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遗梦-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该不会是诈降。待接近我军时突然发起攻击吧?”小西行长思忖道。

    同为九州大名的中川秀成微微颔首:“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不过毕竟是三千人的军势,若真能倒戈,我军将在兵力上占据优势,这样一来。不用等待援军抵达便能击败上杉军。到那时。战功全都是你我的啦。”

    “听起来不错,可是……”小西行长思考良久,最终想出了一个较为妥当的计谋:“信中说担任进攻中军的是加地春纲。不如就让田中军在冲锋至一半时反戈一击,直接进攻加地春纲的军势,若是他照此做了,那便可以信任,我军也可立即出兵支援;可若是没有,那便是有意诈降,你我也好有个准备。”

    “此计甚妙,”中川秀成点了点头,“可是冲锋至一半反戈,难度未免大了点…”

    “这倒无妨,”小西行长微笑道,“我只是让其反戈,不一定要成功击败加地春纲,只要他能与加地春纲开战,并且伤亡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证明他的忠诚,其他的就交给吾等好了;况且若是早有准备,中途倒戈绝非难事,”

    见中川秀成没有反对,小西行长便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使臣,让其立即返回田中本阵,告诉田中吉政按计行事。

    田中吉政也不是傻瓜,他深知此前的反水已经让自己失去了丰臣方的信任,此番小西行长做出这般决断也是情理之中。作为回应,田中吉政将印有花押和血手印的誓书密送给小西行长以表忠诚,同时为了倒戈顺利,他以商讨军务为由,在出战前将上杉氏安插的监军全部召集到本阵,用迷药将其迷倒之后全部斩杀,一举扫清了倒戈的最大障碍。

    事不宜迟,为防止上杉军发现端倪,田中吉政命令家臣镰田半兵卫和福原长泰率先出阵,自己则是和弟弟田中清政率领剩余的一千人压轴。就在此时,也许是被田中吉政的诚心打动,小西行长特派密使来到田中本阵,告知其反戈的信号。

    “一旦摄津守向天鸣炮,大人便可起事,一旦您和安艺守交战,摄津守便会发兵来援,到那时,大人便可算是将功赎罪了。”

    得到小西行长的承诺后,田中吉政大喜过望,立即向密使保证,一定会按照机会行事,决不辜负小西的重托。

    三千大军,因为小西行长的保证群情激昂,在诸将的率领下煞有介事地向对面的丰臣军展开冲锋。在其身后的加地春纲见状频频点头,直夸田中军作战勇猛,甚至号召麾下的上杉军向其学习,身处险境也要保持武家应有的威武。

    作为中军的加地春纲不愿战功被他家大名所夺,在田中吉政出兵后不久也率军出阵,两千五百军势多以足轻为主,而田中军中却有八百骑兵,不一阵功夫便和上杉军拉开距离。

    战场另一边的小西行长,通过南蛮镜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面的一举一动,当他发现加地春纲全军出动,而田中军已抵达战场中部后,立即命令大筒队向天开炮,震耳欲聋的炮声如平地惊雷,让战场两侧的军势皆是一阵惊颤。

    “怎么回事?田中军怎么停下了?!” 炮声过后,紧跟其后的加地春纲突然发现,一直冲锋在前的田中军竟然停止了前进,这一异常让他很是不解。

    收到信号的田中吉政,策马来到军队最前方,大声喝道:“前军改后军,后军改前军,目标,上杉军!”

    由于事先已经通气,阵型变换之迅速超乎小西和加地的想象,面对策马奔驰而来的田中骑兵,加地春纲这才缓过神来,他骑马退往军后,惊慌失措地喊道:“田中军被寝反了!”

    此话犹如晴天霹雳,使得原本不明真相的上杉军个个乱了阵脚,不顾武将的呵斥,惊慌失措地朝本阵退去。加地春纲率领数十名亲信骑马立于队伍的最后方,对于意图逃跑的军士当头便是一刀,这起先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随着田中骑马队冲入上杉军阵,毫无防备的军士接连死于昔日盟友的刀下,溃逃军士开始成批出现,很快便超出加地春纲阻拦的能力,特别是后续足轻和武士队的赶到,更是让加地春纲的所作化为徒劳。不消一刻钟,上杉军中实力最强的加地春纲部便分崩离析,溃不成军。(未完待续。。)

    ps:  这两天身体不太舒服,这章写的可能不尽如人意,还望大家见谅!

第三一九章 军神再临

    在八百铁骑的冲击下,猝不及防的上杉军阵形大乱,争先恐后地向后方本阵溃逃,这一幕让随后赶到的田中足轻士气大振,面对无暇反抗四处乱窜的上杉军士,战力不佳的田中军发挥超常,不论是武士还是足轻,都奋不顾身地冲入敌阵,趁着混乱多多斩首,以图战后换取更多的奖赏。

    从若松突围后,上杉军一直士气低落,多亏田中吉政的支援,使得气势勉强得到提升。然而,不消片刻,方才还是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反戈相向,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远超乎加地春纲的想象,绝望、哀怨瞬间在整支军势中弥散开来,黄沙夹杂着鲜血喷溅在毫无准备的士兵的脸上,断臂残肢伴随着刀光剑影坠落沙场,田中吉政的临阵倒戈使得整个战场如同炼狱般残酷血腥。面对突然袭击,许多临时招募、缺少作战经验的上杉军只能引颈就戮,这更是加重了乱军中的恐慌;偶尔有些许武士奋起反抗,试图扳回局势,但是兵败如山倒,仅凭几十人的小队又怎能挽回败局?

    “本家兴亡在此一举!”此刻的田中吉政格外意气风发,他手持长枪,策马于战场上来回奔驰,每枪下去都能有所“收获”,紧随身后的足轻则是不失时机地将死伤军士的首级砍下,作为将来邀功的证据。听到主公的呼喊,平日如鱼腩般羸弱的田中军倍受鼓舞,砍杀更为兴奋和卖力,不消两刻钟,便有五百余人死于屠杀之下,更有近千军士胆怯逃窜,有的逃回本阵,有的冒险穿越树林逃入猪俣村。更有不少军势缴械投降以换取苟活。

    面对中央战场迅速糜烂的战局,作为后军的新津勝资、千坂景亲立即向本阵的上杉景胜请示,希望他能将直江兼续的五百人派来增援,与二人一道挽救战局。

    早在炮声想起后不久,上杉景胜便得知田中吉政反戈,惊讶过后他曾愤怒地表示,要亲上战场与丰臣军决一死战,不过在直江兼续的劝阻下终究未能成行。此番新津勝资、千坂景亲的求援使他再次萌生此想法,上杉景胜明白,若是加地春纲被消灭。他便无力与丰臣军对抗,当今之计,便是将全部兵力压上,先将田中吉政击败,之后再做打算。

    可直江兼续仍如此前一样坚决反对。他觉得加地春纲战败已成定局,即便将本阵的兵力搭上也无济于事。如今唯有趁机将率残军撤出战场。沿河前往东部诸城尚有一线生机,毕竟二本松、福岛、三春等城仍在上杉氏手中,据城死守直到桧原决战结束,乃是当下无二的选择。

    一听直江兼续让其放弃前线的上杉军士,上杉景胜勃然大怒,他抽刀指着直江兼续吼道:“当初要求决战的是你。此时要求撤退的也是你!两千多将士,就此不管不问任由宰割?你做得出来,我上杉景胜做不出!”

    说罢,上杉景胜站起身。望了望席下寥寥的几位大将,深深吸了口气,慨然道:“我上杉氏百年名门,今日却落得这般境地,怪不得别人,都是景胜一人的错!如今安艺守为了本家的荣誉拼死一战,我又怎能弃之自保?诸位若还信得过景胜,就再给我个机会,随我一同去会会那背信弃义的田中吉政,让他明白,我上杉氏绝非懦夫!此役过后,不论成败,我将率领大家向右府投降,之后所有罪责都由景胜一人承担,还请诸位放心一战!”

    “主公,切莫意气用事!”直江兼续当即叩首,大声疾呼道,“桧原已然开战,只要能坚持到战后,结果尚未可知,若是现在投降,无疑前功尽弃啊!”

    “混蛋!”上杉景胜猛然抽出太刀,“哐当”一声丢掷在直江兼续脚旁,怒声道:“我意已决,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随我出阵,之后听从右府处置;另一个,便是拾起这把刀,自行了断!”

    “主公!”不仅是直江兼续,在场诸将也因为这一举动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上杉景胜竟会如此对待上杉家的第一权臣,看来,上杉景胜是铁了心要与田中吉政一战了。

    “取家宝!”

    听到上杉景胜怒吼,小姓急忙从帐内取出一套颜色鲜艳却又有些年头的具足,这套具足的特别之处在于一个拥有金色毘沙门天前立的头兜,这个头兜的地位相当于武田氏的风林火山旗,乃是战神上杉谦信生前所爱之物,每逢大战,谦信必着其上阵,上杉景胜将他请出来,让在座众人吃惊不小。

    “桧原之战,乃是决定天下的战役,很遗憾,我上杉景胜只能作为配角参与其中…此战无论是右府还是内府获胜,天下都会安定,也就是说,自此以后很长时间,天下都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若是如此,这套具足便再也无用武之地。景胜将其请出来,就是想在太平盛世到来前再次感受一下刀光剑影,让谦信公的在天之灵看看,我上杉景胜虽然资质平庸,但武家的勇武绝不输给任何人!今日我决定着其上阵,希望上杉氏的历代当主能保佑景胜消灭敌军,为上杉氏保留家名!”

    说罢,上杉景胜郑重地更换具足,戴上战神前立兜,大步流星地走出本阵,在岩井信能、吉江定仲、直江兼续的追随下策马来到军前,大吼一声后向着战场中央疾驰而去。

    上杉谦信的马廻众皆着黑甲,当这阵黑色旋风突然降临战场上时,田中吉政的杂鱼军势立即失去了优势,陡然增加的三千多上杉军以骑兵为先导,如摧枯拉朽般瞬间便突破了田中吉政的防线;那些久经沙场的家老级大将宝刀未老,在进入战场后朝四面散开,尽可能地对田中军各部造成打击;上杉景胜一上战场简直就是换了个人,此前的低沉失落也被勇猛豪迈所替代,他手持朱柄十文字枪,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手起枪落甚是利索,头上的战神前立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恍然间若战神再临,直教田中家的老将心胆俱颤。镰田半兵卫直接被一枪挑于马下,福原长泰急忙调转马头,一边撤退一边惊慌道:“此其乃谦信公附体乎?!”(未完待续。。)

第三二〇章 川北集结

    在上杉景胜的猛烈攻势下,乘乱打入加地春纲阵中的田中军迅速处于劣势,并且有被分割包围的趋势。然而就在此时,铁炮足轻的一记冷枪将正在兴头上的加地春纲射落马下,由于大腿中枪,加地春纲难以再次上马作战,只能在十余名武士的护卫下向后方撤退。

    可直到这时他才发现,由于此前的亢奋,他的小队过于深入敌阵,现在周围全都是田中军势,虽然这些军势中有不少是从前锋溃退下来的,本已经丧失斗志,但当他们发现一对上杉孤军正在包围之中时,再次燃起了斗志,在随后赶来的武士的指挥下展开围攻,逐渐缩小对孤军的包围圈。

    加地春纲等人虽然勇猛异常,但人数上的劣势还是难以改变最终的结果。在砍杀了四十人后,这支小队全部阵亡,加地春纲的首级也被争功的田中军砍下,很快便不知去向。

    加地春纲遭受围攻时,上杉军大部正在战场中部胶着,唯有一人率领百余精锐沿着加地开拓的缺口冲击如田中军本阵,此人目睹了加地春纲从被围到阵亡的整个过程,却碍于兵力不足以及昔日的怨恨最终未伸出援手。直江兼续,上杉家的第一权臣,在遭受上杉景胜的斥骂后一直想通过建立战功重新获得信任,这也是他不惧危险冲入敌阵的原因,可正是为了多立战功,他不得不保存实力,放弃对加地春纲的支援,任由其死于乱军之中。

    加地春纲的战死对直江军的士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将的见死不救使得麾下军士士气低落、怨声连连;不仅如此,失去了加地春纲的直江兼续也变成了孤军,无法再继续突击本阵。只能在田中军的反击中向中部撤退,这个过程中直江兼续损失惨重,与上杉景胜汇合时身旁只剩下五十余骑。

    虽然抵挡住了上杉军前锋的突袭,但是中部战场的攻守逆转还是让田中吉政选择了撤退,他命使番前往小西行长处求援,可小西行长却决定让其撤出战场,暂停对上杉军的进攻。虽说不理解,可田中吉政不得不接受这一命令,在丢下近千具尸体后狼狈逃窜。

    第二次猪俣之战以上杉军的获胜而告终,此役上杉军损失家老一名。死伤及败逃军士两千八百人,其中有一千八百人为加地春纲部;田中军损失家老五人,死伤军士一千九百人,大多为上杉景胜援军所杀。上杉军的先败后胜,绝地反击。让身处后方的小西行长敬佩不已,这正是其选择退兵转而劝降上杉景胜的原因。

    田中吉政的撤退并未让上杉景胜联想到是小西行长的指示。而是将其当作很平常的战术撤退。毕竟田中军身后还有六千丰臣联军,凭借这股力量完全能将上杉军彻底击败。

    正当上杉景胜见好就收,准备按照计划求和时,小西行长特使的到来给他保留了些许颜面。“劝降”和“请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多了些对对手的尊重,后者则充斥着些许自卑。小西行长的使者语气谦和恭敬,完全是以对等的姿态劝说上杉景胜投降,言谈中更不曾有半点高傲。这让上杉诸将心里好受不少,敌对的双方,此刻竟也有些释然了。

    “回去禀告摄津守,他的要求景胜完全接受。”上杉景胜正襟危坐,浅浅地举了个躬。

    使者躬身回礼,微笑道:“您能这么说,外臣便心安了,请会津殿放心,右府那边我家大人会尽力的,不过接下来对德川家的战事,您确定要参加?”

    上杉景胜点了点头:“没错,摄津守说得在理,这是本家唯一可以将功补过的机会,景胜绝不能错过,更不能辜负摄津守的一片苦心。”

    “外臣明白了。”使者微微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