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布衣官道- 第7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实际上,张青云和赵佳瑶都清楚,赵老将军对他们的事情,自始至终都没有反对的。否则,赵家不可能会让他们两人如此胆大妄为。
  除此之外,张青云在老将军的身上,也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老一辈草命家的那种淳朴,那份对事业的认真、执着,张青云至今还记忆犹新,而且深受感染。
  初夏的八宝山比市区要凉爽很多,女儿曼曼从小就受到了赵佳瑶的教育,所以一来,她是规规矩矩的在曾外祖父的墓前磕了三个头,样子很认真虔诚。
  赵佳瑶的肚子已经显怀了,弯不下去腰,只是用手抚摸着老爷子的画像一语不发,她的身世也是可怜的。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是老爷子带大的。
  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最疼她,而老爷子西去后,最怀念老爷子的人也是她。他们这一对祖孙的感情,一般的常人是绝对难以了解的。
  一家人在郊外扫墓,这对长期居于闹市的他们来说,算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京城郊外的大自然其实是很美的,而北方的春天相对南方来说来得晚,在这个季节才正相当于南方的盛春,南方的盛春季节山花烂漫。
  北方虽然比不上南方的植被丰富,但是山上的野花也不少。张青云给女儿用绿草做了一个头环,小丫头高兴得不得了,摆着各种姿势央着张青云两人给她拍照留念。
  张青云又采了一束野花,小丫头却不要,嚷嚷道:“你把花送妈妈吧!我们班王小丁说,他爸爸每天都会给他妈送一束花,我可从来没见你给妈妈送过花哦!”
  张青云愣了一下,难掩脸上的尴尬,赵佳瑶看着女儿却很亲切,张青云把花郑重的送给她,她风情万种的瞥了张青云一眼,接过花用力的去嗅,似乎很沉醉。而这一刻,张青云也完全徜徉在了家的温馨中……
  似乎每一次张青云有闲暇,放松的时候都会有事,这一次也没有逃出这个怪圈。张青云返程还在半路上,接到了一个他从来就没有想过的电话。
  电话是从国务院办公厅打过来的,办公厅殷秘书长亲自打电话,殷林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也是国家级领导序列的一员,他打电话没有跟张青云寒暄什么,而是直接道:“青云同志,今天下午7:00,你来中南海一趟。有重要的事情找你谈话,你务必不能迟到,更不能缺席。”
  “是!”张青云道,殷林又道:“你过来门口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迎接你,你跟着进来就行了。你记住,时间可能不会很长,最多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希望你好好的把握住这个并不长的时间。”
  张青云愣了一下,心念电转,道:,“谢谢殷秘书长!我定全力以赴!”
  几乎在一瞬间,他便明白,这次去中南海和他谈话的领导肯定身份非常,不然殷林不会如此郑重其事。而且,殷林的话明显是有意的给他透露了口风,让他好好把握这半个小时的机会,什么机会?
  在这个时候,殷林所说的机会自然是指下放江南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张青云岂能放过?
  但是,如此短的时间内,张青云已经没办法做什么准备工作了,而且他根本不知道要谈的内容是什么,他也没法准备。所以,一切他都只能靠临场发挥。
  但是,张青云心中清楚,在这样的时候,他能够有机会直接进中南海和总理或者是其他国务院领导面谈,这本身来说也就意味着组织上可能在对他做最后的评估。
  张青云相信自己,他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处理好江南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是他走向成功的基础。
  第十一卷 部委风云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只身去江南
  凌祖红张青云不是第一次接触,张青云对凌祖红的印象一直都不错。以前他为黄海市委书记的时候,其行为做事就很大气,现在其一跃成为了共和国最高领导层中的一员,更是成为了共和国最顶尖的存在,他的气度和气场自然更近了一步了。
  这次张青云去国务院,凌祖红在百忙中抽出了时间和其进行了一次交心的谈话。
  在这次谈话中,凌祖红首先明确了中央对张青云关于江南的意见是高度重视的,张青云提出的江南的问题主要要依靠现有江南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可以说是找准了矛盾的重点,在政治局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张青云把握住了正确解决江南问题的思路。
  第二,凌祖红基于张青云提出的这个思路,认真分析的江南目前的现状,然后道:“青云同志,根据你所提意见的精髓,中央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思路。”说到这里,凌祖红神色变得很严肃,沉吟了一下,才继续道:
  “这个思路的核心便是除这次查出有问题的干部外,江南一切暂时都保持原状,不随便调整江南的班子,目的自然是要用现有江南班子之利……”
  “这……”张青云脸色微变,道:“凌总理,什么都保持原状,那不等于中央没有动作吗?这怎么能解决问题?我讲要依托江南本土干部,但是江南的局面靠自救是很难的。”
  凌祖红笑笑,道:“我还有后面一句话,那就是要遏制住江南班子之弊在遏制住弊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班子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按照你所说的,我们采用打持久站的办法,慢慢将江南的问题消弭与无形。”
  张青云抿嘴不语,他不得不承认,凌祖红说的这个思路非常大胆。乍一听好像有些匪夷所思,但是细细一斟酌,发现这个思路不无道理。
  江南之患,问题在哪里现在谁都知道了。但是这些分析和剖析大都流于具体的事务。其实,江南的问题一语中的,那就是人的问题。
  但是谁有问题,谁的问题在哪里,谁的问题有多大,现在都不清楚。从京城这样看江南,江南省委十多个常委,一多半都是太子系的官员,难不成要把这些所有的人都换掉?
  另外,派系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东西,太子系的官员不一定都有问题,而其他干部不一定就都清白,这个问题谁都说不清楚,所以这个时候调整江南的党委政府班子是有些盲目的。
  再说,真像几年前华东一样,把省委常委班子都调整了,江南的平稳发展就无从谈起了。事实证明,华东的那次大地震后遗症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是不得已,中央当时就断然不会出如此下策的。
  有了华东的教训,江南还要走这样一条艰难的路吗?江南和华东的情况一样吗?张青云能理解中央的苦心,中央是不希望江南大变的。
  现在全国经济都面临困境,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民众,大家需要的是信心、是士气,江南如果大变,很有可能导致江南不稳。江南地处共和国的中部,并不是孤立的存在。
  江南有问题,势必波及到周边省市,那样一来,甚至会影响全国的经济复苏,这样的局面是中央不愿意看到的。而张青云的意见之所以受到中央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就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和中央不谋而合,但是……
  张青云觉得这中间还是有问题的,他嘴唇动了动,正要说话,凌祖红先开口道:“青云同志,中央有意让你去江南,我刚才讲的遏江南班子之弊,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完成,
  张青云手微微抖动了一下,道:“就我一人?”
  凌祖红笑笑道:“准确的说还有江南的全体干部和群众,你们一起来遏制这个弊端,稳定江南,
  张青云闭口不语,心中在盘算着。他事先没有料到凌祖红的谈话目的竟然是此,他判断中央的既定计划肯定是要对江南班子进行大幅调整的。
  而今天凌祖中讲话中透露的意图却是中央改变的初衷,改大幅调整为微调,仅仅只准备让张青云一人去江南?其他的位置都不调整吗?如果真是如此,张青云肩上的担子就沉重了。
  张青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种情况,一时不敢表态。但是,在这样的场合下,时间是很紧张的,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凌祖红的日程几乎是用秒表在掐,容不得张青云多犹豫思考。
  “青云,你觉得江南比之华东如何?”凌祖红道,他顿了一下,补充道,“我指的是几年前的华东。”
  张青云愣了一下,道:“江南比不上华东,哪一方面都比不上,他这句话说完,却也明白了凌祖红的意思。张青云几年前从发改委高技术司长的位置上下放华东,当初的局面是多凶险?
  华东他完全陌生,而且华东又被老华东系经营成了铁板一块,那个时候张青云也是没有一点把握的。而现在,江南虽然说形势复杂,但张青云在江南工作多年,有根基熟悉环境和情况,虽然他单枪匹马过去会有困难,但是和当初他匹马踏华东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一念及此,张青云再无犹疑,道:“凌总理,我保证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
  凌祖红眯眼看着他,良久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这个笑容是勉励鼓励的笑容,张青云在乍闻任务的时候,没有马上回答,显然他是在思量工作的难度,从这一点说其较之以前要沉稳很多了。
  而凌祖红用言语鼓励张青云,张青云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面给予肯定的答复,则说明他的激情仍在,敢拼、敢杀的劲头是年轻干部最宝贵的东西。
  张青云极有了沉稳之性,又有干劲拼尽。至于张青云的能力、思想觉悟这些方面更是不用说,他是经得起考验的。让这样一名优秀的干部去破局江南,实在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随后,凌祖红又和张青云聊了很多,这次谈话基本算是组织谈话。但是最终的结果还需要经过政治局会议才能定。但是在这期间,凌祖红向张青云交代,称他已经沟通了商务部,张青云在商务部的工作都可以缓一缓,凌祖红要他立刻进入到江南工作的节奏中去。
  尽管凌祖红的日程很紧,但是原定半小时的谈话还是被他拖了五分钟,凌祖红最后鼓励张青云,道:“青云,你的这次江南之行中央是寄予了厚望的。
  我今天和你谈话,代表的是党中央。在谈话前,总理亲自叮嘱过我,让我一定要和你把话说透,把困难讲透。另外,梁副主席也说过,他讲你是整个共和国最年轻的部长级干部。
  这个头衔可不好背,就因为这个头衔,让你在全国的名气大涨。梁副主席说,你名气大,一部分是因为别人的好奇,另一部分可能也是因为别人的质疑,质疑你年纪轻是不是真的就能胜任现在的高位。
  梁副主席讲,这次你的江南的事情就是一块试金石。他希望你能够用实际行动向人民证明,你无愧于共和国最优秀的年轻干部……”
  张青云这些年心性早已经宠辱不惊了,但是现在听凌祖红提到了杜总和梁副主席,他的心情还是颇为激动,站起身来道:“谢谢领导们的关心和鼓励,我定完成任务,
  张青云说这话的时候是很有自信的,同时他也是自豪的。要知道,全国30多个省市,可能没有一个省市的党政一把手的履新有张青云这般阵仗。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和其深谈,国务院总理亲自叮嘱谈话内容。而共和国的国家副主席又还出言激励。
  江南之局已经让很多人受挫了,而这其中赵文风和严颂骏两人便是典型的代表。张青云现在临危受命,奔赴江南去接严颂骏的手,他坚信自己一定不会重蹈他们两人的覆辙。
  从中南海出来,汽车行驶在长安街上,今天是好一个霓虹的夜景啊京城的夜景灯火掩映至天空,北方的春天不像南方那般阴云密布,所以天空显得天特别的高远,看不到天上的星星,却能依稀的看到其蔚蓝……
  张青云叮嘱毛谦驾车去天安门广场,张青云在广场下车挥挥手让毛谦自顾找地方停车,他自己随意在广场上散步。
  晚上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很多过来散步锻炼身体的人,也有很多游客,张青云走在其中感觉特别的亲切。
  “哎,先生能麻烦您帮个忙吗?”一个声音在张青云身侧响起,张青云回头才明白是一家三口想找张青云帮他们拍一张合影。
  张青云欣然应允在相机中一对年轻的夫妇将女儿拥在中间,他们背后便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得出来他们很放松很快乐。
  “谢谢先生,下次欢迎您去我们江南去玩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张青云听这句话微微有些失神,江南好啊谁不说江南好?他心中默念着这首词,心情激荡澎湃……
  第十一卷 部委风云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履新
  凌祖红和张青云的谈话是绝对保密的,即使是京城消息最灵通的势力也不知道这件事。
  也许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没有召开的缘故,抑或是中央另有考虑,对张青云的任命并没有如期而来。反倒是关于江南干部履新的新说法开始在京城广为散布开了。
  根据传言,江南省委书记粟一宵成了热门人选,而江南省省长的热门人选并不是张青云,而是陈杰。不难判断,这个传言的根据均来自问政江南的专题会议。
  在那次会议上,粟一宵和陈杰两人表现出色,他们呼声最高是很自然的事情。至于张青云,他虽然也有出色的表现,但是下午的会议他没有参加,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肯定是倾向于张青云没有机会了。
  至于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讲张青云在会议上的发言虽然可圈可点,但和中央对江南的定位相违背。
  目前外面普遍的观点都认为中央对江南局面每况愈下已经大为恼火了,这次中央是铁定心要对江南动一次大手术。一来要彻底的解决江南问题,二来也是树立一个榜样出来,给太子系以及那些斗争没有底线的势力一点颜色看看。如果真是这样,张青云在会议上的发言显然和中央的意图是相违背的,再考虑到其在会议中途离场,不难得出张青云出局的结论。
  而另外一种说法则讲张青云出局是因为赵系的缘故,张青云本身是赵家的女婿,同时他最近和赵家的高层来往频繁,他这样的做法显然是组织不容许的,通过这个方面解释,似乎对张青云也是不利的。
  而作为当事人的张青云,他对这些传言完全是不理不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