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遗梦-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了诸位,”石田三成清了清嗓子,让面红耳赤的两人安静下来:“既然僧正对右府还有所顾虑,那这件事就暂时搁置吧,如今天下不稳,我们五奉行更应该团结一致,为了丰臣家的基业倾尽全力,若是像今天这样内斗不止,早晚会被其他势力给打压下去。好在目前态势比较模糊,未有哪家真正占据主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一些被排挤在外的大名,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到那时,即便不能独占鳌头,也不会被动挨打。”

    “排挤在外的大名?”前田玄以闻风而动,“您是指游离于内府和右府之外的大名?”

    “没错,比如说安艺中纳言和会津中纳言。”石田三成有意无意地朝前田玄以瞥了两眼。

    “治部这万万不能啊。”一听到石田准备联合毛利、上杉两大老,前田玄以立即出言反对:“咱们五奉行已经是自顾不暇,又怎能掺和大老们的事情,贫僧听说,现如今五大老也是四分五裂,前田与右府亲近,内府自成一系,备前殿虽说态度不明,可他是加贺殿女婿这一点恐怕不能忽视,安艺殿保持中立,直江山城守虽然和您是挚交,可当家的毕竟是会津殿啊,想拉拢他还真不是件易事……照贫僧看来,治部可以探探九州几位大名的口风,至于你方才提到的两位殿下,恐怕会是白费心机啊。”

    “老秃驴是怕我强大起来对德川家不利吧?”石田三成表面上点头表示赞许,心里却是愤恨不已:“他既然这么说,意味着内府也是这么想的,看来还真是有必要联合其他几位大老了。”

    “僧正说的在理,”石田三成微微颔首,“这样吧,就由你代在下跑一趟九州,联系岛津、龙造寺、小西、立花等强力大名,至于大老之间的事情,吾等就不要再想了。”(未完待续。。)

第二五一章 中村刑部

    一听说让自己去九州,前田玄以就有些不乐意了:“这种事交给家臣去办便可,贫僧作为宗教担当,是万万离不开大阪的,这一点治部应该清楚。”

    “说得也是,你是五奉行之一,确实不适合跋山涉水。”石田三成嘴上这样说,可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秃驴不就是担心离开了大阪,参与不了机要,无法给德川家康提供信息么,不过这件事可由不得你啊。”

    想到这,石田三成假意思忖许久,最终还是皱了皱眉头回应道:“可是此事事关重大,若非心腹出马,三成终究放不下心啊,五奉行中,三成一直视僧正为知己,若是你能但此重任,接下来的部署定会顺利许多,当然,下一步作何打算还要看你此去的成果,在你回来之前,吾等只能静观其变啊。”

    石田三成这么说无非是给前田玄以吃颗定心丸,暗示在他从九州回大阪之前,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他也就不用担心漏听什么重要信息了。

    “既然治部如此器重贫僧,贫僧就只好舍身前往了。”果然,听到石田三成这么一说,前田玄以的态度立即发生了转变,“临行前还望治部能给贫僧一份名单,以免遇到不该遇的人,说了不该说的话。”

    “名单?”石田三成顿时警觉了起来,“这件事乃是机密,当然是口口相传为妙。”说罢,他便凑到前田玄以耳畔,小心翼翼地将联合对象告诉他,说了玩还不忘叮嘱他一句:“这些大名你记在心里便可,万不能写成书面,让他人窥探了去。”

    “请治部放心,贫僧此去一定不辱使命。”前田玄以郑重地点了点头,努力表现出一种坚决、忠诚的态度,石田三成器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切就有劳僧正了。”

    会议结束后,前田玄以立即返回屋敷整理行装,第二天便启程前往西国,拜访的第一位大名便是土佐国主长宗我部盛亲。此人是“土佐蝙蝠”长宗我部元亲的四子,本来是没机会继承家业的,无奈他的兄长、元亲的嫡子信亲战死在了户次川,而二哥香川亲和、三哥津野亲忠皆过继给他家,早早丧失了继承权,机缘巧合之下,盛亲以迎娶信亲女儿的方式获得了元亲的肯定。成为实际上的嗣子。

    盛亲并非嫡子且才智平平,为了保证自己死后盛亲能顺利继承家业,元亲在不到五年时间里,先是杀死了才智出众、被家臣寄予重望的外甥吉良亲実;后又在秀吉去世一月时,于大阪远程指使家臣将三男津野亲忠幽禁,由于不堪忍受非人待遇,津野亲忠几近发疯;在此之前,此男香川亲和也因为抱怨元亲立盛亲为嗣遭到拘禁,早早地忧愤而卒。

    至此。元亲一代弹尽竭虑培养起的后起之秀,重职之臣损失殆尽,以此为代价,长宗我部盛亲的地位得到了保证。而经历丧子之痛、家臣反乱的土佐蝙蝠也从此一病不起,将领内重担全部交给了年仅二十三岁的盛亲。

    石田三成之所以拉拢长宗我部,除了因为其刚刚经历骚乱,急需找到靠山。更重要的是,盛亲少年时曾在大阪长期接受五奉行的照顾,对近江派有很大的好感。当年担任盛亲乌帽子亲的便是增田长盛。

    照理说三成本该安排增田长盛作为说客前往岡豊城,可此时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不便脱身,只能由嘴上功夫了得的前田玄以前往。当然,亲笔书信是少不了的,增田长盛在前田玄以出发前将连夜撰写的密信交给他,再三叮嘱必须亲手交给盛亲。

    送走了一脸自信的前田玄以,石田三成立即招呼长束正家和增田长盛来到自己的屋敷,告诉二人有一件大事需要他们去完成。

    “你们听说过长船紀伊守么?”石田三成问道。

    长束正家点了点头:“您说的是长船纲直吧,他本来是宇喜多家的笔头家老,可不是死在朝鲜了么?”

    “没错,紀伊守是死了,可他的势力却还在啊。”石田三成适当地提醒道:“备前宰相现在的笔头家老是谁?”

    “应该是中村刑部吧?”还是长束正家回答道。

    “对此人你们可有了解?”三成追问道。

    此时增田长盛插话了:“卑职押运粮草去朝鲜时和他曾有一面之缘,当时他还不过是一名普通家臣,没想到从朝鲜一回国便晋升为笔头家老,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原因。”

    “原因?”石田三成笑了笑,“对于宇喜多家,诸位还是不甚了解啊,中村之所以能成为笔头,自是和长船紀伊守脱不开关系。”

    “此话怎讲?”

    “据我安插在宇喜多家的细作探知,当年备前殿被困凤阳,就是这位中村刑部拼死突围,向右府请援,才保住了殿下的性命,获得优待也是情理之中。”

    “卑职觉得备前殿没必要因此将他任命为笔头,那毕竟是总管内政的要职,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家臣便能担当的。”增田长盛说道。

    “这只是其一,”石田三成示意增田长盛稍安勿躁,“中村刑部本是前田家家臣,当初豪姬嫁入宇喜多家后,他也跟着来到冈山,由于深得豪姬宠爱,且可充当联系前田、宇喜多两家的纽带,他受重用也属正常,凤阳突围不过是备前殿想出的一个借口罢了。”

    “任命外臣做笔头,这种事卑职还是头一回听说。”增田长盛有些不解,“即便是向前田家示好,也没必要让他当笔头啊,给个家老当当已经足够了。”

    “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原因。”石田三成诡异地笑了笑,“促使备前殿做出这一决定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紀伊守临死前的一番话。”

    “紀伊守不是战死在可兴里了么,当时备前殿自顾自的逃跑,连头都不敢转一下啊,他俩是怎么对上话的?”

    “我说的是可兴里突围的前一天夜里。”石田三成提醒道,“紀伊守自知担任殿后死路一条,便连夜来到备前殿的大帐,告诉他若是自己战死沙场,家中唯有一人能秉持自己信念,那人便是中村刑部。”

    “这么说刑部能当上笔头,是由于紀伊守的推荐?”长束正家问道。

    石田三成笑着摇摇头:“利兵卫,这段话的重点你没有听出来啊,试想一下,备前殿会单单因为紀伊守的推荐而重用刑部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间那句话。”

    “秉持自己的信念?!”长束正家嘀咕道,“紀伊守的意思是只有刑部和他志同道合?”

    “不是志同道合,而是忠诚。”石田三成纠正道,“紀伊守的言外之意,备前殿身边百余名家臣中,只有刑部一人能和自己一样对备前殿尽忠,对丰臣家尽忠。”

    “只有一人?”长束正家沉思片刻,“那其他人呢,难道都是奸佞?”

    石田三成淡淡一笑:“奸佞倒算不上,紀伊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他人效忠的对象不是备前殿、不是丰臣家,而是宇喜多的家业罢了。”(未完待续。。)

    ps:  终于写到宇喜多家了,秀家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大名,忠诚、冲动、坚持、勇敢。

第二五二章 风雨飘摇宇喜多

    “您这是什么意思?”长束正家没明白这两者间的区别,好奇地问道。

    “众所周知,天正十年备前和泉守病逝时,曾恳求太阁好生抚养备前殿,念及他的功劳,太阁将备前殿收为养子,南征北战皆是留在身边,想比其他的几位养子,真可谓是宠爱有加,不过也正是这种信任,招致了宇喜多家臣的对立。”

    “利兵卫,你觉得你的家臣忠心么?”石田三成笑道。

    长束正家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他们随我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那你觉得他们是对你的忠诚多一些,还是对长束家的忠诚多一些呢?”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么?”长束正家感觉一头雾水,“对我忠诚不就是对本家忠诚么?”

    石田三成笑着摇了摇头:“你要知道,这两者听上去无异,可实际上差别大了,说句冒犯的话,你百年之后,长束家可能就会因为这种差别四分五裂、引发动乱啊。”

    “真有这么严重?”长束正家难以置信地反问道。

    “没错,就有这么严重,宇喜多家的现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石田三成继续说道:“出仕太阁以来,三成见证了不尽其数的大名豪族遭到减封和改易,从中也悟出了一些道理。武士当道的数百年来,但凡是有多作为的大名,必然有一个强大的家臣团,而这个家臣团中有两种人是必不可少的。”

    “哪两种人?”增田长盛也有些好奇。

    “第一种,是自先代开始,便追随主家南征北战的家臣,也就是常说的‘谱代’,这些家臣少则二世,多则十数世,皆是在家中担任重要角色。不论当主如何更迭,他的的忠诚却始终如一,这一类人是成就霸业的根基;”

    “第二种,便是被称为‘外样’的外国能士,他们本来只是浪人,甚至是敌对大名的家臣,由于怀才不遇,又或者受到猜忌,只能背井离乡四处游荡,这时候。一些慧眼识才的大名就会趁机将其揽入麾下。由于见多识广,足智多谋,这些外样能可以为主家称霸提供一些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建议。有了这些人的加入,那些刚刚巩固家业、试图光复家门的大名才会真正走出一隅,在天下的舞台上干出一番事业对于这种人来说,他们效忠的是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主公,然而对主家,他们却并没有太深的感情,而这就是两种家臣的区别所在。”

    “谱代效忠的是主家。而非主公一人,做任何事都会从主家的兴亡考虑,而主公只是主家的代表罢了;对于外样,他们恰恰相反。效忠的是主公,而主公所在的家族,只是附带品,他们没理由也不愿意在一群对自己没有任何恩遇的人身上下功夫。”

    “就拿龙造寺家来说吧。人称‘肥前之熊’的龙造寺隆信在耳川之战击败大友氏后,浪人和别家家臣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而隆信也是求贤若渴。给予这些外样很好的待遇,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他们积极为隆信出谋划策,鞍前马后。耳川之战十年后,龙造寺家将势力延伸至肥前、肥后、筑前、筑后、丰前五国以及对马、壹岐二岛,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州太守’。”

    “所谓盛极必衰,此后的冲田畷之战,六万龙造寺军被六千岛津、有马联军击溃,隆信也死于乱军之中,经此大难,那些本就被谱代排挤的外样家臣顿觉没有留下来的理由,纷纷逃离了肥前;而以锅岛直茂为首的谱代,则仍然是效忠本家,拥立隆信的嫡子继承家业,继续和岛津家战斗,一直到太阁的九州征伐,总算是保住了家业。”

    “说了这么多,你们也该明白了,谱代和外样的区别就在于效忠的对象,前者效忠的是一族而非一人,后者效忠的是一人而非一族,这也就是为什么强力大名死后,家中经常爆发骚动,究其原因便是谱代与外样的矛盾得不到调和,两方关系的激化注定会导致名门的衰落甚至是灭绝。”

    “您说的有理,正家实在是受益匪浅。”长束正家躬身向石田三成表示敬意:“纵观这百余年的争斗,很少会有一门两英主的,基本上都是虎父犬子,父辈招贤纳士建立的家臣团,由于儿子的驾驭不善,最终分崩离析,致使家道中落,国力不再。称霸近畿的细川、山名是这样,平定西国的大内、尼子也是这样,更别说天下布武的信长公了,一想到织田家败落得如此迅速,我就忍不住叹息啊。”

    “若是说起信长公,那日向守和太阁都算是外样吧?”增田长盛突然插话道。

    “你说的没错,”石田三成报之一笑:“正因为是外样,信长公死后太阁才决定建立自己的霸业,而不是和谱代一样维持织田家的稳定,尽管这是对太阁的不敬,可事实却是如此,外样的本质注定了这一切。”

    “可是这和中村刑部担任笔头有何关系?”长束正家想起了最初的疑问。

    “知道‘宇喜多三老’么?”石田三成问道。

    长束正家点了点头:“就是冈利胜、户川秀安以及长船贞亲吧,他们可是宇喜多家最为重要的谱代啊,只可惜全都去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