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水有点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有山有水有点田-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谦笑道:“我正好顺路,过来刚好看见你就跟你说了。我母亲应该已经让人来送帖子了。”
筱雨闻言点了个头,笑道:“正好,上次你不是说王太太喜欢吃我带去的糕点吗?这一次我再多带一些去。”
王谦只能点头。
筱雨便要告辞,她还赶着回去想等药膳馆再开张的时候要怎么说。王谦跟了上来道:“左右我无事,我送你回家去吧。”
筱雨顿住脚步,有些为难:“王先生,这样怕是不好……”
谢明琛送筱雨回过家,那是因为他们顺路,谢明琛这也可以说是“顺便”。李明德也送筱雨回过家,那是因为李明德是捕快,且当时李明德有事情要与筱雨讲,也都不是刻意的。
王谦现在要送她回家,这……
筱雨不想让太多人知道她的住处,也觉得王谦送她回家这样的事情不大合适。王谦大概是没想到这一点,以为筱雨是不好意思,忙道:“这没什么的,就当是送朋友回家……你看你的店才发生了事情,我送你回去,路上也安全些。”
筱雨很想说,即便是遇到歹徒,她也压根不会将人放在眼里。倒是王谦这个文弱书生,恐怕才会成为碍手碍脚的那个人。
“……王先生,这不方便,我爹娘弟妹都在家呢。”筱雨委婉地拒绝道:“王先生应该还有事情要忙,就不劳烦王先生了。”
王谦有些失望,但他也听出来了筱雨的拒绝意思。他拿食指刮了刮自己的脸笑道:“这样啊,那行,秦姑娘你路上多小心啊。”
筱雨点头谢过王谦,跟他告辞后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来问王谦道:“王先生……倒是有一件事情一直想问你。”
“哦?你问。”王谦洗耳恭听。
“我们再次见面之后,都不曾听王先生你说起那本手札……”筱雨斟酌着用词,问道:“难道王先生不想把那本手札要回来吗?”
“不想啊。”王谦很果断地摇头道:“都给出去了,那就是别人的了,跟我没关系了啊。做人要讲究诚信,我要是再问人要回来,我成什么人了……”
筱雨闻言笑道:“王先生说的是。”
王谦嘿嘿笑了两声,又挠了挠头:“那秦姑娘,我就先走了。待会儿请帖就给你送过来。还是送到药膳馆里吧?”
筱雨觉得王谦这句话问得有些奇怪,一时之间却也没想明白到底哪儿让她觉得奇怪了,她便点了点头。王谦道了句告辞,匆匆便走了。
直到筱雨回到家后,忽然想到,王谦既然说王太太下了帖子要请她去做客,为什么他又要多此一举问她是不是仍旧送到药膳馆里?难道王太太的帖子不知道下到哪儿去?
还是……压根就没有王谦说的要请她去做客的这个帖子?

☆、175。第175章 余初之信

不过王谦的事情在筱雨脑海中也只停留了一瞬便过去了,她没有再细想,毕竟那跟药膳馆重新开张的事情比起来着实是算不了什么。
回到家后,筱雨便开始提笔写起了讲演稿来。药膳馆重新开业时需要说的那些话,从药膳馆创立的艰难,到受到顾客们的青睐而蓬勃发展,再到遭遇这一次无中生有的重创……一字一句都要围绕着药膳馆的努力和清白来说,言辞不能太煽情,这样会显得很做作,但朴实的讲话却又要讲得让人觉得听者伤心,闻者流泪。最后,又不能让在场听着的顾客沉浸在这种沉闷的气氛之中,她必须要花上不亚于前面讲的那些话的时间,来将顾客们的情绪重新调动起来,让大家对药膳馆再拾信心。
气氛炒热之后,还要趁热打铁,好吸引顾客入店捧场。比较好的方式便是推出优惠活动。具体是什么样的活动,她还要根据这段时间的损失情况评估进行设计。
可以说,堆在筱雨身上的事情,真的很多。
写这样一篇长的稿子,比给余初回信还要难——虽然她也从来没有给余初写过回信。
想到这里,筱雨手中的笔顿了一下。她皱了皱眉,将笔搁了下来,犹豫一瞬之后,她还是起了身,从柜子里翻出了装那些小东西的盒子,将那封她自收到之后只看过两页的信给找了出来。
之前她因为事情太多,没有将信看完。如今她仍旧是脱不开身,可心里却涌起了一股很强烈的愿望,想要将这封信读完。
拿出信,筱雨坐在了矮床边,轻轻地将它一页页地翻过。
“丫头,又有好一段日子没有我的消息了吧。”余初仍旧是叫她丫头,这个称呼从他开始叫起后便成了他对她的专属称谓,筱雨已然习惯。
“你可有想念我?”余初的厚脸皮从未变过。
以这样的说话方式作为开场,已经成为了余初写信给筱雨的惯例。
这一封信里,余初给筱雨的感觉的确是比之前几封要显得沉闷许多,可能真的是因为喝醉了酒的原因,信上的内容颠七倒八,一件事情还没写完,又开始写另一件事情。筱雨费了很大的心神才能堪堪读懂。耐着性子读到信的末尾,筱雨却忽然愣住。
她看到这样一句话。
“丫头,若我一无所有,可还能前来雨清镇寻你,让你兑现等我回来的允诺?或者,若我有朝一日站于高处,钱权色势尽握在手,你又是否愿意与我携手淡看这世间沉浮?”
这是这封信的最后一句话,墨色晕染开了来,力透纸背,足以可见余初当时写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下的力道有多重。
筱雨一时之间有点茫然。
从大半年之前余初消失在了她的生活当中,留给她的不过是一份小小的悸动,她虽然没有忘于脑海,却也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若不是身为他好友的李明德隔三差五地就出现在她面前,并每隔近一个月的时间便捎给她一份他写来的信,总在提醒着她他的存在,恐怕她都不会对他有太特别的印象。
正是因为这样不间断的提醒,筱雨才从来就没有淡忘掉这个人,甚至对他的印象一直都在加深之中。
筱雨从来不否认自己为人的寡情,要她记挂别人,除非是对她真心诚意好的人,否则她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而那些对她不好的,她也从来不吝啬于反击回去。
她就是这样不肯吃亏的性子,她不需要依赖任何人,她凭自己也能顶起一片天空,给她在乎的人遮风挡雨。
所以,当看到余初这一句问话的时候,筱雨有些茫然了。
余初对她好吗?虽然老是在言语上调侃她戏弄她,但她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动声色地出面帮她,这应该是对她很好的。
那要是有一天,他一无所有后回来寻她,她一定不忍心把他拒之门外。如果她有那个能力照顾他帮助他,她大概也会尽她所能的,给予他所有的帮助。
可若是有一天,他立于高处,她还会愿意跟他走到一起吗?
筱雨犹豫了。
都说共贫贱不能同富贵,余初身份神秘,出身定然不简单,又似乎与军队还有丝丝缕缕的关系,这些不能被筱雨确切掌握的信息很难让筱雨产生安全感。在未知里,筱雨不能毫无保留地进入其中闯荡。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她有骨血相连的亲人。
筱雨默默地看完信,然后将信折了起来放了回去。她又坐到了窗前冥思苦想,第一次觉得,讲话是门艺术,她或许还缺乏这样的艺术细胞。
凌乱的语句已经写满了桌上堆放的纸,筱雨也近乎要抓耳挠腮了。正当这个时候,院子里洁霜扬声叫她,说小伍哥哥有事找她。
筱雨忙放下手中的事情下了楼去,小伍嘿嘿笑着将王家送来的请帖递给筱雨,道:“王家管事亲自送来的,东家和王家太太走得那么近,真是一件大好事儿啊!”
筱雨不置可否地接下帖子,三言两语将小伍打发走了。
王家太太这次约她去王家的理由是看衣样,说是新出了一批衣裳样子,请筱雨去帮忙参详参详。筱雨暗叹一口气,她现在身上那么多事情,王家太太怎么就偏赶着这时候请她去啊,多等几日也行啊……
但人家帖子也下了,再说之前王谦还顺路过来跟她说了一次,筱雨那会儿没拒绝,明日要是不去那就太失礼了。
所以尽管筱雨心里着急,却还是挑了明日要穿的衣裳,又去那家糕点铺子定了糕点,明日登门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太憔悴。
经过这一番打岔,筱雨更加没了撰写演讲稿子的兴致,即便是拿着笔,她也半晌写不出一个字来。筱雨索性丢下笔,将小桌给收拾好了,下了楼打算去院子里散散步,缓缓压力。
没错,压力,筱雨现在身上有着很重的压力。
好像从她来到这里起,她就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有的时候她真的觉得自己很疲惫,很累,可是没有办法,她必须朝前走,要是倒退,人生会变成怎么样她就一点都不能掌控了。
即便承受着重压,她也要死扛。
这一晚筱雨睡得很早,睡得很沉,平时半夜里洁霜起夜,筱雨即便是没有睁开眼睛,但从洁霜从床上翻起来起筱雨就能知道,但今晚上她一点儿都没有察觉。她睡了一整晚,第二天天光乍亮时,她睁开了眼睛。
睡到自然醒是一件让筱雨很茫然的事情,平日里她都是有生物钟叫她起床的,可今天,她丝毫没有自动到点便醒的感觉。
筱雨神清气爽地换上衣裳,将头发梳理好,挽了一个环髻,余下的头发飘散在脑后,整个人显得很清雅素淡。
她下了楼洗漱,宋氏端上了早点。
“今天去王家,什么时候回来?”宋氏轻声地问筱雨道:“王家太太会不会留你用饭?”
筱雨咬了一口馒头,摇了摇头说:“不清楚,王家太太让我陪她看衣样,要是不多的话,看一会儿应该就能确定下来,到时候要是没到饭点,我估计就提出告辞走了。不过要是选定的时候正是用饭的时候,王家太太为了礼貌应该也会挽留我。到时候我看情况吧。家里这边就不用特意等我,到点了自管吃你们的。”
宋氏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又不经意地道:“娘一直都知道,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可以了,其他的,担心那么多也是担心不过来的。”
筱雨喝稀粥的动作一顿,然后仰头将碗里的稀粥喝了下去,对宋氏一笑:“娘说的是,担心也是担心不来的。我们做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后果,就交给上天安排好了。我们努力过了,总不会再后悔。”
宋氏赞许地看着筱雨。这是她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女儿。虽然不像贴心的棉袄一样,时时刻刻温暖着她的心,可这个女儿对她而言,是远比棉袄更加窝心的存在。
筱雨握了握宋氏的手,对她笑道:“娘不用太担心,药膳馆马上就要重新开张了,我会努力地让药膳馆回到之前的经营状态。我们全家都在努力,老天爷一定会站在我们这边的。”
宋氏点头,摸了摸筱雨的脸,略有些担忧地道:“筱雨,才几日功夫,你又瘦了……”
筱雨将手覆上宋氏的手,对她笑道:“娘,我这是抽条了,这说明我又有长啊,不单是脸,腰也是,不信你摸摸。”
宋氏倒真的依言摸了上去,双手试了试筱雨的腰围,然后皱了皱眉:“这也太瘦了……不行,娘要给你补点儿,再瘦下去怎么了得。”
筱雨含笑不语,宋氏看了看日头,道:“天色不早了,去王家还要走上一段时间,不要让王家太太等你,赶紧去吧。”
筱雨点头,辞别宋氏之后,便往王家去。
王家厅堂之中,王家太太热情地拉着筱雨坐了下来,与筱雨寒暄她药膳馆的事情。
“真是让人担心,幸好衙门里的人也都是公正办案的,要是就因为那孙家瞧着是苦主就偏着孙家,你这案子可真是有理也没理了。”王家太太叹气道:“不过那孙家也着实可怜,就因为那妇人一时的恶毒之心,妻离弟散的,最终落得个害人终害己的下场。”
筱雨如今已是惫懒谈孙家的事情,想到明日还要当着大家的面讲孙家之事,筱雨心里就涌起一股厌烦。王家太太找的这个话题她没有心思照着她的话说下去。
“太太说的是……”筱雨敷衍地应了一句,转而问王家太太道:“太太不是说今日要看衣样吗?样衣在哪儿?”
王家太太哦了一声,顿了顿,方才让身边的丫鬟去抱了几件样衣来。
衣裳的款式其实也是大同小异的,只不过是在细节上做一些稍微的调整。大晋对着装限制得并不多,民间的服装总会时不时冒出一些创新的点子出来。
当然,这也就是有钱人才有那个闲心选衣裳买衣裳,搁穷人身上,吃饭都成问题,能穿得暖和就好,谁还在意衣裳是什么样子?
筱雨打起精神仔细地将几件样衣细细看过了,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王太太:“太太肌肤白皙,紫色高贵,用紫色做底色挺不错的。开襟宽袖口的那件衣裳的款式瞧着要好些,简单大方有不失品味。如果能够再点缀点儿亮色的装饰就更好了。”
王家太太赞同地点了点头,让下人将衣裳都给收了去,对筱雨笑道:“想不到秦姑娘对衣裳的搭配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怪不得我怎么瞧秦姑娘怎么觉得舒服,除了你长相好之外,是不是也跟你穿的衣裳有关?”
王家太太总共和筱雨见过两次,第一次来见她,筱雨的衣裳是宋氏挑的,搭配也是宋氏提点的。筱雨在穿着上实在没那么多的讲究。这次是第二次来见王家太太,穿的衣裳是筱雨挑的,但也是比着宋氏的眼光选的。宋氏没有说这样穿不好,筱雨便穿得十分心安理得。
“太太过奖了,太太瞧我顺眼,是太太慈祥。”
筱雨说了句客套话,王家太太倒是更加高兴,拉着筱雨的手一个劲儿地打量,并开始问起筱雨家中的事情。
筱雨略有些惊诧,不大适应王家太太这样的查问。但碍于王家太太是长辈,筱雨也不好不答,只能简单地道:“家中还有父母和三个弟妹,有一个大哥,不知道人在何方。”
王家太太点点头:“怪不得秦姑娘你小小年纪,为人处事倒是比大人更加成熟,原来是家中长姊。”王家太太眯了眯眼,道:“我家一和是家中独子,王家偌大的家业需要他来继承,没有兄弟帮忙,总让我心里放心不下。”
筱雨疑惑地看了王家太太一眼,王家太太对她一笑:“瞧我,提这些做什么。还是说回筱雨你吧,药膳馆封条撤了,是不是要重新开张了?什么时候,我也让人去捧个场。”
筱雨张了张嘴,顿时沉默。

☆、176。第176章 心生爱慕

药膳馆重新开张的事情是压在筱雨心上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