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贞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迹贞观-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张汉东正在家中陪着兰兰教几个孩子的功课,突然听宫中传讯,急忙穿好官服往宫中赶去。
  没过多久,就见张汉东踏着步子走进了宫殿。
  “臣张汉东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汉东,朕今日起驳回你可不早朝的圣令,你可有意见?”
  张汉东眉头一皱,难不成有人大小报告?
  “臣没有意见!”
  “今日军器局与北衙的事,你可曾过问?”
  张汉东奇怪了,皇上从来不与他在朝堂之上谈起军器局的事情,更不用说北衙的事情,因为哪里牵扯到皇家军这只特殊军队,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会提起这事情来。
  “回皇上,臣一直兢兢业业不曾荒废过皇上安排的事务。”张汉东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黯然住下不再言语。
  皇上闻言也不多说“长孙大人,你与张大人先说说看。”
  张汉东闻言见长孙无忌躬身出列,看他这架势怕是要与自己拼个你死我活方才罢休。
  张汉东盯着长孙,见他步步走来对着皇上一礼之后方才说道“张大人,听皇上说你前些日子曾要求将北衙大军独成我大唐军事一卫,可有此事?”
  张汉东点点头,他知道长孙可没孔颖达这么好对付,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那本官想要问问,张大人此意处于何目的?”
  张汉东微皱眉头“长孙大人此话合意?下官做事,自然是为皇上考虑,为我大唐天下百姓考虑,当然不会是私利。”
  “张大人言重了,本官的意思是说,张大人一直要求皇上准你将北衙统成一卫,想法自然是好,况且北衙禁卫军想必朝中都已经见到,独成一卫自然不差,可是张大人可曾想过,这样以来,皇上的安慰,整个皇城的安慰又当如何是好?”
  张汉东闻言看看皇上,见他一副老态龙钟不管不问的模样,这老家伙在想些什么东西?张汉东不可能说是手底下还有一直皇家军吧。
  见张汉东语塞,长孙接着说道“张大人,你这番心思我门自然是明了,为我大唐江山社稷,将禁卫军练至如斯也算是一大功劳,可是你这想要独成一卫的想法却让朝中诸多大臣不敢苟同,天下人也不敢苟同,到时候出了什么叉子,就不好收拾了,就怕连皇上年纪你才华横溢,想要袒护你,也不行,当然本官是信你的,朝中诸位大热有都看到了,张大人为国为民,自然不可能做出那些拥兵自重,违反圣意的事情来。”
  张汉东刚听长孙说到一半已然心惊不已,这话在朝堂之上说出来,虽然看似在为自己辩护,其中深意就怕是连个傻瓜也能听得出来,张汉东偷偷猫了一眼皇上见他果然眉间一抹异样的色彩,张汉东这才意识到自己最大的靠山已经渐渐偏离了自己。
  等到长孙大人说完,张汉东退开长孙突然噗通一声扑到在大殿之上痛哭流涕“皇上,微臣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臣为我大唐军器劳心劳苦,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皇上,臣衷心耿耿,皇上明鉴呐!”
  “好啦,你起来吧,朕又没说你,你倒来哭闹个什么事儿?起来!这大之上岂容你能胡来?”皇上盯着大殿之上的张汉东不知为何他今日居然有这般举动,要放在往日怎会如此鲁莽,难道长孙说的是真的?一个是亲舅子,一个呢?什么也不是。信谁不信谁,自然在他心中立马见了个分晓。
  此时正坐在一边的房玄龄等几位老大臣依然心惊不已,张汉东今日的作为俨然失去他往日的风格,难道他不知道,这样看似与皇上表衷,想要与皇上维持良好的臣工关系,可皇上是什么人?这样一来反而让皇上更加疏远他,难道张汉东看不通这一层?
  下了早朝,张汉东刚刚走出大殿,就被房玄龄拉住。
  “贤侄,莽撞,莽撞啊。”房玄龄悄声的说着,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张汉东微微皱眉问道“怎么了?伯父,难道小侄有什么不对吗?”
  “哼,何止不对,你简直就是在胡来。”房玄龄还没说话,一边程妖精上来就是一声臭骂“看你小子往日里精明能干的模样,怎么到了这当口上,就这么糊涂,我那闺女要是知道你这般莽撞,怕是早气得不行。”
  “呃。岳父大人,此话怎讲?”张汉东依旧蒙在鼓里。
  “连我都看得出来,长孙那厮在故意害你,你还顺着他去。你想死不打紧,别拖上老夫的闺女才是。混小子,怎么凭地糊涂?!”程老妖精说着就要上前揍人。却被房玄龄拉住。
  “贤侄,难道你真看不出来?”房玄龄出言问道。却见张汉东很是纳闷的摇摇头,房玄龄还带说话却听张汉东说道“诶,岳父大人,伯父,你们担心我作甚,皇上自然知道臣下一片赤胆忠心,不打紧不打紧的。”说着不待两人回话,自己大跨步走出来宫门之外。
  正在此时,长孙恰好从两人身边走过,见两人这般模样,也知道是苦劝张汉东无果,颔首微微一笑便离开了。
  待长孙远远的走出宫门之外,房玄龄方才笑说道“老程,你这贤婿可是个人才呐。”
  程老妖精嘿嘿一笑“废话,我老程招的女婿会差了不成?”
  两人尽都相似一笑心中明了。


第二卷 长安风云 第一百二十四章 沦陷(二)
  “看来我们还得陪着他把这出戏演完才行,你说呢,老程大人?”
  程妖精点点头“正好,我老程也闲得无聊,估计这小子怕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我们都不帮他,这整个朝堂怕是没人能够帮他了。”
  “怎么说话呢?我那两个孙儿还在他手上,怎么说,本将也得出把力才是。”
  “哟,李将军,嘿嘿,你还真是顺风耳,偷听老程说话,怎么,今天晚上要不要到我府上喝几杯小酒?”程妖精见来人正是李绩出言打趣道。
  李绩微微一笑“跟你喝酒?算了,我还不如到房国公府上蹭顿酒菜罢了,房国共,不介意吧?”
  房玄龄闻言笑道“李将军哪里话,大家同朝为官多年,怎么还这么客气。”
  三个老家伙说笑着方才出了宫门,离开皇宫。
  太子东宫,称心正在一旁为太子揉捏肩头,太子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心情很是愉快“张汉东时日不久也。”
  称心笑笑也不言语。
  太子自顾说着“今日早朝,一贯聪明绝顶的张汉东居然做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情来,父皇依然起了疑心,我看张汉东折腾不了多少时日了,大患将去,便可黯然无忧了。”
  “太子真以为张汉东是那般愚昧无知的人吗?”称心面无表情冷冷的说道。
  太子闻言一惊“称心此话何意?本宫今日早朝明明看到张汉东扑到在大殿之上,那副模样好笑,呵呵,好笑啊。”
  称心闷哼一声“太子切莫让他给骗了,这只是张汉东的权宜之计。”见太子竖耳细听,称心接着说道“张汉东这是故意做给太子看的,也是故意做给长孙大人看的。”
  “是么?说来听听。”太子听称心这么一说好像也想到什么,急忙出声问道。
  “据太子观察,张汉东什么时候做过这般鲁莽之事?”
  太子细想之下,皱眉说道“好像还真没有过。你的意思是?”
  “张汉东是在示弱,暗中积蓄力量。等着最后一击,太子,张汉东已经下定决心与我们对峙而立了,其实这才是我们最危险的时候。”
  称心一句惊醒梦中人,太子这才明白,张汉东不懂声色,只能说明他还在估计旧情不与自己为难,可今日一见,很显然张汉东已经有所动作,这样以来,他是彻底不顾两人晋阳之交了。
  太子突然转身“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等!”
  太子皱眉。
  “等到张汉东露出他的尾巴,皇上终究不会忍耐太久,说不定张汉东到时候做戏成真,皇上自己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千万不能有所行动,包括长孙大人。”称心轻声的说着,太子点点头“对,你说得对,本宫差点就中了他的道。”
  两人话一说完,称心却是悄然落到太子怀中,媚然一笑,太子心动,自然又要做些苟且之事。(笔者不擅长这类,仅围观不解释。)
  张汉东依旧在军器局与北衙之中来回奔波,整日里忙忙碌碌,做出一副让皇上看出是在为他办事的状态,时有到皇上面前表功,这些都恰好表露在长孙面前,但是自从那次早朝之后,长孙不再多言,又安静的站在一旁。做他的老小人。
  再有十来天,就是春节,张汉东依旧忙的不亦乐乎,军器局有了张汉东亲自照看着,产量惊人,估计来年大唐军中都会装备上火炮,一些精锐还能装备最新式的火炮。大型床弩,怒击,新式长弓等依然普及军中,张亮传来消息,福州海军已经初具气势,琉球岛上那厮果真反了,这也是在张亮预料当中的事情,却不想刚刚开到沿海,就被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大唐海军几炮轰了回去,接着被张亮狠心的一窝端掉,现在除了那口畜生关在大牢之中,其他人全都放回去了,对大唐天子感恩戴德,估计以后都会安生,张亮在心中洋洋洒洒数万字,写的酣畅淋漓不亦乐乎,最后方才提到一万五千枚弩机什么时候到,张汉东估计这才是张亮那厮来信的主要原因。
  看完张亮的信,张汉东冷笑一声,娘的你到惦记着你的弩机,我自己的事情爱忙得不可开交呢。
  张汉东深思了一个晚上,终于下定决心,给张亮回了一封信,信的末尾也说好,来年春天,一定将弩机送到他手上。
  张汉东着人将信密封之后送到福州,刚刚回到大厅,就见一个老太监沉着脸走进了大院。
  “北衙禁卫军同龄,军器局尚书大人张汉东张大人何在?”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高公公。
  张汉东见高公公手上拿着圣旨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想着与他往日关系也还不错,笑嘻嘻的上前打个招呼,却见高公公依旧沉着脸说道“张大人,接旨吧,莫要虚礼了,杂家难办。”声音很轻,面色严肃,苦皱着眉头。
  看这模样出事了,张汉东第一反应就是如此,往日还要先嘻哈一番的高公公居然变的不近人情,其实张汉东明白,这已经是给了自己莫大的面子了。
  张汉东闻言也不迟疑,急忙让东慧招来全家老小,加上丫头家丁怕不下五十几口人这是第一次这么齐全的跪倒在大院之中。
  “臣张汉东跪听圣意!”张汉东说完,高公公方才拉开圣旨高声唱到“奉天承运,皇上有旨,军器局尚书张汉东,私开酒坊茶楼,虽有商亦入仕之实,但尔等入商忘实,现罚俸半年,查封酒坊茶楼,撤去北衙禁卫军统领职,一示警醒。钦此!”高公公一通唱完,整个张家大院竟都蓦然,张汉东微微一愣,高声说道“臣领旨!”
  张汉东起身之后从高公公手中接过圣旨,高公公叹息一声“张大人,杂家服侍皇上十几年,这次也摸不准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张大人好自为之了。”说完摇摇头出了门外。
  武媚娘见张汉东一脸颓色款步走上前来“东哥莫要如此。不管如何,还有我们姐妹陪着不是?”
  张汉东叹息一声,几位夫人尽都上前相扶,一家人依偎在一起,只有张汉东心中才明白,现在主要是看谁忍得久,谁先动,谁将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同时,罗通驸马府上也刚刚送走宫中传旨的太监。
  “驸马,父皇为何突然让你去做禁卫军统领?张大人呢?”
  罗通摇摇头“不知道”罗通说罢皱眉叹气“看来宫中要出大事了。”


第二卷 长安风云 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航(全书完)
  张汉东没禁卫军统领一职,朝中大臣心思不一,有得高兴,有得苦闷,有得持围观不语状态,主要是到现在为止还看不清楚皇上的意思。
  接着,没过几日,张汉东府上又接到圣旨。
  “、、、、、、撤去张汉东军器局尚书大人一职,官降一级,即日起任军器监监承,不得有误!钦此!”
  再过一日,孙思邈接到圣旨,升为军器局尚书。
  次日皇上密诏张汉东,撤去皇家军统领一职。薛仁贵任皇家军统领。
  过了数日,尉迟府上有旨,着令尉迟恭即可上任,接任薛仁贵十二卫左武卫一职,不得有误。
  临近除夕之夜,张汉东病倒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过节那天,张汉东突然好了,众多朋友前来问候,问他为什么突然变的活蹦乱跳,张汉东说道“身体好了,吃什么都香,呵呵,好了就是好了,没什么原因,就像你明明今天做的事情,别人偏偏说你是昨天做的,硬生生的把你昨天吃的饭说成是你今天吃的,就说你昨天没吃,有什么办法呢?吃了一个月的饭不是白吃了?”众人闻言不解。
  再过几日,皇上将一干职务都还给了张汉东,命张汉东带病西征,张汉东带上皇家军,北衙禁卫军,还有薛仁贵的长蛇阵开始了西征之途。
  程咬金不敢寂寞,也向皇上请命前往西征之途,于是,程咬金的大军开往西边列国,突厥留到最后,这是快肥肉,吐蕃在张汉东的大军下,再有大唐的火炮,直接不堪一击,颓然奔溃,吐蕃在程咬金的大军下,为风色动,直接溃逃一片,数月下来,败成一片。
  大食国,见大唐军士袭来,早就失去了气魄,尽相倒戈,东罗马,希腊也闻讯,急忙差遣使者与大唐张汉东何谈,张汉东不理,直接灭掉希腊,转眼一年过去了,朝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局势,长孙大人并没有像历史上说的那样,辅李治上位以后专权行事,这让张汉东大吃一惊之后还是表示赞成。
  西边大片广阔的徒弟就这样落到了大唐的口中,张汉东回朝以后,全城百姓尽都出迎,张汉东几位夫人也都得到皇上的嘉奖。
  随着再过了一年,张汉东开始南征,整个南诏诸国已经听说张汉东西征的神威,早就吓得不行,见张汉东大军开来,急忙出城投降,大唐南诏诸国就在张汉东一片呼声中尽都纳入大唐版图。
  李治已经做了皇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变成了二十五功臣,当然张汉东位在齐列。
  接着就是东征了,这是皇帝要亲征,李治带着大军在一干大臣的陪同下,几乎就是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