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带领老公回家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带领老公回家乡-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宏斌跳到后车厢里,往下递李氏姐妹在下面接,手脚麻利的干了起来。张长水第一次到这个店里来,想四处转转。张云黎义不容辞的做向导,领着张长水参观参观。
  转了一圈,张长水点头,非常满意,说比第一家(以后镇里的店就叫“花想容一店”,这个就叫“花想容二店”)还要好。
  参观完毕,货也都卸完,张长水见没事了,告诉张云黎他要回家,开车走了。四个人开始往店里运货,张云黎又教给李氏姐妹方法,把货物按一定的标准,一点点摆到货架上。
  中午的时候,张云黎做东请几个人小吃了一顿,回来后继续干。虽然几个人除了上洗手间,就没有停下来休息,可惜这个店确实太大了,是一店的三倍,所以到这下午张云黎要回去时,还是只干了三分之一。
  张云黎见时间差不多,宣布今天就到这里。几个人到洗手间洗洗手,张云黎让李氏姐妹也先回去,明天一天肯定能做完,时间不是太赶,没必要让她两贪黑。四人出了电,李氏姐妹锁了门,在门口分开了。
  路过车站门口烤地瓜的摊子,林宏斌拉着张云黎买了两个地瓜,一人一个,拿在手里热热的,坐到车上后张云黎深深吸一口气,闻闻。
  刚烤出来的地瓜热乎乎的,泛着腻人的香甜,让人有十分想吃的欲望,吃一口甜到心里。张云黎笑眯眯的对林宏斌说:“真好吃。”
  “愿意吃,我以后还给你买。”林宏斌捧着地瓜,美滋滋的说。
  张云黎甜兮兮的点头。
  林宏斌激动地笑了,大口大口吃起来。
  那个午后在喧闹的汽车上,两人并做着,手里捧着美味的地瓜,一口一口细细的品尝着甜美的滋味,这场景深深植入在两人的脑海里,永远也不能忘怀。许多年后,只要林宏斌把烤地瓜捧到张云黎面前,张云黎天大的气也会烟消云散。
  第二天张云黎没让林宏斌去,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把货物全部摆好。这次张云黎依旧选在周六开业,而且她想两个店同时庆祝这个喜事,提前几天在镇里和县里同时发放了宣传单。
  传单里重点介绍了县里也开了“花想容”,为了回馈广大顾客对花想容的光顾,花想容二店开业时,两点同时举行开业大酬宾,一等奖一名,洗衣机一台;二等奖两名,自行车一台;三等奖三名,太空被一套;另有纪念奖若干等等。
  在县里开店不同于在镇里。毕竟在镇里自己算是家乡,都是乡里乡亲的,而且自己的店属于蝎子粑粑——独一份。到了县里可不一样,已经有几家了,自己算是在人家的嘴里抢食吃,来分一杯羹的,其他几家一定会有相应的措施对自己的店进行打压的。所以第一脚能不能踢开,十分关键。为了这次能打开知名度,张云黎这次可是下了血本,光奖品就花了三四千元。可以说张云黎准备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
  为了打响知名度,张云黎安排开业当天妈妈和小姨在一店坐镇,自己提前几天对李氏姐妹进行了培训,并让两个人到一店跟着张云杰学习了三天,还抓紧和林宏斌轮流做了二百左右的头花,准备当奖品(主要为了省钱)。
  到了开业这天,张云黎起大早起来做饭。头一天已经和林宏斌说好,今天不跑步了。
  此时已是寒冬腊月,外面的温度非常低,可以说是滴水成冰,屋里的却温暖如春。张云黎只穿了一件妈妈给织的红色毛衣,还微微有些出汗,她仔细的收拾好自己,招呼爸爸妈妈起来吃饭。
  吃完饭,她和林宏斌在十字街集合,一同去了P县。到了店门口就看到门已经打开,李氏姐妹来的很早,张云黎点点头,非常满意。
  八点多放了鞭炮,表示店开业了,又给在周围看热闹的行人发了一些奖品。年纪大的发些牙膏、牙刷,年轻的给一袋自己包装的珍珠粉,孩童送的是自己做的头花。
  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九点多店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张云黎和李氏姐妹照顾顾客,林宏斌帮着收钱。
  花费达到一定数额的,按宣传单上的承诺,让其抽奖(其实是张云黎用手写的纸条,上面标着获得的名次,抽到哪个,就按哪个给发奖)。
  老天也似乎也挺成全张云黎,在将近十点的时候,就有一名顾客抽到了一个二等奖,笑逐颜开的把自行车推走了。
  这回本来只是看热闹的人心动了,他们本以为这些奖品只是一个幌子,没想到真给。
  只要花够三十元钱,就可以抽一次奖,反正家里也需要买些洗衣粉手纸之类的,一举两得多好的事情?!
  心里一合计,买吧!
  于是人群开始川流不息的出入这个小店,还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晌午时又有两个人分别抽到二等奖和三等奖。由于人太多,几个人没有时间吃饭,张云黎只要抽空买了几个面包,几个人对付了一口。
  到了下午,一等奖也找到了主人(其实,张云黎耍了一个小手段,上午抽奖的纸箱里她根本没放一等奖,她要把鳌头留到关键时刻,中午趁别人不注意,她才把一等奖的纸条放进去),这个时刻把热闹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晚上四点多时天渐渐黑了,店里最后一个顾客才离开。关了店门,让李氏姐妹点点货,张云黎和林宏斌两个人点点钱,发现今天的营业额初期的高,完全超出预期。
  招呼李氏姐妹到饭店,点了几个菜,几个人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出了饭店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张云黎怕爸爸等着急,连忙和林宏斌赶到店门口。她见天早上来的时候,为了怕忙的太晚没有车,特意恳求爸爸,让爸爸晚上八九点钟来接她。
  离挺远的张云黎就看到爸爸的车,停在自己的店门口,她喊上林宏斌,两人紧跑几步。
  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冲爸爸甜甜地喊道:“爸——”
  “快上车,今天怎么样?”张长水非常关心开业的情况。
  张云黎一边上车一边臭屁道:“那还用说?!相当的好!”
  上了车,林宏斌喊了一声:“叔。”
  张长水点点头,对他客气的说道:“帮着忙了一天,累了吧?”
  “不累,不累,”林宏斌连连摆手。
  张云黎不耐烦他两客气来客气去的,打断他两的谈话,问道:“爸,一店今天卖得怎么样?”
  “还行吧,我听你妈说好像还不错。”
  张云黎放心了,一下摊在座位上,嚷着:“今天可累死我了。”
  “开店可是你自己要求的,你可没有喊累的资格。”张长水可不愿意自己的女儿是个做点事就喊累的人,于是敲打她。
  张云黎偷偷的对林宏斌吐吐舌头,表示自己很受伤。
  林宏斌低低的笑了。
  

37、新年①
更新时间2011…6…12 13:30:11  字数:3173

 到家时已经是快九点了,林宏斌匆匆告别,跑回家了。张云黎一进屋,段爱芳就迫不及待的问:“怎么样?今天怎么样?”
  张云黎笑的见牙不见眼,比划一个手势:“卖得火啦,人山人海的。”
  段爱芳放下吊着的心:“那就好,那就好~~~~~~对了,吃饭了吗?锅里给你热着饭。”
  张云黎上前一步搂着妈妈的胳膊,感性的撒着娇:“我吃过了,今天开业我犒劳犒劳两个店员,请她们去小吃铺吃点。”
  “下回不要乱花钱,咱们花钱雇她们,她们就应该为我们干活,还请她们吃什么饭?”段爱芳一听花钱请人吃饭,立刻不愿意了。
  张云黎连忙点头:“知道了,知道了,对了,妈,今天这里卖得怎么样?奖品都被抽走了吗?”
  说到这个段爱芳脸上现出得意之色:“卖得好极了,差不多卖出四千多块,”说着从上衣兜里把钱掏出来,给了张云丽:“这是钱,收好。”
  四千多?!张云黎惊喜了,县里的卖了将近九千多,这下一天就把欠王老板的钱凑齐了:“太好了,明天可以把欠王老板的货款打过去了,还可以让他再给发些货。”
  段爱芳可不管这些,压低嗓子神秘兮兮的说:“自行车我给你小姨一台。”
  张云黎来了兴趣:“没被别人发现?”
  “没有,”段爱芳得意的说:“我先把那个纸条给了你小姨,让她藏在手心里,装着上纸箱里抓取~~~~~~~”
  “这个办法真好。”张云黎夸奖道。
  “那是,这是我想出来的,”段爱芳更得意了,突然说道:“要不明天用这个办法把那台洗衣机弄咱家来?”
  张云黎一惊,连忙打消妈妈的念头:“不要吧,要是让别人发现了,我还怎么做生意呀。”
  段爱芳失望了:“那算了~~~~~~~不过,下回可别正这么贵的奖品了,要知道~~~~~~~”
  “呀,快十点了,我困了明天好要起早去县里,我要睡了,妈,爸,我回屋了。”张云黎一见形势不妙,赶快溜之大吉。
  每天和林宏斌跑完步,在家喝完豆浆,吃点饭,张云黎就去县里。平常的人没有开业那天多,不过营业额也相当乐观,大约平均每天在一千元左右,整整是一店营业额的三倍,当然张云黎也清楚这是因为过年大多数人舍得花钱的原因,要是过了年能每天维持在五六百元左右,就可以松口气了。
  林宏斌有时也会跟着她一起,到县里帮她卖货,这样一晃还有两个星期就要过年了。
  那时的人比现在重视过年,一个月前就有不少人在街上摆起地摊卖年货。每天来镇里、县里买年货的人更是川流不息的。
  人多了相应的买货的人就多起来,张云黎和林宏斌的商店每天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不过张云黎没忘记学习的事情,抽空到县里的书店买了不少学习资料和练习题,也给张云海和林宏斌买了几样,准备过年歇业时领着两人一起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张长水专门跑了一趟市里,把剩下的山菜除了留了家里吃的和要送给亲戚的,其余的都已高价卖到了市里的饭店里。
  那天妈妈跟着一起去的,回来后把张云黎叫到屋里,递给她三块厚厚的呢子料的布,一块是桃红色的一块是暗红色的,还有一块是灰色的。
  张云黎奇怪的盯着布瞅了半响,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推测,于是抬头犹豫的问:“妈,这是~~~~~~~”
  段爱芳似乎漫不经心的样子:“噢,这不要过年了嘛,本来想买两件衣服的,可是太贵了,正好你不是会做吗,给咱家一人做一件吧,这样便宜多了。”
  从此后,每天晚上张云黎还多了一样活——做衣服。
  其实张云黎做的没有专业裁缝的好,不过占了样式新颖,加上段爱芳比较节俭,自己做衣服只用花钱买布料,连手工钱都省了,所以才让张云黎做的。
  当然虽然不太好,但是也不太差,否则连张云海这关也过不去,做的不好他才不愿意穿。上次衣服做好后,天冷了没穿上,他一直耿耿于怀,听说过年时还是姐姐给做,只要见到张云黎就会磨着让张云黎先做他的,还要样式新颖的,和别人不一样的等等,诸多的要求。
  张云黎只好先给他做了一件半大风衣式的,美得张云海穿着在家里直转转,嚷着要穿着出去,让别人见识见识,被段爱芳骂了一通才消停。
  毕竟不是专业搞服装设计的,真的对男装没有太多的印象,想为爸爸做一件和张云海不一样的,可是没有想法。好在在逛书店买书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服装设计方面的书,当时没有买,这时需要了张云黎到县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买书,还真让她买到了。
  于是她从书上找了两个流行的款式,为爸爸和妈妈照着各做了一件。最后才做自己的,由于自己以前总买裙子,多少还记得一些,她按照印象里的做了一件。
  做完自己的衣服,已经是小年的头一天,她约莫时间来得及,第二天在县里偷偷的给林宏斌也扯了一块布,准备为林宏斌也做了一件衣服。怕做得太大又被林宏松要去,所以张云黎打算做的非常的贴身,除了林宏斌没有第二人能穿上。还给张云杰买了一件衣服,好好调动她的积极性。
  小年也是非常受重视的,基本中午就没有人了,张云黎买完布大约在十点钟时就把李氏姐妹放回家去了,自己也坐车回家过小年。
  到了家她先到了一店,给把衣服给了张云杰,然后宣布今天下班了。
  进屋时先打探打探妈妈的行踪,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张云黎的卧室和厨房连着,张云黎转转眼珠,把布料塞进羽绒服里,见没有异常,才迅速的跑回房间,把布料藏好,才出来帮忙。
  张云黎还是做鱼,她也就鱼做的不错,其他的不值一提。家里人热热闹闹的吃了小年饭,爸爸要领着全家人去张云黎爷爷奶奶家看看。
  这半年来这几个人除了张云海之外,都挺忙的,去张云黎爷爷奶奶家的次数挺少的,而且爷爷奶奶家和姥姥家在一个村子,可以一起去看看,所以都挺重视,爸爸买了不少的年货,放到车上,开车出发了。
  到了奶奶家,奶奶和爷爷正看电视,见是他们过来了,让到屋里坐下,唠起家常。
  爷爷和奶奶重点夸奖了张云黎,说她考第一的事儿,整个村子都轰动了。又拿出家里攒的大姑二姑和其他几位伯伯送的好吃的,张云黎摆手说不吃,当然老人都是偏疼孙子的,一个劲的让张云海吃。
  聊了一会天,爸爸让爷爷奶奶跟着回家去过年,告诉他们家里可暖和了,明年开春了也给两人弄一个。
  两个人听着有些心动,可又怕自己不在家,不烧火屋里冻上,犹豫不决的。最后张长水说:“我一会儿去二哥家,让他天天过来给你们烧烧,不会冻坏的。”
  老人同意了。
  几人准备去看看姥姥,由于姥爷早早去世了,只剩姥姥一个人生活,过年时到张云黎大舅家过,所以他们几人去了张云黎大舅家,正赶上大舅家做晚饭,大舅妈把几个人请进屋里,大舅妈转身出去做饭。
  大舅让他们留在家里吃晚饭,张长水极力推辞,说张云黎的爷爷奶奶一会要跟去,回家再吃。大舅才作罢。
  大舅妈见几个人在屋里说得热闹,偷偷的打开张云黎放在厨房的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