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说,恶虎这一脚,还真让时迁明白了,时迁还就真适应这打打踹踹的喝令方式。
    不过,时迁此时虽激动莫名,可还是牵挂杨雄、宋江。连着给李民磕了好几个头,哭道:“国师,国师。小人愿意,小人愿意。小人能拜在国师门下,不知是几世修得。可小人曾受杨雄活命之恩,更受宋江保荐之恩。如今他们都被国师抓了,小人此来就是为了救他们的。小人虽然不识得字,却也知忠义。他们尚自被俘,小人怎可独自偷欢。如今小人已经落入国师之手,国师如此仁义,小人也不敢求别的了,只求国师把小人也与几位哥哥关在一起,让几位哥哥知道我时迁来救他们了。我时迁不是没义气的人,只是本领不济罢了。”
    李民听了,哈哈大笑。仗义每多屠狗辈,此言果然不虚。这时迁虽是小贼,也不识字,却是比董平那样的,有义气多了。
    李民笑罢,和颜悦色的说道:“莫哭!你有忠义,本尊甚慰,如何不成全。实不相瞒,杨雄、石秀。如今均已投入了本尊门下。唯有宋江乃是贼首,不好赦过。如今已经押解京师,待移交天牢之后,你自可去解救他们,成全你之义气,而后再来投我不迟。”
    时迁听完,再次有些发傻。
    杨雄、石秀他们投靠了李民,时迁并不稀奇,毕竟时迁先前已经看过杨雄、石秀他们各自乘马逍遥,不像是一个被俘之人,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只是不信杨雄转换门庭会这么快。可如今时迁亲自感受了国师李民的仁义,自然理解杨雄、石秀等人的转变。毕竟跟着国师李民,那可比等着杀头掉脑袋强的太多了。
    可是,一个堂堂国师,只因感怀他时迁的忠义,就许他时迁去天牢救人,这就有点太抬举他时迁了吧,他时迁有这么大的人面?
    恶虎看时迁发傻,再次踹了时迁一脚说道:“小子!又发傻了。还不赶快谢过国师恩典。”
    时迁这才明白过来,随即叩拜李民。李民随即让恶虎把时迁领到杨雄那里相见,好让时迁也安安心。杨雄见到时迁,也是感慨万分。没想到一个偷盗、挖坟的小贼,竟然如此义气。他杨雄这一辈子,能认识石秀和时迁这两兄弟,那真是没白活。
    次日,李民拔营回转二龙山。而时迁则带着李民书信前往京中寻找大娘,营救宋江等人。
    虽说,李民这有些是自己抓人自己救,很是有些没事找事。可李民原本也每当宋江等人是个事,灭梁山,不过是为了帮高俅,顺便满足了手下李纲、郑鹏、朱武等人对军队的需求。救宋江等人,也不过是为了安花荣的心,顺便了了时迁的情义。
    就宋江那几个人,能有什么蹦头。
    而时迁别看厮杀的功夫不怎么样。可这从牢里面捞人,那还真有两下子。原本李民还算计着时迁要想救人,还需要大娘帮些忙。可没想那时迁,却是谁也没用。见过大娘之后,趁夜摸入了天牢,寻到了宋江等人的位置。随后,用了半月的功夫,挖出了一条地道,直通天牢之内,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把等着秋后问斩的宋江等人救走了。
    此事,当即震惊了整个京师。赵佶大怒之下,通传天下通缉宋江等人。
    可宋江没了根基,这流动性更大了,却也是更不好抓了。而且,大宋对那挑旗造反的深恶痛绝,可对与这流寇,却是不怎么在意。那流寇不过是抢劫一下村县,如何能动大宋的根基。若不是宋江等人乃是从天牢中跑出来,赵佶都根本不会过问。
    而时迁救了宋江之后,却是没有与宋江一起继续做那流寇,而是回到了李民那里。而花荣知道宋江等人无事,也是安心呆在了二龙山,虽然花荣的心还在宋江那里,可却更知道,李民神宵教的堂口遍及天下,江湖中人多有投靠,别看宋江等人流动性大,能避得过官府的通缉,可若是他花荣走了,惹得李民追究,恐怕这天下虽大,却也难有宋江等人容身的地方。这江湖人跑路,怕的不是官府,可正是怕的同为江湖人的追杀。
    何况,花荣先前还有誓言在前。一家老小如今也从梁山搬到了二龙山,花荣也更不好走人。
    而李民回到二龙山不久。武大郎也顺利完成了第一次海运,沿途武松、鲁智深、公孙胜等人,打垮了数波海盗。如今李民的神宵旗在海上,也算是薄有名声了。小点的海盗,无不望旗而逃。大点的海盗,知道神宵教的跟脚,也是不敢招惹。
    同时,武大郎此次交易见到了岳飞、宗泽等人,也给李民带回了岳飞、宗泽等人的信件。
    这宗泽,如今在塞外,那真是如鱼得水了。对蒙古人,宗泽可是没有什么好顾忌的。有王文卿展现风雨神迹安民,有岳飞领着一帮小兄弟混在押刺伊尔当打手,黎木赫已经攻破了两个不服的蒙古部落。如今又有了武大郎带去那批物资。宗泽断言,李民塞外的押刺伊尔部,很快就能称霸蒙古高原。
    李民对此,极为满意。若是蒙古各部在那成吉思汗降生之前就统一了,并为他李民所用,塞外那可就是蒙古,金、辽三国并立了。光是自掐,就够他们折腾的了,却是足够大宋发展的了。到时候,不论是工业变革,还是君主立宪,都可在没有外界的影响下,自我完善了。
    李民有此想,却是不仅有些懒惰,更不想由自己逼那赵佶君主立宪,坏了与赵佶的交情。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对经脉的改造,毕竟,经脉改造,相对于李民来说,那才是头等大事,这不仅能避免李民日后的霞举飞升之自焚,更是他李民能不能有下一代的关键所在。
    以至于,二龙山的日常管理权力,李民都是下放给了李纲和朱武,只由老丈人鲁雄和郑鹏随意看着。
    就是郑鹏扫听海外岛屿的探报回来,李民也只是吩咐了朱武和李纲策划开辟海外新基地。
    对此,别看李民不怎么用心。那朱武和李纲,却是兴奋的很,甚是上心。李纲甚至要亲自带人去海外建设。
    只是,二龙山的日常事务也不少,虽说李纲处理起来不当一回事,可要离了李纲,其他人还真的玩不转。最后,李纲却也是没得走开。不过,李纲却是把朱旭派了去,委任朱旭为呜呼岛岛主。
    这呜呼岛,按现代的说法,乃是庙岛列岛之一。在如今的大宋,却是海外的孤岛。出了登州,过了沙门岛,还要走三天的海路,虽说算是大宋的领土,可那岛上却没有大宋的管理机构,只有数百的避世渔民。
  第十二卷 第四回 功过
    时光悠悠,转瞬两载。
    这两年里,这两年中,朱旭在海外呜呼岛建立基地,确实发展迅速。
    建立海外基地,原本就是李民提出的计划,虽然如今国内形势一片大好,李民在海外开辟第二基地的心思早有些淡了。可既然李纲、朱武他们感兴趣,李民却是从来不会熄灭手下人工作热情的。
    尤其是建设新基地,二龙山堆积的那些水泥,也有了用处不是。只是一年的工夫,呜呼岛上就起了一座三米高,对外称作院墙可却能媲美城郭防御工事。唯一入岛的水道,也建了水门,水闸。
    其间,徐神翁被派到了呜呼岛,直接建立了一个水泥窑,以及一座火药工房,随即陈规也被派来在这里主持火器开发与制作。
    这等海外孤岛,却是不怕火器配方流失了。而且,从日本和琉球采购的硫磺,也可直接运到此处,也省了内陆关卡的盘查了。
    倒是李民给出路线,一心牵挂的橡胶,却是没有人能找到。以致李民构思的蒸汽机,始终缺少最为紧要的密闭配件,只能先用软木代替。
    不过,就是这样,在商会中试用以来,也是引发了极大的变故。
    资本的崛起,永远都是充满了血腥。
    首先,蒸汽机的动力传导,并构在了纺织机上,就引发了一次极大的变革。众多的织坊,都极大地消减了人工。
    一两家不显,可江南织户上万。这合起来,可就是数万的女工没有了工作。而当今可供女人工作的道路极少,而这些女工原本又是家中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只此一项,江南就有上万户的中等家庭,沦为贫困。
    此等现象出,官府本应妥善处理,可奈何,此时江南官府的主事人,却是那朱勔。朱勔向来都是夸大功绩,粉饰太平,只求自家升官发财的,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尤其是那蒸汽机运用之后,各商户的上供,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多了。甚至,减少了人工,那些商户的利益大了。虽然多些上供,却也承受的起,连怨言都少了许多。朱勔自然不会坏自家财神的门路,而去管那些百姓的死活。
    而至于李民,只知道交出蒸汽机,可极大减少成本,可促进工业革命,却不知道工业革命的血腥。在如今这个没有工人保障,没有工会,没有失业保险的年代,工业革命的好处还没见着,下岗的危机,却先一步爆发了。
    只是,蒸汽机的运用,不仅南北商会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有的使用蒸汽机的商户,也全都说好。就连那些失业下岗的百姓,也不知这是国师李民搞出来的。反倒是那各地的神宵教殿观,经常的施粥舍药,救助贫苦百姓,更经常为受怨的百姓鸣不平,主持公道,所有的百姓,都还念着神宵教的好,更纷纷以加入神宵教为荣。
    李民却也没从朱武主持的情报网中得知蒸汽机引发的下岗事件。
    而除此之外,这两年中,李民为了便于他那些清福宫的见习弟子能快速识字,更以自家的名义,命郑鹏领着一帮文人,编辑了一部字典,正式把四十八个国际音标引进为中文注音。
    谁知,此举一出,也是引起大宋士林震撼。
    要知道,古语云:授人一字便为师。古人识字,那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教的,却是没有什么字典的。即使是东汉蔡邕正定六经文字,那也是正字不正音的。要想识全,那也需要人一个字,一个字的认,一个字一个字的教。
    可有了这本字典,那怕只是一个七龄顽童,只用用上十天半月的工夫,学全了四十八个音标,也就可按着字典识文断字了。读个告示什么的,那都不成问题了。
    一时间,文人的门槛大低,很多读书人都不适应。多年苦读百家姓、千字文,认全的字,也就是一个小孩十天半个月的工夫,这落差实在太大了。
    不过,更多的读书人,在感受到字典的便利后,却无不是交口称赞。尤其是,当今的大宋皇帝赵佶,得知此事后,亲自用了一遍字典,当即大感便利。再加上赵佶本就对李民崇信无比,自是拍板把这字典正是定为书院教学典籍,并交由蔡京逐字抄录,刊印成书。
    对于赵佶来说,当今大宋书法,除了他赵佶,也就这个蔡京了。这等字典,自是要有蔡京的字,那才算是完美。
    而蔡京却也知道这是一个留名的事,而且正好借此讨好赵佶,亲近赵佶,也是应的满头乐纹。
    唯有李民只是为了求便利,却没想到又彰显了名声。
    然而,这两种震撼天下的大事,对于李民来说,实在都不算什么。以他李民的专业程度,弄这些东西,只能算是提前贡献他人劳动成果,他李民是不费半点心力的。
    李民比较得意的是,他终于参照《长春经络解》以及《九阴真术解》以电能重新构建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这经脉存于人体之内,可是不像什么血管一般,有什么可见的通路。说是经络,其实就是一个个由神经节点簇组成的穴道串联。
    那一个个穴道,就是一个个小型的生命磁场源。内家功的意通周天,那就是以意念带动一个个穴道磁场能量进行交换。可这一个个神经节点的穴道,在人体内,可绝对不是一条直线。所以,各个不同的内家功,都有根据自家的需要,有着不同穴道的取舍。这也导致了内家功不尽相同的根由。
    而李民有天人合一之后产生的内视帮助,对体内的能量变化,却是比较直观。这才能在两年的工夫内,重新构建了能量通道。
    而随着李民钻研的深了,也发现了一个令其后怕不已的问题,那就是当初李民的那本《五雷玉书》其实翻译的很不地道。这倒不是当初郑鹏给李民翻译时不尽心。只是郑鹏不过是一个书生的底子,本人既不习武,又不修道,只是按字直译成隶书,由李民自家揣测着修炼。李民没练死,没自焚,只能说:一是李民命大,不愧是穿越的,本身就有点异能,另一个,那就是李民所用的静电盒,实在是一个巧合了。
    而李民经络构建成功的最直观的好处,那就是李民终于可以把所有电能都束缚在经络中,丝毫不顾忌外泄了,李民终于可以正常人伦了。虽然,如此一来,李民就不能一次搞定所有的老婆了。
    可是李民几个老婆先后有孕,却实在是让李民以及李民的老婆们欢喜不已。甚至就是整个李民体系内的人,也都为李民即将有后欢喜不已。
    唯有一人,却是大为失望。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民二徒弟林灵素。
    林灵素至今依然没有开发出什么异能,更没领悟出什么神通。当初李民激励他的那些话,林灵素也是被时光给消磨尽了。
    要知道林灵素本就不是一个长性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觉得修仙无望,就下山混世界来了。尤其是,如今跟了李民多年,别的弟子都大有长进,尤其是跟他在一起的大师兄徐知常,更是长进明显。大日心经修炼的越发精进了,眼眉之间的天眼位置,都快凝聚成一个可见的光珠了。显然离真正的第三神眼已经不远了。
    而他林灵素却还是跟原先一样。正所谓: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有了对比,更能看出差距。这种时刻拉开的差距,却是更打击的林灵素没有了修炼意志。
    不过,林灵素到没有怀疑李民藏私,毕竟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