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家有女-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意儿皱着眉,脸上神情就差写着娘亲在撒谎。
    知言又干了蠢事,不知道如何回转过来,愁得发头又白了两根。恰巧孟焕之回来,笑得很有深意。
    不等知言母子相问,孟焕之笑称他被人给参了,参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杜谦。
    启泰帝登基之初,天下大赦,杜谦也从岭南边陲去了赣地,几年之中他升迁频快,一半归功于孟焕之在京中照应,另一半归功他自身才干,是金子放在何处都会闪光发亮。
    今回秦敏做宴,家中儿孙齐聚,孟焕之领着官职也在场。京中那帮御史们早对孟大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遍数天下能有胆气弹劾他的人也不多了,杜谦此举在意料之中。
    “圣上怎么说?”知言问道。
    孟焕之拿出一封奏疏放到桌上,微笑道:“圣上派人把折子发到我这里,他要起用杜兄了。”
    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知言懂得不多,也没当回事。
    意儿却对杜谦起了兴致,拿起奏折细读,边指点道:“杜世伯好文彩!”
    “燕京三杰的名头可不是白得的。”知言说话怪声怪气。
    孟焕之任由妻子打趣,笑而不语。
    杜谦的奏折犹如天降神兵,可算解了知言的围,意儿把满腔热情又投入到对杜世伯的关注中,忘记了娘亲讲的怪故事。这种热情一直持续到十年后,启泰帝召杜谦回京时,意儿跟上父母亲往郊外迎接。
    彼时,孟焕之已在内阁行走两年有余,秦昭也官至兵部尚书,两人相约迎接故友回京。
    长盛三十年的头甲三人终于再次聚齐,事隔数年,杜谦比年青时还要气势凌然,谋面首一句即是:“修远,再伉俪情深也不能做出格的事,屡为岳家舅兄请官真是失了你的分寸。”
    长途跋涉,杜谦身上沾满灰尘,五官削瘦,剑眉竖立,双眸如电,所掠之处令人心惊,历经风雨挫折,他仍是那个狂傲不羁的杜六郎,数十年不改本色。
    秦晖的事,注定要孟焕之代天子背黑祸,他也不多做解释,拱手做揖:“一别数年,子昂可好?”
    “好”,杜谦回答干脆利落,好似曾经受流放的人不是他。
    秦昭微笑,也与杜谦见过。
    孟、秦两家都是举家亲迎,杜谦也唤出自己的妻儿来见过。杜王氏见了知言分外亲热,她本是中人之姿,与杜谦做夫妻久了,竟也沾上一股气势,拉着自己的一儿一女引荐:“这是小女杜若,儿子杜茵。”
    知言也拉过意儿做介绍,思儿只能算是半个孟家的人,跟着太子去了南边巡视,一年中回家吃饭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
    “小生孟氏显颢见过杜世妹。”意儿对着面前文丽秀静的女子施礼,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杜若一开口暴露了本性,“久闻世兄盛名,是否真是人如其名。”
    知言窃笑,不愧是杜谦的女儿,这性子也是十足十的像。
    杜王氏呵斥女儿,又带着歉然向知言解释女儿在乡野间被惯坏了。
    “无妨”,知言没有那么小心眼,她也不惊奇意儿被杜若吸引到,这孩子总要啃块难啃的骨头。
    人活得久了,什么事都有,司马清的事过去十余年后,为了安抚江南文人,朝中做了许多努力,其中一项就包括联姻,天子给思儿与司马家嫡女赐婚。
    消息传来,知言打开箱笼翻出当年秦昌赢回来的鱼龙玉佩,按理说这是秦昌送给意儿的,她经得长子同意后,在次媳聘礼的首页加上鱼龙佩一项,鱼龙佩至此物归原主。
    儿孙自有儿孙的福气,两个孩子都是聪明人,会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孟府不纳妾,一世一生一双人代代传承。
    知言后半生对着孟焕之说的最多的是:“祖父和祖母没能有机会见上思儿,我一直想要个女儿,想了一辈子也没盼来。”
    孟焕之轻搂妻子不厌其烦一遍遍开解:“养女儿多揪心,怕嫁到别人受罪,你瞧四舅兄,姐儿嫁到舅舅家,他也是时常挂念。养儿子多好,你少操一份心。”
    “祖父和祖母一直看着你,帮着我们照看两个孩子,保得他们平安。”
    知言含泪抬头,“焕之,嫁给你真好。”
    “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赖皮!”
    全*文*完*结

219

老狐狸身后,秦家第三代已很有默契,不约而同都不曾纳妾,后来秦旭重整家规,加上一条不因子嗣之故不纳妾室

    嫡庶同等的神话只传承了两代,如无一个大家家长强势力行,一般来说也是很难真正做到

    启泰年间,内阁云集孟焕之、秦昭、杜谦等一干才俊,他们承上启下,历经两朝,建树颇多。

    燕京盛传孟、秦、杜三足鼎立,各为角抵,相互牵制,却又齐心齐德,可谓政坛一大奇事。

    *****

    秦家自秦敏时荣起,

    秦家第二代守成

    秦松官至左都御史

    秦柏半百之年病逝,

    秦枫才干出众却不能发挥所长,后致仕专心侍奉双亲

    秦杉至告老时也只一州府捕头

    秦林临老博得知州一职

    秦桦坐镇国子监,一身才学传遍天下仕子,美誉四扬

    第三代中兴

    秦明而立之年才出仕,中规中矩

    秦旭十数年如一日埋头苦修典籍,典成之日,名得清贵

    秦晓年少走了弯路,早夭

    秦昭在长盛末年北境用兵中初露锋芒,官至兵部尚书,入阁封大学士,后因旧疾复发年过半百早逝

    秦晔处事温和,从小吏做起,乃后竟博得清官的美誉

    秦晖逍遥一生,老朽之时仍是久负盛名的风流秦六郎,有官似无官,有爵同无爵

    秦晌书痴,视书如命,在秦州书院做了一辈子的夫子,在他身后竟留下数万藏书

    秦时背负军功,死后封将军名

    秦旷因生擒鞑靼可汗建下奇功,荣封定北侯,终生守在牢关

    秦晤韬略传承自祖父,青年入仕素有小秦相之称,继秦敏、秦昭后入阁

    秦晗从武,因本性约束未能有大建树,也算平稳度过一生

    秦昌最为聪敏好学,年少胜得司马清,扬名天下,后钻研营建工学,官至工部侍郎,在他身后争议颇多,因只他力主废除奴籍,提拔了一批工奴出身的能人,再多的口水不能掩去他的成就——改造军商两用大海船、机驽、战车、各种农具。。。。。。

    秦晨却是行了一辈子商,比别人会算计,也比别人眼光独到

    秦昊才学袭父辈,无忧无虑传诗论道

    秦家女儿中,知琴与同母妹知娴都做了衍圣公府一等公夫人

    知棋跟着方恒辗转半幅山河,方家兴起时,她也做着三品大员府的老封君

    知书最为平凡,一生在西北原籍相夫教子,也惟她无所忧虑

    知画心强,无奈运道不济,与苏元成和离,在京中做女馆夫子,也博了个秦大家的尊呼

    知静欲做威武伯夫子,不曾想后来换成荣安伯夫人

    知雅美貌无双,她的夫君护她一生,宠她一生,与诰命服的品级无关

    知仪也是平稳度过一生,她的同母兄长有多惬意,她便有多无趣

    知恬美色倾城,阴差阳错封为郡主,远嫁异邦,终生不曾再踏上故土

    知德智而近妖,最为出色却偏偏埋没在西北

    知容娴淑贞静,庶出身份记为嫡,嫁入官吏之家,也是一生无波无争

    知媛最为天真,英国公府是她的母舅家,也是她的夫家,她做了秦家第三个一等公夫人






本图书由(慕寒雪影)为您整理制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