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家有女-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怎么办?”熊孩子抓着耳朵。
    “每次让人少采几朵,每天都有花看。”
    “刚才看见园子的花还有更漂亮的我想要那个,让这个姐姐去摘。你家点心好好吃,我还想要。”
    “吃点心去了”假小孩真小孩一起往回走,旁边的人松了一口气。幸好秦家九小姐再没说出别的来,花圃里花多得是赶紧给整几个花篮来。
    老太君那边听说了这档子事,平时比这更古怪都有,也就一笑置之。
    荷花是看不成了,园子里别处的花也开得正好,世子夫人早把饭摆在园中芍药馆中,请了老太太及姑娘们去用饭。熊孩子一路上猛对张瑶做鬼脸,你说不好还有旁人说好,哼!
    张家大小姐那个无语都快被气哭了,我要找娘,还要找爹爹去再把你关起来。
    到了芍药馆外,恰逢徐太君、秦老太太、国公夫人、六太太带着小十三坐了软轿过来,远远就看见张瑶拉长脸,国公夫人心里暗笑,这对姐弟天生冤家总是不对付。
    果不其然,张瑶上前去告状说弟弟不懂事。熊孩子也缠着老太君一副委屈样,表示姐姐欺负他,他都给大家摘花了,姐姐还训她,真是断不了的官司。
    熊孩子还拉来支持者给老太君看:九妹都说好看,还要把花带回府去。明天我会少摘几朵,要不然以后就没有花看了。九妹你说是不是。
    “我没见这样的园子,当然好看了。”
    众人皆倒。徐太君哄了重孙又来哄重孙女,张瑶也是小孩心性一时气不过,看家中有客不好太过使性子,就表示大度原谅弟弟,一场小风波消弥于无形。
    世子夫人打趣道:“贵府的九姑娘自小就可人疼些,妹妹你说是不是。”
    “二嫂,怎么还说这个。”六太太嗔道。大伙都笑起来,这里头是有个典故的。
    *我*是*回*忆*分*割*线*
    秦家六郎秦桦从年少时就号称燕京第一才子,虽然与英国公家早定好了亲事,但他本人声称不中进士不成亲。其实是英国公想把女儿多留两年。
    两年前春闱会试,秦桦考取一甲第二十七名,殿试时被圣上点为探花,一时朝野震动,众人追捧。
    做为本朝最年轻的探花郎,而且秦首辅也是探花出身,父子皆探花传为美谈,一时风光无两。琼林宴、三甲游街出尽风头,收获香帕、荷包、汗巾、鲜花无数。阿弥陀佛,幸亏没人扔石头,历史上一个有名美男人就是这么死的。
    秦六郎回到府中还要得瑟,对着一群侄儿侄女们大讲特讲,当时秦知言才三岁多,实在烦了自家六叔这大头症犯的样子。
    于是秦知言问:“六叔中了什么,是采花郎吗?”噗,屋里的丫头们都笑了。
    秦六郎很有耐心地道:“探花,圣上钦点的”
    “采花郎是干什么用”
    “小九,探花郎,读书考上的。”
    “书读得多了还能当采花郎,我也要多读书。”
    “女孩子家不能科考。”秦六郎你的重点,重点呢!
    “那哥哥们可以当采花郎,采好多花,我都够不着。”
    秦六郎==|,“知言,是探花不是采花,不能弄错了。”
    “哦!是采花郎不是探花郎,十哥你说是不是。”
    小十郎是五房的嫡子,比知言大七天“是,采花郎。”
    然后又有三四个小屁孩也跟声道:“是采花郎,小叔弄错了”
    秦六郎:我不跟小屁孩们一般见识。
    关键在于,这话不知怎么地被传到外头去,秦六郎应酬时被人打趣好长时间,搞得他觉得自己很丢脸。一时收敛了许多,过了两月该娶亲时,又开始得瑟。
    知言心说秦六郎你个不长记性的,再来。
    “小叔成亲是干嘛。”
    “成亲就是娶媳妇。”一旁的五岁的小九郎很是不屑的答道,还拿一种小九妹你好蠢好笨的眼神看着。
    “娶媳妇干吗?”
    ……众小孩都哑口,没人教过。
    “你们听着,小叔娶了媳妇进门就是你们的小婶婶了,小婶婶会生小弟弟小妹妹的。”
    “一成亲就能生弟弟妹妹吗?”
    “那当然了。”
    好,秦六郎你记着说过的话。
    到了娶亲的日子,秦家姐妹跟老太太到新房看过新娘子后,也就回房歇息。第二天清晨新人拜见高堂,又与各位兄嫂行礼后,秦家第三代也向新人行礼。按男先女后知言和知恬在最后,行完礼领过红包,知恬被奶娘抱走,知言却不肯走,直瞪着大眼睛看着六太太。
    秦六郎觉得好笑问道:“小九,看什么呢。”
    “新娘子真漂亮!”奶娘在一旁直抚着胸口,大喜的日子小祖宗千万别说错什么话。知言翻白眼又不是真小孩,肯定不会说不吉利的话。
    说完还是不走,直往新娘子身后看去,我望我望我再望。
    张氏才进门,也是有意亲近便问知言:“九姑娘看什么呢?”
    知言做出一副不想说不能说的样子,逗得秦六郎兴趣更高直问:“乖啊告诉小叔叔,给小九买糖吃。”切,谁稀罕你的糖,逗你玩呢。
    “小叔叔说婶婶成亲了就能生小弟弟,怎么还没生出来?”
    “噗”秦首辅没忍住。
    “哈哈哈”方太君指着秦六郎笑骂:“让你平日里在小辈面前没个正形!”
    新人两口子都脸红了,“小叔叔和婶婶吃辣椒了吗?上回大姐姐也是吃辣椒脸红了。”当时大姐与孔家的婚家已议定,老太太的丫头打趣她,她脸红后如仪问:大姐为什么脸红,双福哄几位小姑娘:大小姐吃辣椒了。这个典故家里头都是知道的,大家都再掌不住笑起来。
    于是秦六郎和张氏在成亲的次日,被知言小盆友成功的调戏,此事也传回到英国公府,几位夫人笑了好长时间。

☆、第4章 琐事

秦家诸人用过了午饭,又与徐太君及英国公夫人闲聊数句后,告辞回府。知言没忘自己要带回去的花和点心,姐姐们都是什么表情?!
    张家下人里有几个手巧,花篮编得精巧别致,秦家姐妹见了爱不释手,只不过贪个新意,再说反正是小九张口要的,她才五岁不懂事是正常的。后头又跟着两车装着送给秦首辅和各房的盆花和盆景。呃,好像是有点丢脸,搞得秦府像打秋风的穷亲戚一样。
    知言心中默念:我还小傻点好,有便宜不占是傻瓜。说实话刚穿过来时都快疯掉了,父母、老公和女儿日夜思念当时也有借口哭,一天都是从早哭到晚啥时哭累睡着了才算,总想着一觉醒来会回去,天天盼天天失望。
    刚能走路时也想过从高处摔下去会不会再穿回去,事到临头觉得自己还是怕死,唉!好好活着吧,说不定是灵魂出窍,原来的自己还好好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只不过多了个分|身来到这异世空间。
    平常高门大户里小姐们规矩极多,被闷得不行就装傻逾规,只要不犯错就行,次数多了,大家也都接受了九小姐的奇怪之举。
    马车行在大街上,听着一帘之隔的世间繁华,知言把头闷在奶娘怀里心里默默流泪,想大吼一声都不行。来这里五年多,连上个马桶都有丫环在旁边候着,没有一分一秒自己能独处,言谈举止皆有人盯着“姑娘不能这么……”真是羡慕像熊孩子那样能随心所欲一次。
    这般花团锦簇、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是高密度监控下的囚犯生涯。她明白自己现在是有些规矩反抗不了,就别扭着,憋在心里拧巴着自己。
    奶娘有些郁闷,九姑娘这是怎么了刚在国公府还好好的,花篮也要来了,只看了一下就放在一边,这是困了?往日是要歇午觉的,今日错过。不由得心下怜惜,抚着知言的背,哄着让她睡一会儿。
    知恬这会倒是精神,把玩着手里花篮,看向旁的九姐姐,有姐姐就是好。
    待车马行到秦府所在街道,这条街就三户人家。把头第一家是杜侍郎杜府,这位也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朝中新贵,再过个把年就能入阁的主,府邸是御赐的。正中这家是前前朝的一位阁老的宅院,他家已经没落了,偌大的院子只留了几户下人看守着。最里面是秦首辅的宅子。
    进了秦府大门,正中是正堂和老狐狸的书房等,两侧是秦家少爷们的院子读书的的书院,数个小小的客院住着前来投奔的寒门学子、几个亲戚
    家的孩子、还有一些门客。
    进了后院,正中是老夫人的正荣堂和家中姑娘们住的院子,五岁以下庶子住的地方。两侧分别是六个儿子的住所,后院有个不大的园子。园子后头还有一处地方养着一班乐班子和几十个舞女府妓等等。出了后门,是府中下人们的住处。这都不知是几进了,反正想翻个花园墙碰见个俊俏书生根本没有可能性。
    进了二门,几位太太并秦家大小姐早候在一旁,秦家府宅没有英国公府那么广阔,府内不用坐轿,相互见过礼后,说话间也到了老太太的院子。
    落座上过茶后,双福取出从英国公府带回来的花篮,递到大小姐眼前:“这个是大小姐的,后头车上还有好些个花给老大人和几位太太们。”
    方太君道:“休说,没地臊人,都是九丫头这个没脸皮的赖了人家好东西来。”语气却带着笑,大家也知未必是真恼了九姑娘。
    六太太忙道:“我母亲本就备了,就怕不好老太太瞧不上,亏得九姑娘提了,老太太就是不想要也没法子,这会嫌花不好正后悔呢。”
    大太太:“谁人不知国公府园子里开得好花,一年到头换着开都不谢,我们可要谢谢六弟妹了。”
    六太太:“几位嫂嫂谢错人了,谢小九就行了。”
    二太太看向知言:“是九姑娘有心,不枉老太爷和老太太多疼她几分。”
    老太太摇手道:“再夸下回就不知还能生出什么事,说出什么稀里古怪的话,我是教不好了。”
    大家皆笑。
    秦知言装无知,反正厚脸皮习惯了。
    众人看方太君也是逛了半日有些乏了,便起身告退各自回房。
    姐妹们相伴着一起回房,一路上大姐知琴问妹妹们出门好不好、花漂亮吗,英国公府她是去过,不过没赏过荷花。看妹妹都是一副苦脸样,心里有几分明了不禁抿嘴笑。
    知琴下月就要出阁,一应规矩礼仪都是最好的女先生和嬷嬷们教出来的,又因是秦家孙辈中出生的第一位,秦首辅和方太君亲自带大,比别人多用了几分心思教养,言谈举止、诗文才艺堪称京中贵女之首。尚在豆蔻之时,有意求娶者踏平了秦府的门坎,老狐狸也是深思熟虑左右权衡之后才选中了孔家。
    要让知言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世家仅此一姓,历朝历代都当成吉祥物供着。老狐狸野心不小,秦家才兴起十几年,当权臣都没什么好下场,这位祖父貌似想把秦家往清流世家的方向打造,图得是有朝一日下台后,子孙后代靠着门风清正禀圣人之学能代代传承下去。
    眼下有三大清流世家蜀中苏家、扬州司马家、皖地韩家,其家史比本朝历史还要长,三家的子弟门生在朝中有一股不小的势力。
    所以呢,当初老狐狸可是婉拒了圣上立大姐为太子妃的话头。当然原因还有其他,本朝太0祖有律令后妃家人不得领实职,这可要了老狐狸的亲命,赔本的买卖才不干:孙女进宫能不能生出皇子还是两说,即使生出皇子顺当长大被立为太子到能即位其间变数太大,本朝二百余年历史,继承大统的皇帝都不是中宫所出。就是眼下,皇上春秋正盛,太子未及冠,宫里还有几位宠妃生的皇子也都不错,鹿死谁手还不知呢。
    嫁给孔家多安全,当稳稳当当的一等公夫人,儿子、孙子都是一等公。皇上不会脑残到跟自个过不去,去为难衍圣公惹天下读书人。
    大姐姐的婚事最为妥当,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老狐狸下了血本为孙女博来的,现任衍圣公有些不通俗务,换句话说真的迂、死教条,皇上是要尊孔圣人,可你都圣人第nn代后代了,一天板个臭脸给谁看呢,时间长了肯定心里不痛快,有些事关孔府的奏疏都先搁置,修房子、修圣人庙祗,统统国库没钱只能少拨一点,那点银子都不够盖茅房的。明知是被人不待见了,可百事孝为先孔世子也对自家老爹不能说什么。
    老狐狸出马,一切顺当解决。孔世子是个知情趣的人,三言两语,你来我往,顺势为长子求娶秦府嫡长孙女。
    据说衍圣公为此发了火说秦家只不过是暴发之户辱没孔门云云。只是据说据说啊,要问知言为何知道这么多,咳咳:外事不足问兄弟,内事不足问奶娘。
    秦家兄弟多十好几个都是毛头小子比女孩还要八卦,他们一般把九姑娘当傻子呢,说话不避着,临走时还要问:小九,今天哥哥们说了什么。
    知言:“没听见。”
    不放心再问:“xx家、xx人知道吗?”
    “是糖吗还是好吃的点心,哥哥下次带给小九吃吗?”
    赶紧地“不是,是苦苦的药说了要吃苦药药。”
    知言连忙点头
    知言的同父嫡长兄四爷秦昭最精,会再加一句:“哥哥刚说了什么话。”
    “是苦药药。”
    于是把心放到肚子里的一群儿郎转身离去,知言回房再搜集八卦,我睡我睡我睡觉觉。
    奶娘看九姑娘睡着了就和嬷嬷丫头们开聊,偶尔也会有别的姑娘的奶娘嬷嬷来说闲话:荤素不忌,老大人房里老姨娘们的事,几位老爷房里的通房,外院的大管事不举了(他都五十多了不惊奇好吗)、厨房里柱子媳妇偷着养汉子了,x房里的x丫头看见六老爷(人家不老才二十四有么有)路都走不动了,x家穷亲戚还敢肖想大小姐,xx大人又给老大人送了几位风华正茂貌美如花的女子,府后头一只白猫生了窝小猫通体黑毛……不要太多哦!
    奶娘你够了,知言心道:我的六个丫头最大的才十岁,你在毒害祖国花朵你知道吗。
    听着八卦睡着的知言做梦都是秦府的院子,每个人的面孔都是陌生的,怎么也走不出去。真是在这里生活久了,前世的人与事都不入梦来,也忘了以前自己叫什么名做过什么。就这样吧!
    经常做这样梦醒来的知言是闷闷不乐的,看着奶娘不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