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十二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回大明十二年-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回心转意又怎的,”那女子却恨恨道,“总归是快六十岁的老头子了,半截都在土里了。”她似见男子面又不愉,又腻声笑道,“你就这么想皇上回心转意啊。看来最近皇上是不会来找我了,你也不来陪陪人家么。”

那男子只是嘿嘿笑着,仿佛是抱住了女子。良久,却听女子轻喘的声气道,“你个没良心的,以为我不知道么,今晚南海的供珠凤钗怎么会在裕王妃头上,仔细我没看到么。”男子似是笑着拍了她一把,柔声道,“那些都是逢场作戏罢了,只有对你,才是真的呢。”女子满足的轻昵一声,朦胧月色下,说不出的旖旎风光。

凤花听得双颊绯红,早已听出那女子是张淑妃,却不知道那男子是何等人,竟敢在宫中如此大胆。此刻待又听到涉及裕王妃,忍不住讶然的回头向朱三望去。却见朱三面色如墨一般阴沉,看不出什么神情。

======

自从中秋夜湖上一曲成名,当夜嫣儿便被招到嘉靖寝宫永寿宫中居住。隔不了数日,便有加封为宁妃的消息传来,虽然地位仍在张淑妃之下,却因为圣眷正浓,赫然成了后宫里说一不二的人物。凤花虽然是她贴身的侍婢,却也只能留在青云宫中,一连数日,也未能见到嫣儿的面。

所幸嫣儿正是当宠,青云宫中,不免人人都对凤花笑脸相迎。孟冲虽然不敢露面,却把每日饮食起居都打点好,凤花也乐得清闲,每日里独自住在诺大的后院中,只是潜心练习嫣儿所教授的琴曲。

这日她正在房中练琴,忽听有人在门外道,“这是什么曲子,还怪好听的。”

凤花抬头看去,却是朱三站在门口,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她不免好气又好笑,“这宫里你还真是来去自如。”虽是说笑,仍是起身给他搬了个凳子。

“天下之大,哪里不是来去自如,”他大棘棘的便坐了下来,随口道,“我在门外听你弹了老半天了,真觉得好听呢,再给我弹一段吧。”

凤花一笑,却收了琴,给他沏了杯茶,道,“尝尝这个,最近新制的茶,沏了三次才出色的。”

朱三接过茶盏,轻抿一口,却笑道,“日子过的不错嘛,这新沏的枫露茶,裕王府里未必能有这么一碗,你这儿到是随随便便就沏出来了。”

凤花见他识货,笑应道,“这会子香枫才下,自己去后苑西山上采去,满山不都是的。采回来去了叶尖,兑上七分玉泉山的上好泉水,三分枫叶上的晨露,再蒸露三次,便可得了一罐子,每次沏茶时兑上一匙,哪有什么稀罕的。”

朱三仔细把玩着茶盏,“难得的可不就是这功夫。”

凤花一晒,“您老大驾光临,来找我这个小小的宫女有何事呀。总不是就为了听曲喝茶来的吧。”

“本来是找你有点事,”朱三低声笑道,唇已凑到她的耳边,“不过现在觉得,以后没事老能找你听个小曲喝口茶也不错啊。”

凤花面上一红,只觉脸上有些发烧,避开他道,“没事快去别的屋里混去,我这儿等会而还有事要忙。” 抬头见朱三只是眯着眼笑看着自己,心里说不出的异样难受,别过脸去不理他。

却听朱三笑道,“好了,别使性子了。我来就是问问你有什么打算。你主子现在红了,服侍她的人多的是。总不能把你拘在这宫里一辈子吧。”

“这宫里好好的,我出去作什么。”凤花心里有些发慌,嘴上冗自强道,“你不是早说了我是个贪恋富贵的人么。”

“你就嘴硬吧,”那人的声音在背后冗自笑道,“要是将来你主子不放你走了,兴许还有我可以帮你。”

“嘁,谁要你帮。”凤花嗔道,转身便撵了朱三出去,抱着琴再也弹不下去,自己心里也有些不明白,是为谁生了闷气?

23。踏遍紫云犹未旋(1)

中秋过后,天气渐渐转凉,黄叶儿扯絮似的直往下落,西苑的宫道上转瞬铺满了厚厚的一层。九月刚至便是重阳,正是登高佳节,宫中各殿早早配上茱萸,蒸了花糕。这日午后,嘉靖帝循照宫中旧例去登万岁山,大臣宫人都要随驾,一行人提壶携楹便从北面神武门出来,浩浩荡荡好不热闹。

凤花品阶虽低,却也跟在众多宫人中凑个热闹,眼见出了宫苑北门之后,风物竟越来越熟悉,这万岁山不正是紫禁城之后赫赫有名的景山么。想来百年之后明亡之时,崇祯帝便是在这山上一棵歪脖树下吊死,却不料在嘉靖朝,不祥的景山居然还有万岁山这样的名字。这景山也着实不高,原是永历年间,明成祖在此堆放煤炭以备宫中所用,因而也叫煤山,原本只是小小的一个土丘罢了。站在山顶回望帝阙,但见金水桥映着一轮新日,宫内红墙浮碧,琉瓦生辉,似是笼罩在一片升腾着的紫色雾气中。此时宫中多已种菊,近处是丹桂飘香,远处苍茫宫阙,间有金菊点缀其间,着实耀眼好看。

一路上凤花尚在左顾右盼间,不知不觉已随着众人登至山顶,嘉靖皇帝行完登高之礼后,照例会有小宴。重阳风俗,要喝菊花酒,吃重阳花糕,皇家风俗亦与民间无异。此时人人都得了宫中执事的分发的花糕,就连队伍之末的凤花也得了几块。

筵席正中,嘉靖身侧坐着的华服女子便是嫣儿,只见她高髻入云,蛾眉粉饰,着实光鲜照人。不过半月功夫,张淑妃却由众星捧月的天上落到了地下,此刻她的座被移到嫣儿之侧,自是冷眼瞧着嘉靖给嫣儿夹了一块花糕,两人执壶饮酒,相视而笑,眼里全然没了别人。张淑妃只觉众人眼光都冷冷瞥向自己,顿时如坐针毡,面色不免格外惨淡。凤花远远瞧着,忽然倒觉得这位张淑妃有几分可怜。忽听首座上的嫣儿娇笑两声,说道,“臣妾有支新学的曲子,想唱给陛下听呢。”

嘉靖含笑望着她,口中轻轻嚼着一只红茸。

嫣儿翩然起身离席,一挥广袖,半掩芙面,背对着筵席的方向,轻声唱道:

“一枕孤峰宿暝烟,不知身在翠微巅……”

嫣儿的声音悦耳异常,虽然低沉,却依然顺风送入众人耳中,直让人陶醉不已。凤花一直留神看着主座处,此前嘉靖皇帝一直略带笑容的看着,虽然眼中有欣赏,更多的却仍是几分玩味,然而听到此句,嘉靖竟然蓦的一震,身子不自主的前倾,侧耳细听,满是凝神:

寒生钟磬宵初彻,起结跏趺月正圆

尘梦幻随诸相灭,觉心光照一灯燃

明朝更觅朱陵路,踏遍紫云犹未旋

嫣儿虽是清唱,然而一曲唱来婉转沥沥,吐字圆润,一波三折,令人醉然。一曲终了,仿佛可绕梁三日,众人皆是陶醉。席中却仍有不少机灵的人,偷眼只是瞧着嘉靖的脸色。

嫣儿回到座上,用力推了推尚在发愣的嘉靖,撒娇道,“臣妾唱的不好听么。”

嘉靖半晌才回过神来,击着桌案赞道,“此曲只应天上之有,爱妃唱的更好。这是何人所做?”

“是臣妾的老师所作,”嫣儿咯咯笑着,面色如芙蓉春晓,看不出半点心机,却让座旁的严嵩心下一沉,“臣妾在裕王府时,便听得熟了,嫣儿虽然不太懂这诗的意思,只觉得诗句是极好的,于是编了曲唱给陛下听呢。老师说,这诗还有个名字,唤作觉心踏月歌。”

“觉心踏月歌?”嘉靖轻拈须髯,目光中多了几分赞叹,“爱妃的老师又是何许人?”

嫣儿笑着向人群看去,一眼便扫到裕王妃身后一个青衫人影,她微微对那人颌首,青衫人身上一僵,便从人群中走出:

“小臣不才,曾为娘娘做过几日西席,闲暇所做的诗,有污了圣听。”

嘉靖打量着眼前的男子,脑海中似有些印象,“你是……”

“陛下,这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翰林张居正,现在裕王府上为侍讲学士。”秦福悄声提示道。

嘉靖满意的点点头,“原来是庶吉士出身。这诗作的甚和朕意,觉心踏月,有几分通仙的意思。你可入宫来为朕写青词。”众人中低低的起了惊叹羡慕之声。

青词,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要求文辞华丽,骈俪妙言,嘉靖皇帝痴心修道,最是沉迷青词。在位三十余年来,九任内阁首辅都是因为善写青词而得到宠幸,如今朝中把持国政十余年的严氏父子,便是因为一笔青词写的“深合帝意”而长久圣眷不衰。今日张居正能被皇帝亲自指名去写青词,可算是绝无仅有的恩宠了,指日便是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

嫣儿费尽心思,便是想举荐张居正给嘉靖帝,此时眼见就要成功,自是心中欢喜,嘴角微微带笑。首座之侧的严嵩闻言,暗自心惊,递了个眼色给坐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独眼儿子严世番。比起严嵩来,计谋善变的严世番其实更得嘉靖宠幸,他虽然眇了一目,但洞察世事之精明,却尤在许多明眼人之上。此时他只眯起了一只眼,细细打量着俯身跪在地上的张居正。

张居正伏在地上,重重的磕了几个头,却并不说谢恩的话。

嘉靖为人最是猜忌,见他如此,心生狐疑,喝道,“你莫是不愿入宫为朕写青词?”

“先生还不快磕头谢恩,”嫣儿见状不妙,一壁暗示着张居正,一壁笑着出来解围,“圣上有所不知,臣妾这位老师性子最是谦和,只是就在书斋中不太涉世事罢了。”嘉靖闻言脸色稍缓,只盯着张居正。

“臣在裕王府中侍读,不敢期望入朝为官。”张居正平静道,声音虽然很低,却依然清晰传入众人耳中。

嫣儿闻言色变,吃惊的看向跪在地上的张居正,脸色瞬时煞白。

24。踏遍紫云犹未旋(2)

“张居正,”凤花心里一惊,怎么也没想到和自己一块喝酒的“叔大”居然就是历史上赫赫不朽的名臣张居正,想来叔大该是他的字号之类了,凤花暗骂自己糊涂,她飞快在脑海中搜索张居正的信息,隐约记得他是在隆庆年间进入内阁的,后来成为首辅,此时应该还是默默无闻之辈,怎么会现在就惹来这么大的祸事?

眼看嘉靖面色越来越是不善,便要发作。凤花大是着急,忽然福至心灵,取下腰间裕王妃所赠玉佩,交到身旁阿保手中,悄声道,“快将这个交给你师父,请他想想办法,务必要救这人。”

一旁的景王忽然起身求情道,“父皇,三哥最不喜父皇修道求仙,就连今日重阳登高的盛事也不肯随驾,据说是独自在府上闭门读书。这张居正是三哥府上的侍读,想来是待得太久了受了影响。还请陛下给三哥一个面子,不要降罪。”看似是求情,实则是最狠的落井下石,轻巧的便把祸事引到了裕王身上。而裕王贯是不来参加宫中一切筵席活动,嘉靖久已不满,此时听言,目光恶狠狠地便扫向身侧,却见裕王果然又没有来,只有裕王妃段氏脸色惨白的独自坐在席上。

嘉靖怒极反笑,拍案打翻了一个果盏,桂花糕滚落了一地,只听他喝道,“真是朕的好儿子,好儿媳……”

裕王妃瞬时花容失色,嘴唇直哆嗦的跪下颤声道,“臣媳惶恐,王爷虽然不羁,却对父皇最是恭敬孝顺,从不敢在背后有谤毁之言……”

席上众人见嘉靖天威震怒,都有几分惶恐,各自噤声屏气。嫣儿因为事因自己而起,眼见姐姐跪在地上请罪,也不敢出言半句。

严嵩见状,抚着白须,眼见张居正这小子不识抬举,居然自寻死路,倒免去了很多麻烦。而裕王与自己多有不和,此时见野火烧到裕王身上,心里很是高兴。一片寂静中,却听有人叫道“陛下”,声音铮铮然很是刺耳,严嵩抬眼看去,却不知何时,仙风道骨的蓝真人已从人群中走出,对嘉靖躬身一礼,朗然道:

“陛下,今日九月九,乃是重阳佳岁。九者之尊之数,更是修练体玄最佳之时,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贫道算过,今日申时三刻,乃吸天地灵气,修玉阳真道最妙的时辰。陛下切勿耽搁了吉时。”

在嘉靖心中,炼丹修仙乃是第一等的大事,此时听得蓝真人如此说,自是天大的事都要抛在脑后,只唯恐误了修炼的吉时,大是焦急,忙站起身来,连声说道,“真人指教的甚是,快快起驾回宫……”

眼见一场天大的祸事,变这么消解了。众人都唯唯诺诺跟在圣驾之后离开,景王心中不甘,狠狠地盯了蓝真人一眼,起身拂袖而去。

=======

渐渐的,人群都已散尽。

“你过来,去把桌上收拾了。”一个执事太监匆匆走了过来,见凤花穿着普通的低等宫女服饰,便安排了她去收拾筵席上的杯碟。

留下来收拾残席的宫女见她瞧着面生,都有些欺负她。宫里做事,下人之间原有许多门道机巧,譬如此时一起做事的宫女们原都互相熟识,都偷懒捡着做抹桌子的活去干,却有一个约莫有些头脸的宫女,拿眼斜觑着凤花,板着脸吩咐道,“你去把这些杯盏都拿到山后清涧里洗了,可仔细些,莫把这些贵重的器皿摔坏了。”她话音刚落,旁边几个宫女都相视偷笑着。

凤花也不知有诈,费力的端着十余个酒盏去向山后走去。山路崎岖难行,凤花端着的酒盏都是金铜所制,甚是沉重,这一路走的颇为艰辛。所幸绕过一块大石,赫然便能看到一条清溪汩汩从山间流出,水色清澈见底,溪中白石洁净可爱。

山阴处寂静无人,从适才热闹的筵席间来到这冷冷清清的地方,霎时有些如隔天日的感觉。暮色轻轻笼罩了山林,万籁寂静间,只有飞鸟投林之声。

凤花挽袖蹲在溪边,她本不惯做这样的活,不留神溪水濡湿了鞋,脚下全湿透了。九月天气,已有些凉意,溪水凉丝丝的,很是刺骨。

“这水里凉,快站出来。”忽然有一只大手按在了她的手上,凤花吃惊的回过头去,却见朱三皂衣青衫的正站在背后,一手拈起了污秽的酒盏,皱着眉头说道,“是谁让你做这些下人的活。”

凤花脸上一红,轻声道,“我本来就是个下人,做这些活是应该的。” 说着,她拿过朱三手中握着的酒盏,浸在溪水中细细擦洗着。

“他们难道不知道你是嫣…。段宁妃身边的人么?”他声音不高,却有些怒意。

“那又如何。”凤花心绪纷乱,淡淡的垂下头去。

朱三一把扯过她浸在冰冷溪水中已经通红的双手,怒声道,“我偏是看不得你做这些,跟我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