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潇雨歇-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唉,你别生气,我也就是有些好奇。  ”秦琼赶忙解释。

    唐瑛摇摇头:“我不会生气,这是现实问题,与你无关。  ”

    秦琼叹声气:“我们都知道,你讨厌贵族,可我还是想说,秦王与那些人都不同,不会有门第之见。  只要有才能,都会受到重用。  这点,你从我和咬金身上就能看出来。  ”

    “秦兄能力超群,你在任何人眼里都是猛将,谁都会重用你的。  ”

瓦岗三年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夜论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夜论

    “唉,你我之间就不必说这种话了吧。  对了,我们走后,单雄信怎么想?你觉得,能把他拉过来吗?”

    唐瑛笑笑,没有直接回答秦琼的问题,而是说起了别的:“去年你们走后,我去河北走了一趟,对窦建德进行了一番了解……”

    “谁?”营帐外突然传来张小六的喊声,打断了唐瑛的话。

    “放肆,这是秦王殿下。  ”

    唐瑛和秦琼一愣,赶紧站了起来朝外走。

    李世民带着三大心腹谋士走过来,还没走近,就被张小六拦住了。  李世民阻止长孙无忌的呵斥,扬声喊道:“王英兄弟在吗?”

    “秦王。  ”掀开营帐门出来,唐瑛冲张小六摆摆手后,把李世民往营帐里让:“手下弟兄不知是秦王,得罪了。  ”

    “呵呵,王英兄弟的手下很机灵。  ”李世民边说边躬身进了营帐,冲秦琼笑道:“去找你,你不在,本王猜你来了这边。  ”

    秦琼忙回道:“过来找王英谈谈。  ”

    唐瑛最后回到营帐,让几个人都坐下了,自己才背靠行军床坐下:“不知秦王此时过来,有何见教。  ”

    “没什么事过来走走。  ”李世民仔细打量了唐瑛一番。

    卸去盔甲的唐瑛显得瘦弱了许多,白天的淡然依然在,却多了一份漫不经心,如果不是唐瑛那时不时观察他的目光还是那样肆无忌惮。  李世民根本无法将眼前这人和早晨地神箭手重合在一起。

    “不知道王英兄弟住军营是否习惯。  ”打量完唐瑛本人,再看看非常简单的营帐,李世民含笑问道。

    “以前就习惯了。  ”

    “哦,王英兄弟带过兵吧?”李世民看似无意地随便聊了一句。

    “带过。  ”唐瑛一点也没犹豫,在这些人面前,隐瞒不是好方法:“最多的时候,我带过三百弟兄。  ”

    李世民对唐瑛这种坦白也很欣赏。  既然别人不拒绝说实话,他当然要多问点事出来:“王英兄弟为什么没继续带兵呢?”

    “一场大仗。  死伤惨重,不想再继续了。  ”唐瑛语气很淡地说了一句。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琼,联系到秦琼早晨说的那些话,他心中有了些感触:“多年一起的弟兄离去,的确是件很悲伤的事。  不过,能活下来,还是该争取活地更精彩才对。  ”

    唐瑛顺着李世民的目光看了一眼秦琼。  她不知道秦琼还对李世民说过什么,因此不便再说什么,干脆选择了沉默。

    见王英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说下去,李世民笑了一下,换了话题:“叔宝和王英兄弟相见甚欢吧?”

    秦琼忙道:“是,臣正在和王英谈去年臣等离开王世充后地一些事情。  ”

    “哦?王义士知道秦将军他们走后王世充的表现?”房玄龄反应非常快,抓住秦琼话里的信息,马上就问出他所关心的重点问题。

    唐瑛却是微微一笑:“不知道。  我并不在洛阳。  ”

    房玄龄略有失望地看了看秦琼:“哦,王义士不是洛阳人呀。  ”

    李世民奇怪地看了看房玄龄,旋即明白了房玄龄的暗示,也拿眼睛看秦琼了。  这个王英要帮你把你母亲他们安全转移出洛阳,又怎么会不在洛阳呢?这其中难道有什么秘密?

    房玄龄一句问话出来,秦琼身上冒汗了。  见李世民也疑惑地看向自己,他有些不知所措。  正不知道该怎么说,唐瑛为他解围了。

    “我帮秦将军安置好秦母等人后,就远离洛阳去了河北。  秦将军他们离开郑王之事,我也是听说,刚刚正在好奇呢。  ”

    李世民和房玄龄,以及长孙无忌互相看看,都对这个王英的大胆而感到惊奇。  当着他们的面,肆无忌惮地说自己去了河北,这人地胆子真不小。

    既然王英这么干脆。  李世民也不想转弯抹角地打听了。  也干脆就问:“王英兄弟去河北可是去见窦建德?”

    “没那个打算,只是想了解一下夏王的为人处事而已。  ”唐瑛的回答也很直率。  明摆着就告诉李世民了,我就是去考察窦建德的,现在也是在考察你。

    唐瑛的话中含义李世民听出来了,不由地苦笑了一下,这个王英,还真是特别:“那,本王能不能问问,王英兄弟对窦建德的印象如何?”

    “仁德敦厚。  ”

    李世民拿眼睛看房玄龄了。  房玄龄领悟,笑道:“这么说,王义士是看得起窦建德了。  听说窦建德在河北深得民心,看来不虚。  ”

    “的确。  ”唐瑛继续实话实说:“窦建德称夏王之后,任用了一班隋朝的遗老大臣,制定了一系列利民措施,把河北诸郡治理地夜不闭户,是获得了不少百姓的拥戴。  ”

    唐瑛不看自己眼色一个劲说窦建德的好,把秦琼给急的出了一身汗:“王英,窦建德那是假情假意,不是……”

    唐瑛丝毫不领秦琼的情,对他的暗示是一点也不予理睬:“秦将军错了。  就王英一路上所见所闻,窦建德制定轻徭薄税地政策是实,对于战乱中的民众来说,绝对是好事。  他获得河北民众的拥戴也不虚。  ”

    “依王英兄弟所见,窦建德和我李唐相比,如何?”李世民并没有生气,相反,他感觉到,王英如此直言不讳,一定还有别的深意。  既然王英了解窦建德,也到过长安,那么,他对长安这边也一定有所体会。  作为一个中立的人,王英嘴里地话怕是要比身边这些人真实的多。

    “对民众的管理,相差无几。  ”唐瑛也不避讳这个问题:“作为帝王,夏王稍逊一筹。  ”

    李世民眉毛一扬:“为何?”

    唐瑛知道李世民想听什么,也知道李世民想要考察自己,想到秦琼询问自己的事,唐瑛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既能让自己暂时保持中立立场,也能看看作为秦王时期的李世民为人处事方面地与众不同:“虽然夏王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政策。  但他地班底在我看来,却无长久之时,也无可取之处。  ”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互相看了看,眼中有一丝笑。  唐瑛看在眼里,却不予理会,她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怕是以为她在故意吊秦王地胃口。  以显示自己地能耐。  可惜,她不是那些俗人,有些话,她想说就说,不想说,别人逼也逼不出来。

    李世民没有注意到心腹在怀疑唐瑛地用心,他神情关注在唐瑛话中的含义上,见唐瑛说话说一半。  他有些不耐烦:“继续说。  ”

    唐瑛看他一眼:“没了。  ”

    “没……了?”李世民不相信地看着她:“何为无长久之时?何为无可取之处?”

    唐瑛也不相信地看着李世民,不会吧,我已经说的那么清楚了:“夏王任用的都是大隋的遗老大臣,没有培养自己的治理人才,当然无法长久。  ”

    李世民那个郁闷哟,这么浅显的道理他居然没想到。  难道这些就是王英不看好窦建德地原因?王英貌似说了实话,可是,又像保留了不少。  只是,该如何问下去呢?堂堂的秦王还是第一次碰上这种说实话说一半的人,不由得看向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明白李世民的疑惑与为难,长孙无忌笑着接了下去:“王英,窦建德既然是仁德敦厚之人,那投靠他的人才应该很多,虽然以隋朝遗老为主,但他的班底不该这么薄弱。  不堪一击吧?”

    唐瑛淡淡地回他:“仁德敦厚。  要看是怎么一个仁德敦厚法。  他的仁德敦厚吸引不到有识之士。  ”

    “哦?”李世民的兴趣来了,他意识到。  王英现在说地,怕才是想告诉他的:“王英兄弟似乎对窦建德的仁德敦厚很不满?”

    唐瑛就等李世民这一句,马上有些咄咄逼人道:“夏王的仁德都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  这样的仁德,我不认为能够持久。  ”

    “目的……”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似乎抓住了唐瑛话中的含义。

    “光是收买人心用不着表现的如此特别。  ”唐瑛不理李世民探究的目光,继续说:“夏王所重用者,不是降将就是隋之遗老。  偌大的河北和山东,也是人杰地灵之处,但,夏王似乎没有网络什么人才。  我想,并不是没有人,而是这些人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不出名。  夏王对这样的人才,怕是不屑一顾吧。  我想不明白,夏王自己也是一介百姓的出身,为何也如此看重一个人地家世?”

    唐瑛这一番话说出来,李世民再看看秦琼低下地头,有些明白了。  看来,自己早晨问秦琼的问题,秦琼跑来找答案,结果引起这位反感了,前面说了这么多,却只是发牢骚暗讽自己而已,自己想听到地一点也没说:“这……有良好的家世,学识自然会好许多。  或许,也容易被发现。  ”

    唐瑛冷笑:“自魏晋以来,崇尚攀比祖宗荣耀,这股攀比之风,到现在依然很兴旺呀。  ”

    李世民有些尴尬:“这……呵呵,呵呵,呵呵。  ”

    “秦王也喜欢这样寻找人才?”唐瑛不放松地追问了一句。

    “本王不看重这些,只要是有用之才,本王都会任用。  ”李世民一本正经地回答唐瑛。

    唐瑛微微一笑:“李唐果然比夏和郑都强,很注重人治嘛!”

    房玄龄眼见的气氛不对,赶紧起身笑道:“已经很晚了,秦王,该休息了。  ”

    李世民笑了笑,站了起来:“也罢。  王英兄弟有什么需求,尽管对叔宝说,本王嘱托叔宝好好照顾你,不要客气。  ”

    唐瑛站起身来相送:“多谢。”

瓦岗三年 第一百二十二章 慎思

    第一百二十二章 慎思

    将李世民送走之后,唐瑛一回身,发现秦琼瞪着自己看,她乐了:“秦将军是在担心我吗?”

    “你,你……也太过分了吧。  ”

    唐瑛闪身往营帐里走:“如果你的秦王殿下连这点心胸也没有,也比窦建德好不了多少。  ”

    秦琼怄气:“唐瑛,秦王就算心胸宽广,你也不该这样试探。  ”

    唐瑛站住脚,回身微笑:“秦兄错了,我不是试探,而是嘲讽。  ”

    “你……”秦琼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了:“我真后悔。  ”

    唐瑛白他一眼,挑开营帐门进去了:“后悔已经晚了。  我累了,睡了。  ”

    看着唐瑛进去的身影,秦琼真是郁闷万分。  今晚真不是好日子。

    离开秦琼的军营,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没有回中军大营,而是在月光下散步。  原本想去试探一下王英的才能,却被冷嘲热讽了一番,李世民心里不郁闷才怪。  可是,离开营地后,他越想越觉得王英不光在嘲讽他,话里话外似乎带有很多信息,但他却看不太清楚。

    “玄龄,你怎么看。  ”

    房玄龄也在思考唐瑛的话,也觉得这些话中有什么深意:“臣觉得,王英的话还没说完,也没说透。  他似乎在试探秦王,也似乎在试探我们。  ”

    “无忌,你觉得呢?”

    长孙无忌想的却是另一面:“此人怕是故意这样来引起我们地关注。  如果真是故意为之,臣以为。  此人有揣摩上意之嫌,怕不是表面上的那么淡然镇定。  ”

    “故意为之。  ”李世民笑笑:“的确是故意为之。  他在试探本王的心胸。”

    “秦王,您故意避其锋芒,是不是有其他想法?”房玄龄却对李世民一反常态的容忍态度很奇怪。

    “王英是叔宝他们的朋友,是本王的客卿,客气一点,相处也愉快一些。  ”

    长孙无忌却不以为然:“只怕他没有当客卿地自觉。  ”

    “无忌。  你不觉得王英话里有话吗?”

    “秦王的意思是……”

    李世民负手看着月亮道:“考察一个人,从他地家世开始。  是不是原本就错了?”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看了一眼,都不说话。  李唐虽说很重视人才的选拔,但,基本上还是从士族门阀中精选人才,毕竟,这些人他们熟悉,掌握起来得心应手。  而从民众中选人才。  他们不是没想过,但实施起来却很难,时间不够,范围也太大,基本上办不到。

    “一直以来,我们的人才获得只有两条途径,一是推荐,二是军功。  普通百姓中的可用之才。  的确难以发现。  ”李世民叹口气:“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发现这些人呢?”

    房玄龄摇头。  他为秦王府选拔人才已经很尽心了。  每到一处都会寻访当地大儒、门阀,只要有口碑的都不会放过。  这几年,他也的确为秦王府网罗到了不少人才。  可是,从民间寻找人才,缺乏途径呀。  除非……

    “秦王。  臣记得,王世充在洛阳发布过求才令。  这似乎是个不错地办法。  ”

    李世民眼前一亮,旋即又摇摇头:“求才令,秦王府不能发。  ”

    长孙无忌试探道:“可以不公开。  ”

    李世民叹口气:“此战结束后,本王当向父皇建议,在大唐境内颁布求才令。  王英有一句话说的很深,魏晋以来的攀比之风,不能再延续了。  ”

    被李世民这一提醒,长孙无忌的思路也变换过来了:“窦建德重用隋朝遗老旧臣,王英重复说了几次。  是不是也大有深意?”

    李世民连连点头:“本王也在想这个。  秦琼说他性格冷淡。  不喜与人交往。  可在刚才的交谈中,他数次说道窦建德使用隋朝遗老。  似乎在暗示什么。  ”

    “他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