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功高权重-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虽然不能定位于某一项具体的发明某一项具体的科技,但普遍认为是电气化,电力的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机械、化工、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呢,我和一些人研究分析过,大家都认为这次工业革命是以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为标志的。半导体的发展支撑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基础。简单地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计算机技术和它所衍生出的无数行业。”
    没有真正见识过计算机的贤圣同志没有惊讶,只是问道:“计算机技术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不是意味着它深入到我们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是的。在可以预计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家里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都少不了计算机控制技术,乘车出行少不了计算机技术对车辆的控制,少不了计算机对车辆的管理,至于飞机,更是少不了计算机技术来实现飞机起飞、发动机等主要部件的状态监视、自动控制飞行。
    如果说军队,坦克少不了它,军舰少不了它,至于导弹,更是将计算机的运用用到了极致,导弹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控制芯片和控制程序的先进性,电子元器件的抗干扰能力。
    说严重一点,计算机技术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用不了多久,战场上也许根本就不需要有血有肉的战士上战场厮杀,只需要在一个防护严密的地方操控电脑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那些科技水平低的军队,根本看不到敌人在哪里,只能恐怖于那些从天而降、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导弹。”
    对于计算机的描述,郭拙诚只能粗略地、用最浅显的例子来说明。
    贤圣同志又将目光落在郭拙诚脸上,问道:“这就是你退出部队、继续科研的原因?我相信就算将来到处都是导弹,部队也是不可替代的吧?”
    郭拙诚回答道:“是的。但战士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功能将被无人战斗机、无人装甲车所代替,而真正的部队主要用来收尾和收拾残局,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占领。但战争的胜负早已经由导弹所决定。”
    贤圣同志问道:“我们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不再被西方国家甩开,必须在计算机技术上追上并超过他们?”
    郭拙诚肯定地说道:“是的,必须这样。”
    虽然他知道这么说话有点越格:面对一个国家元首,你一个小小的地师级干部也太张狂了吧?但郭拙诚知道贤圣同志是一个虚怀若谷的君子,也是一个宽厚的长者,不会计较这些形势上的东西。再说自己现在努力以一个孩子的身份说话,一个孩子能有大人那么多穷讲究吗?
    果然,贤圣同志点了点头,没有任何的不快。
    郭拙诚又说道:“除了大力引进半导体、特别是硅晶圆的生产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我们还应引进特种金属冶炼设备、传感器技术、汽车和坦克发动机技术。”
    “对于苏联的入侵,你有什么建议?”贤圣同志笑问道。
    “那我就不谦虚了。虽然我知道首长您成竹在胸,但我也利用这个难道表现的机会吹一吹牛。”郭拙诚笑了笑,说道,“我认为苏联是不可能征服阿富汗的,就如当年越南有我们国家支持的,而气势汹汹的美国人只能铩羽而归一样。当年的越南与美国相比于现在的苏联和阿富汗,虽然阿富汗可能弱小些,但他们有美国和我们中国的支持,苏联绝对不可能成功。而且现在的苏联表面看强大无比,比当年的美国还狰狞,但强大的军力掩盖不了他们内部的社会矛盾,掩盖不了他们后继乏力的本质。
    既然我们知道他们无法得逞,而且他们还可能陷入阿富汗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我们就可以、或者说应该好好地利用以获取更大的好处,趁着现在美国和欧洲国家还不知道这次战争的最终结果,我建议我们国家采取如下策略或政策:雷声大雨点小,不见好处不动手。”
    对于郭拙诚的无耻,贤圣同志笑了起来:“哈哈,你这个小赖皮。好像还能从美国佬那里挖一大块下来似的。”
    郭拙诚也笑道:“首长,您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您只不过想文雅一点挖,我是很无耻地挖,反正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为什么不挖?当年他们美国佬和其他七个国家一起入侵过我国的,我们现在只不过是收回一点利息而已。”
    贤圣同志想不到这个小家伙脸皮这么厚,要东西要的理直气壮。他说道:“如果我们拖拖拉拉,受苦的可是阿富汗的老百姓啊,我们总不能看着邻居家里的人遭受痛苦而无动于衷吧?再说,救阿富汗也是救我们自己,就如我们救朝鲜、救越南一样。一个大国应该有一个大国的气度。”
    郭拙诚如孩子似地马上反驳道:“首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怎么能用邻居与邻居之间的关系来等同呢?邻居与邻居之间关系再差,也很少刀刃相见吧?而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是常有的事情。有人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既然我们生长在中国,我们就只能全心全意为中国人谋利益,别国的狗屁事情与我们啥关系也没有。不是吗?”
    !#


第三八七章 寄予厚望
    第三七章寄予厚望
    郭拙诚知道自己面前这位睿智的老人什么都知道,他之所以班ménnong斧,并不是奢望这位坚强如钢的老人突然改变他的决定,他只是提醒一下。
    贤圣同志这批革命者与前世的那些不要脸皮谋si利的政客不同,也与外国那些为了选票什么都不顾的政客不同,他们都是从农民家庭出来的,还濒着“与人为善”的淳朴农民思想,就是自己家里穷光蛋也要让客人吃好喝好。
    郭拙诚之说这么多,只是想稍微灌输一点自si自利、多替自己国家考虑的理念给他们。
    贤圣同志哭笑不得地说道:“不出头不扛旗是对的,但你这样一味地谋取利益不讲付出,世界上哪有这种好事?利益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有国家付出才有另一个国家得到。就如你为了引进那三亿美元设备,不也付出了星火计算机技术吗?两者只有都能实现有利可图才可能进行jiāo往。我们中国只要不当傻大个就行了。”
    显然贤圣同志只是想了解一下郭拙诚为什么能准确判断出苏联的这次入侵:郭拙诚对引进三亿美元设备的自信让他感到狐疑,特别是听郭拙诚说过几天后美国就会放行这批设备,让他更是感觉到有什么大事发生。现在阿富汗战争爆发,他一下就知道这个小子早已经预知了这次战事会爆发,也知道这次战事会帮助他解决那三亿美元设备进口的阻拦。
    “他的情报为什么这么准确?”这是贤圣同志悬在心头的一个巨大的疑问,这小子的预测能力实在有点邪乎,心里甚至有点舍不得将他派到基层锻炼。
    之所以将郭拙诚从最适合他的开发区一把手位置上调离,是因为贤圣同志有更多的想法,他觉得这小子是一块没有雕琢的宝yu,如果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束缚他,很可能会让他畸形增长,虽然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对国家的贡献远远没有一个领导者的用处大。从文化大命革那段特殊时期过来、深知那段特殊时期危害的他,最大的感受是政策的重要xing,好的政策能让国家兴旺发达,不好的政策能使国家陷入深渊。而好政策是由jing明的领导者制订的,国家最需要的就是这种jing明的领导者。现在人才极缺乏,但不是做具体事的人才少了,而是统领一方的大将太少了。
    很多以前还可以担当一面的大将被死或老死,即使残留下来的几个人也因为身体的原因、年龄的原因而只能处于休养状态。而且这一辈的人因为受到过害,思想多少有点扭曲或偏ji,他们要么死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断强调政策回到解初期那段红火的日子,从而变得必固执,要么要求彻底否定现有的一切政策,宣扬所有的都得重起炉灶再来。
    现在担任中高级干部的人很多就是在那段特殊时期提拔上来的,喊口号的本事不缺但做实事的能力很少。贤圣同志很想将那些夸夸其谈、尸位素餐的人赶下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不出大luàn子,也没有人顶上来啊。
    自从知道了郭拙诚,他就注意上了这个令人惊讶的小子,注意到他小小年纪就能指挥一个团队研制“hy—001火炮控制辅助系统”并获得全面成功,知道那些专家学者都能服从他的指挥安排。在部队里,这个小子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将一群吊儿郎当的麻烦兵调教成一等一的好兵,将几十号人调教成一个无坚不摧的整体。在越南战场上,他不但指挥了一个连、一个营,还指挥了一个团,而且战果辉煌。……
    最为难得的是,这小子眼光独特,很有经济头脑,看到了越南的钛矿设备后,竟然可以抛弃战功不要,而致力于将这个价值昂贵的钛矿设备夺下来运送回国。现在这套设备不但让中国得到了一笔额外之财,更主要的是能大大提升中国研制、生产厂矿机械设备的能力。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深远的。
    等郭拙诚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开发出星火计算机后,贤圣同志更是下定了决心要将这个小子好好培养。因为这小子有着其他官员完全没有的与国外企业家打jiāo通的能力,具备一个开拓型人才的所有素质:其他人面对西环电子公司只能一步步退让,只求能把计算机销售出去。而郭拙诚不但能为国家赚回巨额利润,能利用专利技术让国外厂商对中国技术刮目相看,更为主要的是他能桥对方的鼻子走,能够让自己赚了大钱的同时让对方感ji他。
    贤圣同志不让郭拙诚担任开发区一把手,就是不想杀ji取卵,不想将他局限在技术方面、局限在日常的管理方面,而是要将他磨练,要让他基层、对全局有一个通盘的了解。更消他能破解农村、乡镇发展的难题。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般人看来是解决农村问题的灵丹妙yào,但作为一个睿智的政治家,他知道这个把田地分到各农户只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临时措施,暂时能让农民吃饱饭,能够过得比大集体时好一些。只要用脑袋想一想,每家每户凭分到的三四亩地怎么也不可能因此发财。过去一些地主有土地上百亩,也无法发财,只不过有饭吃而已。除非家有良田千亩,又是士大夫家庭,不用缴税。
    可中国的现状就是人多地少,每人能平均分到两亩地就是上限,上十亩、上百亩良田只能是做梦,也就是说农民束缚在地里想发财绝对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年轻时留学法国、最近亲自访问过美国的贤圣同志知道,将田地这么分下去,变成了一个个零碎的地块,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根本就是背道而驰: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无法进行现代化的统一防病治虫,也不利于大型机械化规模化灌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张三的棉huā出现了病害打农yào,害虫很可能跑到李四的地里,当李四发现自己的地里有虫害而打yào时,害虫又飞到王五家的地里,王五家喷洒农yào的时候,害虫很可能又重新回到张三家。因为农yào的有效期是有限的,杀虫的效果远远没有统一进行好,还làng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个无奈之举是中国的现状
    i的,分田到户虽然是一个麻烦,但总比继续搞大集体大家一起饿死强得多,如果继续大集体的搞法,国家将很快崩溃。
    贤圣同志深深知道中国的出路、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还是得靠现代化,还是靠工业才行。巨大的农业人口如何平稳的、安全地转化为工业人口,如何创造比农业多得多的工业利润,他自认没有经验,最多就是mo着石头过河。他现在有点寄消于眼前这个小子,寄消这个既懂组织管理、又对国外情况熟悉、还具有长远目光的小子能探索一条新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子出来,以彻底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
    探索这条路子绝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远比郭拙诚发明几项专利、远比开发几个轰动美国的新产品、远比为国家赚钱几亿美元、远比他带出一个师一个军……,意义重大得多。
    之所以让郭拙诚直接下基层,不让他直接掌控一个县甚至一个地区,是因为这样做风险最小,受到的阻力最小,中央也好控制,毕竟这只是mo索,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如果他真的在小地方成功了,再让他掌控更大的地域不迟。
    反正他还年轻,不,可以说是年幼,时间对他充裕得很,即使十年年又何妨?就算十年之后,很多孩子才刚刚大学毕业呢。
    对于郭拙诚似是而非地回答他如何知道阿富汗战争的爆发,贤圣同志没有在深究。对于他口无遮拦的说出那些在国际上只重利益的说辞,贤圣同志只是笑了笑:小子,你还不知道人穷志短是什么概念,等你到了基层你就知道只谋求利益是如何的艰难。你真以为第一代开国领袖都是傻子,都是拿着钱当纸片luàn扔的二世祖?支援其他穷国都是有目的的!
    想到这里,他越发下定了决心,让郭拙诚到基层好好锤炼锤炼。
    说完这些,两人还就西环电子公司所派人员的监视问题进行了jiāo流。虽然贤圣同志不相信郭拙诚所说的,什么他之所以能分析出苏联入侵阿富汗,就是因为从西环电子公司的人员中得到了情报,但对于防止西方国家就此派间谍、特工进来是必须做的,为了减少麻烦,为了不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坏,这些外国人必须监视。
    因为郭拙诚之前说过那些话,此时的他只好自认倒霉,附和着要对外国人监视,支持贤圣同志有关限制外国人的活动区域,限制外国人接触的秘密等级,以及对自己国家的人员进行相关的保密安全教育。





第三八八章 一件大事
    第三八八章一件大事
    俗话说小心没大错,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