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家卫士-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钢点点头:“好,二大队手枪队去。”说着叫来孙虎:“你们分别到四周看看,能不能买些骡马,注意不要暴露身份,不管怎样半小时一定回来。”
    朱钢又叫道:“报务员。”
    “到。”
    “架电台和支队部联系。”
    不一会报务员报告联系上支队部,“记录,”朱钢说:“伏击战缴获甚丰,组织近百人运输队,沿山路前来搬运弹药,山路崎岖不可用骡马。鲁城应积极做好反扫荡和转移准备,及时和旅部联系汇报战况听取指示。”朱钢带的这部电台功率小,不能直接和旅部联系,报务员记录完朱钢、俞胜华审核签字后发报。
    不到半小时,孙虎他们买来了七八匹骡马,邹军和张大林也赶来了。邹军说:“伤员手术都巳做完,洠в猩O铡!�
    朱钢点点头,问:“阻击战情况怎么样?”
    一个去送弹药的班长说:“东边鬼子来了一个多小队,还有一个连伪军,攻势很猛,不过能顶住。炮兵和机枪排上去后,是我们的火力占优势,战士听司令员命令不要节约子弹都乐了。”
    朱钢笑笑:“就是要用鬼子的弹药打鬼子,让他们死在自己造的枪下。鬼子有洠в行碌脑鲈慷樱俊�
    那个班长摇摇头:“当时洠в小!�
    又问西边阻击情况,回答也差不多,静下来听了听,已听不到枪炮声。朱钢沉吟片刻问俞胜华:“是不是一部分人先走?”俞胜华点点头,朱钢说:“邹军带队留医疗队、空着的担架队和一大队一排,其余出发。”说着握住邹军的手:“晚上七里营见。”
    部队沿山路急速前行,在几个岔口遇到陈建国留下的侦察员,经过一个多小时行军来到山路口。
    一个侦察员迎上前来:“已经控制七里营。”说着引导部队进村,在村口的其他战士也迎过来,把大家领到一块空地休息,伤员到已腾出来的空屋,一些村民送来茶水。
    陈建国奔过来汇报:“炊事班已做好晚饭,这里的村长很支持,安排人帮着一起做饭,还拿出好几匹骡马给钱也不肯收。”
    俞胜华严肃地说:“还是按八路军政策办。”
    朱钢问:“周围敌情怎么样?”
    “这里已不属利城,附近洠в泄碜泳莸悖鞒嚼镒呤蠢镉懈隹螅罄镉泄碜印!�
    “往东呢?”
    “往东是平原,有的村有鬼子据点,让村长找了几个向导。”
    “好,把向导叫来问问情况,司务长安排马上开饭,后面还有部队,吃完饭连夜行军。”
    说着朱钢他们走进村公所,村长跑来迎接,陈建国作了介绍。俞胜华朝村长拱拱手:“部队到此多有打扰,村长热情接待不胜感激。”
    村长满脸堆笑:“哪里,哪里,八路军是打鬼子的英雄,做这点事应该的。”
    朱钢也向村长点点头,说:“麻烦把向导找来,我们了解一下情况。”
    “好的,好的。”村长答应着转身离去,不一会带来三个中年人。
    朱钢和他们一一握手,张大林热情地递上烟。三个中年人经常外出贩卖山货,对东面的路很熟,知道哪里有鬼子,哪里有据点,朱钢几个一边听一边在地图上做标记。俞胜华面含微笑说:“辛苦几位带一带路,八路军付工钱。”
    三人急忙摇手:“不用工钱,不用工钱。”还用眼光看着村长。
    村长小心地说:“大伙都愿意为八路军做事,他们的脚力钱村公所出。”
    朱钢感到不妥:“那怎么行,八路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怎么能让村公所出钱。”
    村长陪着笑:“知道八路军是老百姓的队伍,老百姓也应该为八路军出力。”一会又吞吞吐吐地说:“村里乡亲有一事相求,不知该不该提。”
    “村长请说。”
    “从这里往西十来里有个矿场,鬼子来了到处抓人做劳工。村里抓走两批,几乎家家都有,不少人被折磨死了。”村长说着流下泪:“乡亲们想请八路军救救他们。”
    一个中年人一旁插话:“村长也有一个儿子被抓去。”
    朱钢几个听了一楞,如果去打矿场整个计划要变,村长看出他们为难,急忙说:“八路军有任务,我们不该影响八路军的军事行动。”
    朱钢和俞胜华对视了一下,说:“不忙,先说说那是什么矿,有多少鬼子?”
    “是个铁矿,原来有二百多鬼子,前一阵调走不少剩下四五十,皇协军有几十个。”
    “有知道矿场里面情况的人吗?”张大林问。
    “有,鬼子来要粮要菜,村里派人送去进过矿。”
    陈建国听了忙问:“什么时候再去送粮?”
    “五天送一次,下一次就在明天。”
    “好,”朱钢想了一下:“把送粮的找来我们问问。”
    村长转身出去,不一会领来一个人,他说矿里劳工有三四百,鬼子建了两个炮楼和一个兵营,至于炮楼和兵营里面的情况不清楚。
    “开出的矿怎么运走,矿里有没有车?”
    “矿里洠С担抢锱沙道丛恕!�
    “矿场附近有其它鬼子据点吗?”
    “最近的据点也有十来里,城里离矿场三四十里。”
    朱钢和陈建国对照地图,把他们说的情况做上标记。“通矿场的路是新修的吧?”陈建国发觉地图上没有标明道路,抬眼问。
    “以前有条土路,鬼子来了修整,现在能通车。”
    陈建国仔细询问道路的走向,在地图上简略画了一条线。朱钢又问:“矿场以北山里的路熟不熟?”
    “熟,我以前是猎户,经常在山里走。”那人回答,接着说了一些山里的情况,几条山里小路的走向。
    朱钢沉思片刻说:“村长,我们商量一下再决定。”
    村长连忙说:“好的,好的,不影响你们。”说着领几个人退了出去。
    待他们走后,朱钢征求大家的意见:“怎么样,打还是不打?”
    沉默了一会张大林第一个表态:“打,矿场只有四五十个鬼子和几十个伪军,兵力我们占优势。只是会不会影响支队计划,影响和骑兵排汇合的时间?”
    “这倒不会,”陈建国说:“旅部下达的任务和支队计划都是一个大的框架,中心是主动出击骚乱敌人后方,牵制消灭鬼子的有生力量,迫使日军从太行山撤军或部分撤军。至于和骑兵排汇合,晚一两天洠Ч叵怠!�
    “对,主动出击,有机会就打。老乡说矿里的鬼子调走一批,说不定就是参加扫荡太行山,打矿场可以调动鬼子扫荡部队。”朱钢说着,见俞胜华洠еㄉ阄剩骸罢饧兀俊�
    “我也倾向打,打矿场好处有三。”俞胜华语调平稳思路敏捷:“第一,消灭一部分鬼子,扰乱敌人后方,迫使日军从太行山抽兵回援;第二,鬼子在中国土地上开矿,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不管军用还是民用,都是日军以战养战的一个方面。我们打矿场,切断日军以战养战的环节,对当前的战斗可能影响不大,但对整个战争却有长远意义,如果中国的资源都不让鬼子夺去,这场战争鬼子撑不了多久。我考虑,支队今后有机会可以多打些经济仗,具体怎么打、打什么目标以后再研究;第三,解救劳工为老百姓办事,日军侵占大半个中国,有多少中国人生活在鬼子的铁蹄之下,虽然现在我们还洠в惺盗Π压碜佣几铣鋈ィ蛘饧甘龉碜踊故强梢缘模绻芫蚩蟪』崾ッ裥摹!�
    张大林听了,不禁伸出大姆指:“还是政委学识丰富,想的周到。”朱钢也赞许地点点头。
    “我在想打完矿场以后的行动,”俞胜华沉思着:“还是再回七里营?”
    陈建国看了朱钢一眼:“刚才司令员询问老乡矿场以北山里的情况,大概已经有了打算?”
    “是的,”朱钢表示已有考虑:“打完矿场,部队留在矿场和回七里营都不妥。矿场通公路,七里营靠近平原,都便于日军的快速行动和重武器运用,只有再回到山里隐蔽。虽说山里鬼子也能来,但至少重武器运动不方便,夜里我们出山,大致还是按原方向朝东再朝北,和骑兵排汇合。”
    俞胜华几个都赞同,朱钢干净利落地表示:“抓紧侦察地形,我带人现在去,政委留在村里看家好吗?”
    “好,军事上你统一安排。”
    朱钢握住俞胜华的手:“邹军他们到了赶快吃饭休息,做好下半夜出发的准备,炊事班备两天的干粮,请村长派人帮忙。”
    朱钢和侦察人员身穿便装在山路疾行,一边考虑战斗计划的细节。东进支队成立以来,除了鲁城反扫荡外打得都是巧仗,因此是收获大伤亡小,这次打矿场虽然兵力占优势,却是攻坚战,好在刚打了鬼子的运输队弹药充足。
    “每战都要小心翼翼,都要精心筹划,特别是指挥员,不然就是血和生命的代价。”朱钢在心里告诫自己。
    经过一个多小时行军来到矿区,带路的老乡轻声说:“马上到矿场。”朱钢一摆手,大家隐蔽在树荫和山影的暗处,踮着脚悄悄行进了一会,走进一片树林抬头一看,鬼子的炮楼赫然在目。
    朱钢轻声吩咐张大林:“带两个连长找阻击点,离这儿要有两里以上,侦察好回来一起回去。”又唤来一大队参谋:“你带几个人摸清往北进山的路,这是部队撤退的路线,找一个易守难攻的隐蔽点,离矿场要十来里。今天你们不回七里营,明天战斗打响后到矿场找部队。”
    一行人躬着腰往前又走了百十米,悄悄趴在地上观察。矿场里一片漆黑,只是两只探照灯扫来扫去使一些建筑显出轮廓:矿场门前是一条山路,往南通七里营,路在矿场前朝西拐通向县城。门口有两个岗亭,稍里是东西两座炮楼,再后面是兵营,矿井和劳工的工棚在最里面……
    朱钢和陈建国伸直手臂竖起拇指,左右眼交替闭合,目测矿场里岗亭、炮楼、兵营、工棚和一些建筑物的距离,陈建国还借着探照灯的余光飞快地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草图。仔细察看周围的地形才慢慢退回那片树林,又目测树林和矿场的距离。
    朱钢和陈建国小声地商量,不时点点头,半小时后张大林和两个连长回到小树林,陈建国轻声问:“阻击点看好了?”张大林嗯了一声,朱钢一挥手:“回去。”
    回到七里营村公所,邹军正坐在那里,看见朱钢进来站起来汇报:“打阻击的两个连和医疗队都回来了,消灭鬼子伪军十几个,部队牺牲四人伤五人,都作了处理。”
    “牺牲的安葬了?”朱钢轻声问。
    邹军点点头:“打阻击的部队把伤员背到医疗队这四个已经不行了,其中有一个排长,和那两个牺牲的葬在一起。”
    陈建国说了声:“青山处处埋忠骨,让他们一起作个伴吧。”说完叫上一个参谋出去。
    “多打鬼子为他们报仇,”朱钢沉默了一会说:“召集人布置打鬼子矿场。”
    人来齐后,陈建国和一个参谋用一块木板托着一堆泥巴走进来,朱钢一眼看出是沙盘,凝视了一会,用赞赏的眼光朝陈建国点点头,示意他布置战斗计划。
    “任务是打鬼子的矿场,刚才司令员带人侦察地形,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沙盘,可能比例不太准确,主要是让洠サ娜耸煜せ肪场!背陆ü底庞靡桓髦χ傅阕派撑探樯芸蟪±锔谕ぁ⑴诼ァ⒈⒐づ镂恢煤椭鼙叩匦危约氨Σ渴稹�
    朱钢补充道:“公路上打鬼子运输队时,一些新兵冲锋挺着身子大喊大叫,不会利用地形地物,战斗中还有只顾缴获不顾打鬼子的现象,这些都会增加伤亡,今后一定要先打鬼子后缴获。还有,在战斗、缴获、行军过程中建制不能乱,班排长必须时刻控制好部队,便于应对突发事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和战士们说说。矿场战斗打响后,后勤先往山里撤,免得到时侯大家一窝蜂。”又说:“集合部队马上出发,炮兵排、手枪队、神枪队都过来,听陈参谋再讲解一遍沙盘。”
    村口,部队在夜幕中集合,七里营老百姓打着火把为战士送行,给部队准备的十来匹骡马、三十多个挑夫和向导也整装待发。
    俞胜华示意司务长付骡马的钱款,村长连忙推却:“八路军拿命救我村的劳工,村里出些骡马还能收钱。”说着回头喊道:“拿酒来!”几个村民抬着三四坛酒和捧着一叠碗走来,随即打开酒一碗碗倒好。
    村长和一个年长的村民端着酒走到朱钢、俞胜华面前:“壮士出征,我们代表七里营的百姓敬八路军!”
    朱钢和俞胜华大声说:“好!”捧起碗一饮而尽。
    陈建国领着战士喊起口号:
    “打鬼子保卫太行山!”
    “打鬼子报答乡亲的养育之恩!”
    朱钢手一挥:“喝酒,出发!”战士们一个个喝下乡亲递来的酒,一脸庄重的神色。
    夜色中部队离开七里营,一路铁流滚滚……
    早晨,两辆装满粮食和猪肉蔬菜的马车朝矿场驶来,每辆车上都有三四个壮汉。矿场岗亭前有两个日军和两个皇协军站岗,看见马车驶近了,一个皇协军高声叫道:“什么人?停下。”
    “我们是七里营给皇军送粮食来的。”第一辆车上的汉子说。
    那个皇协军看了看:“噢,是七里营的老张头,”又看看其他几个人:“这几位怎么眼生?”
    老张头答道:“是邻村打短工的后生,来帮忙。”说话间马车驶近岗亭,赶车的跳下车,老张头向皇协军哨兵弯弯腰:“老总站岗辛苦。”顺手把两包烟塞进他们的口袋。
    两个赶车的壮汉从车上拿出两瓶酒和烧鸡,走近日军哨兵:“太君,米西米西的。“
    “哟西,”两个鬼子眉开眼笑:“大大的良民。”
    老张头对皇协军哨兵说:“卸完货回去地里还有活,老总检查检查吧。”
    两个皇协军简单看了看:“还信不过你老张头,进去吧。”
    “好咧,”老张头一扬马鞭,又关照几个后生:“进去快卸货。”
    马车驶进矿场,在炮楼前停了下来,几个壮汉分别从车上拿起装满鸡鸭的篮子朝东西两个炮楼走去,其中一个拎着篮子又转身走向岗亭,还扬扬手中的篮子向哨兵示意。
    炮楼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