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功高权重- 第6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国有好感,万一其中有人嘴巴不严给说出去了,这问题就严重了。
    背后支持苏联对抗他们美国是一回事,这个可以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本来就是相互利用,他们美国经常这么做,不管对方是盟友还是敌国,被对方发现或最后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抗议一下而已,私底下要求或警告对方不再做这种损害盟友的事,大家彼此心照不宣。
    前世和这一世世界上发生过多起代理人的战争,这些战争很多时候双方的背后都是站着美国和苏联,都鼓动其他国家相互厮杀,但自己不上阵,双方依然保持“良好”的关系。
    而亲自动手对盟友下杀手又是另外一回事,这几乎相当于宣战,即使军方或政府不追究,国内的民众也不会答应,政府很可能为了平息国内的怒火而对对方动武。
    郭拙诚心里笑了一下,嘴里装出没听出对方语气里的郁闷,说道:“为了避免危险,在经过他们的天空可能会和他们联系,但如果进展顺利就没有必要了,不过,事先我们得跟他们打一个招呼。”
    乌代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问道:“郭,就你所知道的,伊朗军队战斗力到底如何?与我军相比,他们到底是优还是劣?”
    郭拙诚知道乌代心里现在很渴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要表现得比他父亲还要好,显示他比他父亲更能担任总统职位。现在伊拉克国内和国外都已经传出萨达姆的突然死亡存在太多蹊跷,虽然他死的时候确实有游击队发起了进攻,但这些名不经传的游击队怎么可能获得萨达姆的行动路线?怎么在好几条备选路线中恰恰选中了这一条?还有他们怎么会提前几天潜伏在那个位置上,潜伏得那么坚决、那么肯定?
    为什么巡逻人员多次巡逻都避开了那个山坡,不像其他地方不但山坡都巡视了,而是山顶也进行了仔细检查,还在好几个山顶布置了狙击手?
    为什么游击队的炸…弹爆炸的时候那么巧妙,一下就炸中了萨达姆的座驾,而且游击队的武器射击的目标几乎都是萨达姆乘坐的汽车,其他车辆上落在的子弹微乎其微?为什么萨达姆一死他们就快速撤退?
    (感谢kel、漠孤烟、飘渺毒刀的打赏,感谢各位的订阅支持)

第1169章 渴望战功
    特别诛心的是,有人责问调查萨达姆死因的人:为什么乌代指挥的围剿部队出动那么那么快捷?围剿部队里的特种兵的枪法那么精准将游击队一一击杀,可又让好几个游击队员在那么远的逃跑距离上能逃出生天?为什么逃出去的都是一些小人物,有一点点指挥权的游击队都被一枪击毙一个活口也没有留下?
    ……
    随着国内有心人的推波助澜,特别是国外媒体的大力宣传,萨达姆的死越发显得扑朔迷离。
    很多人将怀疑的对象直接锁定在萨达姆的继承者乌代身上。国内的人不敢说乌代是杀害萨达姆的凶手,不敢直说他是幕后的导演,但国外的媒体却没有这么担忧和隐晦,直接说他就是指挥一支新训练的特战部队将萨达姆干掉的。
    如果只是怀疑,只是猜测,乌代尚不会有什么担心的,也不会如此紧张。
    他现在担心的是他的情报机关已经获得一个消息,那就是有不少的人说他乌代心太狠,杀人如麻,对政敌太残酷,他们担心自己步那些死者的后尘被乌代干掉。
    他们正在酝酿对他发难,准备用他的弟弟库塞来取代他,其理由就是乌代杀害了他的父亲,杀害了伊拉克的总统,不配当总统,而是应该处以绞刑。
    虽然乌代下令情报人员严格追查,并将他的弟弟库塞严密监视起来,势必挖出这些黑暗中的硕鼠,可是因为这些家伙藏得很深,加上他们势力不小,情报人员很难找到真凭实据将他们逮捕。
    当然,乌代可不是一个善男信女。让他苦等真凭实据之后再杀那些私下想置他于死地的人是不可能的。不说他们是想置他于死地,就是想反对他,他也要将对方从肉…体上进行消灭。现在面对这些人那更是要先发制人,只不过他也不想在当前的情况下做出太大的动静,引起太大的反弹和混乱,而是想利用一场战役的胜利来掩盖他在国内举起屠刀的行动。
    他甚至想好了怎样将弟弟库塞神不知鬼不觉干掉的计划。
    只要自己能够将伊朗军队打得打败,有了这个辉煌的战果,国内的老百姓是不会注意哪些官员突然消失了的,即使有所怀疑也会因为庆祝胜利而不放在心上。
    这就是他迫切希望与郭拙诚见面。希望郭拙诚到伊拉克来的原因。在他看来,郭拙诚就是战神,虽然他一向自负,但也自认自己在指挥战争方面不如郭拙诚,他对郭拙诚这个中国人产生了明显的依赖心。觉得什么事交给他都能搞妥,就看他是不是愿意帮忙,就看他是否能不顾忌他们中国与伊朗的关系。不说郭拙诚只是要十个特种兵,他就是要一万精锐部队,让一万精锐部队死于非命也愿意,反正郭拙诚或者他的手下又能为伊拉克培训出更多的精锐部队不是?至于那些士兵的生命,他是不放在心里的。
    那些士兵在乌代的心里只是一堆可以移动、可以说话的机器而已。他们只不过是他“仓库”里的一堆工具,或者说他们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只要数字的总数不变,换一茬没有什么不好。
    郭拙诚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来找乌代的。不但是因为他知道损失了这些特种兵乌代和伊拉克不会找他的麻烦。而且乌代这个独…裁者还会主动帮郭拙诚善后,能够消除一切痕迹,不但局外人不知道,就是在乌代身边的一些高级军官也不知道。美国更是无从查起。
    当然,还有一个说不出的原因就是郭拙诚抓有乌代弑父的把柄。萨达姆是如何死的,参与了这场行动的郭拙诚知道得清清楚楚,乌代也知道郭拙诚清楚,很多中国特种兵也清楚。乌代想不贴心帮忙郭拙诚都不行。
    只不过,乌代还真不是因为郭拙诚抓了他的把柄才贴心办事的,他是真心想替郭拙诚办事,想与郭拙诚进一步搞好关系,从而希望得到郭拙诚的帮助。他想从郭拙诚身上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先进武器、战争谋略、部队培训教官,甚至粮食、蔬菜、农业机械等等都需要。
    现在琼海岛的蔬菜很多就出口到伊拉克来,而粮食因为中国国内自己还不足,只能象征性地出口一点点。
    见郭拙诚迟迟没有说话,乌代又说道:“我知道我的部队战斗力不强,但那是与你们中国的军队比,是与美国和苏联的军队比,你们这些大国的军队我们当然比不过,可是,我们的军队应该比其他国家的军队强吧?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斗积累,又拥有了这么多来自你们国家的武器,怎么说可以和伊朗可以一战。不是吗?”
    郭拙诚说道:“我理解你想取得胜利的想法,但要我说你手下的军队和伊朗的军队战斗力几乎不相上下。虽然你们的军队经过了长期的战争积累了经验,很多士兵因为战功而成了军官,知道如何打仗,如何带兵。而伊朗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在推翻原有的王室后新建立的,战斗经验欠缺,很多新兵甚至都只知道开枪。
    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从旧军队过来的军官都是经过了美国专业培训了的,具有较高的指挥素质和对现代战场有较深刻的了解,他们能够在战斗中飞快接受经验。前面的战斗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你们的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你们的军队将他们打得狼狈而逃,你们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战绩辉煌。
    可随着战争的进展,你们的进攻越来越吃力,你们的战果越来越小,最后被他们赶出了国土并被他们占领了第二大城市,如果不是总统你当机立断事先潜伏重兵于周围,一举收复失地,到现在情况未必有这么乐观。
    可以说,他们现在已经具有了与你们相同的战力,他们也装备了新式武器,他们还比你们征召了更多的部队。战斗一旦爆发,我还真不看好你们。”
    乌代听了郭拙诚的话,又是自豪又是惭愧:什么当机立断,什么一举收复,什么潜伏重兵……,都是郭拙诚做出来的事,或者是郭拙诚全力帮忙的原因,没有他主动提出打赌并赊购一批重武器——坦克和自行火炮——给伊拉克,没有他在萨达姆面前鼓动,自己就不可能拥有一支强大的机械化部队?没有郭拙诚劝说自己静下心来带领这支临时组建的机械化部队潜心训练,最后潜伏在山区,哪有他乌代的今天?
    当然,这场战斗是他指挥的,是他的部下取得的战果,他也有足够的理由自豪。
    他有点不服气地说道:“郭,我承认我们在战争后期失利了。但我和我的参谋人员以及很多阿拉伯兄弟都认为我们伊拉克之所以失利,是因为我们的战线太多,我们的补给线太长,加上我父亲轻敌而且有指挥错误,这才导致惨败的。可现在我们就在我国的边境线上战斗,就在家门口打仗,比伊朗的补给线短得多,需要照顾的地方也少得多,加上你的帮忙,我们不就有了更大的胜算吗?”
    虽然注意到了乌代热切的目光,但郭拙诚还是很不客气地否定道:“你这是拿战败时的情况与你现在比,将战败的原因往现在的局势上套,因而得出现在的情况比战败时的情况有利得多。可是,你没有比较你们两**队的士气,没有比较你们两国的战争潜力。”
    乌代不满意地说道:“我军的士气难道不如他们?我国的战争潜力比他们不少小吧?更何况他们还面临阿富汗苏军的压力,那里还牵制了他们不少的军队,牵制了他们不少的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是在两线作战。”
    郭拙诚说道:“你们的士气还真不如他们,首先你们是先胜后败,士气已堕,虽然后来取得了国土保卫战的胜利,但还是难以挽回士兵们失去的斗志,感受了很多战友死亡,很多朋友失去音信,他们不可避免的产生害怕和厌战情绪,他们不敢奢望他们还能再次攻入伊朗,再次取得之前的大胜,在他们心里,即使再次取得那样的大胜,也未必不会如以前一样被赶回来。
    而伊朗军队经过了先败后胜,虽然在攻入你们伊拉克的时候经过了一阵挫折,但他们的士气依然高涨,坚信他们能守住自己的国土,坚信自己的战斗力将越来越强。在他们看来最后的失败不是因为伊拉克军队有多强,而是自己被偷袭了,自己疲劳了,自己对伊拉克的地形不熟,所以被你们伊拉克占了空子。
    如果只是守卫自己的领土,他们认为绝不会让你们占一点便宜,还能利用他们熟悉的地形,充足的武器给你们重创,为他们失去的战友报仇,将前期失败的耻辱反过来送给你们。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哀兵必胜,他们现在就是哀兵,他们心里充满了仇恨,他们要复仇的心情非常强烈。这些都不是你们伊拉克军队所拥有的。
    其次,伊朗士兵在宗教的感召下舍身忘死,年轻人对新成立的国家充满了期望……”
    郭拙诚不是乌代的手下,说话的时候自然不用巴结他,不用迎合他,而是直言不讳地述说相关事实。
    (感谢各位的支持)

第1170章 惊喜的承诺
    乌代第一次听到如此“刺耳”的言论,也第一次开始从不利的方向来思考自己部队的战斗力,思考伊拉克的战略方阵。◎◎
    以前他听到的全是吹捧,全是伊拉克军队的强悍,可以在中东横扫诸国。
    郭拙诚喝了一口饮料,继续说道:“可以说这个新生的国家是他们年轻人努力得来的,他们很爱他们自己亲手建立的国家,为了保卫它,他们不惜付出一切,这一点我想你们都深有感受,很多新兵,甚至很多孩子都敢于赤手空拳地面对如雨的子弹、面对你们的坦克冲锋,尸体垫了一层又一层,但他们依然不惧。”
    乌代不得不点了点头,说道:“他们确实太狂热了,他们简直就是没有思维的机器人。”
    郭拙诚又说道:“说到战争潜力,伊朗的战争潜力还真不小,无论是他们的人口数量还是地域面积,都是你们伊拉克无法比拟的。当然,你们伊拉克有阿拉伯兄弟国家的支持,而伊朗还有苏联的牵制。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对战争有一定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内部原因。
    阿拉伯兄弟国家的援助再大也不够支持几场战斗的,几千美元够多了吧,但几次战斗下来还是荡然无存,将来重建需要的资金会更多。损失最大的是有战斗经验的士兵,这些都是无法用金钱来弥补的,死一个士兵就少一个士兵,你们的补充速度远远低于伊朗的补充速度,时间越久,你们的缺点就越会放大。
    苏军对伊朗的牵制很有限,如果说阿富汗战争开始之初伊朗军队会有所恐惧。会担心苏军占领阿富汗之后再入侵伊朗,打通他们向印度洋的通道,但到今日谁都知道不可能了。现在苏军并没有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而大部分采取的是守势,是在巩固已经占领的阿富汗领土。
    苏军占领阿富汗就已经引起了中国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警惕和愤怒,如果再进攻伊朗,则明显会受到各种阻力,他们会更加陷入更深的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所有伊朗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应对你们的进攻。”
    乌代听了郭拙诚的话,不由大为沮丧。一脸的失望,有点可怜兮兮地问道:“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不瞒你说,我真的希望能有一场大胜来处理国内一些棘手的事情。有人现在想推翻我,想将我弟弟拥上位。”
    他说话的样子根本不像一个手握别人生死大权的总统。反而像是一个邻家孩子。毕竟,他才二十岁,在前世的话,他才高中毕业读大学,确实是一个孩子而已。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如果一切顺利,他也许能有很多奇思妙想,可一旦遇到麻烦。他很容易一筹莫展,表现出无助和彷徨。
    况且他遇到的又是他一向倚重的郭拙诚,郭拙诚说不行,他在心里就认定了确实不行。
    一些话说出了口。他就更无顾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