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禄山新史-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多官职,无疑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蛋糕。安禄山提出让安波注推举人选,那吸引力有多强,就不用多说了。
    年青的安文贞听得目瞪口呆,就连安波注也是手拿酒杯,悬空了好一会儿,才喃喃的说道:
    “就算是让安家的空闲子弟都来,也不够呀!”
第五节 拉拢安家班
    “呵呵!禄山儿!你这个忙,愚叔最多只能帮一半呀!”安波注毕竟多活了几年,马上换成了自然的笑容。
    “叔父能解决一半,那就是帮了安禄山的大忙了!”安禄山连忙起身作谢。
    安文贞的脸上却是表情变幻不定,安禄山能这么为家族考虑,他当然高兴,但想到要是家族其他子弟,都到了安禄山手下做事,到时候大家还不都以安禄山为首。想到这里,立刻就有点闷闷不乐。
    “文贞!安家的其他兄弟进来后,都是新手,今后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要你这个前辈多带带他们呀!”安禄山笑道。
    “不错!你可要管好那帮小子,别给安家丢脸!”安波注说的更直接。
    他这个当老爹的,当然看出安文贞是在担心什么了。
    “呵呵!是!文贞知道了!”安文贞起身领命。
    父亲的话,让他茅塞顿开,反正自己还管的着他们,原来的担心实在是太多余了。
    安禄山这么真诚的对待安家,让安波注大感欣慰,心中暗暗决定,不能辜负了安禄山。而安禄山也是非常高兴。实际上,安家青年一辈真正有才能的人,大部分在前一辈的保举下,已经到一方为官了。剩下的一些年青子弟,要么年纪太小,要么才能不高,真正能出来担任官职的,寥寥无几。安禄山不需要付出多少实权,就能换来营州第一大家族安家的效命,当然是非常高兴了。
    ****************************************
    接下来的几天,安家的老亲戚纷纷主动上门,前来拜访安禄山这个自家子弟,如今的父母官。
    除了想要帮自己的子侄辈要个好官职外,主要还是拉好安禄山的关系。选送的人选由安波注决定,而安波注为了不给家族丢脸,选的人,基本上才能都还不错,最后安家五人入选为参军事,另有方外之交为医学博士。刚好不超过安禄山心里的要求,双方都很高兴。
    正当安禄山准备开展营州的治政时,跟随前来的杨融(原来的宇文融),终于忍不住寂寞,表示不愿意这样白吃白喝安禄山,希望能给他一个报答的机会。对于这样期待已久的事情,安禄山有什么理由拒绝。
    本来他还立刻准备让杨融(原来的宇文融)出任别驾,但考虑了再三之后,还是决定让他只当长史,作为都督的佐官,署里都督的事务。至于作为都督府第一佐官的别驾一职,则有李白这个大才子来越级担任。
    由杨融、魏伶等人处理政务,由唐姆、窣干、安文贞、田乾真等人处理军务,安禄山自己,在将大部分的事情交给手下办理后,反而闲了下来。每天和同样不管事的别驾李白一起,在府中陪妻儿饮酒作乐。
    “安爷!渤海的内应有消息传来!”安怀秀手拿鸽书,从厅外走进。“那些新罗的密探,也已经从幽州离开,准备返回新罗了!”
    李灵儿等人见状,立即带着自家小孩,走向了后厅。
    “哦!我看看!”安禄山接过鸽书。
    “安老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现在该可以公布出来了吧!”李白停下来酒杯。
    “呵呵!还算差强人意!”安禄山大致的看了一下鸽书,笑着递给了李白。
    “哦!”李白自己看起了书信上的内容。
    “渤海国果然是野心勃勃,他在开元十五年,就正式派遣使臣去了日本!不过遭遇风浪,几经转折,才最终到了日本!那个日本的圣武天皇也确实如安爷所料的那样,非常隆重的迎接了使者。不过他颇为狂妄,想让渤海奉他为主国,自己为附国,才能同意帮助调解!”安怀秀趁着李白看书信,先向安禄山汇报起来。
    “呵呵!日本也想讲华夷序列!”安禄山轻笑道。
    “不错!那大武艺遣使日本,不过是想脱离大唐蕃属的身份,现在日本那样要求他,当然不能令他大感生气了!只是当时渤海国内的情况,也确实如安爷猜测的那样,是外强中干,根本无法承受和大唐对抗。为了不同时得罪大唐和日本,大武艺虽然没有立即答应称臣纳贡,但也表示愿意派遣使臣!互通有无!”
    “还是安老弟厉害呀,在上京龙泉府小小的散播了一下流言,就让日本的使臣乖乖的跑回去做准备了!”李白插嘴进来。
    “呵呵!我这哪里什么流言,不过是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罢了!”安禄山轻笑了起来,“日本越和大唐接触,就越了解自身的弱小,他们现在根本不敢和大唐正面较量,但是渤海如果让日本帮忙的话,他又不好拒绝,到时肯定是从新罗后路,偷袭新罗军,侧面牵制一下进攻渤海的军队。”
    “可你现在传出去的是,新罗已经在日本对岸做好准备,想在他们进攻的时候伏击他们!”李白笑道。
    “呵呵!现在日本和新罗国力差不多,如果不出意外,只有谁先偷袭,才能胜利。日本人虽然没法查证消息的真伪,但为了以防万一,必然会有其他动作。只要他不愿意放过这么一个进攻新罗的好机会,肯定会回去清查人员或者是重新部署,而一旦这样,事情就会传扬开来,新罗自然就会真的做好准备!”安禄山点点头。“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他们疑神疑鬼,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确实有阴谋!”
    “只是这样,新罗人如果去防备日本的进攻,不再派大军前来帮助,我们进攻渤海,不是有点困难了吗?”
    “战争最重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估计今年,我们是准备在春耕后进攻。那时天气温暖,不比担心东北的严寒,天时上已经占了优势;由大门艺以及大量的手下帮助,渤海的地利优势也不明显;人和吗?虽然扶植大门艺回上京,推翻暴虐的大武艺这个理由不是那么的吸引人,但多少能冲淡一点渤海人的排外情绪!到时候比的就是兵甲、士卒、站阵,这方面,渤海又有那点是大唐的对手?何况我还不惜千金,搞出了几个非常不值的家伙,就算用钱砸,我也要把渤海的大门砸开!把他们的龙泉府,变成黄泉府!”安禄山狠狠的道。
    “呵呵!”李白摇摇头不语。
    如果以后打仗都需要象安禄山这次准备的那样,就是安家的财产再多,也经不起他几次的消耗。
    “那些新罗的密探,有什么问题吗?”安禄山继续问安怀秀。
    鸽书来自渤海上京龙泉府,里面自然不会有那些新罗人的消息。
    “密探到是没什么大的问题,不过是从幽州大都督府里,搞到了一些我们愿来的进攻计划,只是他们这次回去的时候,坐的我们的船!”安怀秀笑道。
    “哈!还有这样巧的事情,住我们的客栈,坐我们的船,竟然都能安排到一起!”安禄山笑了起来。
    当年安排去莱州的人,已经顺利的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造船作坊。招募了大量的船工,生产安禄山要求的海船。由于安记生产的尖底海船,比北方大多数平底船,航行起来要安全和平稳,在加上多角度风帆的设计,更是让船跑的又快又稳。所以他生产的海船,除了贩卖给海商外,自己也组建了一支船队,跑往来日本、新罗、大唐的商贸。造船业和海上贸易,已经是安家的支柱产业了。
    “其实这也不意外,我们安家的船队,航行到现在,都没出现过倾船事故。上次更是在新罗河口触礁后,仍能坚持航行到港口,让安记船队的名声大涨。新罗人眼见为实,知道了安记的安全性,一般出行,都会选择搭乘我们的船!”安怀秀自豪的道。
    最后又忍不住赞道:
    “还是安爷高明,那个水密舱的设计,可是救了整整一船人!”
    “呵呵!其实我们卖给别人的船也有这样的设计,主要是那些人不相信这个东西,一旦漏水,只知道堵,不知道排!”安禄山微微一笑。
    安记海船的安全性,主要就是由水密舱来保障的。当然,受局于制造技术,那些水密舱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水密舱,只不过密封了少量空间,再将底层其他的一个个船员舱室,改建成可相对密封的小舱,必要时充当密封舱罢了。再加上一些排水设备的存在,基本就能保证船体在受损不是很严重的状况下,能继续航行,甚至当场派人修复受损部位。
    “他们一行人的具体消息还有没有传来,但是在我们的地盘,应该逃不出我们的监视!”安家的大多数人,都受过谍报训练。而每艘海船上,都有至少一人的专业探子,用来给安怀秀收罗目的地的情报,所以他对此毫不怀疑。
    “时间也确实差不多了,春耕即将结束,朝廷也快要对渤海动手了!”李白点点头。
    “我们明天就去视察视察我们的部队吧!”安禄山笑道。
    “对!顺便让他们和原来的营州军举办一场演习,看看双方的精锐程度!”李白建议道。
    “恩!不错!这个提议不错!”安禄山立刻接受了建议。
    安家是基本上完全遵从了自己为主,但营州其他的大胡如康家、石家、米家等,都对自己心存小视,自己也该展示一下实力,震服震服他们了。
    ****************************************
    营州城外,广阔的东校场中,东、西、南三侧,皆是身着劲装、全身披挂、肃然而立的各军将士。
    安禄山就任都督后的第一次大点兵,就在今天举行。
    为了震服各势力,安禄山特地邀请了营州城的士绅名流、其他各族头领和文武官员前来参加。
    军鼓声平息,安禄山登上了北面的点将台。
    “诸位!今日本官点兵,只为考核各军!优者赏,差者罚!忘各军奋发努力,勿让本官失望!”安禄山没怎么训话,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下面有安司马宣布规则!”
    “考核分两部分,一曰兵试,二曰将试。兵试者,考核各人能力,过六关,跑、掷、跳、射、击、角,综合成绩,分优、良、差三等;将试者,有将者指挥,诸军种协同,实兵对抗演练……”安文贞朗声宣读道。
    单兵测试,只不过是测量士兵的跑步,投掷,射击,角力等等,安禄山的士兵,大都是原来安禄山刚到幽州时收伏的各族精锐(猎户和山贼),加上从幽州各府保送的精锐府兵。每个人都非常优秀,加上安禄山针对性的训练,基本没什么问题。
    最后结果也不出意外,安禄山亲自训练的三万三千部队,基本上是优秀,剩下的也都是良,没有一个差。而原来的营州驻军,却是好坏参半,良差不等。
    那个实兵对抗演练,则是大唐的传统科目了。两支军队列好阵形,司马一声令下,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双方以各种阵势攻击对方,但两方部队接触后稍稍一碰撞,司马就立即喊停,士兵立刻原地停止。然后司马根据部队调动后,所处的位置及部队人力比,综合评断。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受伤。
    安禄山这边派出的是田乾真这个小校尉,而原来的营州驻军,为了挽回单兵比试中的面子,推举了老将,突厥将军安波注。
    两边自由挑选木制兵器,随后各自展开队形。
    安波注将部队排成三个百人方阵,前排持枪、中排持盾、后排持刀,摆的是一个唐军标准的传统防御阵形。意思很明显,我是老将,让你先攻。
    不过当他摆好阵形是,田乾真那边也摆好了阵形。他竟然是一半刀兵和一半排手,没有枪兵,那是更加纯粹的防御选择。
    双方主将相视一笑,知道对方都存在着谦让,想让对方先攻的意思。
    “老将军既然如此客气,那就让晚辈来攻吧!”田乾真笑道。
    “好!小将军尽管攻过来吧!”安波注一笑。
    田乾真点点头,随即朗声下令:“变阵!”
    部队阵形一变,五人一组,三人双手大盾平举,排列在前;二人持刀列在盾后,小组与小组间,留有一人通过的空隙。整个部队成梅花形排开。
    梅花阵?
第六节 率军征渤海
    对面的安波注看了一愣。
    田乾真的排手,刚才拿的全是防御用大盾。现在他竟然不重新选择兵器,就直接用防守的盾刀,难道他的阵术指挥真有这么高明。
    “进攻!”司马安文贞下令。
    田乾真立刻下令发起冲锋,队伍分成左右二队,成钳形攻向安波注部队二侧。安波注见状,忙调动百人枪兵部队向前,攻击敌人阵形中段。中军排手转向两侧,刀兵从后方入中军,准备应击敌军先头部队。二方部队还没接触,便烟尘四起,随后一阵霹雳啪啦的碰撞声响起。
    “停!”安文贞大喝道。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场中那阵沙尘平息之后,只见田乾真军二队,已经把近一半的枪兵击倒,剩下的也全都被包围了起来,而安波注的另外两个百人队,却还在原地傻傻的等着田军的进攻。因为刚才田军故意弄起的灰尘,扰乱了他们的视线,只能根据安波注原来的命令,坚守阵地,不敢贸然出击。
    侧面观众席上的众人看的很清楚,刚才田乾真军在靠近安波注军前,已经下令排手放下大盾,擦地前进。一等安军的枪兵靠近,却又立刻停下脚步,以梅花阵原地防守,静侯安波注军的枪兵进来攻击。但拖动带起的沙尘,却是直扑安波注的中军,扰乱了他们的视线,使他们不敢进攻。
    以优势的兵种和人数迎战,田乾真的胜利自然非常明显。虽然安波注还剩下两百多士兵,但丧失了近百枪兵,他基本上必输无疑。虽然田乾真这样的做法有点取巧,利用了演习场上的地利优势等,实战中几乎不大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作为指挥官的随机应变能力,倒是让安禄山和那些营州军人们非常赞赏。
    “田乾真校尉胜!”安文贞大声的宣布了结果。
    “呵呵!阿浩胜的不光彩呀!如果是在实战中,肯定还是安将军获胜的希望大一点!”虽然安波注是自己的叔父,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