警察交代,他还没有想好,到时候,就说是自卫吧。这么多人,都会为自己做证的啊。

不过,南偷又怎么会让徐清华为难呢,他可不是这么容易就会被打破脑袋的啊。很快,他就看出这个徐清华的破绽了。

“打哏”有破绽吗?当然有,在舞台上,由于是假装“打”,所以,自然会有很多的破绽的。

相声演员们,为了使这破绽变得很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使得他们的“打哏”显得更逼真,当然,同时这也为了使演员不易被真的打伤。

首先,这扇子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正相反,这扇子,它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然后才能达到舞台上来。

这把扇子,必须在火上烤过,同时要把扇轴放松。这样做的好处,那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可以使得扇骨变得更加松脆。这样的话,只要轻轻抖动一下,那扇子就能发出很清脆的啪嗒声。

这样的话,即使扇子并没有碰到人的身体,也能自己发出响亮的声音,让人以为好像是真的打到了一样,其实,对于演员来说,根本就没有碰到边,一点痛苦都没有。

此外,在使用“打哏”的时候,还有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演员在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