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神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指神农-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天把张大宽调来,也是存有私心的,一是及早解决张大宽副科级的问题,二是让他主持产业公司的全面工作,吕大经理事情比较多,天南海北的四处乱跑,公司还需要日常运转,没有主事的人可不成,别人不太了解,工作弄杂了对郭县长也不好交待,于是把同学张大宽调了过来。

组织部、政府办的领导走后,吕天继续召开公司的全体大会。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又介绍两名副总经理与大家认识,明确了张大宽常务副总经理的地位,当王艳霞听到这一消息后,圆圆的脸上充满了不屑。

公司配备了三辆车,统一的新海马骑士越野车。吕天对三辆车进行了分配,两名副总一人一辆,办公室留用一辆,他还是使用自己的本田车。当听到有车坐时,王艳霞这才有了笑的模样。

公司全体会上,吕天布置了一个议题:假如我有一个亿,如何发展新农业。要求人人写出自己的想法,第二天交到办公室。

吕天深信,发展农业与做土木工程一样,只靠一个人的不行,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可能会有好的方法点子。

收到上来的意见和建议各式各样,有的让人捧腹不止。

假如我有一亿用来搞农业,我要租大片的土地,全部种上草,然后在草地上放鸭子。

假如我有一亿用来搞农业,我要全部栽上葡萄苗,把乐平建成葡萄之乡。

有一条建议引起了吕天的注意: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分片发展。

建议上都没有写名字,从娟秀的小字能够看出一女士的手笔,应该是出自王艳霞之笔。目前,当务之急是确定农业的发展方向,吕天根据这一建议,制定了一份内容详实的发展规划。

乐平县十四个乡镇,分三大区域,六个发展区。南部靠海区,以设施渔业养殖为主,中部临城区,以设施蔬菜为主,北部靠山区,以设施林果、畜牧养殖为主。在不改变土地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打破乡镇的界线,设立六大发展区,全面推进全县农业产业的发展。

乐平县委常委会上,吕天将神力运用到声带,将汇报的每一个字变成小炮弹,一个一个的射到每一个常委的耳朵中。

所有的县级领导都被眼前的小农民所感动,一是小伙子理了平头,刮了胡子,穿了吕柄华买的的体恤衫,显得英俊帅气,朝气蓬勃。二是他的思路很新、很独特,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三是讲话神态大气自然,声音圆润洪亮,声声入耳,没有开扩音器的情况下,他所讲的每一个字,如一只只小耗子,全部钻进了人们的脑子里。

郭明嘴角含着笑意,满意的看着吕天做着汇报。他表现越好,说明郭县长越有能力,慧眼实人,而且还能开辟乐平农业发展的新天地。

黄县长也满意的点点头,对吕天笑道:“吕天同志是我县难得的人才,这次破格重用,得到了省、市委的大力支持。吕天同志不要辜负县委、县政府的期望,把农业产业这篇文章做好。说实话,破格聘用你,我和郭县长担了很大风险,能不能让我们脸上增光,还要看你的喽。”

吕天忙站起身道:“谢谢各位领导的重用,我会尽我所能,在三年时间内,将我县的农业产业发展搞上去,向各位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吕天停顿了一下,呵呵笑道:“不过,农业产业发展是全县的大事,还需要各农口部门、各乡镇、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没有各兄弟单位的鼎力配合,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黄县长笑道:“县委下发了一份文件,成立乐平县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郭明同志担任,吕天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及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农业产业公司,协调各部门、各乡镇搞好农业产业发展。”

吕天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农业发展的设想能够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承认,吕天知足了,现在又给了尚方宝剑,做起工作来应该更加得心应手。

农业产业公司正式开工,吕天跟随郭明县长先后考查了14个乡镇,确立了六个生产区,渔业养殖区两个,农业产业园两个,畜禽养殖区两个,再加上天山产业公司,在全县形成七大规模养殖区的总体模式。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如研究研究我的屁股

天山现代农业产业公司抽调了阴山、肖阳、张宏远三个人,县农业产业公司抽调了三个人,每两人组成一组,分别督导各产业园的建设。

县政府的一亿元资金分五次拨付到位,吕天也将十亿元转到了农业产业公司的帐户上。公司的会计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是县财政局支付中心的工作人员,兼任农业产业公司的会计。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一点不假,资金到位以后,农业产业园和畜牧养殖小区迅速开工。农业产业园建设借鉴天山公司的经验,结合本乡镇的特色,很快就投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平整土地,打桩竖梁,建设速度非常快。禽畜养殖有现成的模式,按照牛、羊、猪、鸡、鹿等品种,划分为几大小区,集中成片的建设,县内的养殖大户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入区建园发展,不久之后便会形成规模效应。

渔业养殖区能够借鉴的经验不多,风险也比较大,吕天委派阴山指导渔业养殖生产。阴山家承包村里的小池塘多年,自小就有养殖经验,,淡水养殖与海水养殖完全不同,不能全套照搬淡水养殖经验,必须学习先进技术。

阴山带着水产局和农业产业公司的技术员去了大连、山东、珠海和海南,学习参观了一个月。一个月后,海水养殖基地也开工建设,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昼夜不停的运转着。吕天把小鲨鱼和小鲸鱼运到了养殖基地,就地又培育了一些新品种:脸盆大小的海蟹、一米多长的海水泥鳅、胳膊一样的刺参、拳头大小的花蛤。

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品种,又引起了孙教授的高度重视,带着小芳和小乔又来到海边,进行新品种的研究考查。

吕天暗笑,你把每一个特种研究再好,也不如研究研究我的屁股。

农业产业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文化娱乐公司也没有闲着,手续的跑办全部交给了俞力,俞经理胆大心细,认识的人也多,事情也会办,办事效率非常高,很快便把手续拿了下来。只是注册公司花不了多少钱,花钱的是购买设备和建设影视基地,这才是重头戏。经过多方考查,取得县政府的同意,由天山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投资,在三岛码头投资1。5个亿,建设大型娱乐影视城。

名字叫影视城,其实就是圆明园的复建,三岛码头属沿海盐碱地,非基本农田,占地建设并不违背国家政策,租用地皮花不了多少钱,费钱的是工时和原材料。国家明令禁止仿建圆明园等古代建筑,对发展地域经济起不到推动作用,要把全部精力用在项目建设上。

俞力很是聪明,把圆明园叫做影视拍摄基地,避过了敏感词汇,审批手续很快通过。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斗,各个产业园、养殖基地以及影视城步入了正轨,能够正常的推进建设,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

吕大才子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踢开了头一脚,把每一项工作都摆布开了,这口气还没出完,张侠的一个电话又打让他紧张起来。

“天哥,现在步入秋季,产业园的农产品产量进一步扩大,可是销售环节跟不上,产品有所积压,给产业园带了一些损失,这你得想想办法啊。”阴山等人抽调到各产业园、养殖区后,天山产业园由张侠一人主持整体工作,压力很大。

吕天点点头道:“哦,这是我的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周全,王之柔代言搞了,但没有在各地广告铺开,你马派业务员去东北、山西、内蒙等地开拓一下市场,把我们的广告在各电视台播放。这边由我联系一下省农办,最近可能有农业广交会,咱也去会上露露脸儿。”

“外省、外市的市场应该开拓,咱市内的市场也要稳定住,还需要广告宣传,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张侠建议道。

张侠说的不错,天山公司的产品,在乐平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在其它县区、冀东市区,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几乎为零,吕天想了想道:“你的业务推广要跟上,这部分的广告宣传我去想办法。”

“好的,天哥,必须马上行动,不然损失会很大的!”张侠着急道。

“我现在就联系。”吕天挂断电话,拍了拍有些瘦弱的前胸,琢磨起广告宣传的事情。

他的身板本来就不胖,自出任农业产业公司总经理以来,又是调研又是考查又是摸底,连续忙碌了一个多月,又减了近十斤的重量,七头八绪的事情很多,不瘦才是奇怪的事情。

“天哥,我想请假一天,明天去冀东一趟。”张大宽钻进总经理室笑道。

“冀东去做什么?”吕天抬起眼皮道。

“我……我家来了亲戚,去接一个人。”张大嘴眯着眼睛笑道。

“你家的亲戚?是不是很年青、很漂亮,文化水平还挺高,学的是生物学专业?”吕天喝了一口水道。

“我……你怎么知道?”张大宽吃了一惊,大嘴张得很大,像隐藏飞机的山洞。

吕天嘿嘿一笑:“你的一举一动,左右我的视线,你的任何小动作都逃不出我的眼睛。千万不要糊弄我,小芳回老家了几天,明天坐火车回乐平,你去车站接她,然后顺便在冀东转一转,玩一玩,是这样盘算的吗?”

“你……你什么时候成了我的蛔虫!”张大宽低了低眉毛低声道。

“大宽,对张玲没感觉了?对她死心了?”吕天挤了挤眉毛道。

“我……我没办法了,追了一万次也没追到手,对我一点感觉也没有,你说怎么办,只能放手了。”张大宽甩了甩两只手道。

“对小芳挺有感觉的?”

“还行吧,她很漂亮,非常有女人味,看到她挺有感觉的,她看我也非常顺眼,我要展开攻势,让我的爱情之花今年就绽放!”张大宽举了举拳头道。

吕天抿嘴一笑道:“你小子马上变成花痴了,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好,我请你三天假,保证给我带一个弟妹。”

张大宽大嘴一咧,笑道:“保证吗,我的本事你知道,这个保证我不敢做,但我会尽百分之一万的努力。工作的事情总经理放心,我不会差一丝一毫的。”

“哥们,要有自信,祝你成功!”吕天用手指冲他比划了一个二字。

第二天一早,两辆车一前一后向冀东驶去。途胜车上坐着张大宽,白色衬衫,黑色西裤,棕色皮鞋,他去车站接孙教授的助手,他的还不太热的恋人小芳。现在的张大宽可不是城管局的张大宽了,现在的张大宽也是专车,专司机,专办公室,混得人模人样,搞个对象应该不成问题吧,怎么老失败呢,这事让他郁闷至极。

本田车上坐着三个人,一个是吕天,一个是王倩,另一个是王宁。三人是去市电视台,洽谈产业园广告宣传的事情。这次成立农业产业公司,王倩找到了吕天,将王宁从种子公司调到了公司。

种子公司是企业,产业公司也是企业。但种子公司是农牧局的下属企业,而产业公司是县直属国企,企业的性质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产业公司要比种子公司好上许多。

吕大才子很争气,没费任何力气就把王宁调到了产业公司外宣科,担任外宣科科长。这次到冀东去应该是吕天与王宁的事情,王倩只是友情赞助,她与市电视台有业务联系,认识几个人,说不定能帮上忙,也是回报吕天对王家的帮助。

两辆车在冀东市南外环分手,张大宽去了车站,本田车一拐弯,驶上建设路,二十分钟后,本田车拐进了市电视台的大院。

冀东市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是没法比的,但也很有气魄,120米的电视塔直指云端,20层的办公大楼进进出出,显得十分忙碌。

“天哥,先去业务部吧,我认识业务部的记者。”王倩下车说道。

“好吧,市台我一个不认识,全靠你了。”吕天笑道。

王宁拎起硕大的公文包,问道:“总经理,宣传材料还用抱着吗?”

吕天看了看后座上的宣传材料:“就拿三五份吧,多了也没用。”

外宣材料是王宁着手组织撰写的宣传小册子,彩色印刷,共28页,对农业产业公司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很是宏伟大气。通过这件事,吕天对王宁有了新的认识,小妮子并不是花瓶,而是有真才实学的。

三人来到九楼业务部,见到了蒋记者,王倩介绍三人相互认识,然后把来意一讲,蒋记者皱了皱眉毛道:“王记者,我的能力有限,如果拍农业方面的宣传片,必须有市农口的领导出面才行,如果单纯的做广告,那是需要银子的。”

王倩嫣然一笑道:“蒋哥,你就帮帮忙吗,这是我亲哥,外人的话我还不帮忙呢。”

蒋记者挠挠头道:“王记者,不是我不帮忙,只是我的地位太低,用不上劲,不如这样,我带你们去见潘台长。”

第二百一十二章 原来是遗传基因的缘故

蒋记者帮不上忙,那就见一见潘台长吧。蒋记者引路,四人来到16层,敲开了潘台长的房门。

“潘台长,这几位是乐平县农业产业公司的,想在市台做一期农业节目,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台长,您看……”

老板台后面坐着一位女士,戴着金丝眼镜,眼镜链甩在了脖子后面,一部分链子垂在了耳边,如戴着的耳环,显得十分好看。

一双大眼睛从镜片后射出两道光,刺了三人一下后说道:“乐平的啊,搞的什么产业公司?”

“现代农业产业公司。”吕天将公司的简介双手递了上去,然后恭恭敬敬的站到了一旁。

潘台长将简介打开,粗略的扫了一眼,啪的一声合上后甩到吕天面前,摇了摇头道:“农业产业公司,没什么可宣传的,这不是什么亮点,全市都在搞农业产业公司,都在建农业产业公司,这个体裁很普通,没什么新思路,不能录!”

吕天忙笑道:“潘台长,农业产业公司虽然全市都在搞,都在建,但我们开发建设的产业公司规模大,品种新、效益高,受惠面积大,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典型,潘台长……”

“好了好了,不要再说了,我没时间跟你磨嘴皮子。现在全市宣传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