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李民毕竟早已不是那种脸上藏不住事的小年轻了,喜恶不形于色,淡淡的说道:“宋皇遣你至此何事?”
    汪伯颜不敢起身的俯首回道:“下臣来此,实在是受了我皇旨意来向国主议和联姻的。我皇愿进献安德帝姬与茂德帝姬与国主消怨,重修旧好。并承认长江以南,尽归国主所有,从此与国主睦邻友好。”
    李民听完,真是说不出来的感受。划江共处,李民还能理解。可这进献公主帝姬,这就让李民都有些被雷到了。尤其是别的帝姬也就算了,那茂德帝姬,那可也算是李民的熟人了。
    想当初,李民关系跟宋皇赵佶还很好的时候,那茂德帝姬作为赵佶最漂亮的女儿,最受其宠爱。小丫头十来岁的时候,就跟一个小大人一般。他李民进宫与赵佶叙旧时,可是没少缠着他李民。那时李民也还没孩子,对那小丫头也宠得很,就跟自己的小妹妹、小侄女一般。
    而那安德帝姬,与那茂德帝姬同岁。两个小丫头,如今也就应该是十四五吧,这赵佶竟然舍得献出来联姻,这赵佶是拿他李民当什么了。
    李民强压不满质问道:“汝皇倒是打的好算盘,而今本尊大军即将席卷天下,其如此,就想保得芶延残喘不成!”
    那汪伯颜不敢抬头看李民脸色,吓地连连磕首道:“国主息怒,国主息怒。这都是那宋皇痴心妄想,下臣可是久慕国主威名,早有投靠之心,下臣乃是国主麾下张邦昌之好友,现有张邦昌之举荐信在此,国主不嫌下臣愚钝,下臣原献大宋江山与国主。”
    说着,这汪伯颜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举过头顶。
    李民闻言,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个汪伯颜,竟然还跟自己收的那个准备用作反面教材的张邦昌还有关系,李民不由的更加鄙夷其人。
    不过,即使如此,李民还是命人将其呈献的书信递了上来。
    李民展开一看,还真是张邦昌的举荐信。
    起来,这张邦昌别看顶了一个李民记忆中大奸臣的名声,可办事的能力,却还真是不弱,甚至其政务处理,都不比李纲差。
    尤其是此时,此时张邦昌的恶名不显,甚至可以说在当今士林之中,还是很有贤名的,威望也不比李纲逊色多少,交友广泛的很,其聚拢人脉的手段,甚至比李民重用的李纲,都隐隐胜过一筹。
    来到李民这里,也很是给李民从大宋挖了不少人才过来。如今在李民的政府中,也是小成一块势力了。
    如今又弄来这么一个汪伯颜,只看其风骨,也不像什么好人忠臣。
    这隐隐让李民担心自己应用的那个鲶鱼理论,会不会弄巧成拙。若是没激励了李纲他们,反倒让李纲他们被张邦昌,秦桧,高俅等人结成一党给吃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好在,这些人的根本,李民心中是知道的清楚的,等闲绝对不会被其蒙蔽。如今只是用其能力,在李民的压制下,到也绝对不会让李纲等人吃大亏。
    可已经有了这张邦昌和秦桧、高俅等许多人,李民实在不想自己的部下再多几个汪伯颜这般的人,这三人成虎,李民虽然对自己有信心,可也保不得别人不受影响。鲶鱼理论,那可不是喂鱼理论。
    故此,李民放下书信,淡淡的说道:“张邦昌倒是对你推荐有佳。可你如何证明你的忠心,如何进献大宋江山与本尊!”
    汪伯颜闻听,面露喜色道:“国主万岁,下臣来此思得一计。而今大宋虽然势微,可百年传承,尚有一帮食古不化之徒死心追随,不知为民为国之大利。虽然其等区区之力,面对国主大军,譬如螳臂当车,可也损国主的实力。尤其是这些食古不化的人,多在士林中薄有名望。而今天下,还是士林众人,掌握天下百姓喉舌,难免因此污了国主青名。故此,臣下想来,国主可先暂时应允和议,但要拖延,并向其索要重金赔付。大宋欲付国主和平之资,必加赋各地,而今天下多以落在国主之手,大宋残存之地,也多受兵乱灾荒,必无力应对重税,国主再适时的在辖地减免赋税,两相对比,我等再以言论导之,广传国主开明为民,宋皇奢靡无道。不出年许,和议尚未敲定,必然天下万民争相投奔。即使那些迂腐之徒,也难质疑国主。”
    李民虽然鄙夷其人,可这汪伯颜的进献之策,还真是很符合李民的心思。毕竟李民想要的是一个和平完整的中原国度,好引导华夏子民步入开化,飞速发展,自强壮大,而不是一个破破烂烂的残破之都。汪伯颜这一手,可是近乎和平演变,而且,更能把李民的名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尤其是,李民如今打下来的土地,以及收编的部队,也是过于快速了,也需停下来脚步整编消化一下,而至于大宋会不会利用这个时机重整军马,这根本不令李民担心。且不说如今的大宋根本没有什么能人了,就是还有,又能奈李民如何。
    李民当下就有心允了,可李民一个看这汪伯颜不爽,另一个这个和平议案中的联姻,也很让李民不爽。李民实在无法接纳一个原本欢喜叫自己叔叔的一个小丫头,成为自己和赵佶和议的联系纽带。可若是退回那两个小丫头,如今赵佶可能都急红了眼,天知道会怎么对待那两个可怜的小人,好歹那两个女孩,都是叫过他李民叔叔的。
    李民当下冷哼道:“本尊而今何等身份,原先尚与宋皇平辈论交,今和议联姻取其女,岂不矮他一辈。”
    汪伯颜闻听连忙笑道:“国主万岁,这不过是宋皇自欺欺人的安心之想。国主若是不喜,尽可将其女许给国主的各位殿下,或是赐予帐下群臣,量宋皇也不敢拒绝,国主自可随心。”
    李民刚才也不过是出言试探,此时一听,更是明白,估计这赵佶把这两个小丫头送来,就直接当其死了,连带的这个汪伯颜都不怎么看重那两个小丫头。这要是送回去,估计绝难落好。
    只不过,汪伯颜建议的那个将其许给他李民的儿子,虽说他李民如今已是有儿子了,可那些小子,也不过才半岁,有这么大的老婆,哪怕就是当童养媳,也是对双方的残忍不是。
    算了,还是把这两个小丫头送到二龙山,让月茹玉儿他们帮着给找个信得过大臣嫁了算了。像岳飞,高宠那两个小子,就是蛮不错的么。
    李民不忍心包办儿子的婚姻,却是把心思动在了两个徒弟身上。
    李民随后算是接纳了汪伯颜的建议,令汪伯颜操作此事。
    汪伯颜感激不禁。
    而李民这一停军,没多久,宗泽和周侗终于赶了回来,面见李民。
    这俩老头,原本是想死谏李民,让李民莫要乱了大宋根基的。可看李民有章有法,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心,先是被逼,而今更是给了大宋和平之际,也全都是老怀安慰,却是没看出来李民听取汪伯颜的建议,和平演变的阴招。
    李民安抚了两个老人,继续大张旗鼓的安抚其辖下各地的百姓,先是许了免赋三年,又是开辟商路,通畅南北商会的运输通道,其治下好评如潮。
    可就在李民向大宋施压,逼迫大宋暴政,坏大宋名声的时候,茅山的人,终于忍不住了。派人再次来与李民交涉,要与李民做过一场,了断九老仙都君印的归属。只要李民不动用军队力量,此事过后,茅山也将承认李民正统地位。
    对此,李民倒是没怎么意外,毕竟那茅山的九老仙都君印,连他李民都知道是好东西,那作为茅山的镇山四宝之一,茅山如何能割舍的了。就算茅山舍得宝贝,那事关茅山的颜面,茅山也是做过一场样子的。
    李民随即应允,就在四月十八,于二龙山恭候茅山比斗。
  第十九卷 第十三回 茅山金符
    二龙山,李民根基之本。多年精心打造之下,哪怕是李民为求稳妥,开辟了海外第二基地,其繁华程度,已是不亚于一座普通的府城了。尤其是随着火药制造坊的转移。少了那种危险品,其人气更是飙升。
    四月十八,二龙山更是热闹。所有的人都知道,享誉天下的茅山正宗,要与李民做一场恩怨了断。
    虽说李民在众人的心目中,早就是神人转世,神通无敌。可那茅山,却也是千年的正宗大教。虽然在北方稍稍比不得龙虎山的正一道,可茅山御鬼之能,天下哪个不公认第一!
    唯有李民等当事人才知道。这场比试,不过是一个过场罢了。不过是李民如今实力太大,夺取天下的可能,占了八分以上,茅山不得不寻个机会选择队列罢了。
    不过,此战虽是过场,可比斗却是不会有半分假的。大教归顺,也有大教的尊严。在已有阁皂山,白马寺,以及曹家等先后入李民门下之后,闻风而降,不仅显不出茅山的好来,反而容易遭人轻贱。茅山肯定是要争取胜而降之,以高姿态加盟李民势力,让李民以及天下人不敢小瞧,好维持他们茅山固有的利益与地位。
    只是,若是茅山以高姿态加盟,损伤的必然是李民的威望。尤其是那茅山的镇山之宝九老仙都君印,如今更成了李民的本命至宝雷霆皇印,李民却也是无论如何,不能给茅山这个台阶的。
    加盟可以,只能按着我的意志来,是龙你给我盘着,是虎你给我蹲着。
    如此这般,虽然李民以及茅山高层,都知道这场比斗只是一个过场,事后茅山都要表姿态支持李民正统。可这比斗的过程,却是全都是卯足了劲,都存了只能胜,不能输的心态。
    二龙山山脚在这一天,早已清出了一块壑亮场地。时至正午,茅山一干的核心高层,以及李民军的各高人,已是尽皆来到。
    说实在的,一般人观点,正午时节,对茅山众来说,实在很不利。毕竟茅山的大法多是御鬼之术,最好月黑风高之时,才是他们最好的天时。
    不过,这都是一般人的观点。茅山也是道家正宗,三茅神君所传,御鬼只是其中最容易让百姓传播了解的一支。茅山真正的大法,却是以符录阵法见长。
    此次茅山与李民相约斗法,就是要展现茅山正宗一面。
    故此,相约三阵赌输赢。第一阵,茅山就派出了内门长老茅雨平。
    茅雨平外人不知道,可在茅山内门,那可是远比茅雨辰、茅雨仲两兄弟更胜一筹的大高手。虽然因为末法时代,久久不能结成金丹。可长时间停留在炼气顶峰,茅山的玉清神决,早已炼至大圆满境界。更因为长时间的突破无望,有大量的时间钻研符录,炼制符录。实战能力,除了茅山宗主茅思尘以及茅山内部传说的隐居不出的太上长老之外,绝对不做第二人。
    当然,这茅雨平虽然在茅山内部很牛,可茅山以外的人,知道他的却是几乎没有。原本茅山内门弟子,就不怎么张显名声,以求清净之道,那就更别说是这个茅雨平了。
    故此,李民这边对于这么一个没有到金丹期高手,并没怎么在意。毕竟,李民这边,除了李民这么一个金丹大成的高手,注定要敌对茅山宗主之外,那可是还有着一个曹家的老祖宗曹淼,那也是一个金丹期的大高手了。虽说曹淼的战斗经验差点,那法力以及那八仙法器,那绝对不是金丹大成以下之人可以对敌的。
    故此,三阵赌输赢,李民这厢,早就做好了必胜的预计。所差的,也就是三阵全胜,以及三战两胜罢了。所以,当茅雨平这么一个无名之辈率先出战,李民这厢的高手,守一真人,灵隐禅师等,都想出战,一展身手。
    要是此战能胜了茅山,日后茅山加入李民体系,其地位,也必然要在他们两宗之下。
    最终,还是白马寺的灵隐禅师退让了一步,将这第一战的荣誉让给了守一真人。
    不过,这倒不是灵隐禅师这老和尚有什么好心。这老和尚,别看慈悲,可他身为白马寺对外的喉舌,那也是滑的很。道法神通不说,其阅历和心机,绝对远远超过了守一真人。尤其是白马寺两百来年一直受三山宗门的压制,对三山宗门的了解,那可远比这些三山宗门的同盟,要深刻的多。
    这灵隐在与那守一真人争抢首战之时,猛然不经意的看到那正在场中叫阵的茅雨平,其左手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符录在手中准备,那符录竟然隐隐有金光流转。灵隐禅师当即就意识到不好。
    要知道,茅山符录,外界所知最广的,就是黄裱纸的纸符。就久经茅山打压的白马寺,其内部记载中,却是深刻记载了,茅山符录分为金银紫蓝黄五类。其材质也分玉石、金银木、纸五类。其中以金色符录最强,玉石材质的可重复用次数最多。
    如今这个场上的茅山弟子,手中竟然有金色符录,那就绝对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虽说这第一阵胜了,能为宗门增光,日后能压茅山一头。可若是败了,那可也是没面子的很。
    故此,灵隐禅师老奸巨滑的缩了,还很是让守一真人承了一个情面。
    而守一真人却是没留意其中玄机,只是以为同为三山宗门,自己堂堂一个阁皂山的阁主,实力深厚的地位身后,如何能不胜一个茅山的无名之辈,却是很自信意的上前,意为阁皂山扬名。
    那茅雨平修炼多年,却是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唯一的信念,就是胜,为茅山增光,夺回茅山镇山之宝。
    故此,茅雨平眼看守一真人上场,当即右手单掌立于胸前,微微施礼道:“茅山茅雨平,请赐教!”
    随后就脚踏大弥罗罡步,右手抽出了千年桃木剑,左手掐定了五雷符录,做好了斗法准备。
    守一真人,直到此时,这才发觉,那茅雨平的左手符录,竟然是一张金色的。而且其材质还不是纸的,是一张特制的金箔。
    守一真人当即也是暗暗叫苦。要知,守一真人的见识虽然不及灵隐禅师渊博,可那也是阁皂山的一位阁主。同为三山宗门,对茅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