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水有点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有山有水有点田-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罡锏乃矫苁掠Φ辈荒选5降资歉雎肪丁!
筱雨点点头。
“那三弯叔是已经定下主意了?”筱雨问道。
曹钩子道:“应该是吧。”
筱雨笑了笑道:“查二当家身死的事,我和楚彧也会尽一份力的。”
曹钩子拱手道:“那我先多谢你们。”
“曹叔不用客气。”

☆、501。第501章 灾情

风平浪静的,总算是能看到海岸了。
楚彧和筱雨站在船头,曹钩子看着若隐若现的湾港说道:“阔别近半年,总算是又回来了。”
“算算时候,这会儿应当是正当炎夏。”筱雨擦了擦额上沁出的汗,看向楚彧道:“怪不得在海上越发觉得热。”
楚彧莞尔:“你该不会是才发现吧?”
筱雨耸了耸肩,回头望向爬在桅杆上的一名水手问道:“瞧着这距离,还要走多久能靠岸啊?”
水手大声回道:“走得快的话,一天!”
筱雨道:“那就全速前进吧,上了岸补充食物和水源。我们这两个多月在船上待得都要发霉了。”
全船的人都吆喝起来,因着要靠岸的关系,大家的精神头都十足。
第二天太阳初升时,他们的船靠了岸。
筱雨迫不及待地拽了楚彧,牵着雪狼和雪骊下了船。
踏上陆地,在海上晃悠了足足两个月的筱雨总算感觉到了真实。
“终于不晕乎了啊……”
筱雨感慨一句,眯着眼睛伸手挡住了太阳光。
“天气真热,我们赶紧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先舒舒服服整顿休息一天再走。”
筱雨询问楚彧的意见:“你说呢?”
楚彧当然没有异议。
他回身去简单嘱咐了船长几句,这才又回到了筱雨身边。
“找地方的事交给船长办就好,我们也不好待得离码头太远。”楚彧说道:“你肯定很想吃些新鲜的东西,我们先去集市上逛上一圈再回来。”
筱雨连连点头,回头对船长、船员以及水手们道了一声“辛苦”,这才笑眯眯地招呼曹钩子等人一同去逛逛。
曹钩子他们却婉拒了。
“你们去逛就行,这边儿我们也帮着打理打理。”曹钩子道。
鸣翠道:“姑娘和楚将军安心去吧,我们现在只想歇歇,不大想动弹……”
筱雨了然地点点头,对俯身干呕的鸣翠道:“你一直都晕船,好好休息休息,以后我们不常坐船,就没那么大的反应了。”
鸣翠连连点头,打着手势让筱雨径自去逛她的。
楚彧和筱雨牵着各自的坐骑,迎着人多热闹的码头集市而去。
然而两人才说笑着走了没多远,筱雨却陡然止住了笑容。
道边有两个农妇正在聊天。
“今年这大旱也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啊……听说北边儿旱了一大片,今年恐怕是颗粒无收。”
“是啊,闹饥荒的地方多了去了,好多难民往南边儿涌啊……咱南边儿还算好,好歹也下了几场雨。就是不知道这接下来会不会一直干旱着,也同北边儿一样。”
“那谁能说得清楚……”
“我听说啊,京城北边儿很多城州都已经关闭城门,不许那些难民再涌进来了。北边儿一片怨声载道啊……”
筱雨冲了上去打断她们的对话。
“两位大娘,请问你们刚才说的,是真的吗?”
筱雨瞪大眼睛望着她们,迫切需要从她们口中知道一个确切的回答。
其中一名农妇答道:“当然是真的,今年年生不好,过得艰难呐。”
筱雨后退了两步,看向楚彧道:“北边儿旱情严重,闹饥荒……出现了大批难民……”
楚彧神情凝重,将筱雨搂在怀里,轻轻点了点头。
两人本有的欣喜之情瞬间荡然无存。
北边干旱闹饥荒导致灾民难民涌现,北部州县的封城戒严说不定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北部边防不稳,百姓要是闹起来,那就是内政不安。
咸宁帝正处在扩张疆土,铲除曾家的关键时刻,出了这样的事,势必会扰乱他的计划。
而且极有可能正合了曾家的意,曾家说不准会趁此机会扩张势力。
楚彧和筱雨都想到了这一点。
目前要做的,定是赈灾。那将是一笔不菲的数目。
且不说国库能不能支持赈灾的整个流程,咸宁帝如今需要钱财来支持铲除曾家的大业,这笔钱他若是动了,今后和曾家的较量中势必会处于劣势。
而若是不出面赈灾,他的“贤君”名声就会毁于一旦——不珍惜老百姓的帝王,老百姓也不可能支持他。
那么他或许在还没和曾家开始真正较量之前,就已经输了。
楚彧和筱雨没有逛下去的心思,两人走了不足半柱香功夫便又回来了。
三弯正光着膀子从船上往下搬东西,见到他们二人回来顿感疑惑:“这才逛了多久就回来了?”
楚彧和筱雨对视一眼,筱雨轻轻点了点头。
楚彧叹了口气,道:“不用卸货了。我们现在就出发,赶往京城。”
正忙着手上活计的船员们顿时都停下了动作。
楚彧沉声道:“抓紧时间采购一些粮食和淡水,我们现在要加速赶往京城了。”
鸣翠赶到筱雨身边,担忧地问道:“这是怎么了,刚才不还好好的吗?”
筱雨叹息一声道:“刚刚我们听到了消息,北方大旱,灾情严重,今年闹了饥荒,难民被拒之城门之外。京城怕是也十分危险……”
鸣翠顿时吓一大跳,三弯放下手中的木箱,果断地道:“大家伙儿还愣着做什么?东西都搬上去,我们再去采买些粮食、蔬果和淡水,都别耽误了,赶紧的。”
楚尽飞速地回船舱拿出一袋沉甸甸的钱袋递给三弯,三弯也不客气,一手接了,招呼着人就往集市赶去。
鸣翠心里忐忑,看向筱雨问道:“姑娘,你说有难民涌出,京城也危险……平州呢,也受旱情影响了吗?”
筱雨摇摇头,鸣翠正要放心,筱雨却道:“我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能一边走一边问了。”
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灾年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都清楚。
三弯动作很快,一个上午不到的时间就将所有要补充的东西都买齐了。
楚尽也带回来了最准确的消息。
“平州是受诟病最大的州府,它城门紧闭,城外的难民几乎能将平州围个水泄不通。与平州相邻的几个城镇也是纷纷效仿,难民被挡,不许入城。”
筱雨长吐了口气。
她微微捏了一把汗。
“我担心三叔三婶他们……”筱雨抿唇道:“还有平州包家。百姓们饿慌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如果平州被他们豁出命来打开了大门,那可就危险了……”

☆、502。第502章 民心

但虽然楚彧和筱雨都心急如焚,可到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全速赶往京城的路上,因速度的骤然加快而导致船上许多人吃不消。
可尽管如此,船速还是没有慢下来。
船长让船员水手们火力全开,朝着京城全速前进。
而不断打听到的消息,让楚彧也不由地开始愁眉紧锁了起来。
筱雨覆住他的手低声说道:“皇上有没有应对之策还是未知之数,我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尽快赶到京城。”
楚彧长叹一声:“也是,我又能帮皇上什么忙?这样的天灾,皇上再是英明神武,也定然有些焦头烂额。”
筱雨轻轻靠在了他肩上。
“皇上既然有鸿鹄之志,应对起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来,他肯定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筱雨轻声道:“我们要往好的方向想。这对皇上来说,定然是个十分艰难的考验。可反过来说,这不也是让皇上赢得天下百姓民心的最佳机会吗?今年年底,曾家的阴谋就要收网了,在此之前若是皇上得了百姓们的支持,在民间威信无人可比,曾家自然就会露怯。”
楚彧眉眼一皱:“说下去。”
筱雨接着道:“你不妨想一想。皇上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在对国中国用兵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他那时候的心思都放在亲政之后,收揽皇权上面。扶持曾家,打击其他世家大族,这是皇上那几年放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计划。如今世家的权势已经逐渐衰退,曾家崛起却成为了皇上的一块心病。坦白来说,皇上这些年忙活的,都是次要的。他是正统皇室血脉即位,天经地义的当朝天子,没有人能质疑。只要他不是昏庸残暴,那么若是有谁要覆灭皇上的江山,后世史书工笔必然会刻下‘乱臣贼子’四个字。可若是他心系百姓,受万民爱戴,那即便有乱臣贼子起兵谋反,百姓就头一个不会答应。”
楚彧微微坐直了身体:“你的意思是……趁着这次机会,让皇上树立民心?”
筱雨点头。
“前些年皇上的目光都着眼于朝堂,如今当然该立足于百姓了。俗语说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筱雨说到这儿却是顿了顿:“你出身世家,可能没有普通百姓最直观的感受。老百姓们其实只要能吃饱穿暖,根本不会去在意,到底谁坐在皇位上。能让他们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不用担心官府会横征暴敛,也不用担心会受战火的摧残,更能一日三餐,管够温饱,老百姓就很知足。这就同寻工做事的人一样,谁能给他们好的生活,开出高的酬金,也不会动辄对他们非打即骂,他们就愿意跟着谁做工。”
楚彧缓缓点头道:“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皇上前些年的确有些太注意皇权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要想动朝中好几代的顽固势力,自己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势力。他花费几年心思在集中皇权上,也并非是毫无成果。这次灾难来得太突然,在处置上稍有不慎,皇上好不容易收归回来的兵权可能就会再次流失出去。我想,皇上顾忌的也是这个。”
筱雨凝眉:“为什么皇权会给出去?”
“就如你刚才分析的。”楚彧说道:“皇上要做的是千古明君,自然不会让自己丧失民心,所以他一定会命各州府广开粮仓以赈灾。”
“……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啊。”筱雨疑惑:“既要赈灾,那就是要给难民们活路。广开粮仓赈灾难道不是应当的吗?”
“可是那些粮仓分散在各州府道台,短时间内要凑齐能够让难民们吃饱的粮食,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涉及到的需要调粮的粮仓定然不在少数。”
楚彧看向筱雨问她:“你知不知道那些粮仓是什么?”
筱雨摇头。
楚彧道:“州府道台远离京师的,欺上瞒下谎报存粮数的不在少数。即便赈灾的手谕下达,他们也发了赈灾粮出去,可一层一层发下去,经过每一层官员的手都给搜刮一部分,最终落到百姓们手里的,能有原来的十分之一,都算是不错了。”
“这只是你的臆测,而且皇上若是要各州府调粮,首先就要知道各个州府的存粮数吧?他让州府拨的赈灾粮,肯定是不会超过各州府往上报的存粮数。”筱雨道。
楚彧点头:“没错,这的确是我的臆测,皇上要州府拨的粮款,州府也肯定拨的出来。可有的州府拨,有的州府不拨,这便已是一个矛盾。再者赈灾手谕的下达势必是要让钦差大臣去办的,一时间发出那么多钦差大臣,赈灾手谕人手一条,这当中若是有人暗中使坏……”
筱雨沉沉地叹了一声。
“朝堂上的事情我不懂,不过皇上这些年经营,总不能没有自己的势力。派钦差大臣,他肯定也指着自己信任的人派……”
筱雨说到这儿忽然顿住。
她惊愕地望向楚彧。
楚彧点点头,无奈苦笑:“这下你明白了?”
筱雨缓缓地点头,蓦然长叹一声:“怎么老天都要帮着曾家?”
楚彧闭眼摇头:“这恐怕是皇上登基到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危机。”
钦差大臣的人选,咸宁帝如果派出自己栽培的,自己信任的人,那这些“自己人”就会很快进入曾家的视野,曾家会知道这些暗桩暗棋的存在。
而咸宁帝如果担心自己人的曝光而选择派出自己并不完全信任的人,那便极有可能吃哑巴亏,被人暗中使坏。
无论哪一种情况,曾家都占定了便宜。
筱雨恨恨地道:“皇上那么忌惮曾家,怎么不使点儿非常手段?那楚国公府里不是都有人派了杀手来杀你吗?皇上完全可以效仿,买通杀手杀曾家的人啊!弄到现在这样被动的局面,只怪皇上最初觉得扶持曾家是养虎为患的时候没有狠下心肠,永除后患。”
筱雨好笑道:“如今说起曾家来,你倒是还比我的更怒气冲冲的。”
筱雨暗哼一声。
“曾家现在也是我的敌人。”
楚彧和筱雨还在分析着皇帝的应对之策,临近京城还有五日车程的距离时,便有最新的消息传了过来。
“皇上下令各州府全力支持赈灾,要求平州施粥,助城外难民先度过危机。”三弯沉声说道:“圣谕上称,这是皇上要稳住百姓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发了谕令,让各州府凡遇灾民难民,皆要施粥以待,妥当安置。”
“这算什么解决办法?”筱雨略有些不满。
楚彧道:“听扈爷先说完。”
三弯瞪了筱雨一眼道:“急性子。”
他哼了一声,方才继续说道:“皇上没有派钦差去各州府调粮,他直接发了这样的谕令昭告天下,百姓们争先传了出来。听说如今皇上在号召天下商户米户开仓放粮,在朝堂上也对文武百官说,要朝廷给天下做个表率,皇上自己拿出了五万两白银,在早朝时软硬兼施,迫使着百官许诺拿出多少钱款来相助百姓。”
楚彧一听,立刻哭笑不得:“皇上怎么这么任性?竟然早朝时威胁文武百官……”
筱雨却连连点头:“我觉得他的法子很不错啊,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每个官员拿出来一点儿,那加起来数目就不小。”
“话是这样说没错……”楚彧叹息道:“皇上这样会得罪不少朝官吧?”
“皇上既然这样做了,自然有化解百官心里不高兴的法子。”
筱雨笃定地点头道:“我估摸着,要给捐得最多的官儿,赏一块御赐匾额什么的。其他官儿瞧着不也得眼红啊?”
楚彧挑眉:“这主意倒是不错……你怎么想到的?”
“顺着这个思路想呗。”筱雨道:“皇上打了人一巴掌,再赏一块甜枣吃,这矛盾可不就被消弭于无形了?”
楚彧低笑一声:“你说的都对。”
咸宁帝果断的赈灾举措在最初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后继不发力,情况有些开始失控。
毕竟咸宁帝软磨硬泡着百官捐出来的都是金银,金银不能当饭吃。
购买米粮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平州府没有按照咸宁帝吩咐的要求施粥,城门依旧紧闭。
但为了不让抗旨做得那么明显,平州府尹还是让城内百姓做了各种窝头,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