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遗梦-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大名大多是当地延续数百年的家族,当初因为太阁的强势而被迫臣服,如今太阁殡天。正是他们恢复独立自主的大好机会,又怎会甘心情愿向本家臣服呢?相对而言,较为弱势的近江派则是他们倾向的合适选择,因为弱势。所以即便奉石田治部为盟主,也只不过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治部并没有能力对各个成员进行足够的干涉。一旦夺权成功,这些西国大名既能以功臣自居,又不会受到太大程度的压榨,最终可能会形成室町后期那样的政治体系,事实证明,这种体系只会使得丰臣家削弱,地方势力崛起,并不是个长久之计,一旦天平稍微失去平衡,另一场‘应仁之乱’便会爆发,天下将会再次陷入战乱。我身为秀赖的后见,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您的意思臣明白了。”藤堂高虎有些吃惊地望着秀保,不无感慨道:“您想要的是丰臣家对其他大名的绝对优势,而非名义上的领袖地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武家治世四百余年,回想起来也只有平家的平清盛、源家的源赖朝大致实现过这个目标,就连结束南北朝之争、差点被追封为法皇的足利义满公也不曾有过这般成就啊。”

    秀保并没有正面回答藤堂高虎,而是微笑着反问道:“高虎你觉得如今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是哪一个呢?”

    “当然是隔海相望的明国。”藤堂高虎虽然不知所以,但还是脱口而出,“想当年太阁倾全国之兵都未能击败明朝辽东都司的六万大军,由此可见日本与大明的差距绝非一般,不客气地说,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吧。”

    “你说的是事实,可是为什么会有这般差距呢?”秀保继续问道。

    “中原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我国乃是孤悬海外的列岛,物产贫乏,就这点来说,也是不能比的。”藤堂高虎分析道,“还有便是文化,中原王朝自古便是百家争鸣,各种学说、人才层出不穷,相较而言,日本早年与世隔绝,没有辉煌的文化,只有通过遣唐使获取中原文化精粹,这才使得本国的文明大步发展,尽管臣下不愿承认,可若是没有中原王朝的支持,日本到现在兴许都只是蛮荒之地呢。”

    “你说的很对,”秀保微微颔首表示赞赏,“可这都不是最主要的。资源可以掠夺,文化可以引进、融合,只有‘统一’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你看的书不少,应该知道,但凡是强大的中原王朝,哪个不是一统天下?汉、唐、宋、明全都是结束了格局纷乱的乱世,统一整合了天下的人才和资源,进而创造出更为辉煌灿烂的时代,想想所谓的南北朝、五代十国,虽然以正统自居,可实力根本不能和统一王朝相提并论,原因之一便是他们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去抵御、提防其他地方势力的骚扰和入侵,从而丧失了发展壮大的机遇和能力,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们日本,世人尊楠木正成为‘军神’,原因就在于他支持后醍醐天皇统一全国,建立强大的日本;而足利尊氏呢,他虽然建立的室町幕府,可却造成了国家的分裂,为后来的乱世埋下伏笔,这种人换做是你会不会有所好感呢?”

    “如果实在不明白,就想一想足利义满,他虽然是尊氏的孙子,可是结束南北朝、削弱强力大名的丰功伟绩使得他备受世人推崇,天皇愿意追封他为法皇也足以反映一二吧。因此,若想维护丰臣氏的权威,就必须统一,若想恢复天下太平,就必须统一,若想建立强大日本,就必须统一,没有统一,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也就是为什么明知这是一件难事,我还要竭力去做的原因。高虎,还有在座的诸位臣工,这便是秀保此生最大的心愿,虽然现在看来有些遥远,但只要有诸位的支持,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也能像大明一样,建立起一个统一富强的伟大国家!”(未完待续。。)

第一九五章 丰臣五后见

    “主公心怀社稷,泽被天下,吾等自愧不如,您的心愿便是高虎的心愿,为了本家的荣耀,为了天下苍生,臣今后自当粉身碎骨,在所不辞。”藤堂高虎轰然拜服下去,一字一顿地郑重说道,在场的其他家臣此刻也是群情激昂,纷纷效仿高虎俯身叩首,激动地向秀保宣誓效忠。

    看到这一幕,秀保并没有喜出望外,毕竟战国时代和当今社会相反,缺少的不是实干家,而是演说家,恰巧,秀保便是难得的几个口才出众的大名之一(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极富煽动性的演讲有时候比奖赏更能激发臣子的斗志,基于这一点,秀保相信,只要将自己装扮成忧国忧民的圣人角色,定能让麾下那帮武士崇拜和敬仰,果不其然,这一招确实很好用。

    “诸位请起。”秀保故作受宠若惊状,诚惶诚恐地让众人平身回话,“你们别看我这般处心积虑,那还不是为了丰臣家的霸业么?如今本家徒有后见之名,却无后见之实,五奉行中除了浅野大人,全都惟石田治部之命是从,五大老更是各自为政,互不相从,这种情况下,即便我有心维持大局,也没有那份实力啊。”

    “主公所言,臣在大阪也是略知一二。”兴国寺信风深以为是,“有一次经过淀川附近的游廊,安插在此处的忍者告诉臣下,说是前些日子石田治部召集了十余家大名在此地秘密集会,希望争取这些大名的支持将您从后见的职位上赶下去,据说五大老也都有派人与会啊。”

    “这简直是明目张胆地谋反啊。”藤堂高虎义愤填膺地说道,“主公是太阁钦定的后见,如今太阁殡天不足半年,他们这些奸佞便意图逼宫,乾坤倒转,正邪颠倒恐不久矣。”

    “我本以为治部只是在他的府邸召开过这种会议。没曾想竟然不止一次,看来一定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不然那些大名是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受他摆布的。”秀保眉头紧蹙,由衷地感到了危机感。

    兴国寺信风接下来的话,对秀保的疑问给出了回答:“石田治部貌似提议由宇喜多殿下以太阁养子的身份担当‘第一后见’,而让毛利中纳言、上杉中纳言、加贺大纳言以及武藏内府分别担任丰臣氏在地方的代官,即所谓的‘西国总后见’、‘陆奥总后见’、‘北陆总后见’以及‘关东总后见’,这一提议当场便得到了毛利、上杉两家的同意,前田家使者的态度不明,而德川和宇喜多两家则是坚决反对。具体原因忍者没有听得太清楚,只知道最后一干人等签署了誓书,保证不将密谈的事情对外喧张,便急匆匆地各自离开了。”

    “信风你真是帮了大忙啊。”听完兴国寺信风的叙述,秀保真是如获至宝,连连称赞他为本家做的贡献,“你的这番话堪比夺取一座城池啊,真亏治部想得出来,竟然弄出‘第一后见’、‘西国后见’这种欺世盗名的东西来取悦五大老。如果真让他得逞,那天下岂不是要四分五裂?四面八方全被大老们分了去,他将丰臣家置于何地?他三成难道是想将少主变成汉献帝么?”

    “主公稍安勿躁,”藤堂高虎在旁劝慰道。“好在德川、宇喜多两家并未答应,治部的计谋短时间内还难以实施,可见那两位大人还是为丰臣氏着想的。”

    “你是这么觉得?”秀保无奈地苦笑着,看来就连藤堂高虎也被德川家康的表象给蒙骗了。“治部推举宇喜多为第一后见。看上去是举贤,实际上是将功过都推诿到他身上,中纳言又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治部的意思,让他做替罪羊谈何容易?况且中原大战,本家对宇喜多氏有恩,出于顾忌名声,不被落个‘恩将仇报’的罪名,他也不敢接受治部开出的这个价码,相反地,如果做个什么‘中国总后见’,他一定不会拒绝,毕竟到那时最先发难的不是自己啊。”

    “至于德川家,就更不是什么好货色了。你们觉得一心想夺取天下的人,会心甘情愿做个什么‘关东总后见’么?宇喜多和德川,一个嫌官位大,一个嫌官位小,当然不会同意,可治部给他们这样的条件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宇喜多比起其他大名更容易控制;内府实力最为雄厚,自是要安排在关东,不让他染指近畿。治部这么做情有可原,可他没料到这两家竟会直接否决他的提议,经过这一打击,最近这段时间近江派肯定是要有所收敛的,直到他们想出更好的方案为止,这正好给了本家整合力量的时机。”

    “照您这么说,五大老就没一个和本家友善的?这可就难办了啊。”藤堂高虎不禁陷入了沉思。

    秀保却似乎早就看透了这些,满不在乎地回答道:“没办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家发展壮大得太快,自是让这些奋斗大半辈子才取得现在这般成绩的大老们看在眼里妒在心里,好在目前为止,没有哪一家是真正和本家撕破脸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种微妙关系,尽力拉拢其中容易动摇的势力,争取不被置于孤立的境地。”

    “看来也只有这样了,”藤堂高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马上就要新年了,本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和上京的大名‘沟通沟通’,而且臣下听闻,加贺大纳言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主公是否应该抽空去看一看,毕竟越中少将(前田利长)那边努力努力还是能拉拢一下的。”

    “你说的没错,明天我便亲自去大纳言的屋敷拜访,至于东边的形势你要多替我留心,大田原城说不好就是个火药桶啊,若是当地势力实在太过复杂,易攻难守,你就替我告诉青木下野介,让他一把火烧了大田原,领兵西撤,退往宇都宫家的盐谷城暂时驻扎,待我腾出手来再行定夺。”

    “烧了大田原?那可是好不容易得来的据点啊,就这么放弃了,实在是不甘心呐。”藤堂高虎一脸的惋惜和不舍,确实,费尽心思才得来的进军东北桥头堡,换做是谁都不忍心放弃吧。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啊。”秀保心情也很失落,却还是勉强安慰高虎道:“本家如今是腹背受敌,实在不是时候和德川家翻脸,你放心,只要有蒲生、宇都宫两家在,本家便还有机会进军陆奥,即便是德川内府,到那时也是无能为力啦。”(未完待续。。)

第一九六章 探望利家

    “您是想息事宁人,用大田原换取内府的好感,以抗衡近江派?”藤堂高虎也明白,现在这种情况下,拉拢德川家康所带来的好处抵得上其他四大老之和,牺牲一个小小的名主如果真能换来这么好的形势,那也未尝不可。

    秀保点了点头,脸上多少流露出一些无可奈何,毕竟大田原城是“王土奉还”的结果,就这么放弃了,会让其他大名认为本家对德川家做出妥协,如此一来,大和丰臣氏的权威将受到相当程度的打击,如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是难以估量的。

    “目前也只能是这样了,”秀保回答道:“即便占据大田原,还要构建一系列的防御体系,这可是需要周边豪族配合的,晴胜的书信你也看到了,现在大俵氏已经篡夺了大田原七千石知行地,并将其中的三千石分给了其他亲德川家的大名,现在大田原一带已经是犬牙交错、错综复杂了,想借助这些豪族的力量巩固防御,恐怕只是痴人说梦吧。”

    藤堂高虎认同秀保的观点,却又有些新的想法萦绕在耳边:“主公,说起大田原城,臣倒是想到了一个人。”

    “是谁?”秀保问道。

    “鸟山城城主那须资景。”藤堂高虎提到的这个人就是那须资吉的兄长,下野那须宗家的当主那须资景,说起那须氏,前文也有所提及,他本是下野最强大的一股势力,“那须七骑”原本皆是他的家臣,后来由于小田原征伐拒绝参与,而遭到秀吉的改易,只剩下鸟山五千石知行,即便如此,七骑中的各家还是对那须家表示得极为尊重,而大田原氏。以及前文提到的大关等家更是经常赠送粮食绸缎给那须资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忠诚。

    “你的意思是,利用那须家来统和原来的‘那须七骑’?”秀保问道。

    藤堂高虎摇了摇头:“这么做还为时过早,臣只是觉得,即便大田原呆不下去,也不能退回宇都宫家的领地,这样是会让本家威严丧失的,权宜之计便是将军队带到同样位于那须郡的鸟山城,那里和大田原一南一北,地理位置都很重要。驻扎在那里相信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还能避免谣言的产生,不知主公觉得如何。”

    “我不是没想过驻兵鸟山城,”秀保有些踌躇,“可那毕竟是那须宗家所在,若是将此地占了,‘那须七骑’肯定会有不满,到那时,别说是和本家合作。兴许全都倒向德川家了。”

    秀保考虑得不无道理,那须家即便再羸弱,那也是名义上的下野霸主,是联系“那须七骑”的唯一纽带。若是蛮横地驻扎那须家的居城,定会引起那些名主的不悦,对于一心想要拉拢下野豪族的秀保来说,这一举动可谓是得不偿失。

    然而。藤堂高虎在这件事上却看得比秀保明白:“即便您不驻扎鸟山城,那须七骑也不会向本家靠拢的,大田原氏的结局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但凡敢忤逆德川家,即便是昔日同朝为官的亲密豪族(指大田原氏和大关氏),也只能翻脸不认人,说白了,那须家只是个幌子,为这些豪族增添些心里安慰罢了,您可千万别以为拉拢了那须资景便能统和东下野啊。”

    “你想的终究比我透彻啊。”秀保敬佩地说道,“反正资吉是那须家的少主,只要让他和那须资景知会一声,本家驻军也不是什么难事吧。好吧,就如你所言,等和鸟山城沟通好了便通知下野介,看看是直接接管大田原还是引兵南下,让他视情况而定吧。”

    由于小宫山晴胜尚未率领户隐忍者返回御东山,目前并不好先给风魔忍者众安排任务,因此秀保差人将他们安置在御东山城的城下町,并参考兴国寺信风的意见,从中抽出十几名比较优秀的忍者,重新返回大阪监视大名的一举一动,每隔三天便向伏见进行汇报。

    按照藤堂高虎的提议,秀保第二天便前往伏见的前田利家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