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逼上梁山-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当今官家也要给我几分面子,贬罚了那些乱说之人,也是小事。”
  这徐知常自从练出了天眼神光,对外务就更不放在心里了。而且,赵佶也对他越发的崇信了。徐知常自然就不把那些朝臣放在眼中当回事了。自然也就根本没法理解李民地心态了。对此时的徐知常来说,除了仙道,已经没有别的大事了。
  反倒是林灵素什么异能都没练出来,又正在筹备神霄派的事,有些明白李民的心思。不过,他也没有多想。毕竟那些清流不喜皇上修道,没事老蹦出来指责一番,那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故此,林灵素在徐知常说完,也笑道:“师尊,师兄所言不错。一群跳梁小丑尔。师尊不必理会。理会他们,反长了他们脸。若是师尊有心处置他们。也不用咱们出面。师兄与蔡太师关系非浅,而且蔡太师还欠着师兄点人情,当日金殿上,蔡太师就对师尊有所支持。若是师尊对那些人不满,只要师兄对蔡太师稍稍有所表示。想来蔡太师会给师兄一个交待。”
  徐知常闻言,点头认可。
  李民很郁闷:我又不是坏蛋,我没事让蔡京帮我害人干什么?
  只可惜,李民最近脸皮练的太好了。李民的郁闷徐知常和林灵素看出来。反倒是徐知常因为谈及了蔡京。想起了李民今天的赴宴。随口向李民问道:“师尊,那蔡太师请您赴宴可是有事相求?我听说他准备给咱们盖一个道观。想来好处应该不少。”
  第二卷 第三十二回 郑鹏献策
  李民正是不知道该怎么圈套徐知常得好。听闻徐知常询问,倒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随即把蔡京府上的事,说与两人听,只是没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只是说还要考虑考虑。
  李民说完,那徐知常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反倒是那林灵素有些心动的说道:“师尊。蔡太师的提议不错啊。弟子原本打算等师尊进献金龙珠后,让官家出个三五百万贯,修个地宫,然后搞一个盛大的仪式,正式供奉这金龙珠。可跟这蔡太师比起来,却竟然小了。用三千万贯给咱们建一个金龙永镇殿,供奉金龙珠,也算是大手笔了。不错,不错。这等人,师尊确实可以交的。”
  一旁的徐知常,得意地一笑。毕竟这个蔡京,还是他徐知常引荐给师尊的。蔡京会做人,他徐知常也光彩。
  只是徐知常和林灵素他们这一番话,却让李民很郁闷,李民这时有些醒悟,他这俩徒弟,虽然跟他一心的。却只是因为修仙学道开发异能而跟他聚在一起的,本质上,他们和他李民,却还不是一路人,就象蔡京这码事,他李民想到的是对国家财政的损害,以及耽误大宋国力的发展,被金国打击。而林灵素他们,想的却是能捞多少好处。国力什么的,根本就没有考虑。
  李民再一次的觉得心虚,身边没人啊。连这俩徒弟,也只能利用,而不能掏心窝的志同道合。
  而这时,林灵素和徐知常已经讨论起三月十五李民入朝应该走什么仪式。修建金龙永镇殿需要什么规格了。
  李民听的心烦,忍不住怒道:“尔等修道,如此奢侈,成和体统?”
  徐知常和林灵素顿时全都愣住。沉了半晌,林灵素才小心的问道:“师尊,弟子不明,弟子记得师尊曾说:天道之下,尽为蝼蚁,大道之下,无分善恶。如此,弟子等弄些钱财,好发展我教,却不知因何引得师尊动怒?弟子愚昧,还望师尊明示,以便改过。”
  李民一听,这个别扭啊。敢情林灵素他们不做收敛,还是他李民先前为了安他们的心,忽悠的结果。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面,又是什么?可李民当时哪能想到现在这个后果?
  李民郁闷之下,还不能自己撤自己嘴巴。说自己说过的不算,只能胡乱忽悠道:“你等只记其一,怎忘了我还曾跟你等说过:天心既民心。一个蝼蚁,你可以不去在乎他。你的善恶,也不会被天道所计较。可你的行为,涉及到了无数人,万民皆怨,万民之心,即可影响天道运转,你等怎可不防?”
  徐知常和林灵素齐齐一惊,连忙谢过李民指点。随后,徐知常又担心的说道:“师尊,您所献的金龙珠,乃是国之重宝,弟子认为理应有宫殿供奉。并也将此告知了官家,官家对此也是赞同,就差有人提议,弟子这才与蔡京通的消息。弟子却是不知道那蔡京要花费三千万贯,更不知道他还要修建艮山的。弟子如此行为,应该不会有天罚吧?”
  李民无语了,敢情这根还在他这。
  李民心中有气,装模作样了一番说道:“昔日,秦始皇千秋功业,只因兴建阿房宫与万里长城,万民皆怨,天心运转,本人猝死不说,皇朝霸业也是二世即灭。若是修建金龙永镇殿,以及艮山而劳民伤财,万民皆怨,恐怕即使有我这金龙珠镇压气运,天心运转下,朝廷也要有丢失半壁江山之祸,那蔡京也要有饿死街头的现世报。至于你我,虽无现世报,可今后修道遭受的天劫,却要重了三倍。成仙困难啊。”
  李民一番话,当即让徐知常和林灵素傻了。他二人此时正是兴致冲冲感觉成仙有望的时候,猛听李民这一说,那受的打击,简直与杀他们差不多。
  别说,还是林灵素脑子快,只小傻了一会儿,随即就向李民问道:“师尊,此事还没成。若是我等向官家进言,此天劫可改否?”
  李民正色说道:“此事若是不发生,没有民怨,天心自然不会运转。天劫自然也就不会加重。”
  林灵素当即欢喜的道:“如此就好。师兄现在就去与那蔡太师通气,明日我等上朝后,再向官家陈述推请,只要不建了,我等也就无碍了。”
  徐知常一听,当即坐不住了。连忙向李民请行。而李民这半天,费由许多心思,也没绕到让徐知常下手催眠朝中大臣,李民也觉得这事不应该由自己来说。正好借坡下驴的让他们都散了。
  而等徐知常急冲冲的走后,李民也不管多晚了。随即让铁豹把郑鹏叫了来。
  对于郑鹏,李民却没有许多顾忌。毕竟这郑鹏身上不仅有着灭门的血案,郑鹏本人现在也是一个山贼的身份。就算有什么纰漏,这郑鹏也跑不了,说了,也没人信。反倒比徐知常、林灵素他们更放心,更好说话。
  故此,李民很是随意的就跟郑鹏说道:“前两日,朝中有人弹劾与我。我不想老有人在官家面前给咱们生事。正好我徒弟徐知常有惑心大法。可控人言行。我想让其控制那些弹劾与我的朝臣言行。只是此事不便我出口,你可与我暗示与他。却不可泄漏了乃是我说的。”
  郑鹏本人就不是什么刚正无比的人物,又已经认定了跟随李民,故此对于李民这种坏主意根本没有什么抵触的想法,反倒认为是一种策略,而且,很是自然的就想到一种可能,当即欣喜地向李民献策道:“老板。徐道长得惑心大法若是真能控制人的言行,只是控制几个胡说之辈,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以我见,让徐道长逐一控制了满朝文武,乃至当今官家。这个朝廷,可就是老板您的了。”
  第二卷 第三十三回 不眠夜
  “胡说!”
  虽然郑鹏说的几乎跟李民刚才YY的几乎一样。可这事这么大,此时却是不可乱说的。哪怕现在没外人。不过,李民训斥完了,还是稍稍安抚的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却不可乱说。你与徐知常说时,更不可胡说。若是引人猜疑,你我都是要掉脑袋的。如之所为,不过是为了少些事端罢了。你可明白?”
  “明白,明白。属下明白。属下万万不会误了老板大事。”郑鹏说的谦逊,可脸上却笑得几乎跟一朵花似的。李民这番话,更加让郑鹏坚信了李民是个有大志,做大事的人。若是老板今后控制了所有朝臣,乃至皇上,老板如宋太祖一般的黄袍加身,那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到时候,我郑鹏可就是开国的元勋了。
  看着郑鹏如此模样,李民很怀疑自己是不是用错人了。李民再三叮嘱一番,随即让郑鹏去了。
  当天晚上,李民没怎么睡好,这一天发生的事太多,实在是够李民反省的。
  直到三更,李民才迷迷糊糊睡着。
  然而,李民睡的够完的了吧。可李民睡着的时候,蔡京却还在发愁。不知该如何是好呢。
  没别的,徐知常找他通气的那番话,实在是让蔡京闹心。
  民心既天心。民心变,则天心变。他蔡京要是劳民伤财,就要注定饿死街头。这话,怎能让蔡京一个快七十的老头听着不闹心的?
  尤其这还是徐知常听他师傅说的。这就更让蔡京不得不信。
  要知道蔡京和徐知常打交道,那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对徐知常知道的不少,原本就对徐知常有些半信。而最近,却绝对全信了。
  没别的,徐知常练出天眼来这一异能,实在是太显眼,也太唬人了。若说以前还只是赵佶深信徐知常,蔡京只是利用徐知常帮他蔡京在赵佶跟前说话,最多半信半疑的话,那自从徐知常跟李民这个师傅以后,没几天就把天眼都练出来之后,赵佶可算是崇信了。而蔡京也是深信了。所以,蔡京才会在知道赵佶对李民很信任之后,不仅在朝堂上帮着李民说话,更不惜给李民天大的好处,也要把李民团结到一起。
  这不仅仅是蔡京想在政局上拉住李民作臂膀。更是蔡京信了李民有道行,想在与李民深交后,弄些长生的法子。故此,蔡京在私下宴请李民时,很是小意。同时也没有机警的看出李民得当时心态。
  可现在,徐知常这一透气,蔡京算是明白了李民为什么当场没有痛快答应了。敢情这事要遭天罚。
  蔡京深信,若不是有这个缘故,没有人能面对数千万贯,数万万贯而不动心。故此,蔡京既使原先对李民只信七分,也要全信了。何况有徐知常练出天眼来的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早就让蔡京深信李民了。故此,蔡京根本没怀疑徐知常说话的真伪。
  只是,这事却不是一般的事,那可是牵扯到数万万贯的钱财?那可不是一句话,就随便否了的。所谓:钱上十万可以通神。一般的人,为了几千贯,即使是杀头也干的。何况这万万贯?
  另外,这万万贯的钱财,那也不是蔡京给他本人一个人捞的。而是给他蔡京这一系的官员,捞的好处。那些官员给他蔡京送礼,依附他蔡京,不就是为了权么?而他们弄权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钱么?
  若是他蔡京一句话给毁了,就算那些官员不敢当面跳出来说什么,他蔡京在这一系中的威望,也必然下降,甚至就另投他系,那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梁师成的势力也不小。
  而且,艮山的规划图都画好了,知道这事的人,已经很多了,各个利益关联的,都已经差不多安排好了,就连赵佶都已经知道了,就差找个时间挑个头,不让那些清流挑事了,这突然改变主张,不仅那些既得利益的官员不满,就连赵佶,也是不好侍弄得。
  尤其是他蔡京,就算这回不鼓弄这艮山,他蔡京也早就名声臭了。蔡京自己知道他自上任以来,几乎年年都在修建宫殿,从里面捞的好处,何止千万。老百姓对他的骂声,早就不小了。若那天心即民心。他蔡京不差这一状,也照样好不了。
  此外,蔡京现在虽然全信了李民,也信民怨大了会遭报应,可对饿死的断言,却也实在无法苟同。就凭他蔡京如今的财力,可着劲的花,没有个三五十代,那也是败不光的,他蔡京怎么死都有可能,就是不可能饿死?有钱难道还买不到吃的么?
  故此,蔡京自被徐知常通了信,应付走了徐知常以后,一直在矛盾,一直在彷徨,一直在猜忌。
  一直到了清晨,蔡京才彻底下定了决心。并派人给梁师成送了一个信。毕竟梁师成虽然和他蔡京互相有些竞争,可他们毕竟还是一路人,互相的关系,绝对不是仇敌或是朋友能概括的,这么大的事,他蔡京怎么也要和梁师成通个气的。
  蔡京一宿没睡。不过,没睡得却不只蔡京一人,宿太尉府里,几个清流中的中坚大臣,那也是集在了宿太尉的府中一宿没睡。日间李民的亮保会过后,他们派去的那些人,给他们带回来的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
  真的有神龙!真的如神一般的光芒照人!真的找不到一丝可疑的。甚至那些他们派去的人,都对他们对李民的怀疑,感到气愤和不满。
  这帮清流彻底的傻了。
  为什么上天要庇护恶人?为什么金龙珠要由一个小人进献?那李民跟高俅如次亲近,本人又是如此的放浪不羁,他有何德可进献金龙珠?
  可无论他们怎么想,事实就是事实。金龙珠就是由李民进献的。他们商量了一晚,也没得出什么好办法。只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在明天早朝上死策了。
  一切,尽在早朝之上!
  第二卷 第三十四回 朝争
  “臣启万岁,我大宋天佑昌盛。今有异人进献金龙珠,永镇我大宋国运。乃我大宋幸事、盛事。我大宋万不可轻待以侮天。臣请修建艮山,以聚拢我京都风水,修建承恩宫,金龙永镇殿。以感怀天恩,供奉金龙珠。佑我大宋昌盛不衰。”蔡京慢条斯理的说道。
  特意赶来参加朝会的徐知常和林灵素,对此也没怎么在意。毕竟修建宫殿的事,早已做好了安排,即使昨天通过气了,那也不能不提,只要一会徐知常请辞,蔡京有个默契,这也就是走走形式罢了。
  可还没等徐知常有所表态,宿太尉等人一听又要修建宫殿,当即就沉不住气了。要知道自打蔡京上位以来,这每年修建宫殿的事,就从来没停过。以至于这几年的朝政收入虽然不小,可国库却一直在负增长。尤其是前两年,因为没钱闹得,大量发行钱引圈钱,几乎把国家弄垮,也就这一半年刚缓过来点,这又要修建,还艮山,承恩宫的一大堆,这不是要亡国么。
  宿太尉等人越发觉得李民不是一个好鸟了,跟高俅近也就罢了,现在果然也与蔡京混到一块了。败类啊!
  故此,宿太尉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各自点了点头,充满了决然!那怕这金龙珠神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