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家有女-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枫一头黑线,乱辈份了。你喊爷为亲家,称呼爷的儿子为小兄弟,又是爷的孙女的外祖父,你到底是哪一辈的?!
    “喝茶,喝茶。”
    纠结归纠结,秦枫面上很少显露出个人喜好,一年四季笑口常开。能让他甩脸的只有几位女婿,特别是与知画和离的苏元成可是受了不少冷眼。
    安远侯端起茶碗一口气喊干,继续津津乐道他的昌小兄弟。
    安远侯夫人燕氏若是知道丈夫在那边大放厥词,还不得提溜过来狠训一通。此时,她没心情,也没那个精力,正搂着七年未见的女儿问东问西,手里也不停东捏西摸,从进府眼睛便不够使,瞧过了府里使唤的下人,又在打量屋里的家俱摆设,生怕女儿受了委屈不说出来。
    “姑爷对你可好,小姑们呢?”
    秦家四奶奶频频点头,秦家确实是好人家,儿孙们都教育得极好,从她进门伊始,没受过小姑子一丁点闲气,丈夫更是没的说。
    “都好,母亲您就放心罢。”四奶奶对着母亲半撒娇。
    “哼!”安远侯夫人唬着脸冷哼一声,时到今日她才点破话头,“还不是因为你有一个好父亲,别人才不敢慢待。换个别人几年未出,这府里通房小妾还不海了去,庶子庶女一早满地跑。”
    四奶奶手下轻绞着帕子,瞄母亲一眼,缓语道:“是,也不是。昭郎娶我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后来便不是,他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女儿信他。”
    安远侯夫人狐疑:“真的?”
    四奶奶神情坚定点一下头,她是装傻了几年,可不代表真傻,丈夫的变化从一点一滴能感受得到。他动了心,大概有五分,四奶奶已很满足,只因另五分丈夫分给了他的兄弟姐妹们。
    见女儿不像做假,安远侯夫人方才把一颗心放回肚子里。秦陈两家联姻以来,安远侯府前前后后为秦家出力不少,若那个臭小子敢欺负她的女儿,闽地陈家可不是吃素的。
    ********
    秦昭长女抓周的大好日子,知言姐妹并秦家两位太太并二奶奶在正厅中,全都等得呵欠连天,三房的正主一个都不见。
    说没有,倒还有一位正经主子,今天方满一岁的秦姒君此刻也在厅中,她因要撵表兄、表姐们,扶着奶娘的手在厅中蹒跚学步。小女孩肤白如莹玉,目若点漆,七窃五官像极了秦昭,特别是偶尔眨一下眼睛更像。
    “你说,他们什么时候出来?”小十三知媛耐不住性子问了一句,大家都摇一摇头,人家父女母子之间久别重逢,失礼一回情有可原。
    知雅伏在桌上百无聊赖,冷不丁冒出一句:“仍我看,安远侯和父亲倒是很像,说不准两人谈得投机。”
    花狐狸与军中糙汉子哪里有半分相像?!
    知言摇头表示不赞同。
    “是像,他们都不讲理。”知仪凑过来低声加一句。
    真是,花狐狸是变着花招不讲道,安远侯是明里霸道,异曲同工。
    大家可笑之余,正眼看今天的寿星,有着不讲理的外祖父和祖父,很好奇秦姒君将来会是什么样。
    小寿星抓住一把匕首笑得开心,满屋子的笑声寂了一半,父女天性,那是秦昭托人从北边送来,被他的女儿一眼相中。
    安远侯大声夸赞外祖女不愧是将门之后,子承父业云云。
    秦枫的脸又黑一下,那是爷的亲孙女,跟陈家有什么关系,要跟也是跟爷的儿子有出息。
    四奶奶眼中噙着泪,知言姐妹也都面面相视,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201|第 201 章

得到天子谕令之日起,孟焕之即到新开府的吴王府走马上任,他要做的是讲经布学,讲书本上有的东西,也讲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讲他这么些年在天子身边的心得,关于治国御下,与朝臣周旋,明眼辨识真相,慧眼识得人才。
    孟焕之不指望吴王一开始就对他全盘信任,也不抱希望自己初次亮相即能让吴王心服口服。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非一朝一夕得来,只有两种人可在短时间内哄得别人心悦诚服,一种是说客,另一种人是骗子,恰好两者他都不是。万般行事只谨记尽责二字,日久见人心的古话向来无虚。
    辗转在大明宫与吴王府之间,面对君王与未来的太子——这世间最为显贵的两人,孟焕之言行更为谨慎,禀承一贯风格,不与人攀交,管好嘴巴,更甚者要看管住家小。
    对于最后一点,他毫不担心,妻子一向处事低调,天性又不爱那些明晃晃的珠宝头饰及鲜艳的衣裳料子,能让她牵肠挂肚的只有秦家一大家子人。根本不消他多说,她对外面的人有着很高的戒备心,很少聚到一群官太太中间说闲话。
    她如此懂事识大体,也算是解了他的后顾之忧。
    其实知言也想结交一两个知已好友,时不时约出来喝茶聊天,乐呵一天散了各自回家。可从她做秦敏的孙女时起,每一场外出交际都带着功利与目的。
    京城贵女圈里也分三六九等,知言的身份不上不下,见了顶尊贵的嫡女们自然要后退一步,别家庶女又都养得小家子气,方太君不许孙女们和她们交往。数来数去,只有几个武将家的女儿算是交往了一回,从她成婚后也都淡了。
    昔年老狐狸权倾满朝,连带家中儿孙地位在京中数得上顶尖。孟焕之也不差,从进京伊始就被扣上天子近臣的名头,一时灸手可热。故别人同知言交好或多或少带着讨好的态度,她又不喜被人无缘无故奉承。
    再者连张盛的三姐也每每套话,令知言好不厌恶。难道说嫁鸡随鸡真还有这一回事?!
    张玥年少在闺中时也还爽快,口快心直,自从嫁给东平伯家次子燕纪仁,一回比一回有心眼,句句话挖好坑等着你跳。
    应对几个有心眼的官太太倒也不难,只她嫌累,勾心斗角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整个人跟戴上面具。有那功夫回家陪俩个儿子,自己悠闲。
    她盯着张玥亲笔手书的贴子,很是干脆回绝:“回了罢,就说我病着,身子没好利索。府里头供着请来的神佛,也不方便见客。”
    自个儿不出门,也阻了别人登门的机会。
    立冬自幼跟在姑娘身边,知道她的禀性,接过贴子,想了一下仍是问道:“东平伯家的爵位真是保不住了?四奶奶那边也不知是怎么个情形?”
    东平伯府燕家既是乔骏的母舅家,也是秦家四奶奶的外祖家。想当年燕氏双姝名动京城,分别高嫁到宁远侯乔家并安远侯陈家。可燕家的男丁没一个争气的,吃喝享乐比谁都精,一大家子窝里斗得凶狠。
    世子爷年纪轻轻就被引诱得怀里不离女人,手中不离杯盏,年前一命呜呼早登极乐去了。东平伯府连上数道奏折,迟迟等不来天子册封次子为世子,又逢着降等削爵的风头上,大家都猜测东平伯府的爵位也到了头,恐怕没机会再传一代。
    燕家上下打点关节,最为得力的姻亲英国公府断不会为他家出头,寻着寻着,找到了孟焕之跟前,大概碰了钉子,转头又来找知言,已经不是第一次下贴子。
    “四哥不在京,燕家求不到四嫂跟前,他们准寻到安远侯面上,咱们也管不着,只别沾惹上事非就成。”
    知言放松身子歪到枕上,顺便敲打立冬并几个大丫头,“大爷在外够已辛苦,别的忙帮不上,只记得一点不要给他添乱。若是看着那样花儿珠儿漂亮,说一声就是,万不能贪别人一点小利,挖自家墙角。”
    她很少发威示强,今天勾起心事,眼神凌厉扫过屋里众人,盯得她们都低下头,这才发话:“好了,都下去罢,顺道把妆台上的匣子拿出去,立冬看着分了。”
    丫头婆子们不一定有胆吃里扒外,知言总是要做好防备,先扎紧自家的门槛。
    待晚间孟焕之回来,听知言略提几句。他展颜微笑,轻勾住妻子的下巴,称赞一句:“还是我家娘子能干。”
    知言横他一眼,傻样!她干什么都说好,有的时候真哄得知言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姐妹里头惟她最没长进。去年在娘家住了近一年,隔三岔五受知画大姐头教训,因嫌知言女红技艺无一进宜,再深一层意思知言拖了秦家女儿的后腿。
    她本来就是新瓶装旧酿,不算是纯正的秦家儿孙。
    “你这叫捧杀。”知言觉得有必要说清楚。
    孟焕之愈发可笑,揽过知言抱坐在膝上,一一细问:“我怎么捧杀了?娘子懂事乖巧,书画精妙,女红也做得好,我身上的里衣小衫全出自你手。哪一点差了?”
    知言颦眉,这叫夸人?损人还差不多。
    紧接着孟焕之来一句,“最重要你不挑食。”说完很认真盯着知言看,心道赶紧把挑食的毛病改了,要不然儿子全学了去。
    太欺负人了!
    知言生气推开他,气鼓鼓甩帘出去,留下孟焕之一人在屋里,对着床上的思儿窃笑。
    ********
    七月,册封太子的大典上,孟焕之从头至尾陪在吴王身边,提醒该注意的事,指点如何在天子面前说话行事。
    时至今日,吴王方才确信天下掉馅饼砸中他。以前梦中都是这一幕,他费了气力往上爬,哥哥们看不上的人,他全奉若上宾;受宫人们的冷言冷语,还要腆着脸陪笑;看着别人风光嚣张,自己在阴暗的角落里快要发霉。
    父皇之所以挑他做太子,吴王很清楚,之前他奉行中庸之道与世无争,之后更要亲和友爱。
    孟焕之陪在新太子身边,眼睛注意着最上首的天子。那个人他太熟悉,比他的祖父、父亲都要熟悉。
    长盛帝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所以才要急着立太子,立他最不喜欢的儿子为太子,面上不喜不忧,别人窥不出真章。朱贵妃不是没闹过,使足伎俩求他立晋王为太子。
    晋王太小,长盛帝清楚自己的身体,他若再能撑十年,肯定一力栽培小儿子成材。
    时不待人,吴王有吴王的优点,别的不说,能在一场权力角逐中始终保持置身于事外,不知比楚王和桂王高明出几许。
    这样的人登基做帝,才不会被朝臣辖制住,也会不轻易受蒙弊偏听则信。
    天家父子兄弟几个欢喜几人忧,秦家并京中各大勋贵武将全都企盼北边战报。接连数封北地大捷,近一个月内突然断了消息。京中诸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私下派了人前去打探消息,也没能有准信。
    恰恰新册封了太子,北边战报快马加鞭送到京,拆封的那一刻长盛帝的手微抖,盼着是个喜信,为新太子讨个彩头。
    太子与孟焕之侍立在下首,也都屏住呼吸,心怀忐忑。
    “大捷!”长盛帝拍案而起,哈哈大笑道。
    殿中诸人也都松了一口气,正欲搜刮出喜庆的话来说,听着笑声越来越弱,再听得桌案椅子打翻,一人倒地闷哼,举殿惊呼。

☆、202|第 202 章

长盛帝乐极生悲,气血翻涌冲上头,在含章殿内当着太子及几位朝臣的面昏厥倒地,其后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中,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御医们围成一团也想不出好法子,窥得周遭无杂人,孟焕之有幸摸到龙体把脉,凝神沉息,全部精力集中在手下二指上。
    寸口脉浮而紧,寒虚相博,喁僻不遂,正为风症。上了春秋的人,年迈衰竭,邪气侵袭,骤然喜怒极盛,常得此症。
    太子目含殷切,紧盯着孟焕之的神情,见他站起身只微垂下眼帘不发一词,暗地里不由自己大松一口气。
    世上盼着父亲死得越早越好的人,无非是东宫之主。
    老二始终是老二,头顶上压着天下至尊,有可能有朝一日升为一,也有可能一跤摔下去再无翻身机会。古往今来下场莫不过历任废太子,死生任人宰割,半点不由己。
    心里欢喜是一回事,面上太子仍是纯良恭顺的大孝子,守在天子病榻前侍奉汤药,日夜不离其左右。
    他才被立为太子不足一月,在后宫、前朝根基都浅,也没甚声望可言。后宫朱贵妃一手遮天,又有楚王和桂王在旁环伺,险像丛生。前朝他只能紧紧抓住父皇指给他的那一套人马。
    长盛帝不咽下最后一口气,禁卫和锦衣卫都不会听从太子调度,他们永远只听令于龙椅上的人。
    这当头,有五分信的人也要信八成,只要能用得上的人,太子极力搜罗攀交。对着父皇亲自指派给他的侍讲孟大人,太子依据来人过往的性情和品德,一咬牙也是当成心腹。
    京中流淌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氛,孟焕之思量再三,打算让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到郊外庄子上小住几日,暂避风头。他们几人在燕京城里,总让他分心不少。
    七|八月瓜果成熟的季节,树木兴盛,田园间自有许有乐趣,又是一番新奇的天地。
    知言早就想带着意儿出城,让儿子领略一下田间生活,趁着他还小尚未入学,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痛痛快快玩,听了孟焕之提议,欢快地应一声好,唤过丫头们收拾衣物去了。
    意儿更不消说,睫毛扑闪,眼睛明亮如星芒,扑腾着小腿去找奶嬷嬷,声音清脆回响在院中:“张阿奶,我要带上蝈蝈。”
    张妈妈连声应好,跟前跟后为意儿打点行装。姑娘小时候,她眼里只有姑娘一人。等姑娘长大成人又生下小少爷,她的眼中也只有小少爷最宝贝。真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紧着好东西全给意儿。
    知言说了几回,见张妈妈全当耳边风,也就随她去了。反正意儿最迟明年也要搬到前院去住,照着秦昭他们小时侯的例子吃苦受冻,离了后宅,张妈妈够不着,正好改一改儿子身上的小毛病。
    哼着小调,知言脚下轻盈穿棱在屋内,拨动得珠帘晃动不停。兴奋劲过去,意识到不对劲,她停下手里的活,挥手示意屋里的丫头们都出去,偏过头去瞧孟焕之。
    他正在榻上哄着思儿玩,一下一下拔着木球金铃逗儿子,眉眼皆带着笑意,松笼着家常月白衫,看上去闲适无比。
    不同于意儿爱笑活泼,思儿性子偏沉闷。以前是意儿主动找爹爹玩,现在是孟焕之上赶着哄弄思儿。大概是知言怀孕时提心吊胆,老憋着一股子抑郁之气,连带腹中胎儿也性子冷郁,再说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