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8-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只是想打个电话而已。”王小明的身高只比办公桌高出一个头,他的手臂根本够不着电话机,不爬上去是不行的。
  “你打电话?打给谁?”王坤想不通王小明会给谁打电话?
  “喂,喂,喂,请帮我接广州。”
  “对不起,线路正忙,接不过去。”
  听到这话,王小明只能悻悻的放下话筒,看来今天是别想和广州那边联系了,搞不好,整个S县的电话网络都已经瘫痪。
  “你打电话到广州干什么?”王坤不解的问道,自己也只去过一次广州,而王家的祖宗八代都有广州没有任何的关系。
  “爸,事到如今我也不能不跟你讲了,其实我和二伯上次去了一趟广州……”
  王坤张大着嘴巴听着王小明叙说他的广州之行,王坤知道王小明很会编故事,但是听他说的那么详细,没有亲身经历是不可能编出这样的故事来。既然不是故事,那就是真事。
  等王小明讲完,王坤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现在是既自豪又害怕,自豪的是,小明小小年纪就敢到广州去闯荡,而且一路上二哥好像还是一直听他的吩咐,包括在回来之后也是如此。害怕的是,如果路上出了什么意外那该怎么办?自己的这个儿子可是全家的希望,自从他懂事起,自己家就因他而改变了命运!
  “你刚才说什么?那个郭老板可以帮我们销售下水管?”后面的话王坤都没有听得太清楚,他只是隐隐约约的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他完全被王小明的前半部分所震撼了,造成了他的记忆延迟,直到现在他才突然想起这个最关键的消息。
  “对啊,这是今天上午我在邮电所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跟我讲的,但是后来线路突然不通了,我也没问的太清楚。”
  “这件事我必须马上向来东书记和德飞村长汇报!”王坤马上道,如果铸管厂的产品能打进广州市场,就算不赚钱,这个名声也好听啊,再说,产品销这么远,哪有不赚钱的?
  “爸,我觉得这件事你不应该先跟他汇报。”王小明这次却不支持父亲的行为。
  “为什么?”
  “第一,这个消息还不是十分的准确,如果这事没成怎么办?第二,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我希望你能用你的名义去把这件事办成,这样对你也好一些。”王小明说道。
  王小明这么“世故”的想法让王坤再次一次感叹,自己虽然才三十多岁,但是,是不是自己就已经老了?他当然知道,如果这件事由自己独自完成,那自己以后在厂里的威信和地位都将提高不少。
  PS:这几天每天都很忙,每天也写得不多,主要还是靠存稿支撑,但是再忙也要更新,为了大家的支持。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新书周榜竞争非常激烈,这一周能不能让本书出现在首页就看兄弟姐妹们的了。

  (。。)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电视
     更新时间:2009…5…25 10:07:42 本章字数:3275

  王小明第二天就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是王坤去学校帮他请的。理由是,王小明远在邻县的舅佬爷六十大寿,老爷子从来没有见过王小明,而实际上,王小明跟着王坤一起去了广州。
  这次出门,王坤听从王小明的意见,穿了一件中山装,也是王坤最拿得出手的一件衣服,呢绒毛料,虽然是手工制作,但是配上王坤多年教书养成的气质,再加上脚上的大头皮鞋,外人是看不出他其实只是个农民。
  “这么说你手头上有差不多五千块钱?”王坤一直等到了省城上了广州的火车才问起这个问题,从三塘镇到省城的火车,能听懂他们家乡话的不小,但是到了这趟列车上,能听懂他们说三塘镇话的人几乎为零。
  S县是古楚话的发源地之一,而且经过了上千年,但却还是那么的原汗原味,只不过每个地方都稍微加了一点工,在S县,有很多乡镇听不太懂隔壁乡镇的当地话是很正常的,可是说,S县的十六个乡镇,每个乡镇的语音都有点不同,同县的人能听懂一些,但要换成了外地人,听他们说话就像听外语一样。
  三塘镇的话有一个特点,说话的速度快,而且很多字和普通话的发言完全不同,所以普通的中国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只觉得像在听天方夜潭,一个字都听不懂。
  “是的,但是这次我没有全部带出来。”王小明说道。
  “什么?你带了钱在身上?多少?”王坤突然非常的紧张的问道,他的个性历来是小心翼翼,像第一次去广州时,他就把货款给缝在了内裤上。
  “四千五。”这其中四千三王小明是要用来进货的,而多带了二百块钱,他想给自己买点合适的东西。
  如果此时可以尽情的吼叫,也许王坤将创造一个新的最高分贝的吉尼斯世纪记录。但是生性谨慎的他生生的忍住了,因为那样会招人别人异样的目光,也许因为自己的这声大吼就会让小偷惦记上自己。
  但是从这一刻起,一直到王小明把货款交给郭老板,王坤的眼睛都没合过,哪怕是眨眼,他也要提醒自己,速度要快,他是无时无刻的盯着王小明的书包,那里面除了装了几叠信纸和笔之外就全部是整捆整捆的人民币。现在还没有大额的钞票,最大的也就是十元,四千五百元放在一起,占的面积可不小。
  “你放在那里?”王坤用眼睛看了看王小明的书记。
  “是啊,要不然身上哪能放得下?”王小明却毫不在意,他知道,这几年中国的治安是建国以来最好的,而且就算是有小偷敢来偷,偷到手之后他还得乖乖还回来,要知道如果被抓到,肯定得判死刑,谁会不把自己的性命当回事?
  “你昨天晚上怎么不告诉我?”王坤的意思很明显,昨天晚上告诉他,他就有时间把钱全部缝在内裤上。
  “爸,你放心,一路上很安全的。”王小明安慰父亲道。
  可是王坤哪会相信王小明,虽然一直以来王小明的所作所为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是这次不同,王坤的性格决定了他必须时刻警惕。
  因为这件事,王坤一路上很少再和王小明说话,而火车也开得慢,王小明只要在车上赶稿,前天小说月刊的胡言编辑就给王小明来了信,他要求王小明尽快把忠侠恩仇的第三部寄给他,而且这次胡言承诺,此次王小明的稿费将按照一千字一百元来支付。
  王小明现在对钱倒没有像去年那样的看重,他只是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责任。结束完这部小说之后,王小明就决定不再写小说,特别是这种长篇小说,太累人了。到时如果要写,也只想写点短篇什么的。
  出了广州火车站之后,王坤就马上催促王小明马上去郭老板那里,厂里的业务现在倒是小事,主要是王小明把身上的货款交给郭老板之后,王坤就能放下心来了,他昨天晚上可是一夜没睡,连眼睛都没合上过,最多也就是眨眨眼。
  “小王,你不是要汇款过来吗?怎么亲自来了?”郭老板见到王小明很意外,前天王小明还跟自己来电话说要把钱给自己汇过来,没想到今天他竟然亲自上门来了。
  “这次来主要不是进货,而是因为我们村里铸管厂的事,这位是我爸爸,王坤。他是我们王家村铸管厂的副厂长,这次来主要是谈他们厂的业务。”王小明说道。
  “小明,你先办你的好,办好之后再谈我们的事。”王坤跟郭老板打过招呼之后马上说道。
  “好吧,钱在我身上又不会飞走。”王小明碰到这样的父亲只能妥协。
  “郭老板,我们的事简单,先办我们的事,这是四千三百块钱,你点点。”王小明把在家里已经点好的钞票一捆一捆拿了出来交给郭老板,现在他只剩下两百块钱了。
  “行,我马上给你准备货物。”郭老板是生意人,能先把生意做成他求之不得。
  “你说要送我一件东西,是什么?”王小明在郭老板点钱的时候问道。
  “你看看就是它,这是我这里的新产品,你拿到内地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郭老板眼睛盯着钱,用手虚指了后面的货架。
  “电视机?”王小明顺着郭老板的手指的方向望去,马上就发现了郭老板这里多了个新品牌,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对,如果你没来,我准备送你一台,也希望你以后能帮我销点货。”郭老板点钱的速度相当快,比银行里的最佳点钞手不遑多让。
  “这个什么价?”王小明的大脑马上在飞快的动作,他在核算如果自己这次进点电视机回去能不能卖得出去,而且还要买一个好价格。
  “这个有点贵,因为是新品种,一百六十元。”郭老板说道。
  “我要十台,不,十五台,收音机和手表只进一半了,可以吗?”王小明说道,他这次准备进四千三百块钱的货,也就是二百五十台收音和一千块电子表,这些东西拿回去应该能卖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毕竟就算是S县也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县,人民的消费水平有限。但是电视机则不同,王小明到现在都还记得,再过一年,村里就有人买了电视机,当然简直是全村轰动啊,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主人家只能把电视机搬到屋外,否则看的人太多,屋里根本站不下。
  “你很有气魄,那我给你准备一百二十五台收音和五百块电子表和十六台电视机,其中一台是送你的。”郭老板道。
  “爸,你能不能借我五十块,我身上只有二百,这四千三还差郭老板五十块呢。”王小明马上把书包里的钱全部拿了出来,看来这次想买点东西的愿意又落空了。
  “小王,就别向你爸借了,这五十块免了,你再给我二百就行。”郭老板很惊讶王小明的计算速度,要知道他的儿子和王小明差不多大,可是现在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而王小明却在转眼间就把几千块的数目算清了。
  王坤已经完全傻了,他没想到小明作出这么重大的一个决定竟然如果草率,一台电视机一百六,十台就是一千六,十五台就是二千四啊,他难道不知道这是一笔多么大的款子吗?
  “小明,你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王坤有点担心,正月初旬的时候,自己在三塘镇上就只卖了二天的好时机,到第三天就不行了,当时还只有二十台收音机和八十块电子表。现在王小明一下子就要拿回去一百二十五台收音机和五百块电子表,他能卖出去吗?要知道,如果卖掉了,确实就能发笔财,但是如果卖不掉,全部压在手里呢?
  “爸,这事不用考虑,我知道你担心,但是你放心,咱们一回去就在县里开个电器行,专门卖这些东西,我就不相信,整个S县消化不了这点东西。”王小明说道。
  在王家父子对话的时候,郭老板已经把货给他们准备好了,王小明随时可以提货走了。王坤看到事已定局,而且接下来自己还有事求郭老板,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他刚刚才放下来的心,又悬在了半空中。
  “王厂长,我跟你儿子的生意做成了,接下来我要带你去见一个人。”郭老板很干脆,他知道王坤很急,而且广州这边其实也很急,所以事情一完,他马上就准备帮王坤联系铸管厂的业务。

  (。。)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业务
     更新时间:2009…5…25 10:07:43 本章字数:25

  郭老板之所以敢在电话里说出那样的话是有根据的,他的亲哥,郭兴是广州市城建局的副局长,现在广州的城市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缺乏,很多工地甚至是到了等米下锅的地步,像红砖、水泥、钢筋,只要你能运到广州来,销路根本不用考虑,自然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要买你的东西。
  此时的广州城建局副局长远没有后世那样难得见一面,郭老板直接把王小明和王坤带到了郭兴的办公室。
  郭兴很忙,他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响个不停,王小明发现自己进来十分钟了,他的电话就没有停过,连郭老板也觉得不好意思,他向王坤解释道:“现在广州到处都在搞建设,城建局已经成了整个广州市城建系统的后勤部了。”
  王小明听到这话时跟王坤对视了一眼,双方都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到了欣喜,看来王家村铸管厂算是找到了一个大客户。
  又过了十来分钟,郭兴才终于打完电话,他走过来对他们说道:“实在不好意思,现在的城建工作实在是太困难了,我没有太多的时间,也就不和你们多聊,你有下水道管?”
  “我们从十公分到八十公分的都有。”王坤操着他那口略带三塘镇噪音的普通话说道。
  “我这样跟你们说吧,现在所有的下水道管我们都非常缺乏,不管什么型号什么规格我们都要,但前提是你们的标准要是国家统一的。”郭兴说道。
  “这当然没问题,我们厂里的生产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程序,这是我们的产品照片,你可以看一下。”王坤拿出几张照片,那是村里铸管厂生产车间的画面和坪里堆积如山的下水道管。
  “好,我们先谈价格吧,你们的价格怎么样?”郭兴不在意王家村的生产规模,他只在乎产品。
  “我们也是第一次把产品销到广州来,要不你看着办吧,别人什么价我们也什么价。”王坤说道,这是在来的车上王小明跟他商量好的,王家村铸管厂的产品以往都只销在本县及周围,成本是一千元左右的铸管,出厂价在一千八到二千的样子。但是这次要运到广州,运费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报高了,怕对方接受不了,如果报低了,厂里就吃亏了,所以最好能由对方来确定价格。
  “呵呵,看来你们很会做生意嘛,这样,我拿一份其他企业的合同,如果你们觉得可以,我们就按照他们的价格来怎么样?”郭兴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王小明,在上次和弟弟聊天的时候他就听说过,有个小孩子做生意很不错,而现在看来,他的父亲也很行。本来郭兴完全可以房间压低一下价格,但是现在他需要进的建筑材料实在太高,如果每笔合同都要仔细推敲,那他的时间就不够用了,所以借鉴其他同行的合同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当然可以,我相信只要其他企业能做,我们肯定也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