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中的幸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星海中的幸运-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切又回复了卡拉克上的老样子。几乎所有基斯的萨一致表决,废除卡拉克联萨,收回各自对自己子民的权利。基斯们迫不及待地瓜分着希格拉的土地,抢占地盘。由于卡拉克的意外毁灭,基斯结构大变样。原本人口百万的大基斯一下子人不过千,——甚至有些基斯竟然只剩数百人、几十人!——而原本并不出众的中等基斯因为在冷冻盘里的冬眠者较多而一下子“人多势众”起来;纳贝尔、斯叶特、帕克图、索班、李尔赫、马南和卡勒尔七个基斯人口总和就已达三十万,而其它基斯则以能拥有两三百人而骄傲。弱小的基斯被挤到偏远贫瘠的地方,而那些“大”基斯占着自己根本用不了的广大富饶土地死不放手。
幸亏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内政外交都有很多急需联合处理的棘手事情,所以那些大基斯——尤其是那些一下子“大起来”的基斯,根本没有符合他们现在大基斯身份的深沉,完全一副暴发户嘴脸,他们做的事情最为过分——还不敢太过烂干。首先,希格拉崭新的生态环境亟待我们去认知,以便尽快建立起新的农业和工业系统。其次,一切基建设施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建设,原泰坦帝国居民搬走时破坏了大部分设施,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建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外部形势之恶劣,丝毫不亚于战时。虽然泰坦起义军已经推翻了帝国的统治,建立了泰坦共和国,但他们的政权似乎并不稳定,而且没有什么政治号召力。回归历5年之前,共和国内部一直持续着全面内战。5年时,虽然共和政权初步确立起来,但原泰坦帝国控制的150多个恒星系中只有60个同意加入共和国。其余的那些星系有的想要独立,有的则被帝国余党控制着。隐藏在那些太阳系里的保皇党人继续打着帝国的旗号,拒不承认共和政权;最为糟糕的是,他们并不是口头上的顽固派,他们手中握有数量不小的帝国海军残部,而且很多前帝国秘密海军基地和造船厂也只有他们知道所在地点并控制着。他们这个“泰坦帝国”政权并没有得到星系议会的承认,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大关系,他们有军队,有实力,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无视他们的存在。在外交场合,我们称呼他们为“帝国泰坦”——请注意文字的顺序,并不是“泰坦帝国”。因而,泰坦族实际上正处于分裂当中。共和国正忙于国内的政治改革和维持版图的完整(其中包括同那些想要独立的太阳系进行谈判以及对帝国泰坦进行解放战争),而帝国泰坦,一方面积蓄力量准备反击复辟,另一方面在积极拉拢那些非亲共和的星系;不过他们自从失去希格拉以后最大的军事目标,一直是反攻希格拉。
在家园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希格拉大决战”中,他们的皇帝锐斯丢四世暴卒,——有人传说是在同我们当时处于假死状态的舰队指挥官卡伦·;斯叶特进行精神交锋中不敌而亡——同时皇家海军的黄旗舰队的主力覆灭,帝国母舰沉没。正是我们的出现改变了帝国内部的整个政治走势,使已经快被皇家海军镇压下去的起义得以东山再起,并最终夺取了政权。因此,在那些狂热的拥帝派分子看来,我们是魔鬼,是杀害他们“伟大皇帝”和破坏他们“大好河山”的罪魁祸首,因而打回希格拉、掐死每一个卡拉克人成为他们最大最迫切的目标。
回归历5年,终于稍稍喘过一口气的泰坦共和国作为泰坦帝国的继承者,遵从了星际理事会的决定,把属于希格拉的5光年领宇交还给了我们。我们这以希格拉的地心为圆心、五光年为半径的领土,实际上被泰坦共和国和本图西人的活动领域包围着,他们成为了我们的缓冲带。不过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国家之间没有绝对的朋友。泰坦共和国不会任凭我们安心发展,虽然表面上我们是友好邻邦,而且最好的邻居不应该弱到拖你后腿,但是也绝对不能让他强大到让你担心。共和国就担心我们。因此他们总是“出现偶然的疏忽”,放进来一点帝国泰坦进攻希格拉的舰队。久而久之,帝国泰坦也看出了我们和共和国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不时主动使用一点小计谋,使共和国的小“疏忽”变成大漏洞,向我们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回归历4年、9年和11年,帝国泰坦的庞大舰队都打进了希格拉星系的内层空间,几乎夺取了希格拉的近地轨道。
同时,以前素与泰坦帝国相勾结的图拉尼海盗现在继续帮着帝国泰坦。这些家伙总是能出其不意的潜入宇宙的各个角落,希格拉五光年的领土中尤甚。每一艘希格拉的商船矿船都不敢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单独出航。

正文 第9章 新希格拉
鉴于国内国际的形势仍然紧迫,回归历4年,人们建立了新戴阿米德市,并且在基斯大会中授予她星球首都的荣誉。而戴阿米德议事会就在那里重建,史称“新戴阿米德”。理论上,它的职能跟它的前任一样,由各基斯的代表共同探讨整个希格拉的公共事务以及协调基斯间的关系,是我们整个卡拉克族或者叫希格拉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同时组建联合舰队(战斗序列9,俗称第九舰队),用以执行整个希格拉的联合军事行动。然而,现在不比往昔,那七大基斯由于在“大回归”期间有数量众多人员在母舰上服务,同时他们在冷冻盘中冬眠的人口也是最多的,因此无论是从影响力上来说,还是从人口比例上来说,他们都具有极大的政治资本。这七大基斯以“6+1”的模式(按照官方说法,斯叶特基斯是一个纯学者基斯,从不参与政治,那个“6”指的就是除了斯叶特以外的那六大基斯,那个“1”就是斯叶特)组成了戴阿米德的最高权利机构内庭议事会。他们史无前例地把这种政治资本转化成了在戴阿米德中的政治操控权,中庭议事会和外庭议事会在他们的光辉下要么成为应声筒,要么成为哑巴。就像新戴阿米德的批评者所言,“少数基斯支配了过多的权力,别人的声音已经完全淹没在他们的高谈阔论之中”,议事会这种体制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而所谓的联合舰队,从回归历4年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要扮演搞笑角色。那些控制着戴阿米德的大基斯们根本不认为有必要存在这样一支武装力量来瓜分自己的利益,因此按照议事会规定向该舰队提供舰艇和人员之时,都把最烂、最差、最落伍的船和老弱病残给扔了进去,这样一来,既表明自己“为了希格拉的共同利益义无反顾”的博大胸怀,又精炼了自己的军队,提高了战斗力,真是一举两得。诸君请想,这样一支东拼西凑的“舰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因此,别说建立希格拉的防务了,就算是为商船护航也没人敢找他们,而纷纷去找各个基斯的独立舰队。联合舰队唯一的作用,不过是一个“精诚团结”的象【炫|书|网】征罢了。(连五周年国庆阅兵都不敢让他们“象【炫|书|网】征”一下,因为军容实在惨不忍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回归历6年,索班的不世神将唐墉当上舰队司令为止。不过那就扯得太远了,点到为止吧。
从元年到15年的十五年间,希格拉的整个防务都是由纳贝尔、索班、卡勒尔、李尔赫、马南和帕克图这六大基斯的舰队共同完成的——只有他们有财力和人力组成舰队。(斯叶特没有军队)夺回希格拉之后,母舰被固定在环希格拉的轨道上,成为一个轨道造船厂,而她麾下的“卡拉克舰队”,则被那六家瓜分,成为他们建立舰队的基础。在那之后的几年间,他们利用控制戴阿米德的权利,利用母舰各自建造了不少于5艘宇航母舰,用它们扩充了自己的舰队。(按照新戴阿米德的有关规定,每一个希格拉上的基斯,无论大小,都有使用母舰建造舰船的权利,建造按下订单的顺序进行。不过某些大基斯总是在戴阿米德船政部审批小基斯造船图纸时搞手脚,致使母舰绝大多数时间都被他们占用,而小基斯根本都挨不上母舰的边。)
如果说当时生活条件的必需是很难满足的,——因为人们一边要进行着艰苦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还无法得到充足的供养,事实上,直到回归历11年,希格拉上的食物和住房还实行着配给制——那么政治上的必需就是根本不可能满足的。七大基斯的人口达到了我们总人数的一多半,他们对剩下的那些微薄人口有着惊人的影响力。剩下的那些小基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冬眠吊舱中度过了那8年的旅程,因此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新戴阿米德这一权力体系中无能为力。当他们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时候,面对一大半大陆都已经被各大基斯瓜分干净的不公平待遇,还展开不懈的政治斗争,然而他们的力量过于零散和无组织,因此几年过去了,一点成效都没有,他们只能默默地在剩下的那些穷乡饿壤安家落户。认清了无法和主宰一半大陆的大基斯竞争的事实,耗尽了为了能在戴阿米德里放出自己声音而进行奋斗的热情,许多小基斯都已经对在希格拉上建立自己的权利基础灰心丧气了。后来,数十个冬眠基斯选择了放弃自己姓氏的荣耀,成为别人的仆从家族,把自己的血统加入到一些像帕克图或纳贝尔那样的强力基斯里。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氏族荣誉的匮乏比不上继续生存的渴望,屈服于生存需求是卡拉克族古老的传统。整个基斯体系的最终崩溃几乎可以预见。——我不禁联想到700年前那段在卡拉克上的历史。
直至卡拉克舰队解散为止,我是中尉连副,泰戈尔是少尉排副,福门巧巧和孔芙子都是上士护士,至于四木迪生可大了,少校研究员。虽然我们无法跟那些大基斯的元帅上将相比,但是在同样失权失势的若干小基斯里面,算是很牛的了。
舰队解散后,大家都返回自己基斯的部队。萨木塔没有军队,所以我们就转业退伍了。由于我们五个是清醒着在母舰上服役的,所以得到了基斯的重用,当上部长一级的大官:戈尔是宇航产业部副部长,芙子是文教卫生部副部长,巧巧则是财政部副部长——其实他们本来都是要给正职当的,但是实在年纪太轻(都才二十八九岁),就先给个副的,慢慢培养。至于我和迪生,由于回归期间的人口大变动,福门氏没落(主要是没人了),四木家族成为了萨,因此更是得宠,迪生当上科技部部长、萨木塔科学院院长,而我则更过分,竟当上了副总理兼产业部副部长兼外交部副部长。于是戈尔看我的眼神更不对了,我们之间的话也越发少了。(萨木塔在母舰上清醒着服务的还有一个人,就是福门康。关于他的事后面会说到。至于他为什么此时没受萨木塔重用,则是因为他当时还留在唯一一支没有解散的联合部队中。)
说到当官,我并不喜欢。我更喜欢当个小喽罗。就像大学时那位女孩说的那样,我总是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世界,总是想尽量腾出时间来搞自己的东西,自得其乐,对于表面上的“正事”,则得过且过,过了就行。因此我喜欢那些给我明确命令和目标的工作,这样干起来快些,也省心些,甚至可能因为目的明确而干出一点成果来。喽罗的工作正是这样。而当官则不然,一切东西都得自己拿主意,成天想啊想啊,想得脑袋都熟了,而且思考这种东西永远没个完,成天惦记着,太劳神了。如果能够选择,我才不想当官呢。幸好当时只是当副手,算是官中的喽罗,还比较轻松。

正文 第10章 政治
母舰的乘员刚刚在希格拉上站稳脚跟,就开始解冻低温冷冻吊舱中占我们幸存人口92%的同胞。当他们苏醒过来以后,我们就跟他们讲我们已经到了希格拉,给他们看战争的录像,向他们讲解当前的银河局势。当然,我们也小心的给他们看从泰坦突袭舰上缴获的录像,跟他们说卡拉克已经彻底毁坏,我们留在上面的亲人和朋友再也见不到了。听到这个消息,他们无一例外地震惊异常。他们不像我们这些亲身经历的人,有紧张的战事转移注意力,有活生生的敌人发泄心中的悲愤。撕心裂肺的悲痛和生者与死者掉换的巨大讽刺使很多人在最初的两个月里选择了自杀。幸好及时的遍及全球的生存意义教育阻止了事态的恶化。那些所有亲朋好友都留在卡拉克上、真正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人,被称为“孤余人”,或者“孑存人”、“孤存人”等等,即使他们最初的自杀冲动被暂时制止了,其精神状态也一直不够稳定。
冷静下来之后,人们开始工作。有的投入到困难的建设中,努力去让战后的社会得到休养;有的已经尽快为我们枯竭的基斯人口带来新的生命;另一些主动参加了军队,用他们的年华和生命去击退帝国武装和海盗的攻击,捍卫来之不易的家园。
说人们完全冷静了,却也不尽然。本来我们都应该有能力把残忍的泰坦帝国和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泰坦共和国进行区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这么想,人们更习惯于把所有泰坦人都归为一类,“只有死了的泰坦人才是好泰坦人”。甚至连中间派都在促进以保卫希格拉为名义吞并附近的泰坦领宇。
前面所说的小基斯遇到的物质上和政治上的艰难,萨木塔也同样遇到了。不过,尽管萨木塔人口锐减,但是一万五千人在小基斯里面也算是“大户”,再加上悠久历史培养出的自然散发的修养,以及曾经大基斯的气魄和领导气质,使萨木塔在那些难兄难弟中迅速树立起威信,竟然也有几个小基斯主动加入我们。有必要交待一句,由于共同的悲惨遭遇,小基斯们已经忘记当初在卡拉克上同我们之间的那些争执和不快,欣然和我们融洽相处;而那些得权得势的大基斯,可能由于生活安定,并没有因为到了新环境而对我们采取新的态度,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老样子,而且由于他们占了希格拉人口的大多数,萨木塔在主流基斯心目中的境地并没有多大改观。
萨木塔分到的土地并不富饶,却也不寒酸。我们把那里的一座山命名为新孔塔拉,把它的最高峰命名为新朗哥玛峰,虽然它只有朗哥玛的三分之一高。我们先开始建造两座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