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带着任意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带着任意门-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再要具体一点,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再说了刚才她可是付了五百块钱鉴定费的,要是她自己知道的话,还需要花这个钱?

    “那您那位长辈能过来一趟吗?”老孔急着想知道这物件的出处来历,做他们这一行的,讲究个看过即拥有,要是知道自己要鉴定的是这么个物件,老孔也不会收那五百块钱的鉴定费了。

    “您真是说笑了,要是我的那位长辈有空的话,也不会叫我过来了,老先生,这东西有问题吗?”张若是故意那么一问的,要是眼前的老头告诉她这东西是仿品,她立马就走,别的不能确定,不过自己手里的是不是古董,她还是知道的,不,要说,这光绪以前的物件都叫文物……

    “不是,您这件东西我能说它肯定是真品,就是它的年代我断不下来,要知道这青花瓷的价格可是千差地别的,您这要是元青花,那就是把我们铺子里的物件都加起来,也就是值个碗底儿的价呀!

    青花青,色彩淡雅、幽青,华而不艳,明快悦目。所以一直受到国内藏家的喜爱。青花瓷始创于唐代,盛于元。明、清达到顶峰。历代各个窑口的青花瓷器烧制最完美的唯属景德镇窑。唐代的青花瓷为形成萌芽状态,纹饰色彩很不稳定,不管是从胎、釉、彩都可以感受唐代水平的特点,而且数量极少,您这件的品相自然不是唐代的青花了。

    元代青花已经达到成熟、精美的程度,胎体有厚重、轻薄,大、中、小器形都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纹饰极富特色,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层次多,画面主次分明,浑然一体,明代青花瓷器的青花,主要原料是氧化钴,但由于采用不同的钴土矿,所呈现的色泽就不同,根据这种情况,明代时间的早晚不同,青花的风格特色也不同。

    元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工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小姑娘,你既然能拿着这物件来找人鉴定,恐怕听过2005年的那件伦敦佳士德拍卖的那件天价的元青花罐“鬼谷下山”吧?一千四百万英镑呢,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就是两亿三千万!小姑娘,算算您这件青花大碗要是元代的,那价值纵然不及那件,也不会低于三千万呢!呵呵,不过咱们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全世界元青花的存量也就是三四百件,您这要是元青花,我老孔一个人的鉴定结果可不好使。”老孔看了半天,将张若的那件青花大碗,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柜台上,他得找几个老朋友过来帮忙,这件东西就算不是元青花,以其品相,价值也不会低。

    都说这潘家园溜达一圈,你就能听到很多关于古董收藏的故事,那件天价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就是张若这个从未踏足古玩的小白都听说过。眨巴一下眼睛,张若盘算了一下元代那是公元多少年前的,手指一掰,已经在心里否认了这个念头,那艘沉船不可能是七百年前的东西!再就是要去忽悠老外,也不会用古董去忽悠啊,那成本多高啊。

    “小姑娘,喝杯茶,先坐会儿吧,这件东西我一个人确实定不下来,一会儿我几个老朋友会过来,他们住的也不远,一会儿就能到!”老孔打完电话,将张若邀请到了沙发那边,亲自拿出了一套紫砂茶具,给张若和自己泡了一壶好茶。

    店里的服务员都知道,孔叔只有很高兴的时候才会拿出他的那套宝贝茶具,看来今天来的是个大客户了。

    张若一向都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个粗人,给她喝几十块钱一斤的茶叶,和几千块钱一两的茶叶,她根本分不出来好坏,只是这口杯有些小,她还真喝不惯。

    老孔看着眼前的小丫头将茶一口饮尽还皱个小眉头,哭笑不得的喊过店里的服务员,给张若倒了一杯果汁。他们这样的店里偶尔也会有一些装斯文的暴发户老板带着小蜜过来,像是果汁什么的,也是冰箱里常备的,自然,拿到大杯子喝得正过瘾的张若不知道这个,要不然,她能用爪子挠死给她果汁的那个服务员。

第二卷 第160章 海捞瓷 不死心

    第160章 海捞瓷 不死心

    【第四更,我还特意跑去页面看一眼,还真是第四更了。。。粉红票真给力!】

    “老孔,你说的元青花在哪儿呢?”一个头发花白年过花甲的老人风风火火的就跑进了秀雅轩,咋呼的声音透着一股子激动。张若在想这老爷子应该没有心脏病吧?

    “老金!我什么时候说是元青花了,是一件青花瓷,你先冷静一下,不然我都不会叫你过手,小心碎了!”显然进来的那个老者与老孔是很熟悉的,这不,老孔毫不犹豫的就把那个青花大碗抱在了身后,就怕那个老金手不稳。

    “你不是说这件青花没法断代嘛,那就是有可能是元青花咯!行了,我现在不看,你把它放下吧,老孙还没过来啊?”老金坐下,拿起一小杯茶水,跟张若一样一口就干了,估计也是个不会品味茶水的粗人。年纪一大把的跑那么快,现在还有些喘呢。

    “还没到呢,他那边不是离咱这儿远一些嘛,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这件青花瓷的主人,饿,小姑娘,闹半天,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老孔刚想给老金介绍一下张若,却想起一直到现在,他也没问过张若的姓名。

    “呵呵,孔老师,我叫张若。”刚才那个服务员就是那么称呼老孔的,所以张若也跟着那么称呼了。

    “别,别,你不用叫我孔老师,叫我一声老孔就成,这是老金,我的一位老朋友,自己开了一家博广斋,离这儿不远,他那儿主要经营的就是瓷器,像我这儿的话,是以杂项为主的。”孔老师那是店里服务员叫的,虽然有时候被一些拍卖行请去鉴定的时候,也有人那么称呼他,但是张若那不是客户嘛,看样子也不是圈子里的人。

    “小姑娘,看到了吧,您找错地儿了,刚才应该上我那儿的!”老金喝了三倍茶,缓过来了,就开始和张若搭话,在潘家园这一块儿做生意的古董商,大多是一些能把死人说活的主,这位老金也一样。他倒不是不想现在就看那件青花大碗,实在是他的水平还没老孔高呢,等的就是那位老孙,那才是古瓷界的大拿。

    “啊哟,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啊,路上堵车,老孔,那个带着元青花的客人走了没呢?”又是元青花,这老孔不会是真这么忽悠的吧?

    老孙作为一个文物收藏家,对于瓷器有很深的研究,经他手鉴定的别的收藏者手里所谓的元青花物件,有不下三十余件,可是没有一件是真品。哪怕是这样,一听见元青花的字眼,老孙就会两眼冒金光。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件啊。

    “我可没跟你说是元青花啊,一会儿别赖我!若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瓷器大家,老孙,一会儿鉴定工作就要交给他了。”老孔给人介绍了一下 ,老孙点个头算是打过招呼了,眼睛却一直盯在茶几上的那个青花大碗。要说一件普通的清代青花大碗,价钱也就是几百块钱,因为年代短,存世量也不少嘛。但要是一件精品的清代瓷器,那价格也能达到几千万的天价。

    张若拿出来的这件青花大碗,上面的图案纹饰是一副宫廷侍女挽纱图,老孙看了半天,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看着张若说,“小姑娘,你这件应该是海捞瓷吧?”老孙实际上也有些不敢下定论,因为手中的这件瓷器保存的太完好了,一般海捞瓷经过海水长时间的浸泡,海水里的盐分会侵蚀瓷器的釉面,可是这件青花大碗,品相却很完好。之所以会说出海捞瓷的判断,是因为老孙前一阵子被邀请参加了一次国外拍回来的海捞瓷的(。87book。)整 理工作,这不,他刚才仔细观察的时候找到了意思海捞瓷的特点,于是就问了出来。

    “啊?”张若从来没听过海捞瓷这个专业的名称,不过这件东西的确是由海里捞上来的,所以明显的愣了一下。

    “呵呵,老孙,若若不是我们行里的人,对这些古玩的名词,她是不懂的。若若啊,你这件要是海捞瓷呢,就可以证明我刚才的一个疑惑了,我先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海捞瓷吧。”老孔经过之前跟张若的一阵瞎掰活,已经跟张若很熟了,知道这丫头对什么都好奇,于是也就好心的给她普及一下知识。

    “海捞瓷呢,是我国历史上外销瓷的一个分类。你要知道我们国家已经有三千多年的瓷器历史了。在上千年的发展中,世世代代中国人审美情趣的介入、浸润,使这种匠人之器物,跳脱了实用品的窠臼,兼具了艺术品的性质,被人们流传、收藏、把玩,倍加珍爱。

    据史料记载,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人认为拥有中国的瓷器是一种荣耀,他们大量的收藏中国的瓷器,从而带动了中国瓷器的出口量。明末外销瓷生产的质量是非(提供下载…87book)常好的。外销瓷器的整体画面繁而不乱,又将东、西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有非(提供下载…87book)常优秀的工匠,另一方面国外特别是欧洲,订购的价格非(提供下载…87book)常高。用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工匠、最精的工艺进行生产,所以外销瓷都能够达到非(提供下载…87book)常高的水平。

    当时的瓷器大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去的,一些商船因为种种的原因在大海里沉没,在海底浸泡数百年的瓷器,近几年被打捞上来,就是海捞瓷了。你这件青花大碗的品相真的不错啊,但总有些不对劲,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会是一件海捞瓷呢?”老孔说完了,拿起老孙放在茶几上的青花大碗,他之前的那一丝疑虑就是因为这个碗竟然是全新没有使用痕迹的,这不,凭着这一点,以及釉面底部少许的气泡,这应该就是海捞瓷无疑了。

    “可惜了,海捞瓷的价格一般都要比同时代的瓷器低一半的价钱,若若,你这件青花大碗有意出手吗?我出这个数!”海捞瓷在市面上的价值虽然比不上同一时期的官窑精品,不过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一个真字。不要怀疑国人的智慧,特别是在造假方面,要说这两年海捞瓷在市场上真货的比例占百分之十左右,那么那些号称同时代的瓷器的真货比例就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就拿他老金的博广斋来说吧,一件两个礼拜前刚到的烟灰缸,他店里的员工可以跟人瞎掰是乾隆皇帝用过的,嘿,那时候有烟灰缸这一物件吗?结果还真的忽悠了一个老外冤大头,花了两千八百块大洋,乐呵的拿走了。古玩市场可没找后账这一说,发票上开的都是工艺品的字样。

    这不老金估摸着这件被老孔和老孙都认可的瓷器准错不了,就跟张若伸出了一只手掌。

    “五十万?”张若眨眨眼睛,这个价比她预期的高太多了,她这就是海里捞上来的瓷器,没有半点成本的,呃,有,就是给老龟的那两坛酒。这样的瓷器在她的空间里还有好几万件呢。要知道老龟给张若找的那艘沉船是南海一号长度的一倍呢。

    “我勒个去了,老金你还想捡个漏呢?若若啊,你这件青花大碗虽然品相完好,不过真卖不上那个价钱,除非你拿去拍卖行,进行拍卖,说不定能拍到上百万的价格也不一定,不过咱们私底下流通的,最多也就是二十万这个价了,老金刚才那一只手的数,估计是五万。”老孔觉得好笑,一件海捞瓷,能有五十万的价嘛,就算有,那也得上拍卖行啊,拍卖会里面的人要是看上啥物件,那根本就是没有理性可言的。

    “谁说我出五万了,我说的是五千!”老金小小声的在一边反驳,前两天他的一个大客户给他打了电话,想要一件精品的海捞瓷,那一位也是行家啊,他也不能用赝品忽悠人家,所以就像从张若手里低价收过来,做点倒买倒卖的勾当,没想到这丫头人不大,胃口倒是不小,张口就是五十万呢!

    “哦,我对这个没概念,这也不是我的物件,要是我那位长辈想出手的话,我会找各位的!老孔,你不会想要收我三份鉴定费吧?”张若调皮的跟老孔开了一个玩笑。

    “哪能啊,你下次来,鉴定啥物件的直接找我,免费给你看物件!”老孔连连摆手,还拿出了自己的一张名片。自己今天也算是长见识的,海捞瓷还能有这么好的品相,看来以后他要多留意市场上的海捞瓷了。

    元青花估计他这辈子是得不着了,弄一件明代的青花真品也不错。三个人给断出的年代是明末清初那一会儿的,张若跟老龟发现沉船的年代一对比,正好能对上。来的时候,张若直接就是将瓷器放在自己的包里的,她还想那么拿着就走,就被老孔拦下了。

    “丫头,你来的时候,就是这么装的?你也太败家了吧!老孔,人家在你这儿鉴定,你给搭个盒子总成吧?”老金也有些心疼,要是张若那么不在意手里的物件,还不如卖给他得了,自然,他不会再拿五千的价来拐张若了。

    “诶,我这就去找,那啥,我这儿也没有装这大碗的盒子啊,老金,要不上你店里找吧!你店里做的就是这个生意,应该有很多这样的盒子吧!”老孔店里主要是做杂项的,陶瓷物件本来就很少,这不,老金又给忽悠回去了,大热天的跑来,没捞着好处,还搭上一个进价都要几十块的精美包装盒。

    “若若,你那位长辈要是想出手的话,你就给我打电话,二十万的价格,我没法给,十八万,你也让我赚点儿跑腿费!”张若连连要走了,老金还塞过来一张名片,看来还是不死心。

第二卷 第161章 没人理 不合意

    第161章 没人理 不合意

    【第一更!那谁的更新票我是要不到手了,甘草努力在12点前完成三更。。。】

    张若一笑带过,今儿她是不会把瓷器卖出去的,都说了是一个长辈的,那装也要装到底啊。

    抱着盒子走出潘家园,她倒是想在这儿逛逛,听几个故事也好,不过她还有任务呢,下午得去找间房子,自己身上的秘密太多,住寝室还是住别人家里,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