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鼓朝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鼓朝凰-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璃陡然惊醒,给她拉得一踉跄,险些跌下卧榻来,不免惊呼:“婉仪!这是做什么?!”

“好嫂嫂,好阿姊,看在你我自幼相交的情分上,你快与我走,请宋国老救人。否则,你我姊妹怕是要一齐作寡妇了!”婉仪不及细说,拉起宋璃便要走。

宋璃小寐方醒,只随意斜披了素罗衫裙,云髻微散,却见婉仪说得如此严重、焦急不似玩闹,一时窘急,忙唤侍婢取来金泥衣帔青容纱,一面忍不住斥问:“你胡说些什么没大小的!”

婉仪正待解释,忽然,却有个小宫娥匆匆奔来,急急唤道:“妃主!韦将军领着一路禁卫来了,就往里闯,持戟们要拦不住了呢!”

“今日是什么好日子!”宋璃才勉强穿戴齐整,一听连韦如海那禁军将军也敢闯入,不禁火上心头,将五晕罗丝的金泥披帛一挽,便要移步去看。

见此情形,婉仪心知她强闯东宫之事必已为皇祖母知道了,故而才着人来。她不禁心急如焚,慌忙将宋璃拽住,道:“好阿姊,别斗气了!咱们快从侧门出去,再耽搁便走不了了!余下事,路上再与你慢慢细说!”

偏偏宋璃生性倔强高傲,受不下这等冤枉气,仍就拧着不肯走,执意要先教训了韦如海。婉仪苦不堪言,唯有力劝。

正在这乱糟糟的关口上,却有个声音从殿外转入来:“这是……做什么呀?”只见良娣谢妍款步走近前来,身后跟着个乳娘正抱着小世子。

忽见谢妍过来,婉仪当即双眼一亮。

待韦如海领人上得流云殿前,左右看下已不见东阳公主与太子妃踪影,殿门半启,只有太子良娣谢妍与乳娘,领了几个小婢,正逗小世子玩乐。

韦如海上前揖道:“谢良娣金安。”

谢妍正拈一串茉莉花逗儿子,听见韦如海说话,才回首看去,笑问:“这是什么好风,把韦将军吹来了?”

韦如海应道:“奉懿旨,请太子妃与东阳公主鸾驾往庆慈殿去。”

“东阳公主?”谢妍仿佛十分惊讶,“公主不曾来过东宫。将军要找公主,该上公主府去才是。”说着,她又从乳娘怀里将小麒麟抱了过来,笑着哄逗,似乎不打算再理人。

韦如海眸色一寒,又上一步,逼问:“斗胆问良娣,太子妃现身在何处?”

“太子妃身在何处?”谢妍闻之眉梢一挑,抱着麒麟站起身来,她缓步走上前去,正迎着韦如海,唇角却有冷笑绽出,“将军好大气,就敢问妃主身在何处。若我告诉将军,太子殿下近日贵体不适,常需要人照应,妃主现下就在殿下殿中,将军敢去请么?”神情语态,怒意已不掩饰。

韦如海不禁有些许发憷。这女人抱着个孩子已到他面前来,若他拔剑出鞘便可刺到那张精致丽颜。然而,他却觉得,是这女人逼迫了他一般,竟只想后退。他下意识按了按腰间佩剑,放低了语声道:“末将也是奉旨行事,还请良娣行个方便。”

“好呵。”谢妍唤一声,几名侍婢已上前来,“你们几个就领着韦将军四下走走瞧瞧去罢,记得,一堂一殿一阁都要转仔细了,千万别漏下什么地方,回头,韦将军又要说我不给他方便了。”她睨着韦如海,又道,“太后只命将军来‘请’太子妃与公主。魏王殿下‘微恙未愈’,冷风热风吹得是哪头,内中轻重,将军可要自己掂量好了呀。”

她分明笑的明媚,韦如海却由不得心中一阵瑟缩。他静立了好一会儿才抬头看向谢妍,又深深施一礼道:“末将不敢唐突。既然太子妃正陪伴殿下,末将等着便是了。”

“将军明断。”谢妍笑意弥深,当即命宫人看座上茶,将韦如海等一路禁卫就地安顿下来。

忽然,只听谢妍陡然拔高音量,冷冷喝问:“郭常侍这是往哪里去?”苑角一抹赭影一抖,当下颤巍巍回过身来,喏喏地一躬到地唤了声:“良娣——”谢妍却再不允他多言,截口便道:“正巧,世子的花球好似落在郁茵阁里了,烦劳常侍去取一趟可好?”

那郭常侍正待辩驳,冷不防眼角一暗,一名司戈一名持戟已靠上前来,掌中寒气大盛,已再不由分说。

长生殿上,静火温焚的香氛似看不见的魍,奚落着在场者已极致紧绷的神经。宋启玉的声音不紧不慢,凉凉地砸在心头,原本清甜的香薰便忽然涨潮般漫溢开来,闷得人不得呼吸。“堂堂吴王府邸,又岂是什么人都可进得去的?这人身份疑点重重,却能在王府中深藏,内中玄机,陛下怕是还要审慎详查才好。”

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原来这宋二郎打的好算盘,不单单是要推白氏下泥塘,而是先借蚌壳强力钳住鹤嘴,再将这一双相争鹤蚌尽数打杀当场。可他究竟是不知还是不怕?世事如棋,却不是人人如棋子,有些人,从来就不是可以利用的。

白弈心中冷笑愈烈,面上却仍强压神色,竭力不露半分痕迹。时机未成,愈是危紧严峻,愈不可冒进。

殿上骤然戚寂。沉默对着叹息,更显凝重异常。

寂静中,殿外却有个声音响起:“宋将军方才说的什么好话,我迟来一步,可否请将军再说一次,也好叫我听一听清楚。”那嗓音沉郁若吟,伴着殿门推启的声响,在近身宫人搀扶之下,缓步入得殿堂来,发髻上金色的凤钿,映着眸中凌厉光芒,全落在宋启玉眉心。

下意识地,宋启玉已往后缩了半分。

白弈唇角微扬,颔首跟在李宏、李裕之后向太后施礼。宫人们设好坐榻,太后就在皇帝近旁安坐了,静静将殿中四人又打量一番,一边看,一边吃茶,直到一盏茶将吃尽了,才缓声问道:“你们这些小儿郎们,又在闹腾些什么?真是半点也不知体恤君父。”

两句话,好似责怨,又似沉叹。

皇帝终于坐起身来,却仿佛在瞬间苍老,竟不如已近七旬的老妇矍铄。他无言地看着他的儿、婿、臣子,只是默默地看着。眼神安静而沉重,甚至悲伤。

又是无人应声。

忽然,白弈向前迈上一步。

“白弈!”几乎本能,宋启玉跟进高喝一声,紧张地便要拔剑,却在手至腰侧握了个空时,才惊悟过来。剑已在上殿之前卸去了。

不料白弈一步上前,却在皇帝榻前,正正地跪拜。“请陛下开恩,即刻诏御医上殿。”他匍匐下去,语声恳切拳拳。

“善博先起来。”皇帝轻叹。

白弈这才直起身来,却仍固执长跪。他将目光撤回到仍旧倒地不醒的朝云身上,静了好一会儿,呼出一口长气来,沉声再奏:“臣恳请至尊先传御医,替臣的兄长疗伤施药。”

他说,臣的兄长。

皇帝眸光一震,张口欲言又止。便是太后也不曾想到,白弈竟不加辩解、毫不掩饰、直接将这句话说出口来,一时只有紧盯着他,任眸光深浅明灭,只是沉默。

宋启玉目色闪烁,似极为震惊,又似意气激荡,片刻终是忍不住开口:“白兄——”

但他才说出两个字,白弈已截口道:“家大人的事,做儿子的不可妄论。但为人弟者,眼见长兄受苦,安能忍心视若无睹?乞请圣上垂怜体恤!”他再俯首叩拜,前额几乎就贴在地面,三请圣恩。

这一番话,字字句句全是说给皇帝听的。

皇帝阖目静默,良久长叹一声,准奏传召御医上殿。

御医启铁钩时,朝云发出闷声痛呼,额前、掌心、后背冷汗涔涔,人却仍没有清醒过来。白弈紧摁着他肩臂,创痂撕裂的热血涂了满手。那鲜血淋漓的场面,令观者不禁色变。皇帝早已由医官们小心翼翼看护着,不叫为血光冲煞。太后却斥开了跟来侍奉的医官,依旧静坐原处,眼神愈发沉郁。她忽然便开口问:“将军的‘兄长’,为何会在吴王府上?”她竟突发责难,甚至不避讳御医。

白弈眉心微拧了一下,但没有应话,只是沉默守着朝云,直待御医将朝云安置妥贴后退去,才缓缓应道:“这一件事,臣自有解释,必不欺瞒太后、至尊。但臣却还需要两名人证。”

“人证?”太后挑眉一笑。

“对。人证。”白弈淡然应对。他抬起头来,竟迫视了太后双眼,那眸色澄清又寒烈,分明是背水一战的决绝。他盯着太后的眼睛,静静开口:“臣请太后将吴王世子与臣妹宣召上殿。”

不错,他要她上殿来,就在这生死阵前,无论成败,他宁愿叫她于这沙场上看此厮杀,也不愿她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沦为质子。

初交刃,刹那锋芒毕现。太后的笑容终于僵了下来,渐至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时至傍晚,夕阳已然凉了下来,晚风丝丝穿梭,竟是乍暖还寒。

文渊阁大学士任修由家中小仆扶了,下得车辇。他同往常一样伸手,问小仆接自己的柺杖,意外地,却接了个空。

“先生……”那小仆抱着拐,似吃了惊,不晓得该怎么办了。

任修抬头瞧见,尚不及询问,却已有人抢先一步,笑了起来。

“子安贤弟,别来无恙?”

任修诧异,只瞧见,自家府门前那羽扇纶巾的青衫客,由不得惊呼:“叶师兄?当真是叶师兄?”他嗓子有些发紧,急着想上前去,竟忘了残腿不便,险些摔倒在地。

叶一舟忙近前来扶住他。

任修把臂将叶一舟好一阵细巧,抑不住欢喜,道:“师兄怎么来了?几时到的?”

叶一舟笑道:“我早到了,正奇怪怎么无人应门呢,亏得你回来。”

任修略微尴尬:“平日里也没什么宾来客往,我又只一人,带一个小书童跟在身旁做伴,也就足够了。没想到会怠慢了师兄。”

叶一舟大笑。“十多年不见,也跟师兄讲起客套了。”他暗暗打量过任修眸色,拱手叹道:“但愚兄今番不和贤弟客套。愚兄此来,是有事相求。”

任修一面将叶一舟让入院中,一面笑道:“以叶师兄的能耐,还有什么要来求我的。”

叶一舟道:“此事紧要,上则关乎社稷安危,下则牵系故人之女,只有贤弟才能担当,还望贤弟万勿推辞。”

此言未落,任修足下已是一顿,不禁神色有变。

“儿之所言俱是实情,乞宅家明鉴。”墨鸾微颔首,福身拜礼。眼角余光不由自主向那人瞧去。她看见白弈,白弈也正望着她,眼底的暖意令她安慰,衣衫上的血迹斑斑却又令她胆战心惊。

她也不知为什么,忽然便要传召她与阿宝,尚来不及理清思绪,已被带上了长生殿。她又不知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

何况,还有阿宝在。

那孩子站在她身旁,紧紧拽着她的衣摆,小小的身子不住轻颤。但他已是这样勇敢。他没有逃走、没有退却,甚至未向后瑟缩半步。他努力地在大人们的战场上挺直了腰,便如同洪流中一棵青嫩却倔强的小树。这样的一个孩子,她怎能在他面前诳言?

所以,当白弈叫她“如实明言”时,一瞬,她觉得自己得到了救赎。于是她很小心翼翼地将阿宝偷拿了人偶、及她如何让阿宝将人偶送还回去之事说了一回,只略去了朝云一节不提,草草称作因恐不妥而设法将此事告知了家人。

她话音甫落,太后已斥出声来。“你的意思,莫非邪术设咒要害宅家与东宫的是吴王殿下不成?”她凤眉倒立,满脸怒容,全然似一名护犊心切的祖母,她的目光终于落在幼小的李飏身上,她低沉了嗓音,喝问:“阿宝,你说,你阿爷会做这等事么?”

下意识地,李飏愈发抓紧了墨鸾衣袖,几乎就要钻进她怀里去。他努力仰着头,睁大的眼睛里已有泪光翻涌。“阿爷不会做坏事!”说完,他又紧紧抿着唇,绝不让自己哭出来。

“那么你说,实情究竟是怎样?”太后唇角冷扬。

阿宝盯着太祖母,良久,瘪嘴时已带了哭腔:“墨姨姨也没有说谎……阿宝也没有说谎……别的阿宝什么都不知道……”他将脸埋在墨鸾小臂上。

墨鸾心下一颤,觉得衣袖湿热。

“阿宝。”太后略缓和下神色来,诱哄地唤着。

墨鸾只觉阿宝抓住她的力道陡然紧了,颤抖愈烈。她不忍将阿宝揽进怀中,心潮涌动,抚着阿宝小小的脑袋,低声道:“太后,世子还小。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

瞬间,太后眸色一烁,眼底精光便盛了起来。但她盯着墨鸾,只是冷笑了一声。

殿中一时又沉寂下来。

须臾,宋启玉开口道:“这就奇了,若是吴王殿下存心设巫蛊,又怎会如此不小心给世子看了去?将人偶藏在吴王府,倒像是诚心要给人瞧见的。”说时,他一直盯着白弈,萧寒笑意又显。

这大抵是早料想好的,有此一说,墨鸾与阿宝所言,便显得极不足信了。白弈微微一笑,应道:“宋将军此言不错,臣也认为,这一件事,绝非吴王殿下所为。”

此言一出,又是惊诧。

他竟不急于辩白自己,反倒先替李宏开脱。连李宏也由不得向他望去,眼底震撼几乎就要掩不住。

白弈颇意味深长地看李宏一眼,又继续对皇帝道:“臣初闻臣妹传讯时也颇为震惊,滋事体大,关碍极重,又恐莽撞,又不敢坐视,万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请家兄潜入吴王府邸查探,本想详查之后再密奏圣上以请处置,却没想到——”他顿下来,目光如炬,全凝在宋启玉眼上。但他并未加半点指责,只是静默片刻,复又向皇帝拜倒:“臣胆大妄为,两次擅闯吴王殿下府邸,请陛下严惩。臣自知罪难辞咎,唯请至尊圣恩,不叫累及家大人及兄、妹。臣兄赤子孝心拳拳,小妹只是女儿家,年少柔弱没什么主见……”言道此处,他竟哽咽的再说不下去了。他竟在长生殿上众目睽睽之下暗泣得语不成调。

莫说皇帝、李裕惊在当场,便是宋启玉也险些要以为:白弈这小子莫非是骇得糊涂了,竟已前言不搭后语起来。

墨鸾只觉得胸口一阵阵隐痛,闷得她几乎喘不上气来,她强自稳住自己,一手死死摁在心口上,却仍觉得那旧伤处几乎就要炸裂开一般。她望着白弈,几欲呼出,又发不出声响。视线略有些模糊发暗,冥冥中,她似乎觉出了什么,却又好似什么都是混沌。她又看见太后,那肃杀神情中透着血腥气,刺得她浑身一颤。她恍惚以为,看见了将杀的刀戟。

皇帝沉沉地叹息,伸出手去:“善博,你起来,不要跪着,慢慢说。”那语声平缓而又安详,便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