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家有女-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俱不错,一屁股没坐塌;书架上那么多的书,老子一个字也不认识;一个穷酸文人条案上放把剑当摆设,辱没了好兵器;此乃何物,破土罐中装着黄土,当成宝贝,不让老子动。妈的,这帮读书人真娇情,地砖撬开一块,底下全是土,屋子这么大,挖出个坟来,够填几个人进去。
    这老东西满脑子弯绕,生出来儿孙都没一个直肠子,有甚好,不就长得俊俏些,光哄得妇人心喜。什么,你做不了主,安远侯暴起,大有拆了秦府之势。
    秦敏笑语:“听侯爷语因令爱之故,不得已结亲,我这孙儿志向高远,庸脂俗粉入不了他眼,故要问他是否愿意与贵府结亲。来人,唤昭儿来。”
    安远侯直挠头,娘的,那小狐狸不答应怎么办,我这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回去怎好给夫人和宝贝女儿交待。反应过来,拦住传信的人,老子也觉得四郎不错,长得精神,学问好,人也正派,做我女婿,面上增光。出去和军中那帮糙汉子炫耀,眼馋死他们。
    秦敏笑说:“侯爷不反悔?”
    安远侯瞪大眼睛,要是反悔,老子就是狗娘养的。不过话说回来,南边筹建水军,朝廷只能拨这点银子,能建个鸟船,军士们都吃不饱。
    秦敏点头,侯爷难处,圣上心中明了,银款慢慢拨,莫急,莫急!
    安远侯就差破口大骂,老狐狸,滑不丢手,家里没一个好人,当然,我的好女婿例外。
    以上消息来自路边社,当不得真,不经考据。真象是安远侯登门提亲,当面考较秦昭,问他有何能耐娶自己独生爱女,保她一生无忧?
    秦昭庄重回话:“令千金德才兼备,素有美名,昭能求娶到,实乃之幸,当以全力呵护,夫妻白首同心,不离不弃。昭愿效法侯爷,今后非以子嗣故,决不纳妾室。”
    安远侯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笑声欲掀翻屋顶,大声称赞:“好,好,好!贤婿,我没看走眼,当得住少年俊杰的名头。”
    秦昭从善从流改称岳父,应诺自己年轻,当以学业为重,成亲可暂缓,容安远侯再留女儿两年。
    安远侯越看越满意,连带看老狐狸也觉得顺眼许多。不料回家后,因为擅自推迟婚期,被夫人、女儿连番埋呔,夜半一人独守书房咒骂秦家众狐狸们这是后话。
    秦昭之举,得京中人盛赞。细究原因,不足为奇,安远侯府数代经营在闽粤边地,只在近年衰落,终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根基深厚,借平定倭乱,一飞冲天,现在朝中灸手可热。圣上下旨组建水师,安远侯府一家独承此事,江南数省海防及海运线落入他家之手。不下血本下焉能打动安远侯,此人外粗内细,行动如风,性情暴烈,惹他不快犹如踩雷区,秦敏吃其苦头多矣。
    ,
    后宅立即得信筹办定亲事宜,又二太太为三爷秦晓相看中女家,二老爷在大理寺同僚之长女,刚禀主正,有些手腕,一心只为收伏秦晓的劣性恶习,请大太太掌过眼,这才一起操办。
    出阁的女儿家中,知棋和知书皆传出喜信。虽白先勇秋闱未中,白家人不急于一时,他夫妇两人开心度日,再行苦读三年后再考。
    秦昭婚事定下,常氏带许惆怅,儿子终定亲,未来媳妇的面都没见上,私底下嘀咕几句,扭不过大局面,帮着长嫂筹办下聘等物。
    出人意料地是,秦梅竟说动长女一起回了徽州,只把幼子留在京中韩府,托韩家大老爷夫妇照看教养。
    知言等原以为韩世芳诚心改过,数日后,从江南传来消息,王慎之父病危,缠绵不起,上京修书之事暂做罢。众人空欢喜一场。
    圣上万寿日即到,与燕京城中平和喜气,颂德扬功之气氛不同。江南数省文人此刻义愤填膺,兴起风浪。

☆、第73章 鬼魅生

长盛二十六年,发生在江南数省的秋闱舞弊案,为本朝开国二百年有余同案之首,其牵涉之广,影响深远,可说是前无古人。更为离奇的是其中错综复杂,迷案重重,环环相扣令人费解。虽然在若干年后有人站出来解惑,揭开长久困扰大家的迷团,却挽回不了许多无辜生命惨做刀下冤魂,更无法使时光倒流,补救纠错。
    真可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事情源起南闱乡试某场,有位张姓考官素爱逗养花鸟,监考闲暇,对屋顶上停落的鸽子起了兴致,使了两个衙差想法子捕捉下来,抓过鸽子细瞧,发现出不妥。
    此只白鸽虽未带信鸽鸣哨,腿上用红绳绑着竹筒,取下一观,密密实实的蚊蝇小楷,竟是秋闱应题文章。
    张考官当即瘫坐在椅上,汗如雨下,稳定心神后,寻来同僚商议一番,放飞信鸽,派亲信寻迹觅踪,信鸽绕梁越屋,终落地字号房,一位考生正从信鸽身上取下文章,被抓个现形。
    事情并没有就此了解,有衙差在旁语,这两日常见有信鸽往来,经过一番细访盯哨,贡院内一共有二十余位考生涉嫌做弊,都暂关押在牢中,待过了秋闱再审。
    乡试结束,府州诸官员忙于批卷阅题,等放榜日,各省中考之人名张榜公布,解元等游街又是热闹非常。这才想起提审做弊考生,倒问出惊天大案,一位考生直言花钱买来考题,早在入场前就泄密,并指出本省解元及其它几人都参与其中。
    此事非同小可,知府大人连夜传讯数名举子,书生们经不住用刑吐出真言,他们都是通过一人,买得考题。更有一位举子说出更骇人的消息:卖题之人应诺,明年春闱依样做葫芦,可保他等高中进士。
    知府大人连骂娘,在屋中焦燥不安,为难如何上折向圣上禀情。若问知府为何做此态,只因众人所指卖题之人正是今科钦差王和生,圣上御点,太子老师,南闱数省的主考官,各省贡院的试题经他命题,乃是太子近臣心腹。
    捅太子心腹,无异于自断前程,不捅上去,眼下便丢掉吃饭的家伙。知府衡量来去,上加急折,命亲信送入京。
    此折一进内阁,引起轩然大波,已不是一个省份传出秋闱做弊案,江南数省或多或少都牵涉其中,内中必有蹊跷,先急召王和生入京问话。
    王和生一口咬定自己也是从科举出身,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更不能泯灭良知断读书人的前程,依着他的人品,言无可虚。
    怪异之处,王和生的贴身长随经不住刑讯,吐出偷听到大人酒醉后,对着同窗故友说出试题。
    王和生否认见过外客,因做主考官,提前封府闭宅,从未与外人接触,主仆两人互相对质。
    长随揭底,王大人贫寒时受过同窗施恩,故拿太子老师的身份压制兵丁,偷约故交见面叙旧,酒酣意浓,对方套话,王大人不顾自己百般阻挠,低语出试题。
    王和生这才承认见过故交,小酌数杯,言谈中并未讨论过试题,更不曾大醉失言。因牵涉到太子,大明宫与内阁都在慎重考虑中,未得及命人去江南彻查原由。
    江南文人听信,自发聚焦到一处,都是书生意气,觉得天下不平事仅靠笔杆可定乾坤,苦读数年满腹经纶,不及银钱买路能通天。言辞激烈,忿忿然,也不知是何人挑拨,事后无从查究,书生们卷袖砸了贡院,打伤学政夫子,团团围住州府讨个说法。
    冲突中,有个衙差不慎推倒书生,倒地身亡,更引得群情愤怒,滔天怒火驱使下,有人推倒孔圣人雕像,踩踏污辱,场面失控,混乱难堪,再无理性秩序可言。
    事后虽抓了带头闹事的书生数名,各省知府被江南文人唾沫星子淹没,有下贴拜访求情者,有登门痛骂者,更有大族扬言如不能妥善解决,决不会善罢干休。江南士族百年传承,根系盘结,不可小觑,有传言民众只认族长不识衙门之说,惹恼他们,当官者不易,公文号令寸步难行。
    各朝廷官员夹在中间两难,好比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连连上折诉苦。
    形势压人,圣上不得己低头,下旨涉案的官员和考生都从重处之,或处死,或流刑再者免官;学子们永不录用,以下三代不得参加科考。
    首当其冲便是太子老师王和生,慷慨就死,令人叹息。他那位同窗秋闱期间暴病身亡,长随也在狱中自尽,一时真像无从考据。
    京中也有御史上疏,秋闱期间燕京城中信鸽增多,请彻查北闱试卷,被圣上驳回。
    圣上又下发一道旨意,江南中举的学子齐聚京城,再行复试,明秋江南加恩科举行秋闱,这才平息众怒,各地文人争相颂扬圣上恩德。
    嘿嘿,今上心中做何想,只有他自己明白。论谁都不乐意被人牵着鼻子,更值五十寿辰,各附属小国王侯齐聚燕京,笑话都让人看尽了。
    悉不知这股力量,转化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从此时起,左右朝政数年,如鬼魅般渗入各处,挑起纷争。
    毒瘤因何起不知,却难以根除。
    ******
    若说秦府大院高墙阻挡住知言的脚步,把天空隔成方寸,瞧不见完整的蓝天白云。那么此时却幻化做堡垒,抵挡外界纷争,生生隔出来世外桃源,供一众女儿家畅玩嬉戏。
    朝政争斗离知言很远,遥不可及,只在兄弟们聚在一处时,偶尔听一耳朵,她不当回事,依旧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方太君。
    秦梅离京,眼不见心烦,方太君终露出笑颜,又逢着大姐儿抓周,秦晓和秦昭兄弟两人亲事定下,知棋和知书两个孙女再次有孕,老人恢复以前的精神,言谈中盼着知棋能生下儿子,便可少受搓磨,再无忧心之事。
    又孟家后代秋闱中举,名列前矛,老狐狸发话命四老爷和六老爷亲赴沧州叙旧,特别是六老爷秦桦与孟家曾有婚约,派他去,意在打动孟老太太。
    故方太君连日在几个姐妹面前回忆与孟家的往事,大小事都不拉下,拉着知娴密密嘱咐,知言便知是为知娴相中的人家。
    听过两次后,几个姐妹瞅空撇下知娴一人在正荣堂受教,往园中游玩。秦梅走后,世英终是大病一场,身子未恢复,秋风凉意更甚,由知静陪同回屋休养。
    只三房几个女儿并知婕信步朝园中走去,知雅边走带着感慨:“去年此时,大姐姐在家,我们姐妹聚齐了逛园子,今天同样时节,四姐出嫁了,世英妹妹病了,五姐姐也快要出阁,只剩我们几个。”
    知婕边走掐树叶玩,笑说:“七姐姐的人家也定下,再过两年,连你也都要出嫁陪夫君,只我和八妹她们,岂不更冷清。”
    知雅说起婚事带出不快:“我还小,想求着母亲多留两年,四嫂可晚出阁两年,为何我不能。”她心中不甚中意董家公子,暗中烧香拜佛,还是定给董家,逃不过避不开,盼着晚点出阁。
    知婕初来首辅府时,因着自己父辈皆仰仗伯祖,与知言姐妹相处带着畏敬小心,很少说笑话。姐妹相处久了,都是年轻女儿家,投性情合脾胃,也开起玩笑:“七姐不急,后面还有八妹、九妹她们,还想着早点出嫁,你可别阻了旁人的路。”
    知雅轻噘着嘴,微蹙眉道:“我让她们先出阁就是,特别是九妹最顽皮,最好把她先嫁出去。”
    知言听说到自己,调侃道:“七姐姐,外头那位董公子托四哥又是送书信,又是送小顽意儿,我听母亲说起,董家太太逢人便说要娶个天仙般的儿媳妇进门,这样的好婆婆好相公,打动不了你,姐姐真是铁石心肠。”
    知雅郁闷地捂耳朵,撒气坐在扶栏上,绞着帕子,拉着脸赌气道:“就你知道,再说我求父亲,寻个人家,把你明天就打发走。”
    几个姐妹使个眼色,知仪也劝道:“七姐,六哥也说过董公子人好,董家门风清正,比起二姐姐嫁的方家,真是天地之分。方家老虔婆仗着辈份高,又是老辈姻亲,处处给二姐姐使绊子,老祖宗明里暗里敲打,她反倒起兴,把气全使到二姐姐身上。二姐姐现怀着身子,还不知老婆子想出什么幺蛾子。几位哥哥都寻方家表哥递话,老婆子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真真气死人。”
    事关方太君娘家,知婕噤声。
    因着没有外人,知言也说:“大伯母去方家几次,回来言语中透出来方老太太八成是魔怔了,眼里只盯着二姐姐泄恨。若不是方恒是长房长孙,现在分家对声名有碍,将来仕途上被人抓把柄,老祖宗早让二姐姐他们分出来单过。七姐,其中关节,你要想通。”
    知雅轻咬嘴唇,坐着沉思不语。
    郎情妾意,家和万事兴,那头为重?

☆、第74章 情怨了

知雅深思半晌,手帕都快被绞断,不得其果,站起来轻跺脚说:“不管了,我们先逛园子去。”红色身影如蝴蝶一般轻盈地扑进林中。
    知言哑言失笑,跟姐妹跟在其后,穿过染霜的树林,来到流韵轩旁回廊,远远地听见小女孩笑声,走近一瞧,十一姑娘知容、十二姑娘知德和知媛三人赛着拼叶子,犹如欢快的小鸟穿梭在园中。
    知仪拉了小丫头问话,得知三个小妹妹比着谁收集的叶子种类多,拿出一双玉佩做彩头。
    知言旁观了一会儿,知容不慌不忙,片片树叶摆得齐整;知媛抓来一团,放在扶拦上,转身再去忙活,这毛燥样真跟了她表哥;知德最为偷巧,从姐姐的手里抽两片,又从妹妹一堆分拣出,她干得活最少,却最早凑齐,悠闲坐在旁吃点心。
    淡黄的桂花糕,色香诱人,看得知言也觉得肚子咕咕叫。四太太口快心直,有话脱口而出,生出个女儿,比姐妹们心眼都要多。
    知言姐妹顺势坐下歇脚,让小丫头拉几个妹妹洗手,过来用点心,知媛犯起牛性子,没有完成任务,怎能休息,撒丫子又跑远。
    知容笑着对姐姐们解释:“姐姐们先坐,过会十哥要带我去老姨奶奶处用饭,耽搁久了,恐他等得心焦。”
    知雅指着远处笑说:“十弟等不及,这不寻着来了。”
    十爷秦晤怀里捧着一团毛茸茸的东西,老远笑着打招呼,当年爱哭的小十爷也长成锦衣少年,朗眉星目,身形半大。五老爷夫妇不在京,他俨然老成许多,细心照顾妹妹,像极了当年的秦昭,人情通达,诸事周全。
    知雅惊奇的问道:“十弟怀里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