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良人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良人行-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颗夜明珠。”
        禹言想起了孙殿英盗墓的传说,便道:“如果真的有这么个宝贝的话,恐怕也是落到了盗墓贼手里了。”于紫彤笑着望了他一眼,在别人眼里,拥有这颗夜明珠的禹言,恐怕也是一个盗墓小贼吧。
        方老笑着说:“王翰有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多少年来广为传颂的夜光杯出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但属凉州故地的甘苏九泉也出产夜光杯,原料采自祁连山上的祁连玉,也有人称其为夜光石。事实上这种祁连玉属于岫岩玉类,根本不会夜间发光。所以有人说,今之夜光杯非古之夜光杯了。”
        两个人听故事般聆听方老讲这些典故,听他继续道:“实际上考古工作者至今没有在地下发掘到真正的夜明珠、夜光璧、夜光杯等文物,所以很多人都怀疑他们存在与否。”
        于紫彤大急道:“这还能怀疑么,没有发现不等于不存在。”方老笑道:“这些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事实上在我们珠宝这一行业内,从来没有人怀疑夜明珠的存在。”
        “这些年很多人打着夜明珠的名头来发财,将川东和哲江等地出产的萤石表面敷上涂膜和磷光物质充填,人工合成所谓的夜明珠,“光芒”有的可以保持三五个月甚至一年。真正的夜明珠绝不是萤石,而是一种纯净的天然物质,色彩均匀,光芒柔和细腻,而且永远都是光华照人。”
        方老小心翼翼的捧起这颗夜明珠道:“就像这颗一样,这种真正的夜明珠,我们宝庆祥已经有整整两百年没有看到过了,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还能完成祖先意愿,让我一见传说中的珍宝,余愿足亦,余愿足亦。”
        禹言和于紫彤都能理解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痴迷,也深深为他的热忱所感动。
        方老越说越激动道:“更让人激动的是,这颗夜明珠是帝王御用之物,距今已经五百多年了,这是何等的宝物啊。老朽今天得以亲眼所见,是死而无憾了。”
        禹言和于紫彤被一波一波的喜悦“打击”得心跳也不知道加速了多少倍,禹言觉得于紫彤拉住自己的手紧紧握着,手上的力道让禹言都有些吃惊。
        于紫彤平抑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问道:“方老,您怎么知道这是帝王御用之物?又怎么知道这有五百多年了?”
        方老道:“你们过来看。”禹言和于紫彤走到他身前,方老手执放大镜道:“你们仔细看,看看能看到什么?”
        于紫彤凝神细看,惊奇道:“好像是一个红红的印章。”禹言目力甚好,早已看清那是一个小小的印鉴,上书几个小字:“大明正统皇帝印。”
第六十三章 夜明珠(3)
               禹言熟读史书,对历史上出名的皇帝都是有些印象的,念了这几个字之后大吃一惊。
        大明正统皇帝,那可不是一般人物,正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庙号“英宗”的朱祁镇。这位朱祁镇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任用大太监王振掌权,朝政腐败,宦官当权,值塞外瓦刺南犯,竟在王振的枞拥下御驾亲征,用兵不当,导致「土木之变」,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失去帝位,后被放回。
        当然,这位英宗皇帝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8年之后,竟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座,年号“天顺”,38岁时驾崩,庙号“英宗”。做皇帝被拉下马,却又能重新上马,这在历史上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当真是一位大大有名的主。
        这颗夜明珠上的印鉴竟是大明英宗的玉玺,实在是让禹言吃惊不已。于紫彤得知了这位英宗皇帝的英名后也是惊的合不拢嘴,这就是那个被瓦剌俘虏的英宗的印鉴?那岂不是真的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于紫彤长出一口气道:“这夜明珠这么容易破损,又是圆滑的,他们又是怎么把这个印章刻上去,还没让人有一点刺手的感觉?”
        方老道:“这不是刻上去的,如果是雕刻,不管手艺怎么高超,也会留下棱角的,破坏夜明珠的整体美感。这个印鉴似乎是水印上去的,但是在五百多年前,谁能有这么高超的手艺把这方印鉴缩得这么小,再影印到夜明珠上去,而且历经五百年仍然颜色鲜艳,栩栩如生。就算是现在的微雕也不敢说有这么神奇。”
        方老叹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手艺啊,用鬼斧神工匪夷所思来形容绝不为过。我们祖先的智慧真是让人不可思议,我们这些后来者竟然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实在是惭愧,惭愧啊!”
        禹言和于紫彤也很是感叹,看起来我们这个时代虽然是进步了,可是我们之前的先人们仍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我们现代人惊叹和自叹不如的奇迹,一种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在几个人心中弥漫开来。
        禹言想到一个问题道:“方老,你能确定那个是英宗皇帝的印鉴吗?”方老点头道:“我们这一行的,对各朝各代皇帝印鉴的鉴定那是最基本的,我可以确认,那确实是英宗印鉴。”
        从这位大师口中说出来确认,禹言顿时放下心来。看来魔门祖师果然是来历不简单,连这种御用之物也能弄来。据禹言估计,这么大的夜明珠一定为数不多,而且定是用在皇帝寝宫照明的。
        果然,方老接着道:“从材质和印鉴来看,这颗夜明珠一定是英宗寝宫所用,数量极为稀少,没想到今天竟从禹先生这里得见,老朽感激莫名。”
        禹言笑着道:“这也是我家一位长辈传下来的,据说是有先人在明皇宫里当差的,也不知道怎么就有几颗传到我手上了。”于紫彤心里暗笑,在皇宫当差的还能是些什么人,这小子瞎扯得不靠边。
        方老自然是不会去追问这夜明珠得来源,只是听他话里意思,手上竟还有几颗。别人拥有一颗已经是莫大的福缘,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会拥有几颗,实在是让人惊叹。
        禹言道:“说了这么多,能不能请方老先生来估个价,看看价值几何。”
        方老道:“从材质和规格上来说,这颗夜明珠纯净剔透无丝毫杂质而且体形极大,从年限上来说,它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想必你也知道,即使是五百年前的一片草纸,现在也会比金子还贵重。”这个比喻虽然粗俗却也十分在理,禹言和于紫彤笑着没有说话。
        “另外,它上有皇帝玉玺印鉴,不说别的,只是这种工艺就能让它身价倍增,何况又是御用之物,还是明英宗这种大名鼎鼎的皇帝御用过,用无价之宝来形容亦不为过,老朽保守估计,市场价格应该至少在一千万左右。”方老认真道。
        禹言和于紫彤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却没想到一颗夜明珠都已经值这个价钱了,顿时有些目瞪口呆。
        方老看他们的神色,以为是嫌自己估价过低,忙道:“珠宝市场的行情变化很快的,这一千万只是最保守的估计。历朝历代,首皇帝和末皇帝以及特别知名的皇帝的御用品,都比较容易拍出好价钱。这颗夜明珠说它是珠宝亦可,但说它是文物更为贴切,而且是极为珍贵稀少的文物,如果进行拍卖的话,我想应该至少能拍出一千五百万的价格,当然,这也是最保守的估计。”
        禹言和于紫彤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喜色,今天的惊喜太多,两个人都有些怀疑是置身在梦中。
        还是禹言适应能力更强一些,笑道:“是这样的,方老,我们由于急于用钱,所以想以这颗夜明珠为抵押,能周转出一笔款子来。”
        方老做这样的生意一辈子了,当然明白他的意思,连忙道:“这个没问题,对于别的客户,我们一般是先付评估价的八成,不过对您二位例外。虽然这种稀世珍宝如果用钱来估算太俗气,但这也是最实际有效的办法。如果你们需要的话,这一千万可以马上到你们账上,等到拍卖之后再结清尾款。”
        禹言笑着点点头,又从包里拿出一颗婴儿拳头般大小的夜明珠道:“请您在看看这颗。”
        方老目瞪口呆,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一口气拿出两颗世所罕见的夜明珠,太让人吃惊了。不过他从事这行当一辈子,见过的风浪多了,虽吃惊了一会儿,却很快回复过来了,接过夜明珠又是一阵细看,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叹道:“禹先生,您真是高人。这颗和另外一颗,材质、规格、英宗印鉴几乎是一模一样,真是无价之宝。”
        禹言心道,我那里还有十几颗这东西,魔门的祖宗们看来是把英宗的寝宫洗劫了一番。
        禹言微笑道:“那么,方老先生,宝庆祥的实力应该很强的,我们很信赖,能够预先支付这两颗的价钱么?”
        方老傲然道:“我们宝庆祥每个月都有拍卖会,单日可放款五千万,这两千万对我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不过,物以稀为贵,为了发掘珠宝的最大价值,我建议您两颗宝石分开拍卖,本月拍一颗,下月再一颗,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价位。”
        禹言点头道:“这个由你们作主,价钱更高一些,我也高兴,你们的佣金也可以多拿一些。”方老点点头,正要说话,却见禹言从包里又拿出一颗,闪耀着的光华刺得自己的眼睛都有些睁不开,这颗的个头竟然比前两颗大了将近一倍,有鹅蛋大小。
        方老先生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这位是哪里来的神啊,竟然随随便便就掏出这么三颗绝世珍宝来。
        方老颤抖着接过夜明珠,只觉得眼睛都快被闪花了,强自镇定心神,仔细摸索一番,又拿起放大镜在里面找到那个红红的印鉴,一看那几个熟悉的小字,顿时如同木偶般愣在那里。观音大士,如来佛祖,快来救救我吧。那方印鉴上赫然刻着几个小字:“大明洪武皇帝印。”
        于紫彤听方老嘴里喃喃念道“洪武皇帝”,便也凑过头来,一看这几个字,也是呆了呆,大明洪武皇帝是谁,可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吗?
        禹言听明白了,心里也有些清楚,看来这些魔门的长辈是专门洗劫明皇宫的,连太祖皇帝都洗劫了,那十来颗大的看来就是洗劫的太宗寝宫了。
        这魔门是不是和明朝的皇帝们有仇啊,怎么专挑他们下手,抢了祖宗的,还要抢他子孙的。
        忽然想起一事,传闻朱元璋是明教出身,手下众多大将都是来自明教,因此立国号为明,而明教不就是传闻中的魔教吗?(注:史书中,明教(摩尼教)确有其事,非本人或者金大侠编篡杜撰。)看来明教分裂后,确实有部分人对朱元璋仇恨刻骨,洗劫皇宫这事就是明证。
第六十四章 宏图(1)
              想到这里,禹言顿时浑身大汗,难不成自己还真是成了明教中人,还是反朱元璋那一派。当然,这些典故已经无法考证了,禹言同学不用太在意的。
        方老吃惊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道:“禹先生,老朽今年六十有三,能在古稀之年看到这种绝品珍宝真的是死而无憾了。这颗太祖朱元璋御用过的夜明珠,保守价格至少一千八百万。但如果拍卖的话,最终成交价很难说,老朽私下以为决不会低于两千五百万。因为这是从没出现过的孤品,是绝本,恐怕到时候会有一番价格血战。”
        钱自然是越多越好了,禹言才不会在意价格血战呢,这些珠宝对别人来说是稀世奇珍,可这些只能看不能吃的玩意儿不是现在的禹言所需要的。他现在需要的是资金,大笔的资金,来实现于老先生心中的梦想,也是无数国人心中的梦想。
        于紫彤听到两千五百万,也吃了一惊,不过她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情。他答应了要送自己一颗的,现在听到这么值钱,他会不会又反悔了呢。哼,如果他反悔,自己抢也要抢一颗回来。
        于紫彤红着脸偷看他一眼,又道,抢的有什么意思呢,哪见过抢回来的定情信物,要他心甘情愿送自己一颗才行。
        禹言拍手道:“好,那就这么定了,方老,你们现在能拿出三千八百万吗?老字号我相信是没有问题的。”
        看方老点头,禹言继续道:“每月一颗,先拍两颗小一点的,子孙的当然要先卖,然后拍太祖皇帝的,我相信咱们一定能卖它个满堂红。”于紫彤和方老见他像菜场卖菜那样的吆喝起来,也不禁都笑了起来。
        方老也很是激动的,自己从事珠宝鉴定五十年了,号称国内第一人,直到今天遇到这样的稀世珍宝才觉得没有白活,当下也是拍案而起道:“好,我方众林活了这么大岁数,也就是今天最痛快,咱们就轰轰烈烈闹一场,让他们也看看我宝庆祥百年老号的威名。”
        于紫彤知道公司有救了,心里的那份激动是难以言表的,虽然公司即将不属于自己,但她却有一种轻松坦然的感觉,那种负重过活的日子让她觉得太沉重太劳累了,现在有了眼前这个男人,一切都将由他决断,自己成了他手下一兵,虽然可能没以前那么风光了,但那种躲在他宽厚的背后带来的舒适安全的感觉却让自己迷恋。从此以后给他打工,把所有的烦心事都丢给他,自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
        禹言和宝庆祥签订了合同,将三件绝世珍宝留下了,如果方众林方老知道面前这个小伙子的包里还有数十颗这样的宝贝,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表情。
        禹言紧紧捂住那个袋子,以前还没什么感觉,现在可知道了价值,还有“子孙”夜明珠和“太祖”夜明珠都还有十余颗,保守估计价格也过亿了,不能不小心点,禹言顿时变成了个形象萎缩的守财奴。
        最高兴的当数于紫彤了,看着禹言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暗笑,当然,她并不知道禹言袋子里还背着那么多的夜明珠,在她的想象中,禹言顶多还给她留了颗大的。
        二十多颗夜明珠,开玩笑,什么概念,要让于紫彤知道了禹言现在随身携带总资产过亿,那还不得双手打飘,方向盘都打不稳了啊。
        禹言虽然有些一夜暴富的感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