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食全酒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食全酒美-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肃昭被江小舟贼兮兮的样给逗乐了,同时心中也惊讶着他脑筋转得如此快:微服私访?真是个形容贴切的词,有趣,真是有趣。
  
  可怜的李肃昭哪里知道,江小舟这些“渊博”的见识完全受益于某对夫妻档连续剧在全国各个电视台里长年累月的轰炸。
  
  这天下午,一行五人来到个十分热闹的城镇。这地方看着跟帝都一样热闹,城门口有官兵巡视盘查,高高的城墙上写着“德兴”二字。入得城后,马车放缓了速度,驾轻就熟地离开了主街道,停在了一个幽静的小院门口。
  
  等到邢总管招呼江小舟从车里往下卸东西的时候,江小舟才打听清楚,敢情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要在这个院落里冒充普通百姓。至此,江小舟忍不住暗自感叹,不愧是高干子弟,出手可比电视里的假皇帝阔绰多了。人都不兴住客栈,直接包个民宅,好办事!




23

第 23 章 。。。 
 
 
  23 暴发户
  
  这套民宅看着门面不大,倒是出奇的深。分前后两个院,前院最大的一间算是正厅,有着不少的桌椅,宴客待茶什么的都能在这里解决。边上有几间空房,可以住人。炉灶砌在了前院北隅的一个独间内,房内没有窗,烟道连着墙,估计冬天能走热气取暖。后院正厢房应该是主人房,宽敞明亮,傢俬摆设一应俱全,边上还连着间偏房,能供丫鬟小厮之类的居住。
  
  江小舟本以为李肃昭会让他住在前院里,没想到除了邢总管之外,其他四人都在后院里各占一个房,最出乎他意料的是,李肃昭将偏房指给了柳烟,而不是龙沙。
  
  在厨房做了些热水,江小舟提着壶给各房去送水。一踏入李肃昭的房间,江小舟发现他已经换了一身金光四射的行头。
  
  没错,就是“金”光四射。
  
  黄澄澄的金冠,上面镶嵌着一个荔枝般大小的明珠。一身嫩黄色的丝质锦袍银线滚边,布料上有着阴阳暗纹,很容易折射光线。中间的腰带上钉着三块翠玉,看光泽应该价值不菲。
  
  江小舟打量李肃昭的时候,李肃昭手里正把玩一把折伞,那算是江小舟唯一看得顺眼的东西。可惜当李肃昭打开扇面的时候,江小舟顿时觉着自己的狗眼快被刺激瞎了。扇面上画着好几朵张牙舞爪的牡丹,还是撒了金粉的那种,很像电视剧里纨绔子弟附庸风雅时用的小道具,俗不可耐。
  
  李肃昭摇头晃脑地扇了几下,一抬眼看到江小舟,于是便随口问道:“小舟,你看我这身打扮如何?”
  
  听见李肃昭叫了自己的小名,江小舟有了一瞬间的恍惚,仿佛又回到了现代社会。但下一刻就被李肃昭的骚包样给拉了回来。他嘿嘿笑了两声,一脸谄媚相,道:“少爷,你是打算穿这身上街?”
  
  “正有此意。”
  
  “那这套衣服挺衬你的,只是我觉得扇子上最好能题点字,会更有看头。”
  
  “噢!何字?”
  
  “四个字——我是水鱼。”
  
  等大家能安顿完,天色开始转黑。因为家中没什么粮食储备,所以李肃昭就带着四人上街解决民生问题。一路上,不少人都对着他们频频侧目,有几个人还故意想靠近李肃昭,都被龙沙不着痕迹地挡开了。江小舟抿着笑,乐颠颠跟着后面瞧热闹。
  
  按着当地热心群众的指引,他们来到了德兴城里最出名的一家酒楼——醉香楼。只见大门的两侧挂着对木雕的对联,上联是“品天下奇味”,下联是“尝海内珍馐”。看着这对联,李肃昭用扇子轻轻敲打江小舟的肩膀,笑眯眯地问道:“如何,是不是有些狂妄?”
  
  江小舟凑到对联前,脸几乎贴到了木板上,好好打量了一番后这才大声说:“少爷,这一边我认识一个‘下’字,那一边我认识一个‘内’字,其它的都看不懂,所以没觉得有什么狂妄的地方。”
  
  江小舟声量不轻,引得进出的食客纷纷侧首,当然大都带着鄙视的感觉,弄得李肃昭脸上微红,狠狠瞪了眼江小舟。江小舟全当没看见,一脸平静地躲到他的身后。这时有店小二出来相迎,本想将他们带到楼上雅座,可李肃昭非要在大堂热闹所在找个空桌,店小二没辙,只能照办。
  
  一行人落座后,李肃昭让小二推荐了几个店里的拿手菜,不一会儿便七碗八盆地摆了一大桌,甚至有两个菜没地落脚,只能叠着放到其他盘子上。看着炖炒蒸炸的一桌菜,李肃昭只在每份菜里挑了一口,便放下筷子示意其他人把战场打扫干净。
  
  这可把江小舟给乐坏了,中午的馒头加牛肉早就被消化完了,前胸贴后背地挨着,为的就是这一刻。于是他以其他人拍马也追不上的速度往嘴里送菜,上一波还没吞下去,下一波已经在唇边等候。龙沙等人几乎都看傻了眼,他们最佩服江小舟的地方倒不是他的速度,而是他嘴里塞了那么多东西,俩腮帮子鼓得好像塞了俩包子,偏还就没从唇缝间滴出一丝汤水来。
  
  等到江小舟打着饱嗝放下筷子,桌上至少有一半的盘子已经空了。李肃昭半眯着眼盯着一脸满足的江小舟,口气不善地试探道:“给你叫碗汤顺顺,可好?”
  
  边上三个都听出李肃昭这话里带着明显的讽刺,哪知传到江小舟的耳朵,偏就没注意到这一层来,他摸了摸已经有些凸起的胃部,点点头道:“我看行。”
  
  这一顿,他们吃了大半个时辰,共花去十两八十钱,相当于普通百姓三口人三个月的支出。店家殷切地将他们送到门外,还应承他们下次可以打九折。
  
  一回到家,江小舟马上扎身进了厨房,将一直温在灶上的热水端开,架起铁锅,手脚麻利地煮了碗由鸡丝、笋丝和豆腐丝为菜码的三鲜汤面,点上些香油,洒满香菜末,送到了李肃昭的房里。
  
  没等敲门,房门自己从里面打开了。柳烟见到江小舟手里的面,不觉莞尔道:“我说这大半夜的是什么东西香得馋人,竟是你又在一展手艺。怎么,知道方才失礼了,所以打算端着好吃的来求饶?”
  
  江小舟无所谓地耸耸肩,笑着绕过柳烟,将面条直接端进了房内。此时李肃昭已脱了那身暴发户的装扮,仅着亵衣坐在灯下写东西。见江小舟进来,他将纸笔一收淡淡道:“谁让你做这些的?不都用过晚饭了。”
  
  江小舟将面条放在他的面前,退后一步道:“刚才见公子吃得太少,所以就做了些点心,饿着肚子容易失眠,趁热吃些吧!”
  
  面香加菜香布满了整间房,李肃昭低头细细看了看,好奇道:“宅子里没备吃的,街上的商铺也都歇了,这些食料从何而来?”
  
  “喔,刚才在醉香楼的厨房拿的,给过钱了。”
  
  听完解释,李肃昭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江小舟,然后乖乖地将一大碗面条全都吃了下去,连口汤都没剩下。
  
  放下筷子,李肃昭接过柳烟递来的茶漱口,然后叫住了正收拾碗筷的江小舟。
  
  “小舟,依你看,今晚德兴楼做的东西,可算上乘?”
  
  江小舟摇摇头,“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晚上那顿我能给个六分。能管饱,但谈不上美味。”
  
  “嗯,我也有同感。”李肃昭颔首道,“总觉得哪里不对味,却又说不上缘故。”
  
  “呵呵。”江小舟带着赞意笑了几声,“公子,你的味觉很敏锐。今晚的几道菜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咸度不够。盐,是调味料里最不能缺的一味,加多加少很有讲究。盐的咸味沉在底部,是调味的基础。其他的如豆豉、黄酱、秋油等虽然也带着咸味,但这些咸味都不如盐的味道醇,所以一道菜里,如果盐量加得不对,再怎么补救也达不到美味的感觉。”
  
  李肃昭听完江小舟的话,眉宇微蹙,从心感叹道:“没想到小小一味调料,竟有这般讲究。”
  
  江小舟认同地点点头,继续说:“其实盐还是人不能不吃的东西。要是长时间不吃盐,会觉得四肢无力,再严重些会得一种俗名叫‘粗脖子’的毛病。”
  
  大齐王朝的人都是食用海盐,所以江小舟本想说的是如果长期吃不到含碘的海盐,又没有其他含碘的食物补充,容易甲状腺肿大,对健康造成损失。但这些名词对一个古人来说实在太复杂,倒不如这样不求甚解,来得更合时宜。
  
  听到这里,李肃昭的眉头皱得更紧,脸上的神色也变得凝重。他微微低下头,用中指有规律地敲打着桌面,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江小舟猜不到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但看李肃昭的表情,应该不是些小事,于是便蹑手蹑脚地端着碗筷出了房间。
  
  翌日清早,江小舟吃完邢总管买回来的早饭,按着李肃昭的吩咐,从邢总管手里领取了银子,上街采买些吃食。家里除了锅碗等硬件外,就只有最基本的油盐等调味料。所以要置办的东西非常多,为了防止有疏漏,江小舟用简体汉字列了个清单,揣着出了门。
  
  来到街上后,还没办正事,他立刻被空气中飘散的各种香味勾引住了。德兴城与帝都济阳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是大齐王朝的第二大城镇。不论是街道边店铺的数量还是街面上来往的人数,几乎都和济阳城差不多。而且,因为济阳城是政治中心,管理严格,反倒是德兴城的街市更显得热闹些。
  
  秘制豆花、油条、热干面、灌汤包……虽然已经吃过了早点,但江小舟仍是没能忍住,只要见着可口的,都尝了一遍。没等走出半条街,他就把自己给撑大发了。食物完全顶上了嗓子眼,害得江小舟根本不敢打个饱嗝,生怕来不及落到胃里的食物从嗓子眼里蹦出来。无奈之下,江小舟只得看了看热腾腾刚出炉的芝麻烧饼,咽下口水,不敢回头地往前冲。
  
  逛肉铺,挑鲜蔬,肉桂、八角、茴香、食糖、清酱……凡是经常用到的调料和食材江小舟都进了货,拿不了也没关系,只要进货量大,自有人帮着送到家里。因为时常和四儿上市场,江小舟早就熟悉了这套流程,而且因为不能打着寿王府的招牌,反倒让他能放开手脚杀价,真真是身心都满足的好差事。
  
  就在江小舟得意洋洋领着几个送货伙计往家赶的时候,突然空气中传来一股很淡的酒香。那香味飘渺得很,混在其他肉膻鱼腥里,十分抢眼,却又难以捉摸。江小舟提鼻子使劲闻了闻,发现这股香味好像是从临街上传来的。于是他不及细想,脚步就跟着这味道拐了过去。
  
  离开主街后,人流一下子就稀疏了很多,江小舟左寻右觅,愣是没找到香味的发源地,结果还很丢人地迷了路。幸亏出门前他长了个心眼,把新家的地址记在了心里,在送货伙计的帮助下平安回了那座民宅。
  
  此时李肃昭已经带着龙沙和柳烟出门,留话说他们不回来吃午饭。江小舟乐得轻闲一下,中午给邢总管和自己煮了两碗面条,凑合着过了一天。
  
  等到傍晚李肃昭三人回来,江小舟可算是再度领教到他纨绔子弟的臭毛病。跟着李肃昭回来的送货伙计比早上跟着他的还多,大包小包的货物堆满了整间屋子。那些送货人看李肃昭的眼神,就跟看见了金锭子差不多。
  
  江小舟边咋舌边往屋子里面打量,看这行情,难道是李肃昭打算在这里长住?
  
  晚上李肃昭吃完饭,放下筷子的时候,江小舟注意到他轻轻叹了口气,一脸满足的表情。然后就听见他对自己说:“库房里有我今天买的东西,你去看看,有喜欢的就拿。”
  
  听李肃昭的意思,似乎自己可以随便拿不记账。天下竟有这等白捡馅饼的好事?
  
  江小舟带着三分怀疑来到已变成库房的屋子,发现柳烟正从里面走出了。见到江小舟,她晃动着手腕上的一个玉镯子,笑眯眯问道:“我带这个好看吗?”
  
  江小舟擅长分鱼的好赖,但对玉可就没什么研究。他低头看着,随口问道:“还成。这镯子多少钱?”
  
  “三百两……”
  
  “咚”的一声,江小舟脚下没站稳,一头撞到了门板上,疼得他立刻龇牙咧嘴。他一边用手揉着脑袋,一边叫:“三百两!能换多少斤好猪肉啊?爷不是疯了吧,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
  
  柳烟见江小舟一脸肉痛外加心痛的模样,笑得险些打跌。她抬手掩住了嘴,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泽道:“瞧你激动的,又不是花你的钱。再说了,这几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花钱,要可劲地花,玩命地花,把带来的银子都花光才好呢!”




24

第 24 章 。。。 
 
 
  24 秋天的果实
  
  一场秋雨一场寒,昨晚上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整夜,直到鸡啼时分才慢慢停止。走在街上,未蒸发的积水倒映出洁净的天空和行人的表情。秋风扬起,顺着衣角直钻进脖领里,带来丝丝透肌的凉意。江小舟多加了一件中衣,边走边琢磨着今晚的菜谱。
  
  有道是“秋风起,稻谷香,蟹脚痒。”时近中秋,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莫过于以各种蟹为原料的菜。一想到嫩滑的蟹黄和黏口的蟹膏,江小舟就会情不自禁地吸口水。
  
  他在市场逛了一圈,发现这里卖蟹的人家并不是很多。打听之下才明白过来,这里的河蟹完全靠野生,没有人饲养,故而供应量不是很大;加之这东西壳多肉少,四个下肚还不如一个肉包子顶饿,一般百姓人家是不会买,除非是大户人家买去解馋。整个市场基本上供需处于平衡状态。
  
  江小舟比了比两个摊主的货,时下正是雌蟹最肥美的时候,两家的货都很不错。白肚,青背,黄毛,金爪,八脚将军挥舞着两个蟹钳,对着来犯者耀武扬威,大有血战到底之姿。
  
  就在江小舟犹豫着到底该买哪家的货时,冷不丁想起了柳烟昨晚的那句话,于是江小舟嘿嘿低笑两声,像是鬼子见了花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