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之农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次元之农夫-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真是,一个像是模型花园一样的盆景出现在一片黄金色的云彩上。顺着风儿四处飘荡。抓过来一看,上面有许多桃树苗,看起来还没有长大。随着它们慢慢长大,想必这个蟠桃园也会越来越大吧。

    一个建筑成熟至少需要7天时间,所以现在还看不到蟠桃园的功能,只能慢慢等待了。

    云田消失,不知道2次元通道还在不在,周墨特意去试验了一下,结果还是还可以通过的。不过还是特意打了个电话给半宅教授,说明实习生通道可能已经关闭。

    按理来说,2次元学院在这段时间里起码已经毕业了3批学生,到现在都没有人随机过来的话,只有被关闭这一个可能姓。看来跟2次元的联系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合理的东西,否则不会如此之快就被关闭。

    没有实习生,如何扩大2。5次元世界的数量?要知道现在空间出产的动漫游戏全部是被归类到2次元。到现在为止2。5次元世界一共还是那些数量,如果再来一次大型Bug入侵,说不定就只剩个位数了。

    2。5次元世界就是空间的用户,他们的数量不提高,水镜府就没有办法大量获得萌币。前段时间袁可就已经在抱怨了,资金流就那么大,到处都要花钱,水镜府的发展严重受到制约了。

    呵呵,自打荀非的农夫电视台二套出现之后,袁可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所以一直希望能够快速升级,好压着荀非一头。好头也是大执事,不能输给老二对不对?

    反观荀非也是如此,因为大富翁街没有工作人员而受制于一套很不爽,天天叨叨着什么时候二套也能有自己的工作人员。那帮一套的傻x,有钱有资源却拍不出好东西,整天拿着一部在二套最多评价为e的片子炫耀,真是侮辱了影视业这个名头!

    二套出产的艺人现在已经有3个了,再过两三个月,就可以联合拍摄电视剧,到时候一定要给一套的人看看,什么叫水平。

    在周墨看来,一套的功能是综合视讯,二套的功能是影视娱乐。两者原本没有太大冲突,却能演变成互相竞争的状态,只能说明这两人属于欢喜冤家型的,见面不掐不爽。

    掐吧掐吧,早晚能掐出好电视剧,是不?

第一百四十二章 征地风波

    进过一连串的宣传,周墨的名字一下子在市里人尽皆知了。去年拿奖的时候都没有这个效果,但是今年加上重重投资家乡这个举动,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周墨的形象立刻就变得高大全起来,就连母校也挂出了‘向周墨同学学习’的宣传专题栏。

    学习个屁啊!要真都成了同样的尿姓,那这个国家就真的完了,班主任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在高考上都能睡觉的小子。

    不过话说回来,仅仅两年时间,就能轻松拿出几个亿投资家乡,这份气魄确实无人能及。不过班主任非常强烈地怀疑,这小子之所以那么热心家乡建设,很有可能是想创造一个好环境然后蒙头睡大觉……

    还别说,这个怀疑至少正确了一大半。

    周墨的老爹并不知情,直到在单位里被同事调侃之后,才在报纸上知道了儿子投资家乡的事情。预计总投资13。5亿,大大小小高达上百个的经济项目,甚至还主动承包下了部分乡村基建工程,简直就是在无偿造福家乡。

    说实话,有钱了这么搞周爸也不觉得有什么,回馈家乡是中国人的传统。不过他现在就是怀疑,儿子真的已经这么有钱了?那个什么335宿舍怎么挣钱的,仅仅两年时间就能搞来十几个亿?

    急冲冲地跑回家,婆娘也已经不行了,拿着报纸眼神都在飘忽。唤了好几声才清醒过来,然后一个劲地嚷嚷着要去溪村,见到臭小子二话不说,先拿着扫帚抽一顿再说。

    十几个亿啊!不是十几万,丢了也就丢了,现在的周家也丢得起。但是到了以亿为单位,不管多么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样的败家。就这样,周爸周妈也坐不住家了,匆匆收拾一下就去了溪村。

    一路上,看到不少建筑队正在施工,溪村周边的开发,就是从这条路开始的。政斧的拨款虽然还没有下来,但是鱼娃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当初的计划中就没把政斧拨款算在内,没有那个时间去等待。

    《乡村大亨》这款游戏还有平面图设计功能,鱼娃把这些平面图全部扫描出来,就成了最直观的设计图纸,非常的便利。

    确实是有一些村民回来了,不过并不是回来干活的,而是修缮了一下老房子,然后坐等征地补贴。一些歼猾无赖还特意扩了好些地,或者干脆花钱加盖,这样就能拿到更多补偿款。

    周墨和鱼娃终究还是学生,不知道这种事情早已经成了常态。所谓淳朴的农村人,实际上也就在老一辈身上见得多点,现在更多推崇的是小农智慧,坑你没商量。

    原本以为轻松就能搞定的住房征地,现在陷入了僵持中,好在现在做工作的都是镇政斧的人。磨嘴皮子的功夫,还得是这些基层干部,你找个律师什么的坐在那里,保证半天都说不清楚。

    周墨两人只能苦笑着一边修路,一边着手准备几个试点项目。至于村庄规划和建设,现在也仅仅只是划分了一下区域,真正动工还得是两三年后,村民们太心急了。

    不懂啊,就这破屋子有什么可以修缮的?原本计划就是直接推倒重来,每家每户都可以有一套新房子住。多好的一件事情,生生被这些人做恶心了。

    建爷跟几个老村长天天站在村里骂人,说是好好的娃儿出去之后都学坏了。周墨跟全胜都是自家人,是来带着大家致富的,要不是他们肯出钱,就这些破地能值几个钱?送人都不要!要是最终谈不拢,两人一撤资,屁都拿不到!

    可骂归骂,终究还是有一些人当成耳旁风。见大路已经开始修起来了,更加紧张地盖房子,简直就是在争分夺秒。估计他们心中都认为,已经投资修路了,怎么还能撤回去呢?

    周爸周妈来了溪村,原本是打算揍小子一顿的,让他做这么事情也不跟家里说一声。可当看到周墨汗流浃背地在工地上乱转,两人都不再说什么了,从小到大每次让这小子做点事情都是磨磨蹭蹭的嫌麻烦,哪像现在这么投入?

    算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随他去吧。

    鱼娃是学果木的,最开始的试点项目自然是从这个长项入手,根据他对土壤和气候的分析,最后选定了几种水果。四个村庄各有一个水果基地,全部属于335水果公司,除了专业技术人员外,将大力招收村民。

    溪村穷,家家户户根本拿不出什么钱来投资项目,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给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等到富裕一些了,可以撺掇一些胆大的自行承包部分土地,335水果公司提供果苗,负责收购就行。

    修路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情,路没修好,材料和果苗都运不进来,所以一切计划都只能暂时停着。

    可这么一停,就闹出了事。

    村民们见不着传说中的项目动工,一个个都着急起来了,因为很多人都是辞了工回来的,年后很多老板已经催着他们回去,若是不早点确定下来,这份工作可就算是丢了。

    直接找周墨说他们不敢,于是便找到建爷试探试探口风。其中以王村的王寿最着急,因为他家一下子就盖起了三层楼,在村内可谓是一枝独秀。要在平时能起这么高楼肯定是要夸赞的,但是现在被老人骂得最狠的就是他。

    王寿才不管几声骂,这个村子他早就不惦记了,只要补偿款到手他立马到城里买房子,谁还住在乡下啊?至于那些什么经济开发项目,都是一帮小孩子瞎折腾,那么多年过去都没开发个鸟出来,两个屁大的大学生能干出什么?

    不过起了三层楼之后他也有些后怕,这可是自己在外辛辛苦苦干了好几年的积蓄,若是周墨拍拍走人,那就真的坐蜡了。所以他只能陪着小心问建爷:“建爷,周娃不会真生气,放手不管了?”

    建爷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咋不管?你家就是盖起了十层楼他也管。不过全胜说了,住房规划是第三批工程,起码得三年后才会开始,你就等着吧。”

    三年!?王寿一下子就懵了。谁真的在村里住上三年?再说这房子是赶着时间修的,根本就不地道,起个大风说不定就倒了,谁敢在里面住上三年?这不拿自己小命开玩笑吗?

    想到几年的积蓄有可能打了水漂,王寿的愣脾气就上来了,不管不顾地大骂道:“x妈的!我就知道这两个小王八蛋在糊弄事!我不管,这地他不要也得要,一毛钱还不能少!”

    建爷也拍了桌子:“王寿!你个混才想干什么!全胜的设计书里面都写的清清楚楚,是你自己被钱迷了眼,死活要起了房子坑钱。当初我们有没有劝过你?告诉你,想要动歪的邪的,我可不会轻易放了你!”

    建爷的威胁是不够的,但是站在他身后的周军,再加上一大帮跑运输的汉子,就很有威慑力了。

    王寿看看周军不善的眼神,知道来硬的讨不了好,立马就换上一副哭脸,硬生生逼出几滴眼泪说道:“那可咋整?三万块钱啊,这不是要坑死我们全家吗?建叔,大家都是自家人,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跳河啊!”

    除了王寿,还有一些人家里也盖了房,原本以为能多换一点补偿,没想到现在血本无归。一个个脸色就有点发白,不知道该怎么做

    建爷叹着气,这些人确实可恨,但说的也是实情。在外头奔波不容易,几万块绝不是小钱,真打了水漂一家子就得喝西北风。可不能因为这样,就硬逼着全胜收了房子,谁家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建爷已经打听过了,阿墨和鱼娃的钱其实也是不够的,所以才有了分批次工程。这是跟上面签了协议的,每一年都会做调查,若是相关工程没有完成,除非是特殊原因,否则就要追究责任,甚至中断合作。

    不要以为镇里不敢,到那时路修好了,水果基地也出成果了,他们直接摘桃子才是好事呢。所以,每一分钱都要花到实处,更不能用在后面的计划上,这是在自掘坟墓。思来想去,建爷也没想出两全之法,只能找来周墨跟全胜一起商量,看看他们是个什么打算。

    周墨想不明白,开发溪村明明是好事,却生生弄出了家破人亡的可能,这其中到底是个什么道理?鱼娃也跟着沉默,他热爱村子,但不代表他热爱所有的村民,像王寿这种见缝插针要坑钱的,这次出手帮了谁知道还会不会有下次。

    在众人的渴盼眼神中,建爷打破沉默说道:“阿墨,全胜,这事由你们做主,不用在意什么。”

    话是这么说,但是建爷找来两人一起商议,分明是有意帮忙。毕竟这几个村子可以说都是一家人,不忍心看着一家子遭难。

    鱼娃明白建爷的意思,想了想开口说道:“计划就是计划,轻易变不得,我不可能现在就打理村庄建设。”

    这话一出,王寿的脸色就变了,可没想到全胜继续说道:“大路就快修好了,水果基地马上就要开始建设,到时候也会建起一批简易的员工宿舍。寿叔既然没地方住了,可以到那里凑合一下,等过个几年,自然也就到了村庄改建的时候。不过有句话先说清楚,村庄规划是我做的,我想从哪里走就从哪里走,不一定非得要你们的房子,再出什么幺蛾子,你们就守着危房过一辈子吧。”

    鱼娃的处理已经很照顾建爷了,若是按他的意思,就坐一边看这帮人自生自灭,也好过将来再出什么事端。

    建爷很满意这个结果,都是乡里乡亲的,把事情做绝了不好。虽然王寿有些不乐意,因为他不想又回到乡下工作,可一想到他那栋3万块钱的‘危房’,只能灰头土脸地应了下来。

    第二天,鱼娃就召开了一次员工大招聘。只要是4个村庄的人,不管男女,只要符合年岁的都要,哪怕没有一丁点果木技术都行。鱼娃会在市里另外招一些技术人员,在工作的同时传授相关知识。

    这一天村委会挺热闹的,很多久未回乡的人聚在一边窃窃私语,看着坐在招聘处的建爷。他们人手一张宣传单,上面写着的是员工的工资和福利。比起城里肯定是要少一些的,不过如果学习认真刻苦的话升上技术员的话,工资立刻蹭蹭上涨。相反,学了半年都没有进步的,会被辞退。

    主要还是大家对溪村开发的不确定姓,如果溪村的未来真能如纸片片上面说的一样,那留下来干活是有意义的,谁也不想离乡背井地四处飘。但是谁能保证就一定能成功?

    若是失败了呢?好不容易在外面找了工作,有些人做的还挺好,说换就换?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早在心里下了主意,就是再看看,若是真的能成了再回来。

    王寿这些人成了最先签合同的人,没办法,谁让他们被房子给套住了呢?另外还有一些原本就有些水果种植底子的人留了下来,在外面就是干这个,回来干也一样,反正都是给人打工。只要按月发工资,公司最后是不是倒闭也跟他们无关。

    最后统计一下,就46人留了下来,连带家属一共两百多号人。其他人见没有征地,很快就都散去了。

    看着这两百多号人,周墨拍拍鱼娃的肩膀说道:“兄弟,后面就看你的了。说实话我都想留下来跟你一起干,可惜啊,父母不同意。瞒着投资溪村就已经惹得他们不高兴,若是说出休学,恐怕就不是挨板子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开学在即,不能继续在村子带下去了。说来也怪,原本很讨厌做麻烦事,却对这段时间的工作并不排斥,看来自己果然是个适合在农村呆着的人。

    鱼娃笑笑说道:“行了,你就不是个干活的料,连扛包都嫌你细皮嫩肉的没几两力气。你的本事在上面,只要保证资金流不断,我就已经非常满足了。到时候肯定给你修个最大最气派的乡村别墅,毕业后就直接入住。”

    周墨的体能确实不行,宅在学校一年多,下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