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遗梦-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力和陶瓷碎片为杀伤的主力。被村上水军、乃美水军等濑户内海的水军使用,也是毛利家的特sè装备。

    将焙烙当做弹丸发shè时,又被称作焙烙玉,负责发shè的武器也被称作棒火矢,类似于明朝的“飞火神鸦”。

    “是我小看倭寇了啊。”杨元声音低沉,眼中流露出一股失落,但是作为总大将,全城四千守军的xìng命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刻怎么能轻言放弃?“众将听令,随我前去围堵倭寇,决不能放其入城!”

    “末将(下官)遵命!”见杨元没有自乱阵脚,众将领也是亢奋不已,抽出佩刀便向各垛口杀去。

    一路上硝烟滚滚,哀鸿遍野,伴随着爆炸声,守军一个个地被抛向空中,又一个个地摔倒了地上,每一个垛口,都是一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惨烈景象。由于焙烙的震慑和伤害,前线守军开始不支,特别是临时组建的朝鲜守军,更是作鸟兽散,没等rì军杀到跟前,便被焙烙吓得屁滚尿流,仓惶向城门逃去。

    好在几个主要的垛口都是由明军把守,这些辽东铁骑常年接触火器,因而并未被焙烙吓跑,不仅如此,在得到杨元亲自上阵的消息后更是军心大振,一连抵住了rì军的多次进攻,将其死死地压制在垛口周围。

    看到明军大有逆转之势,秀元立即下令,将城下的铁炮足轻调往羊马城,远距离shè杀明军,支援前线rì军。

    吉川广家作为南门前锋,亲率五百军士强攻南门上方垛口,与之对阵的乃是杨元副将,马军指挥使蒋表。此人追随杨元多年,对其忠心耿耿,好使一把三尺三长的苗刀,人送外号“蒋大刀”。

    和他交锋,广家丝毫不占优势,看着自己的亲兵被他砍瓜切菜般枭去首级,却是丝毫没有办法,好不容易占据的阵地,就这样被一点点地夺走了。

    “这帮矮脚驴子,拿去换战功正好。”蒋表挥舞着大刀,在rì军中左突右冲,不一会工夫便割取了十几个首级,这些首级是用来换战功的,不然他也没必要刀刀往rì军脖子上砍。

    在蒋表的率领下,明军越战越勇,好几次险些突入广家本阵,所幸都被家臣誓死抵挡住了。“这个结果,如何向总大将交代啊。”广家汗泪横流,颤抖着想象自己被军法处置的场景。

    “吉川大人!”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后方传入广家的耳朵。

    “是忠兵卫啊!”广家转脸一看,不禁破涕为笑:毛利家的铁炮组头伊达忠兵卫,已率五百铁炮足轻登上草堆,齐刷刷地瞄准了守城的明军。

    “大家趴下!”广家大吼道,众人虽不知原因,但毕竟是军令,只好立即扑倒在地。明军不懂rì语,依旧是向前突进,可是这个局面在五分钟后便遭到了逆转。

    三百挺铁炮同时瞄准这个小小的垛口,忠兵卫一声令下,伴随着黑烟的徐徐升起,三百发弹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shè向了蒙在鼓里的明军,瞬时爆发出一阵金属shè穿身体的闷响,紧接着便是近百明军口吐鲜血,应声而倒,顷刻间胜负见分晓。

    硝烟过后,广家率众人手持太刀,“检查”是否还有幸存者,果不出所料,有近三分之一的明军只是受了伤,并不足以致死,但是在广家面前,他们不死也得死,“没死的补一刀。”这是广家的命令。

    走到蒋表跟前,广家震惊了,虽是身重十余枪,可依旧手握苗刀,颤抖着想向广家挥去,当然,这已是徒劳,没等他举起,便被八个足轻戳成了马蜂窝。“好生安葬这位将军,我广家在他面前就是猪狗般的存在。”广家为蒋表合上双眼,默默超度后起身离去。

    随着广家的胜利,南门已是近在咫尺,为了支援秀元,加藤清正等人亦是加大了进攻力度。由于南门情势最为严峻,因此集中了大部分的兵力,,相对的,其他三门的兵力就捉襟见肘了。

    果不其然,战至正午时分,清正率先攻破北门,杨元派去的总兵李新芳亦是战死,七百明军全部殉国。

    一万大军鱼贯而入,城内守军猝不及防,纷纷成了刀下冤魂。清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赶到南门与广家汇合,击杀杨元。

    清正率骑兵先行,战马踏着血水飞驰而来,马蹄所踏之处,时有骨骼断裂之声,望着南门上方的黑烟,清正红眼狂笑道:“杨元老儿,本将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对不住了各位,南原之战还留了点尾巴,明晚一定让秀保出场!)

第九十五章 三门失守

    ()    在冲车的轮番撞击下,内城北门轰然坍塌,只见一彪悍武将身披绀系威具足,头戴蛇眼乌帽兜,一手挥舞着片镰枪,一手紧握缰绳,毫不迟疑地向城中杀去。

    “?(kae)!”守城的朝鲜士兵就像是遇见魔鬼一般,边逃边发疯似的惊叫着,生怕被抓进地狱。没错,此人正是加藤(kato≈kae,狗)清正,方才刚刚突破北门,顷刻间又攻陷了内城,这次南原之战的首功非他莫属了。

    清正引兵一路向南,骑乘帝释栗毛在乱军中左刺右挑,如入无人之境,这一刻,不论是明军还是鲜兵,但凡敢挡他的去路,必将命丧抢下,身首异处。

    帝释栗毛乃是清正的坐骑,身高六尺三寸,论气势足以压倒其他名马。此马之名来自于和梵天共同守护佛法之神—帝释天,而栗毛则是指的这匹马的颜sè。凭借高大的形象和逼人的气势,此马和清正一道,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次亦不例外。

    由于jīng锐部队皆被杨元调往南门,因而此刻内城中只剩下百余明军和二百多鲜兵驻守,这点兵力,在清正面前就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破城后没抵抗几下便作鸟兽散,使得一万rì军顺利占领了南原城的核心。

    镜头转向南门,虽说杨元身边皆是jīng锐,但在两万大军轮番进攻,以及近千挺铁炮的不间断shè击下,终于疲态尽露,开始沿马道分别向东西两门溃退,东门守将毛承先虽是自顾不暇,但仍派兵前往南门接应杨元。

    看到明军撤离南门,躲在城洞里的朝鲜逃兵大惊失sè,想着保护伞没了,领头的郑期远愤愤地咒骂道:“这帮汉人,丢下我们自己逃命去了,难道我们朝鲜人在他们眼中连猪狗都不如么?如今大势已去,空守此门已无意义,所幸由此突围,兴许还能有条活路。”

    当初负责守门的乃是明军,只不过城楼吃紧都被调拨上去了,这样才把守卫重担交给了溃退下来的鲜兵,谁承想rì军另辟蹊径,从垛口攻了进来,这虽是增加了明军的负担,但鲜兵却乐得清静,躲在城洞中坐山观虎斗,自以为将rì军赶走后也能分上一杯羹。

    可现如今明军都跑了,接下来就轮到自己遭殃了,他们自然不想坐以待毙,一致通过了郑期远的提议,匆忙打开城门,一窝蜂地向城外跑去。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如此并不能逃出生天,反而彻底自己堕入了阿弥地狱,二百余名铁炮足轻和千余名弓箭足轻前后两排立于羊马墙下,还没等鲜兵完全反应过来便展开了攻击,不,准确说来应该是屠杀,惨无人道的屠杀。

    本以为南门rì军尽数攻城,这才敢于开城突围的鲜兵,现在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随着一颗颗弹丸shè穿胸膛,一支支羽箭插入心脏,这二百多名鲜兵前进了不足百米便全部阵亡,只剩下几匹战马在主人身旁徘徊,期盼他们能够站起,带自己离开这个没有人xìng的地方。

    与此同时,内城南门也被清正打开,南原城南北自此贯穿,这场战役已没有任何悬念了。广家和清正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在西门负隅顽抗的金敬老,另一路则是直扑东门,消灭杨元所率领的明军jīng锐。

    既然占据了内城,自然是要加以利用,在进军东门的同时,清正命令炮手将内城上的火炮调动至东门方向,集中火力轰击明军防守的垛口,至于西门,有广家的万余大军和长政里应外合,金敬老和他的七百军势想不死都难。

    果不其然,由于广家的强势介入,西门防线顷刻崩溃,长政率七千军势乘乱杀入城内,沿马道直扑城上垛口,此时城楼上仅剩不到一百人,却依旧是勇猛作战,利用马道狭窄的特点死死抵住rì军的进攻。

    “兄弟们,我金敬老有负重托,欠你们的,只好下辈子来报啦!”金敬老热泪盈眶,颤抖着将火把丢向了身下的火药,只听“轰”地一声巨响,整个垛口顷刻间荡然无存了。

    “将军!”正在抵抗的鲜兵放声哭道:“兄弟们,将军走了,我等又怎能苟活于世?”说罢纷纷举刀自尽,见此情景,垛口上的鲜兵亦是纵身一跃,追随金敬老而去。

    长政慕其忠义,战后便将这一百余人好生安葬在西门下,让其受世人瞻仰纪念,“南原一百壮士”的英勇事迹自此便被朝鲜百姓口口相传,直到今天。

    西门失守,四路大军开始全力进攻东门,在四万大军和数门火炮的压制下,明军伤亡惨重,战至傍晚,杨元率领的守门士兵仅剩一百二十人,毛承先所领防守垛口的军势也只剩不足二百人,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明军的命运也不会和其他三门守军有太大差别。

    可说什么来什么,就当夜幕降临,rì军点燃火把继续进攻时,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至,不仅浇灭了火把,连枪炮都失去了作用,成了一堆破铜烂铁。

    “天助我也!”杨元暗暗叫好,吩咐传令兵道:“告诉毛总兵,让他走暗道与我汇合,我们乘夜sè突围,至少还有一丝生机。”

    不一会工夫,毛承先率十余亲兵走暗道来到了城洞,杨元见此甚是不悦:“为何只率这么少人前来,难道不知道人越多突围越有胜算么?”

    听杨元这么说,毛承先也忍不住针锋相对道:“将军不就是想让我多拉几个人做挡箭牌么?告诉你,没有那帮兄弟在上面顶着,倭寇就会集中全力攻打城门,你觉得到时候能有多大胜算呢?”

    “你!”杨元恼羞成怒,当即举刀向毛承先砍去,好在这一幕被参将制止了:“将军,突围要紧,有什么事回汉城再说吧。”

    “好,毛承先你记着,老子回汉城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打开城门!”杨元骂骂咧咧地叱喝着,毛承先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根本不把杨元放在眼里:“下午要不是我派兵接应,你杨元能活到现在?!”

    正如杨元所料,城外锅岛直茂的军势此刻已乱作一团,旧的阵型已被打乱,新的阵型却没摆好,营地内外乱糟糟的一片,正好给了明军可趁之机。

    (明天年三十,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昨天有朋友问我过年能否加更,熊仔的回答是“yes”,明天两更,中午十二点一更,晚上十点一更,算是给大家拜年啦,好了不多说了,现在开始码,大家给我动力哈!)

第九十六章 一溃千里

    ()    伴随着城门洞开,杨元率领八十骑奔驰而出,剩余的三十余人则是在毛承先的带领下冲向敌阵,试图为杨元争取时间。

    见此情景,杨元不禁泪如雨下,捶胸顿足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实在是该死啊!”虽说内心愧疚,但事已至此已是回天乏术,唯有硬着头皮向前冲,不让众将士的鲜血白流。

    杨元选择由东面突围,是由南原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南原虽地处盆地,但东西皆有山脉河川阻隔,西面为福兴山脉和蟾津江,东面是小白山脉和蓼川,就山而言,两条山脉的平均海拔相差无异,且山间小路较多,适合骑兵通行。

    重点就是河流了,蟾津江乃是朝鲜西南地区数得上的大河,水面开阔,水流湍急,若是rì军占据吊桥,杨元走此只有死路一条;而南原东面的蓼川就不同了,它作为蟾津江的支流,水量较小,且现在是冬季,河水较浅,战马可以蹚水过河。因此,杨元在撤离南门时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由于壕沟皆被填平,明军在抵达锅岛阵前丝毫没有减速,反而是趁敌营混乱之际,企图加速冲破rì军的封锁。锅岛直茂也不是呆子,他料想到明军会趁此机会突围,怎奈天降大雨,但凡和火沾上边的全都报废了,其中自然包括铁炮队。

    没办法,锅岛父子只好赶忙下令以枪足轻代替铁炮足轻,布枪阵于军前以防明军来袭。可第三排枪阵尚未布置完毕,八十余匹战马便撕破雨幕杀到了跟前。

    “明军来啦!”面对这些rì本罕见的高头大马,不少足轻打起了退堂鼓。

    “混账东西,都给我回去!”直茂立于中军帐外,见到逃兵便是一刀毙命,“我们有七千人,还怕他这几十匹马不成!”

    “大人,那是明国的骑兵啊,您忘了当年在平壤…”一个足轻惊慌地说道。

    “我呸,那时是多少人,现在又是多少人,一百个杀一个还杀不过吗?混蛋,留你何用!”直茂拽着逃兵的发髻,对准脖子便是一刀,“又谁再敢扰乱军心,下场就和他一样!”

    有了直茂这番震慑,本阵的局势确实好转了许多,趁着明军尚未抵达中军,直茂抓紧时间组织第二、第三批枪阵,定要让这八十骑全部陷在自己的阵中。

    相对于rì军的惊慌失措,杨元这边倒是出奇地平静,想必这一刻每个人的脑袋里都刻着“视死如归”四个字吧。

    但是这种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当两军相距八十米时,杨元震惊了:“兄弟们,前方出现枪阵,立即勒紧缰绳,万不能加速通过!”

    众人听到后先是一惊,之后立即按照杨元的指示降低速度,试图将通过枪阵的伤害降到最低。可这岂是七十米内能够达到的,刚才拼了命地加速,现在又怎能短时间内降下来呢?

    晚了,一切都晚了,随着战马的嘶鸣声和地上溅起的泥浆,八十余骑几乎全部淹没在这个近千人的枪阵中,唯有四五人大难不死,提枪上马,向着第二道枪阵冲去。

    “将军,旁边是灌木林,趁倭寇没追上来,您赶紧跑吧,我们帮您掩护。”杨元身边的参将平静地劝道。

    “这怎么行?!”杨元看了看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