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潇雨歇-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瑛莫名其妙地看着四个人,压。抑的气氛在屋里蔓延,唐瑛也郁闷起来,起身就往外走,她可不想守着一堆愁眉苦脸的人。没等她走出门,李世民已经走了进来,见唐瑛要离开,挥手将她留了下来。

    “各位一早就来找本王,可是为昨日夜宴上的事?”

    果然宴会上出问题了,唐瑛暗。自嘀咕一声,转身去找茶具,走了一圈,用眼光把屋里摆设全扫完,没见到所需之物,唐瑛叹口气,见李世民用手指着身边的蒲团,她只好乖乖地回到李世民身侧坐下了。

    李世民看她一眼:“找书?”

    “啊?不,我想给几位沏茶。”

    李世民咧嘴一乐,扬声高喊:“让他们煮茶送来。”

    “是。”屋外有人应了一声。

    唐瑛脸上有些发烧,果然,皇家人气派,连喝茶都有。人专门伺候。

    李世民轻声对唐瑛嘱咐:“本王已经吩咐下去了,王。妃会给你派一个侍女过来。王府各处都有人专伺,你有任何需要,吩咐他们去办即可。”

    唐瑛不安地扭了一下,声不可闻地嗯了一声后,。低头不语了。

    嘱咐了唐瑛,李。世民才拿眼睛看向唐俭:“这一年,城里的动静大吗?”

    唐俭半斜身,玩味地看着唐瑛回答李世民的问话:“怎么说呢?太子忙着制定各种规矩,皇上忙着享受温柔,裴大人忙着讨好陛下……”

    “茂约……”李世民沉下脸冷哼了一声。

    唐俭满不在乎地把身体坐直了一点点:“臣说的都是实话。陛下几乎把朝政大事都委托太子去做了。定下了很多规矩,美其名曰恢复礼制。哼,若不是这般,昨夜那王珪敢对你那样说话?简直是欺负人。”说到最后一句话,唐俭猛地坐直了身体,冷笑起来。

    “父皇把朝堂上的事情都交给太子去做了?”李世民没有忽视唐俭的怒气,却更在意他所说的信息:“看来,太子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了。”

    房玄龄叹气:“若是这样,那,昨夜王珪对秦王的羞辱,怕是有意为之。”

    昨夜的羞辱?唐瑛一惊,在李世民率大军凯旋而归的时候,庆功宴上被人公开羞辱,这种事情怎么想怎么不可能。唐瑛仔细搜索了一下脑海里的记忆,这个羞辱李世民的人听着有点耳熟,但却没什么印象,她苦笑一下,历史知识缺乏,倒是她的一大弱势。

    唐俭此时却摇摇头:“王珪这个人,出名的耿直秉性,说话直,不会绕弯,也不懂给人留情面。他怕是根本想不到自己那样说话,有公开羞辱秦王的嫌疑。倒是,我觉得太子的态度有些耐人寻味,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作风。”

    唐瑛听糊涂了:“秦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你们越说我越糊涂。”

    李世民还未说话,唐俭笑嘻嘻地问起话来了:“秦王,这位小哥是谁呀?给我介绍介绍。”

    不等李世民回话,唐瑛冲唐俭一点头,自我介绍了:“唐大人,在下唐瑛,秦王的内侍。”

    唐俭眨眨眼:“哦,小本家呀,幸会幸会。”

    长孙无忌在旁微微一笑:“唐大人,唐瑛可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带兵女将,还是李世勣将军的义妹,瓦岗军中都是赫赫有名小将军。在这次围攻洛阳和擒获窦建德之战中,唐瑛颇有建树,也是秦王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虽为内侍,不过是暂时而已。”

    唐俭这下明白了,张着嘴巴看看李世民又看看唐瑛,半天才吸口气:“乖乖,女的呀,强。你可是在下见过的第二个厉害女子,佩服,佩服,佩服。”

    “茂约。”李世民咳了一声,打断了他的奉承话:“说正经事。父皇对本王可有什么别的意见?你还知道些什么?”

    别看唐俭在李世民等人面前一副不拘小节,甚至还有点痞痞的样子,但此人在李渊面前却从来都是一本正经,多次完成李渊交待的事情,并有在晋阳起兵时献上全局谋划的策略而立下大功,并深得李渊的信任。

    唐俭打小在长安长大,为人孝顺,但也顽劣,并在市井无赖交往时学了一身痞子相。这点本来是他的一大缺点,被老学究看不上眼的,但李氏入主长安后,唐俭一下子变得知礼节,懂进退,上上下下的人缘都交往的不错,他的这种改变深得李渊的夸赞。

    唐俭在李家的这几兄弟中和李世民的感情最好,两人可是发小,铁哥们。所以,唐俭只有在李世民面前才暴露出痞子本性来,而这种打小养出来的胡闹性情却深得李世民欢心,并让李世民放心,这也正是唐俭的聪明之处。而唐俭对李世民的忠诚和他为人处世的圆滑,就让他成为李世民安插在朝臣中的一个重要耳目和棋子。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唐俭方把目光从一脸严肃的唐瑛身上挪开,咳了一声回答李世民:“陛下嘛,提及秦王时,倒是满口的夸赞,态度也是以满意居多。不过,陛下很少对臣谈到秦王,臣从那些宫人处得知,陛下经常和裴寂等老家伙谈秦王。”

    “他们都怎么说?”

    “具体的也不清楚。只是,裴寂那老家伙,人前人后地说秦王立下天大的功劳了,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都没秦王你立的大。哼,这个老东西,话里有话。只是,陛下似乎对此没怎么表态过。”

    “哼。”李世民一声冷笑:“裴寂,他立的功劳才大,大到了别人都无法超过。”

    唐瑛沉声问道:“唐大人,别的群臣对这位裴相的话,又什么反应吗?比如惊异、不满、猜疑等等。”

    唐俭又看唐瑛一眼,才点头:“有,各种猜测现在都有了。只是,还都是私下里说两句,却没人真敢公开讨论。太子那边的人反应的大一些。王珪和韦挺昨夜如此无礼,而太子殿下的态度又如此暧昧,就是这个原因了。”

    唐俭又把话题说到了昨天的晚宴,唐瑛叹气了,郁闷呀,这几个人说的热闹,她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到唐瑛的叹气声,房玄龄低声向她说了几句,唐瑛这下才明白一点。

    原来,昨夜的宴席上,李世民按例敬了李渊后,又走到李建成的席位上向李建成敬酒,谁知他才称呼了一声大哥,就被李建成身边的东宫舍人王珪呵斥了一嗓子,让他按规矩称呼李建成为太子殿下。

    原本,李家的人感情一直不错,无论是在家里还是朝堂上,都是以家人的称呼呼之。比如李渊向来呼叫自己的儿子为大郎、二郎、四郎等等,李建成也一向称呼李世民为二弟,李世民也是从来都称呼李建成为大哥。这种亲情源于家传,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所以,当王珪大声呵斥李世民应该按规矩称呼李建成为太子殿下后,不光是李世民惊呆了,连李建成也呆了一下。可是,李建成并没有出口责备王珪的失礼,反而沉默了下来。这样的表现让惊呆中的李世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也冷下脸,叫了一声太子殿下,拔腿离开了李建成的席位。

    别说李世民的高兴劲被这一嗓子给呵斥的无影无踪,而这一嗓子,也让别人惊诧了好一会儿,可以说,李建成身边的人是当众给了李世民一个没脸。更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向温文尔雅的李建成居然没有呵斥王珪这种行为,这让许多人都有一种忐忑之感。自然,这一嗓子也将秦王府众人的兴奋劲搅没了,大家后面虽然都在喝酒,却都是强装笑颜。

瓦岗三年 第二百二一十一章 对策

    第二百二一十一章 对策

    得知了原委,白了李世民一眼,唐瑛嘲讽道:“原来如此。看来,昨日的军威展示果然引起别人的猜疑了,功高盖主呀!唉,房大人,我们都忘了,储君也是主子,风头盖过储君,日子也就不好过喽!”

    李世民郁闷的看向唐瑛和房玄龄,这两位这次又胜利了。可事情已经做了,又不可能重新选择一次,再说,眼下他父皇的态度才是关键点,别人就算猜疑又能怎么样?

    长孙无忌看着唐瑛笑道:“东宫再怎么猜疑,也不敢明着说出来。秦王,臣认为,王珪等人昨夜的表现恰好说明了两点:一,秦王的军威让他们害怕了;二,他们没有信心胜过秦王府。靠这种方式警告秦王府,用所谓的规矩来压制秦王,更是可笑。”

    “话是这样说,但东宫占了规矩制度的上风,秦王府可就落了下风。”唐俭一扫刚才的漫不经心,猛地坐直了身体:“昨夜宴席散后,已经有人在议论此事了,更有甚者居然说秦王只会带兵打仗,一点规矩也不懂,真是武夫一个。”

    长孙无忌冷笑:“有人故意为之。秦王府以军功出名,他们要在这上面做文章了。”

    “他们做文章本王不惧,只怕。父皇对本王的认知因此而更加偏颇,忽略了本王治理河南的努力。玄龄和唐瑛说的对呀,文治成了本王的软肋,的确是大不利。”

    唐瑛望了望唐俭,对这位的用心。颇感佩服:“唐大人,你可听过陛下对秦王在治理河南郡上的表现有何说词?”

    “陛下在群臣面前倒是夸奖了。一次,不过,提到河南郡的治理时,说了封德彝和屈突通不少好话,看来,陛下是将河南的治理之功,算他们身上了。”

    唐瑛听了这话,眉头也皱了起来:“如此说来,陛下并。没有改变对秦王的印象,还认为秦王只有武略,没有文韬?”

    “不,陛下已经改变了对秦王的印象。”

    随着温婉的话音,长孙无垢走了进来,在她身后,两。名贴身侍女捧着茶具。众人忙站起身来行礼,长孙无垢一一回礼后才走到李世民身边,跪坐在他身侧,回身接过茶具,沏上茶水,命侍女一一奉给众人后退下,她方笑道:“我亲自烹的茶,请各位大人品尝。”

    李世民端茶饮了几口后方道:“你怎么又亲自做。这些事情,让他们去做就好。”

    长孙无垢给李。世民续上茶水,笑道:“你们谈事,他们在这里不好,还是我亲自过来比较妥当。”

    李世民嗯了一声,不再说话。唐瑛低头慢慢品茗,故意忽视掉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的目光。哼哼,我又不是李世民的女人,也不会争风吃醋,你们用不着用看稀奇的目光看我。

    长孙无垢见唐瑛只喝茶,并不抬头,心中好笑,起身走到她身边为她续水:“唐瑛妹妹,早上的点心是我让他们送来的,不知道合不合你的胃口。”

    唐瑛赶紧道谢:“有劳王妃挂念,那些点心很好吃。”

    李世民看着两人微笑,长孙无垢的安排让他很满意,长孙无垢对唐瑛的关怀他也很欣赏,而唐瑛的知礼和不争也让他满意,想到以后他的身边有这么一对性格互补的女性知己,他内心充满了得意与自豪。

    “小妹说陛下已经改变了对秦王的看法,有何根据?”长孙无忌也对长孙无垢和唐瑛之间如此和谐的关系高兴,只要唐瑛不会压制长孙无垢,他也就能为妹妹放下一点心事了。

    长孙无垢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方笑吟吟地说:“陛下曾私下里对裴寂说,二郎在洛阳干的不错,朕一直认为二郎打天下是个好手,没想到治理起一方来也不错。”

    长孙无垢的话一说完,李世民是连连点头,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别的人也是笑了起来,满屋的阴霾一扫而空。唯有唐瑛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可能,长孙无垢在李渊的身边安插或者是收买有人。唐俭都不知道的事情,长孙无垢居然知道的这么清楚,而李世民对此却没有一点怀疑,这说明,对于长孙无垢的这种通天本事,他早就知晓。看来,这位温顺婉约的秦王妃绝不简单。

    “裴寂怎么说?”房玄龄关心的,不止是李渊的态度。

    “裴相说,秦王的确有些长进。”长孙无垢淡淡地回了一句。

    “长进?”唐瑛哼了一声:“明白了,这位裴大人对秦王的偏见比皇上还大呀。这人对皇上的影响力如何?”

    唐俭冷笑了数声:“人家裴大人可是陛下面前的大红人,谁也不敢得罪的大红人。得罪了这位,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

    李世民的脸色也阴沉下来:“茂约,这话,本王就听这一次,以后也不许再说。本王经不起身边出现第二个刘文静。”

    唐俭又变回了那个痞子相:“秦王放心,裴寂这个老家伙想打我的主意,还不够资格。不过,老家伙明显是倾向太子了,你可要当心一些。”

    两人这样一对话,唐瑛心里多少明白了一些事。原本她打算建议李世民尽量收买李渊最看重的臣子,但听了唐俭的冷笑,她就知道,刘文静的死多少跟裴寂脱不开关系,而李世民和唐俭跟刘文静的关系绝对不错,这位裴大人怕是也心中有数。

    既然裴寂是不可能争取到秦王阵营里来了,那就要另辟蹊径了:“裴寂既然深得皇上的信任,那秦王在陛下身边的势力肯定不如太子,加上秦王无意识地得罪了某些娘娘,怕陛下身边能为秦王说话的人不多。不过,陛下的英明也摆在那儿的,不管谁有想法,都抵不过陛下的想法,只要秦王努力获得了陛下的认可,东宫那边也无可奈何。”

    房玄龄和杜如晦同时点头,唐瑛说的太实在了,只要李世民获得了皇帝的认可,皇帝起了换太子的决心,别人又能怎么样?秦王府有实力也有能力获取皇帝的认可。

    长孙无垢一直保持着淡淡的微笑,注意为大家续水,听了唐瑛的话,她赞赏地看了看唐瑛,对李世民说:“秦王,唐瑛妹妹说的非常对。虽然裴寂等人的言语上对你有些不利,可父皇似乎并没有那样想。宫里传来的消息说,父皇在奖赏秦王的问题上,非常犹豫。”

    “犹豫?”李世民皱眉头了。

    这次回到长安,李世民和他的一众心腹也有些奇怪,按理说,从打下洛阳到班师回来,近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朝廷有封赏,早就该下来了,可到现在却迟迟未见封赏的迹象,仅仅是从府库里拿了不少金银锦帛之物出来奖给大家,这点东西甚至还比不上李世民在洛阳奖给大家的多。

    “每次打仗回来都会封官吗?”唐瑛不懂这些官场规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