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禄山新史-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看到安禄山还是不为所动的笑看自己,又是面色一变。
    “当然,老弟要是有什么好地办法,哥哥一定愿意全力配合!”一直是献给李隆基的媚笑,难得的给了安禄山一回。
    “这个,小弟当然也没有好主意,只能明天聚集了大臣商议时再看了!”安禄山无奈的摇摇头。
    笑话,要是我将安排都告诉了你,你这个奸滑的家伙,肯定会连我带张九龄一块儿害了。  大不了我一个人出手,反正这样的关键时候,只能和你利用彼此之间的默契进行合作,不能真正像盟友一样坦诚。  刚才如果不是怕你落井下石,要先打个招呼,恐怕都已经叫人明确出来反对了。
    “呵呵!那好!安老弟,我们明天再说吧!”李林甫也不多说话,微微的抱了抱拳。
    两人相处这么长时间,对彼此早就了解的差不多了,自然知道对方的性格,明天的事情根本不用再担心。
    “好!那我们明天再合作吧!”安禄山也是爽快的一笑。
    嗬!看来这个李林甫还真应该是和自己一样,存心要这个首相位置,却又不愿意出面主动反对张九龄,刚才上朝的时候,差点以为要让张九龄就这么顺利的通过了呢。  不过现在自己和李林甫已经取得了默契,今天,就是张九龄风光的最后一天了。
    ********************************
    安禄山所料不差,实际上,到了当天晚上,张九龄就已经风光不再。
    大量的书信被送往了全国各地,两京的大地主不断进入洛阳城中。  至于洛阳城本身的大地主,非常干脆的直接见面约会,商讨对策。
    到了晚上,几万人的联名书已经形成。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地主进入洛阳,上面的名字还在不断增加。
    唐带经济最发达的,就是政治中枢的两京地区。  而封建经济最流行的模式,就是地主加富农。  洛阳长安作为最繁华的代表,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商人和大地主,小农并不多。
    上午传出的消息,到了下午,大部分的洛阳大地主就达成了共识,要一致反对张九龄的摊丁入亩。  而且非常意外,本来和地主关系并不是非常好的两京大商人,也在没有邀请的情况下,就表态支持这些大地主。
    到不是安禄山在里面使了什么力气,实际上,安禄山已经觉得现在倒张的实力有点意外的强大,如果再火上浇油,张九龄还是该怎么倒仍旧怎么倒,自己这个后来的继任者,却要花很大的心思来处理他遗留下来的问题。
    那些大商人之所以会表态支持地主,主要也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农业观念。  有了钱干什么?买地买房,传给子孙万代!这些商人虽然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经商上,但是作为可以真正传承下去的不动产,他们还是看中了土地。  摊丁入亩,无疑也是间接的损害了他们将来的利益,所以根本不需要大地主们邀请,他们主动就表态支持了。
    (正月里的日子,还真不是我能控制的,昨天又有朋友来,强拉我出去玩了一天,开心的要死,累得半死。  没有更新,我真诚的向大家道歉。  )
第十章第二十三节 士绅的力量
    第十章第二十三节  士绅的力量
    就在京城的大地主们联合大商人,大量征集万民信,准备联名上书李隆基的时候,安禄山府中,也来了不少游说的客人。
    “下官等拜见安相!”
    “草民等拜见安郡王!”
    一群大地主,在和安禄山相熟的几个洛阳官员陪同下,共同拜见了安禄山。
    “张老弟,颜老弟,你们怎么有空来访?”安禄山笑着抱拳行礼。
    领先的这两个人,一个是现在就已经隐隐有草圣这个叫法的张旭,另一个,则是刚入官场没几年,现在还在张旭手下学习书法的颜真卿。
    “安相!这次你可一定要帮忙呀?”张旭没有照安禄山的手势入座,而是诚恳的行礼。
    他和安禄山早就相识,两人关系也很不错。  张旭为人和他的书法一样狂放,很和安禄山的胃口,只要去洛阳,就少不得要拜访一番。  也就是在张旭的府上,安禄山结识了向他请教书法的颜真卿。
    “呵呵!是不是因为太晚了,怕回不去府里,让我拿牌子送你呀?”安禄山将其他众人引入座中,自己也笑着座了下来。
    他和张旭十来年的交情,经常互相开玩笑。  就算明知道对方此来的目的,还是忍不住说笑了一番。
    “嘿嘿!安兄……”张旭微微一苦笑。
    现在他可没有心情开玩笑。
    “安相!下官等这次和几位乡绅来拜见,确实有要事想和安相商谈!”颜真卿微笑着站起来一礼。
    “哦!颜老弟请说!”安禄山摆正了颜色。
    对于颜真卿。  安禄山,或者说应该是甄英雄,一直非常崇敬。  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到少年宫学习书法,书法老师就经常唠叨“学书当学颜”。  虽然他后来学地是书圣王羲之的写法,但对于颜真卿的崇敬,却丝毫没有落下。  既然已经大致猜到了他们这次来访的目的。  安禄山也不得不面对。
    内心还暗暗估计,以这些人的声望。  说不定只要将他们搞定,将来再去说服洛阳其他人,就不会再有什么问题。  这次就当是提前演习吧,反正不大可能一次将这些人说服。
    颜真卿和张旭对视一眼,最后张旭坐下,颜真卿却继续站着准备回话。
    “呵呵!颜老弟还是坐下说话吧,这里又不是官署。  不必那么拘礼!”安禄山笑着把手一引。
    颜真卿也是洒脱的人,闻言微微一笑,就坐在了自己地位置中。
    “安相!今日朝堂之上有消息传出,说张侍中竟然准备废除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不知道安相对于这件事情如何看待?”颜真卿拱手问讯。
    “颜老弟!摊丁入亩,本来就是安某最先提出来的设想,颜老弟你认为呢?”安禄山淡淡地笑着。
    这次前来的地主。  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本地的大户,估计都已经到了李林甫那儿,或者是直接到张九龄那儿求情去了。  自己因为早就提出过摊丁入亩的设想,现在自然没多少人敢来探口风。  就是白白便宜了李林甫,大地主们的期望。  现在都寄托在了他身上,他今天晚上的收入,应该可以抵得上以前一年收的贿赂了。
    “安相!虽然这个设想是你提出,但如果你真是支持这种做法地话,应该早就正式提出来了。  所以……”颜真卿正视着安禄山。
    “不错!其他人觉得安相肯定会支持摊丁入亩,但我们觉得,安相至少不会支持张侍中的提议。  要不然,以安相的英明,早已经奏请陛下实施了,哪里能轮到张侍中。  ”旁边的张旭插嘴进来。
    “是呀!是呀!安郡王是当今贤人。  肯定不会支持张侍中这样不合情的提议!”底下的那些地主。  赶忙附和两人的说法。
    安禄山眉间一紧。
    还是颜真卿说话厉害,话里话外。  暗示自己应该不能支持张九龄的提议,却并不对摊丁入亩发表看法。  自己只要表示赞同他地说法,就变成不赞同摊丁入亩了。
    “颜老弟,张老弟,还有几位乡绅!安某对于摊丁入亩本身,既然是我自己设想出来的,那肯定就会赞同!”说话的时候,隐隐带了一丝不满。
    看到几个大地主面上一尴尬,又改变了语气。
    “不过现在张侍中提议的方法,安某的确不支持!”
    “安相英明!那下官等恳请安相,明天能和我们一起反对张侍中的提议!”颜真卿几乎是在安禄山地话音刚落,就匆忙说出了这句话。
    “呵呵!”安禄山轻笑出声。  “颜老弟莫急,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几个正准备继续附和的地主,听到安禄山这样说,不得不又闭上了刚张开的嘴。
    “其实摊丁入亩本身,应该是一个可以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事情!不过那是处理好了的结果,一个处理不好,却会造成天下大动荡。  而张侍中现在这样的做法,就绝对是不行的!”
    安禄山环视众人,看到他们虽然都面露惊讶,却没人插嘴,就继续说道:
    “摊丁入亩,对于朝廷和普通平民百姓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  不过作为一个朝廷,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大众地利益。  摊丁入亩虽然对朝廷和普通地平民百姓有利,但对于国之基石的地主豪绅,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对!对!非常不好!”几个地主轻声地附和。
    他们现在把握不住安禄山地真正心思。
    “不先处理好国之基石的地主豪绅问题,摊丁入亩根本就不用提!”安禄山的话。  让在座的大地主们满脸激动。  “安禄山当初在想到了摊丁入亩后,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因此才没有马上向朝廷提出这个建议!”
    那些地主对于安禄山后来说法当然有点不以为然。  不管怎么样,摊丁入亩肯定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在他们看来,安禄山这个朝廷臣字,肯定主要是想怎么样说服自己等人。  不过颜真卿他们。  却是真正的明事人。  虽然因为家乡父老的面子,再加上自己本身也是大地主出身。  才带着这些人前来游说安禄山,内心却主要是还是为了天下稳定地考虑。
    “安相!那你想到解决办法了吗?”颜真卿立刻问出来。
    如果真的能在不伤害大众利益地情况下实施,他并不介意自己家族受到损失。
    “呵呵!其实我早就有勉强能应付过去的办法,只是想找个更好的办法,才一拖再拖,直到出了现在的事情!”
    “什么办法?”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现在诸位士绅反对。  不过是因为摊丁入亩后,你们每年要缴的赋税增加了而已。  只要让赋税不怎么增加,大家肯定不会反对吧?”安禄山看向了几个地主。
    “这个……”几个地主互相递眼色。
    他们当然是因为赋税会增加,才反对摊丁入亩的,虽然不明白安禄山现在这样说地意义,但现在根本没有商量的机会,递完眼色之后,就粗略的表态:
    “只要赋税不增加太多。  不影响到我们原来的生活,我们自然不会反对!”
    “那不就行了,只要朝廷减免赋税,让大多数士绅,赋税不会超过原来的水平就行!”安禄山笑着点点头。
    “这样……”颜真卿一愣。
    办法确实简单,但朝廷回答应吗。
    “安相。  如此一来,朝廷免了人头税,又减了田赋税,收入不是反而减少很多了吗?这,这朝廷会同意吗?”张旭说的很直接。
    “诸位乡绅,以前是赋税相当于二十税一,摊丁入亩后,给你们变成三十税一,应该没问题吧?”安禄山不答反问。
    众乡绅都是精明的主,刚开始一喜。  但仔细一想。  却是立刻了解了安禄山的意思。  原来大唐实行地是固定税额,每亩田交多少实物或钱财就行。  现在按照安禄山的说法。  是变成固定税率了。  不管田地多少,朝廷只根据产量来抽成。  由于种植了安禄山提供的新粮种后,现在主要作物的产量都增加了不少,所以实际上朝廷的税收还是不会减少。
    “现在的税制,应该是……”
    “呵呵!诸位不会认为你们增加了收入,朝廷还可以继续保持原来地税制吧?”安禄山笑的非常温和。
    但是下面的众人却不敢再反对了。
    没错,自己的收入增加了,本来就一直在担心朝廷会提高税率,如果小小的增加,那也能接受,但结果出来的竟然是这么一个摊丁入亩,要缴的税不知道多了多少。  正是因为这样的安排接受不了,他们才会不愿意配合。  相比较而言,安禄山现在的提议好接受多了。
    “安郡王言之有理,如果朝廷能保证我们的收成,我们当然也愿意稍微多缴赋税!”乡绅们没等颜真卿他们表态,就大致地将条件答应了下来。
    只是答应多缴税而已,可没答应摊丁入亩。
    “呵呵!你们先别急着答应,这也只不过是安某个人地提议而已,现在还没有正式向朝廷提出来!目前朝廷主要考虑的,还是张侍中地废人头税,直接摊丁入亩。  ”安禄山笑着摇头。
    哼!这可不是唯一的选择,还有一个更不好的在那儿等着呢,你们慢慢选吧。
    “哪里!有了安郡王刚才的这句话,我们肯定朝廷不会让大家吃亏的!”几个大地主连忙拍马屁。
    “哈哈哈!好说!好说!到时候安某肯定会为大家多说话的!”安禄山非常高兴。
    如果没有张九龄的提议在先,自己的这个明将暗升的做法,也不可能轻易被这些地主接受。  不过也幸亏这些地主的修养不错,要是换几个目光短浅的,应该还不会这么容易达成初步协议。
    “安相!那明天……”颜真卿旧话重提。
    “不管如何,这摊丁入亩,最初就是由安某提出来的,明日安某也不好怎么反对,不过肯定不会出来支持就是。  至于诸位吗,我看李相应该会比较支持你们的观点,以他的为人,只要你们多活动活动,应该就会答应!”安禄山言语间有点无奈,似乎对于张九龄抢了他的设想有点不甘。
    并不是他真对这件事情有什么不甘心。  在大多数情况下,安禄山是一位现实主义者。  知道如果由自己提出来的话,历史上肯定会有自己重重的一笔,但如果做了,就算不被罢相,今后在仕途上,也再难有所作为。  甚至在某些时候,会被记仇的朝中大地主们,推出来当替死鬼。  为了一点将来可能的虚名,而让自己现在陷入险境,这当然不是安禄山所能接受的。  反正他想要得到虚名的地方多得是,根本不用在这方面考虑。
    “安相放心,我们明天会见机行事的!”颜真卿等人站起来一礼。
    *********************************
    就在颜真卿张旭等人从安禄山府邸告退的时候,京中其他的几个主要实权大臣,或者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也全都在自家门口送走了一批客人。
    作为封建王朝立国基础的地主阶级,再次展现出了他强大的实力。
    京中所有能说的上话的大臣,几乎都有访客上门。  这些人还不是贸然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