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甚至,就连林冲也被宋江的神情和说辞,弄的有些疑惑不定,有些动摇了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些疏漏了,冤枉了李逵和宋江。可李民从来都是忽悠别人的主,虽说这些年没有人敢来忽悠他李民了。可李民那功底,却不是那么好让人忽悠的。且不说李民早就心中认定了此事八九,单单就是宋江的说辞,那也多是推理,没有几个实例。甚至,宋江说军情处不可信,更让李民气氛,连军情处都不可信了,那他李民组建的这套军政体系,那还有什么可信的。
    要知道,别人不知道,李民可是清楚的很,这军情处,采风处,虽然是李民立国之后新出来的部门,可原先的框架,却还是李民的那三套情报系统。那三套情报系统,可是互不统属的,不仅监督着内事,外事,这三套情报系统之间,那可也是相互监督的,军情处自然也是不例外,若是军情处有了私情,有了徇私之举,那就不用宋江来上访了,早该有直通李民的秘密渠道,直接向李民禀报了。
    这在联系李逵好杀的天性,以及连普通无辜百姓都滥杀的过往经历,李民早就认定李逵这事假不了,自然不好被宋江忽悠。
    只是,宋江走的也是正规渠道。事情捅到他李民这里了,林冲又被宋江那话问住了。李民自也不好武断。
    但是,杀降这件事,且不说伦理天性,以及李民自身正义感的排斥,单单是坏规矩,那就是不可纵容。
    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规矩一破,再想维护,那可就难了。今天是讲情违纪,明日里乱用职权,也推说讲情的关系一番,那他李民要见的大同之国,岂不是还没维持多久,直接就腐败了么。
    为求慎重,李民当即留林冲和宋江两人在旁,随即又把军情处,以及宋江提及的与李逵同时冲锋在前的几员锋将一同喊来问话。
    而这一问,出乎李民意料之外,却是发现一个大问题。
  第十八卷 第十六回 隔离审查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历朝历代,那几乎都是开国圣明,而后经过百十年,随即腐朽,直到百姓不堪忍受,最终在有心人,或是大贤者的引导下,重新洗牌,推翻久有王朝,再重新开国,推动历史前进那么一小步。
    此规律,千百年来无一例外,就是李民来的那个法制时代,虽说是盛世民主,却也是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这绝对不是什么制度的问题,盖因,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能安贫,能艰苦创业,但在安逸富足之时,却很少能经受外部的诱惑。毕竟艰苦创业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的更好,真正无私的圣人,实在只是少数。
    故此,严谨的制度,只能是堵漏是的看管众人,当执法者也堕落了,再严谨的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就像社会国家水资源是全民所有的,可涨价却跟私有看齐相比一般。
    而此时,李民把当时前锋的锋将将领叫来一问。却是发现,他这纯洁的队伍,却是有些不纯了。
    按说,李民此时正是在开国创业的高速路上,应该是属于最清廉,最团结的巅峰之时,本不应该有这些现象出现。就像李民原本只是在二龙山发展的时候,山上上下一心,所有聚集在李民身边的人,不是受了李民大恩惠,就是感受到李民的个人魅力,全心汇聚在李民的麾下,一同奋斗创业。
    可李民立国后,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尤其是军队,更是以大量的招收降军为己用。虽然短时候军力扩张了。整军之后,最下层的军兵也在李民的政工体系宣导下,以及绝对的实惠下,绝对的归心了。
    可原本就是大宋的军官,或是山贼的头目,这些人迫于大势跟了李民,其内部的不纯洁,自然也就隐藏了下来。而这里面,尤其是以李民的锋将体系为重。
    要说李民军这锋将体系,也算是李民军的一个特色了。盖因,李民整军之后,精简下来的军官,实在是太多了,太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了。李民这才立了这么一个锋将体系。
    只借重这些锋将的武力,不用领兵,拿的是同级军衔的俸禄。
    故此,锋将的职称高低,凭借的全都是个人的武力。不狠地,没有武力的,却是当不了锋将的。而既有武力又有脑子的,哪怕是武力稍差点,脑子好点地,那也是都当正将去了。
    故而,这些锋将,倒也是与李逵这种人,气味相投,面对宋江那种天然魅惑,没有什么抵抗力不说,更在宋江那长期与江湖人等底层豪迈之士打交道磨练出的手腕下,没些日子就被宋江拉拢腐蚀成了一党。
    原本李民推断宋江既然敢说找人佐证,肯定也是有一两个人会帮助宋江说话的。不过绝对不会是全部,大部分就算不说真相,也绝对说没看见。
    没想到,来了十几个锋将,却一致都说李逵是冲得太前了,周围都是敌军,杀地都是敌军,没有降兵。唯有给林冲上报的军情处人员,一口咬定李逵实在大面积的敌军都跪地投降之后,没有继续追击败军,反倒是杀入那些跪地投降的军兵之中,大砍大杀,以至于原本都已经跪地投降的降兵,全都惊恐地拼死反抗,最终千十人的敌军全被砍杀,连带跟随李逵在后的李民军军卒也多死伤了三百多人,这才平定了那处地域。
    这军情处的军兵,其职责就是负责记录战场上的军功,以及违纪现象。若是他说假,那李民的整个体制,那可就是出了大问题,可那十几个锋将,言之确确,个个赌咒发誓,却又是比一个军情处的小兵,人多势众的多。
    李民心念一动之下,想到后世的隔离审查,随即让人把这些锋将全都分开来,一个个带到大帐询问。
    大帐之内,密不透风。李民更是直接放出天雷珠,凭着金丹大成的掌控,让那电能在天雷珠内缓慢释放,那天雷珠明亮就如同小太阳一般,绝对比高能灯泡的能量转化效率高多了,那进帐的锋将,在强光下,根本看不清对面的人,只有李民威严的声音在询问。
    这些锋将,虽然在来之前,已经得过宋江的关照,差不多串好话了。而且能当锋将的,一个个的胆子都不小,在宋江的手腕下,早被宋江的天然魅惑感染的有如兄弟一般,相当的有担当,可他们在李民军中待得久了,对李民那近乎神话的威望,更是惧怕。
    此时,隔离开来,单独一问,众人没有了彼此壮胆的法不责众的气势,而且更看不见对面询问之人的面孔,只觉得有四个身影,以及李民那威严的声音,只是这环境,这气氛,立时就有了莫大的心理压力。可不是所有人都如宋江一般,刀笔熟练的如状棍一般。越是人多,越是有压力,越是人来疯。
    何况,李民问话也不好好的按规矩来,也不问李逵杀的降兵,还是敌军,却是先问他们是怎么看见的,战时都在何人的率领下,都归属哪一阵地。
    只是这一细问,当即就有两人受不住的自承乃是同僚互助,不忍看李逵身死,胡乱说的。
    没办法,他们虽然是锋将,虽然不用统兵,可出阵冲锋,也都是要各自带着一群军兵的,负责给那些军兵开路,那么大攻城阵地,成百上千条胡同,市坊的清剿败军,总不可能都聚集在一处,那两个人负责的地段就不在李逵犯事的附近,非要说他们在附近看见了李逵的行为,那他们岂不是串岗了。
    连现代私企中串岗,若是普通操作工或是打杂的小弟,没有什么过硬业绩的,那都弄不好直接下岗。此时,别说是宋代,更是军中,更是战场上,军法无情,胡乱串岗的,那可不是下岗就能了事的,绝对要掉脑袋的。
    这两人一虚,自然都改口,不过,这两人却也是硬朗,愣是没攀扯别人,只是说听闻李逵犯事,想到自身在敌阵中冲锋在前,有时也受到伪装投降的敌军刺杀,也曾因此在周围仍有敌军残留,或是身后没有援军接受这些降军的时候,一杀了之。故此,将心比心,认为李逵也可能是因此杀人,却被军情处的上报了。这才产生兔死狐悲之情,冒然作证。以免日后自身也有此难。
    李民当即没置可否,只是由旁边的书记官,把那些交代全都记录下来,由那两个锋将画押。
    宋江脸色当即面沉似水,原本就是黑脸,这一下更跟锅底一般。
    当然,那两人的改口,也只是说了伪证,却也说明不了李逵当时到底杀的是不是敌军。不过,李民随后的询问,却麻烦了。
    那些剩余的锋将,还有九人,都是与李逵一营的。地点上倒是没什么挑剔,都有可能看见李逵的行为,毕竟战场虽大,可冲杀,也还是要抱团的,再厉害的高手,也不可能一个人独往,几个锋将聚在一起冲杀,到也没什么。
    只是,这其中却有六个是原本梁山的旧人。
    李民也依旧不问李逵杀的人是降兵,还是反抗的敌军。而是追问这些人与李逵的关系,以及当时他们是看到李逵的正脸,还是背影,当时其他人又在什么地方?
    面对李民不问是非,只是盯着细节追问。这些锋将,一个个的脑子,那几乎都开了粥铺,全浆子了。
    要知道,这些锋将既然没当上正将,那就大都属于不识字的纯武夫,只好打斗,念过书的没有,大概其的意思能说清楚就已经是天了,细节一字不差,那你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
    何况他们也根本没有想过当时既然看见了李逵,就要知道与李逵的角度问题。事实上,战场上杀敌,大概其能拿眼角的余光扫到周围两三步的人是敌军还是友军,那就已经是不错的高手了。多数人根本分心不得,甚至连身边的战友都看顾不得,只能选择相信身边,背后的战友,死命杀正前方的敌军。但凡能有闲暇看别的地方,那都是身边已经没有敌军了,整个局势已经被彻底掌控了,那才能有闲看及远处。否则的话,分心就是死。
    甚至就是连周围敌军跪地投降了,可身后友军还没有来接管这一片,那也是松懈不得。
    如此一来,这些人事先没顾及到这些,又没有亲眼看到,自然说的也就个个不一了。
    说到后来,不用李民问,这些人自己也都虚了。好口才也怕烂笔头,何况这才锋将没有一个口才好的。几句之后,自己也是不能自圆其说,脑子都浆子了,他们也就惧了。
    虽说这些锋将,几乎都是不在乎生死的狠角色。可他们面对的压力,却也是更大。那可是李民啊。李民军全军上下,谁不知道李民就是一个活神仙,就是一个圣人。神通广大,金口玉言,未卜先知。他们竟然敢在李民面前胡说,而且还说的连自己都不信了。他们又怎么能不怕?
  第十八卷 第十七回 雷霆手段
    李逵,违反军纪,滥杀降俘,斩立决!
    宋江,违反军纪,蛊惑军兵不轨,诬陷长官,斩立决!
    赵成,违反军纪,伪证,责军棍八十。
    ……
    宋江失算了,那些受宋江天然魅惑影响,大脑简单的锋将们也失算了。确实是有法不责众,确实是有李民经常宣告的民主法制。
    可所有人,显然对这新鲜事务的理解不够透彻。那法不责众,从来都是两方势力相差无几,或是相差悬殊,但事件不值得哪般较真损失,那才有的法不责众。
    历史上,铁腕政权的开国之主,却是有几个搞过什么法不责众的。别的不说,就是当今大宋那开国之主赵匡胤,那对臣下,算得上是有史以来,甚至是有史以后,都算是够意思的一个主了,绝对没有搞什么飞鸟尽,良弓藏,开国将领斩杀个干净,可他若是怕什么法不责众,那杯酒释兵权的把戏,也是不可能顺利实施,平稳过度的。
    也许,宋江刚刚归顺李民那会儿,捆绑着一个金枪将徐宁,被十几万的降兵大军关注着,也许那时宋江还有让李民宽恕李逵,法不责众的资本,可如今,所有的底层军兵都被李民同化了,没有了兵将的宋江,只凭着一张嘴,以及一些上位者的手段,也许当个大状,或是一方父母官,绰绰有余,可绝对不是李民割舍不了的角色。尤其是宋江此时正处在参谋部,本就是属于李民对其的观察和考验期,根本没有宋江想像的那般重要。宋江此时就跳出来搞这幺蛾子,那还不是找死。
    而至于说李民宣讲的民主,李民确实是想建设一个理想中的民主大同社会。可李民更知道,连他李民出生的那个时代,以那些百姓开化的程度,大同都只是一个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现在这种社会生产力,就让大伙搞民主。搞大同,那就是给小孩玩刀片。
    而且,所谓的民主,所谓的自由,也是要在共同纪律约束下的。没有任何约束的绝对民主和自由,那就是对其他民主和自由个体的迫害。
    故此,李民宣讲的民主,从来都是给大家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民主也是在他李民监督下的民主。李民允许手下每一个人为了理想,为了大同,迸发无比的热情和动力,甚至有意培植一些反面分子,以作为李纲等志士磨砺的工具,影照的镜子,挑毛病的毒舌,可任何与此无关的,根本无意义的内耗,以及任何草菅人命,破坏社会和谐的,李民却是绝对不会容忍。
    一纸通告,传遍全军。李民的雷霆手腕,尽展无疑。宋江刚刚聚拢的一个小集团,还没等发挥其蛀虫的作用,就直接被扼杀了。
    为首的宋江被直接处死,宋江死忠的李逵也被直接处死,其他盲从宋江的,虽然够不上死罪,也被重罚了。
    随后,李民更是再次重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重要性,以及根本性。再次重申所有中华儿女都是同族,都是骨肉,军兵将士,更都是一体同人。都是祖国之儿女,祖国之战士。军兵将官,只有职称职能的不同,而绝无身份贵贱的不同。
    李民此番讲话,随即通过李民的政工体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