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待林灵素坐定。李民这才说道:“听闻你师兄说,近些时日来,神宵派的筹建,都是你一人忙碌。却是苦了你了。”
  林灵素连忙欠身说道:“谢师尊关爱。为师尊尽力,弟子不觉得苦。”
  李民暗笑:这个林灵素却也会说话。
  不过,李民不知道的是,这林灵素还真没说假话,他确实没觉得苦。正所谓:好者为乐不为怨。这林灵素虽然现在也被李民重新点燃了向道之心。可他毕竟是外道起家。自身的条件,不论是资质,定力,还是悟性,却都是比不得修炼左道有大成的徐知常。无论是李民传授的大日心经,还是李民反馈回来的御雷心经。林灵素玩命了多时,却都是毫无寸进。反倒是忽悠赵佶,筹建神宵教,却给了林灵素苦心修道之余,来了几许调剂。而成名之后,张德等人的依附,更让他感到了些许权力的乐趣。这林灵素,自然就更感不到苦了。若不是林灵素的修道信念,乃是自小在心中立下的宏志。被李民重新点燃后,更是越发坚定了。恐怕林灵素此时早已乐在其中,沉迷进去了。
  李民虽然不知道这些,可却也看得出来,林灵素确实真的没有怨言。这也让李民很欣慰。
  李民随即进入正题说道:“你且说说,如今这神宵教,却以操办的如何了?”
  林灵素也不多想,随口说道:“回师尊。如今的神宵教。却已筹建的差不多了。前些时日,当今官家就已经把玉清和阳宫赐给弟子,并改为玉清神宵宫,作为我神宵教立教根基,在弟子离京前,又依弟子所请,下诏自封为神宵教教主,自册为:教主道尊皇帝。以为教内通传。并奉师尊为神宵教副教主。封师兄为视中大夫,通真显圣元法先生,封弟子为:视中奉大夫。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均封为教内大祭祀。如今弟子正在筹思请官家于各路修建神宵教道观。广招道徒,大兴我神宵教。”
  靠!李民万万没想到林灵素的工程这么大,现在都已经准备在全天下修建道观了。这工程要是实施了。那可比蔡京搞的什么艮山工程,不在以下。那绝对是劳民伤财的玩意。
  不过,若是不搞那些形式主义,弄什么奢华的道观的话,这在全天下设立教派分支,却是一个聚拢天下民心的好办法。想那大贤良师张角,不就是全天下的传道,大设三十六方,各以渠帅、祭酒统领么。
  想到这里,李民突发灵感:如今这赵佶都被忽悠的当上了这个神宵教的教主。若是让全天下人入教,奉他为教主。如此,子民是他的,教徒也是他的。政教合一,大大减少其他人的造反信念,他必然高兴。也必然支持。而我,也正好借机统合人心与力量,等那金国入侵时,有全天下的教徒出力,就算不如那大贤良师,可拖延一下金兵入侵的步伐,调兵回护京师,避免靖康耻的发生,总是没问题的。
  此想,终让李民一直思考的问题,再次有了方向,却比他原先想在这二龙山成立一支队伍,又要好的多。至于政教合一之后,封建势力会不会更加庞大,更加压迫以后的社会进化,李民暂时却没有去想。毕竟李民不是什么社会学家,李民一个小组长,能忽悠到这地位,想到这步,这已经是他的超长发挥了。其他的,却还需要他今后经历更多的人生阅历,进一步的成长以后,才有可能。这就像那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圣人也不是一天就修炼出来的一样。
  故此,李民想到这一步,略一盘算,觉得有发展的可能,随即说了出来,与徐知常和林灵素二人商议道:“我看大兴道观就不必了,如此太劳民伤财了。不过,于全天下兴建神宵教分支。招收天下百姓入教。却是不错。如此,官家即为帝王,又为教主。民入教,精神所托,即为当今官家,却是有利于天下安定。你二人,却可将此完善,说与当今官家知。”
  李民说的很平淡,然而,徐知常和林灵素一听之下,当即就全都大吃一惊。随即,一个淡然无所谓,一个大为惊喜激动。却都是误会了。
  要知道,无论是徐知常,还是林灵素,那都是道教达人。李民能想到大贤良师。这两人如何能想不到?
  何况,有大志者兴于世者,又多假借宗教兴事。如今李民一补充,不仅去了虚华的道观,而且还把重点放到了招收道徒上,这不是在借着当今官家的名义聚拢百姓,那又是什么?
  那官家为教主,打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神宵教行事的傀儡而存在的。实际上的教主,那就是李民。那赵佶一个皇帝,就算是被称作了教主,他又怎么可能放下国家事,一心搭理教内事务?何况那赵佶连国事都不怎么管。只想着长生,女人,书画。又怎么可能操心教派的琐事。那教内事务,还不是交给徐知常和林灵素搭理。如此,岂不与交给李民一样?那神宵教招收的教民,岂不就成了李民的子民?
  这徐知常和林灵素,不是傻子,实在是精明的太过头了。李民还没想的事情。他们却都给完善了。再加上李民以前表现的金口玉言,以及忧心天下之志。这两人如何能不误会?
  只是,徐知常自认为李民乃是圣人的门下,前几世连天帝都做过,如今想做一个皇帝,却也没什么。皇上再好,却也是好不过神仙。若是师尊今世达不了大道,做个皇上也无所谓。只要师尊能记得他,能把他度入师门就行。
  这徐知常靠着惑心大法自我催眠激发的潜能,开得天眼,原本就坚定的道心,如今更是除了大道,大法,什么都无所谓了,简直比老子的无为。还要厉害。连造反谋逆,都没放在心上。
  而那林灵素,却又不然。那林灵素道心虽然也算坚定,却还是比不得徐知常的。而且,林灵素又通过徐知常的例子,也同样坚信李民有大神通,若是教徒积聚的多了。改朝换代,却也等闲。如此,他林灵素就是开国的元勋。而这个神宵教,又多是他林灵素在搭理,师兄也不爱管事。那政教合一。李民这个教主师尊传位,弄不好就有他林灵素一份。那可就是一带祖师,一代皇帝啊。
  只是如此想,就已经让林灵素心动不已。何况,如今林灵素神通大道,全都没有修成。还想着李民再指点指点他林灵素。好让他林灵素也精进一把。就算赶不上师兄徐知常,那也别差的太远,让后面两个师弟追上不是。
  故此,徐知常和林灵素虽然都误会了,可却全都心有灵犀一般的没说。而是来了一个心照不宣。认真的配合李民研究起来。
  林灵素当即说道:“师尊所想大善。当今官家必然大悦。只是,招收教众,却还要斟酌一番。普通百姓,不解大道,却是不会轻易信教的。以弟子见,当以神通惑之,利益诱之。方可揽得天下百姓入教。”
  此时,李民却还没意识到已经被这两人误会了,还觉得林灵素说的不错呢,当即说道:“有理!且再说的详细些。”
  第四卷 第十九回 清福宫立
  政和五年,八月初一。午时。多云。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李民!神宵教的副教主,于今时,此日。正式祭告天地,祭拜祖师。神宵教下院——清福宫正式成立。李民正式持掌清福宫。
  此时,西南风微微吹拂,二龙山西峰龙首岭上,遍布彩旗。旗分五色。青、红、白、黑、黄。正是那:东方青龙旗,南方朱雀旗,西方白虎旗,北方玄武旗,中央无极杏黄旗。分镇五方。西南风一吹,旗幡猎猎飘扬。
  山顶,千余平的场地上,高搭祭台一座。
  台高两丈四,共二十四阶,暗合二十四节气。分三层,暗合天地人三才。
  底台周长三百六十丈,有三百六十童子,各持星轓,站立其上,暗合周天之数。中台周长六十,也有六十童子罗列其上。各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天干旗帜,以及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等生肖旗帜。暗合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甲子。
  最上一台,却周长八丈,台面为一圆形太极,中放一鼎。鼎左右分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旗帜,周边立九根白玉,分出八条甬道,直通台底。却是暗含浑圆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九宫八卦全。
  如此一座高台,从林灵素设计完,到施工完成。却只用了八天。虽说,这在李民手下的工程队看来,算不得什么。如今,他们有李民无限量供给的水泥。也就是徐神翁改良后的六一神泥,他们只要用铁条、木板,搭出框架,直接浇灌水泥就可以。却也不费什么工夫。
  可这些,那些前来观礼的青州大小官员,大小豪族。却有哪个知道?他们一个个的,却都是知道这个所谓的二龙山,原先不过是荒山一座,连名字,都是因为李民这个国师来而现改的。现在,这才多长的时间啊。山顶平整出来一片偌大的场地不说。还兴建了这么一座用一整块巨石雕制的石制高台。这简直就是奇迹啊!尤其是这块大石,如此光滑细腻,又是如何搬上山顶的呢?这得是多少的人力啊?
  不过,这些人随即遭到一些自以为懂行的人耻笑。在他们看来,通往龙首岭山顶的山路,根本没有一条路能通行如此巨石,别说是原石了,光是如今祭台的底盘大小,从这山路过,最少也要有十分之九要悬在山路外面,也就是说,那怕是有再多的人力,却也根本使不上力气。故此,这块通体一致的祭台能摆在这里,唯一的可能,那就是国师李民,运用了移山的大法力,削平了了龙首峰的山顶,并直接从泰山摄来了这么一块巨石放在了这里,化形成了祭台。
  这些人说的有鼻子有眼。以至于那些被耻笑的人,不禁不以为耻。反倒认为长了学问。深信不已。越发的对李民信服起来。
  李民此时,却是不知到这些。他只是按着商量好的计划,稳稳的站在祭台上,点燃三根三尺长,半寸粗的檀香,插于祭坛上的铜鼎内。祭拜天地。
  这不过是一个形式。两丈四的高台上,只要李民不扯脖子喊,底下那些观礼的,却是根本听不到什么的。不过,李民此时,却也是真心向上苍祷告。
  当然,李民是不会祷告什么成立清福宫,保佑大宋王朝长治久安什么的。李民却是真心祷告:中华民族能够少些灾难,自强不息。
  而随着李民的祷告。王文卿,却是暗中的辛苦不已。不过,而随着他的辛苦,显现出来的,却是天显异象。山顶上的乌云,中间空出了一片。阳光透过云层,淡黑色的云彩,当即渲染成了七色祥云。更有一道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层的空洞,直接照射在祭台上。
  刹那间,李民周身电光闪耀,配上这缕金色阳光,却好像周身放射着金色功德光圈的圣人一般。
  祭台下,当即有人高呼:“天降祥瑞!佑我国师!”
  顿时间,那些观礼的大小青州官员,以及豪族、富商们。全都从震撼的心灵中惊醒。情不自禁的就全都跪了下来,高声呼喝:“天降祥瑞!佑我国师!”
  待众人高呼过后,李民肃然站立于台上。大声喝道:“我奉师命下山,护送金龙珠于皇室。镇压我大宋龙脉,护佑我大宋气运。今立清福宫,乃神宵教下院。当今神宵教教主,乃当今的官家,教主道君皇帝陛下。凡入我教者,可享四时气运。受长生大帝护佑。若有缘,可得八方接引使引荐而入。今请青州各位宿老观礼,天地可鉴。清福宫立。”
  台下众人,随即再拜。
  李民下台后,吩咐大败流水宴款待众人。随后,又召集自身班底,颁布了清福宫的内部编制。
  清福宫内除李民为清福宫宫主统筹一切之外,另设内外两院。
  外院有两大持事,八大护卫。
  两大持事:一为郑鹏,一为张山。
  郑鹏为外务持事。统管李民的各地产业以及陆续开办的酒楼。暗中还有情报组织。
  张山为内务持事。统管清福宫的一切内务杂事,如各个工程队,以及清福宫的童子教育等。
  而八大护卫统制则是:鲁雄,鲁智深、林冲、武松、张横、张勇、张远、杨志。
  其中:林冲为总教习。除了负责训练那两百官兵之外,还要负责训练清福宫童子的体能锻炼。而鲁雄、鲁智深等,手下虽然没有兵。可李民却给他们每人在二龙山山脚周围,修建一座武馆。让其各招收二百弟子,训练其武艺。
  这却是徐知常和林灵素的老练主意。在徐知常和林灵素看来,李民叫郑鹏暗中收买的山匪,那根本就不像话。若是被有心人察觉,一个勾结盗匪,李民就是麻烦不小。而且,山匪隐于山中。李民有经常管理不到。约束力和忠诚度,也都是很不好保证的。却不如直接开办武馆。招收门徒。
  这二龙山的护卫编制,确实是不可超编。可开办武馆,却从来没有限制的。江湖门派,都是如此。而这些武馆的弟子,却要好管的多了。
  而除了外院,内院却是以李民的四大弟子为主。
  如今李民祭告了天地和祖师。却是依照承诺把徐知常,林灵素,徐神翁以及新收的王文卿。收为了正式弟子。徐知常更如愿成为李民的开山大弟子。
  而后,正式弟子之下,又分为记名弟子与见习弟子。
  那些徐知常和林灵素买来的童子,如今就全都列入见习弟子之中。见习弟子,需为清福宫服役半年,经受林冲的体能锻炼,以及张山的德育培养,二者均合格,方可升为记名弟子。否则,或归于林冲,补充部队,或归于张山,操持杂物。
  而记名弟子,分为九品。由见习弟子转正成记名弟子。即为九品记名弟子。
  由王文卿和徐神翁传授《玄心经》。此玄心经。乃是李民根据徐知常的惑心大法整理而成。去除了惑人心智等等的一切应用。只留下了培植心智。静心冥想的功法。却是可以明心定性。增强精神力。
  而九品弟子考验品性,确实忠于清福宫。可通过半年一次的龙门大典。晋升品级。
  而所为的龙门大典,就是取鲤鱼跃龙门之说。由众弟子坐电椅,考验资质晋升。
  凡能坐电椅触发出异能者。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