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 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到愕然回首,正见茶馆里的那位三公子正站在不远处,微笑的看向自己。(未完待续。)


六八七章 释疑解惑
    王羽给陈到提供的待遇,和普通的流民完全一样,按入住人口分了一个小院子,提供就业前的生活补助,算不上优待,但也不算苛刻。
    陈到不是蠢人,在茶馆他就觉得王墨身上很有些奇特之处,但本着管好自己,不理闲事的原则,他并没多留意。可现在对方一直跟到家门口,再意识不到对方有所为而来,陈到也不值得刘备看重了。
    “是孩儿新结识的一位朋友……”陈到料知躲不过,也没有回避的意思,简单解释几句,送母亲回房歇息,然后转向王墨,肃手延客,将对方请到了自己的房间。
    “陋室狭小,不是待客之所,却非到有意怠慢,实是条件使然。”见王墨进门时在打量室内布置,陈到便解释了一下,语气神态倒是不卑不亢,既没有因为贫穷、拮据而来的窘迫,也没有对青州方面提供待遇的愤懑。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王墨对陈到的评价也更高了些,心说难怪子龙将军极力推荐,此人确实有些不同寻常。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丈夫也。叔至来青州做客,接待之事正是鸿胪馆的该管,如今这般景象,却是墨失职了,惭愧,惭愧。”
    “原来尊驾就是那位三公子,到眼界不足,当面不识,慢待之处,还请见谅。至于尊驾的赞誉,到一百死余生之人,更是担当不起。”陈到满脸苦笑:“若非在高唐生活了数月,到亦不自知,自己原来是个百无一用之人,真正感到惭愧的,是到才是。”
    王墨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突然话锋一转,问道:“叔至到高唐已有数月,对这里有何看法?”
    “唔……”陈到怔了怔,随即坦然答道:“青州繁华,外间早有流传,到虽在豫州,但也多有耳闻,可真正到了实地看过,体验过,才明白,青州之善,远非这繁华二字所能形容。一定要形容的话,嗯,或许可用和谐二字……”
    若是王羽亲至,听到这句话没准儿已经开始翻白眼了,河蟹?多么熟悉的名词啊?要是陈到再来句盛世神马的,他准会问问对方,是不是也是穿越来的。
    但王墨却深以为然。王羽的新政中,有个终极目标,世间人人如龙,本质上就是众生平等的意思。虽然这个目标很遥远,现在只能算是个开端,但方向既然正确,一些东西就会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有所体现。
    一如茶馆、酒肆中的热闹和无所避讳;一如官吏们从高高在上的位置走下来,切实的参与到民间事务当中;公开的政令、有教无类的书院、对所有职业的一视同仁,一切的一切,体现出来的,都是一种平等自由的气氛。
    就像是有人在山林中圈出了一块桃源,以种种方法,令得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和平相处,只有对外的时候才会亮出利爪尖牙。
    用和谐来形容,确是恰如其分。
    “叔至似乎言犹未尽?”对话有了个良好的开端,进行下去就容易得多了,王墨在鸿胪馆做事已经超过了一年,这方面的经验也很丰富。
    王羽把陈到扔在高唐不闻不问,其实就是潜移默化的意思,让他不知不觉的融入青州,然后再招入军中。这样做虽然花的是时间更长,但比严刑拷打,威逼利诱的效果却强得多。现在王墨要做的,就是引起陈到在这方面的思考。
    “可能是到见识太少,在高唐,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陈到虽然不是全无心机,可在王墨磨练出来的技巧,和王羽的用心面前,他那点心机确实不够看,毫无察觉的就上了套。
    “比如呢?”王墨紧接着问道。
    “比如茶馆的那些茶客……”
    陈到生性谨慎,但在高唐生活了这么久,多少受了些感染,直接谈起了最敏感的话题:“如今北疆大战连场,周边势力蠢蠢欲动,通常而言,民间对此应该所知不多,只有高门名士们或许会谈论相关,绸缪未来,可在高唐……”
    青州茶馆酒肆中的那些话题,以后世的观点来看,或许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放在这个时代,却是上层人物的专利。普通的百姓根本没有获得消息的渠道,往往只有在兵临城下的一刻,才会察觉大难临头,设法逃跑、避难。
    陈到没在官场混迹过,只是在刘备身边当了几天差,一直以为后者就是难得的仁君,亲民之主。可是,在信息透明方面,刘备做得比青州差了何止一筹?后者当然也有很充分的理由:百姓愚昧无知,如果把这些坏消息和百姓共享,造成恐慌该怎么办?
    陈到一直觉得刘备的顾虑很有道理,但在高唐的见闻,却颠覆了他长久以来的观念。
    如今青州的形势倒是不错,但隐忧也很多。高唐繁荣是很繁荣,但这个大集市一般的地方既没有雄伟的城墙守护,又没有险要关隘可以凭依,在泰山军北上之后,南面更是完全失去了凭依。
    现在王羽没走,黄忠的雷霆军也在,倒还不要紧,等到北疆打得更激烈一些,魏郡战事再起,王羽、黄忠分别北上、西进,对青州的敌人来说,高唐就是一块大肥肉!
    只要一旅精锐,轻装简从,迂回突击,就能给没有足够军队守护的高唐造成致命的打击。以高唐的重要性,想必与王羽为敌的几路诸侯,不会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
    民间若是对此一无察觉,现在高唐的气氛倒还容易理解,可既然各种分析都传得家喻户晓了,民间连一丝一毫的恐慌情绪都没有,就太奇怪了。
    在遇到王墨之前,陈到不想让自己显得太过另类,虽然心里奇怪,但从未向别人问起。现在知道了王墨的身份,又是对方主动挑起这个话题,他也就顺势问了出来。
    “奇怪,也不奇怪。”王墨微微一笑:“一来,百姓对我家主公和骠骑军都是信心十足,不觉得北疆能给咱们青州军造成多大麻烦。二来,即便有个万一,大家也没什么好怕的,单是高唐城,就有近十万男丁,其中绝大部分都保持着一月两次以上的军事训练……”
    “叔至应该知道元直将军指挥的原山之战吧?当时的情况也很危急,主力部队全在高唐与袁绍决战,境内只有数千衙役和充任亭长的老兵,而臧霸的兵马足有三、四万之众,都是积年惯匪,刀头上舔过血的,可谓强弱悬殊。”
    “确实如此。”陈到点点头,他也当过山贼,很清楚受过简单训练的民兵和上过阵,杀过人的悍匪的区别。双方的战力差距,完全不是两三倍的人数就能填平的。
    用民兵作战,不是青州的首创,只是从前以民兵为战的将领,对将其称为民壮,而非民兵。连兵都不是,战力自然也没什么可期待的,事实上,民壮活跃的战场,往往都是在守城战之中。
    他由衷赞道:“元直将军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所以才得骠骑将军这般看重。”
    “元直用兵固有独到之处,但那一仗能赢,其实靠的还是民兵本身。”王墨微笑摇头,否定了陈到的说法:“完成集结之后,元皓先生只说了一句话来激励士气……背后是家园,命运在手中!带着这样的信念,十万民兵上阵迎敌,最终一战击溃了横行多年的泰山贼寇。”
    “竟是如此么……”遥想当年十万之众奋起保卫家园的雄浑场景,陈到一时间竟是痴了。
    “这一次也一样,若事有不谐,果然有敌来犯,高唐的十万之众,仍然会拿起武器,守护自己的家园。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底气和自信,所以才能谈笑自若,云淡风轻。”
    王墨满怀自豪的说着:“大不了,就再打一次原山之战呗,何惧之有?这样的民心,比天险雄城要坚固得多,这也是我青州和其他诸侯最大的不同。”
    陈到沉默片刻,吐出一口长气,感叹道:“骠骑将军的胸襟气魄,果如神人一般。”
    王墨觉得火候差不多了,直接抛出了邀请:“叔至,你难道就不动心么?不想为保卫家园出一份力吗?”
    “这……”陈到略一迟疑,然后也不隐瞒,简略将自己的情况说明了一下,然后苦笑着说道:“承蒙王君侯和子龙将军看顾,三公子盛情,但到恐怕是再上不得阵,只能有负诸位了。”
    “那也无妨。”王墨低头沉思,陈到有些担心,对方会不会以为自己说的是托词,然后恼羞成怒什么的。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等了片刻,王墨却是不怒反笑,一把握住自己的手,用很诚恳的语气说道:“如此甚好!”
    “啊?”陈到惊讶至茫然,甚好?好什么,难道对方不是来招揽自己的?
    “不瞒叔至,墨来之前,一直担心的是叔至心念故主,不肯出仕。既然没有这些牵绊,那事情就容易办了。”
    王墨拍拍手,轻松说道:“上不得阵,也能练兵,叔至总不会连从前的本领都忘了吧?原来这事儿都是文则将军在主持,他如今率兵北上,叔至正好将这副担子承担起来。嗯,事不宜迟,叔至这就随我去见主公吧。”(未完待续。)


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
    二人赶到将军府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分了。
    倒不是陈到有意耽搁,王墨发出邀请后,陈到只考虑了片刻便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之所以来的晚,因为先前的长谈花了不少时间,而路上花的时间更是倍数于此。
    没办法,高唐城实在太大了。
    如果单纯考虑城市覆盖的面积,这里甚至比长安还要大些。后者虽然是汉朝最强时代的象征,但毕竟是座城池,跟高唐这种集市般的建城方式完全没有可比性。
    一进门,二人就意外的感受到了一股极其凝重的气息,不但陈到惊讶,连王墨也有些莫名:“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这是怎么了?不会是……”
    他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连忙扯住一名侍卫问询。
    “具体怎么回事还不清楚,午时前后有信使来了,然后主公召集军议,显得很匆忙,于是就……”
    陈到没有刻意站近,反而向旁边拉开了几步,那侍卫的声音又很低,他只是断断续续的听到几句,无从得知究里。但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对方的神情,发现那侍卫脸上更多的是疑惑,而非惶急,刚刚提起来的心又放了回去。
    应该不是吃了败仗,不用太担心……
    旋即陈到又是纳闷,明明在几个时辰之前,自己还是个俘虏,怎么现在就替新东家担心起来了?难道自己的确不是个忠义之人,对更换主公一事很无所谓么?
    “都是自家人,叔至你这么谨慎做什么?”
    王墨不知道陈到在想什么,从侍卫那里得到了消息,他也稍稍放了心,见陈到特意站开,不由笑道:“等以后你就知道了,在主公麾下,真正机密的军情,只会让涉及到的人知道,其他的情报,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差的无非时效性罢了。”
    陈到大奇问道:“这样做,就不怕情报被敌人刺探到,加以利用吗?”
    王墨笑答道:“只要有人用心探查,有些情报本来也无法保密,与其让他们暗中刺探,还不如敞开了,任由所有人讨论研究。”
    “道理是没错,可这样不是便宜了敌人么?”陈到依旧不解。
    “呵呵。”王墨笑了,笑容中若有深意,对陈到无意识间体现出来的归属感,他深表满意,于是他决定给对方好好上一课。
    “其实主公定计,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表面上占到了便宜,等真正到了水落石出的一刻才发现,原来先前占的便宜,一下就输回去了,同时连老本也一起赔掉……”
    这句话让陈到一下就联想起了徐州之战,开战之初,刘备认为胜算很大,所以才放弃了最初的坚守、消耗策略,主动出击,结果正中王羽的算计,大败亏输。而王羽则是以泗水之战为引,一日内连克下邳、彭城两大坚城,平定了徐州。
    “情报也是如此,原来需要收买眼线,冒险派遣间谍才能打探到的情报,现在变得俯首可得,若换成叔至,你会怎么做?”
    “当然就没必要冒险了……”陈到下意识回答,随即又补充道:“至少没必要在这些低端情报上多下功夫,将人力和资源集中到真正的机密军情上才是正理。”
    “正是如此。”王墨续道:“这世道,哪路诸侯手头也不宽裕,能省的就没必要多花费,情报随手可得,就是表面上的便宜了,说不定他们拿到情报的时候,还会嘲笑主公。可是,等他们都习惯了这个情报渠道之后,就轮到他们还债了……”
    “其实这里面没多少奥妙,这个情报渠道,主动权在我军手上。我军想放什么情报出去,就可以放什么,哪怕事后更正,民间也不会有什么怨言,反正他们也不会直接参与,说不定还会专门有人在诸多情报中挑错,让墨能多挖掘几个人才出来。”
    “可对敌对势力来说,这就是灾难了。一个关键的假情报,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可他们即便知道,也无法可想,要么只能花费更多的资源,向幕府的高层渗透,刺探这些唾手可得的情报,要么就只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分析收集到的情报。”
    最后,王墨如是总结道:“总之,各路诸侯的情报官都要多多操心了,而我军不但借机精简了情报机构,节省了资源,还能享受到赢得民心,提高民智,挖掘人才等诸多好处。”
    “竟是如此!”陈到震惊得眼都直了。
    这么随随便便的一项举措之中,竟然蕴含了这么深奥的道理,不是王墨当面解释的话,自己怎么可能想得到呢?百战百胜的辉煌果然不是偶然,这些下在旁人看不见的阴影处的功夫,才是制胜的秘诀和法宝啊!
    他在刘备军中时,也曾听关、张闲谈时说起王羽当初用空城计,生生的困死了张颌的数千劲卒。当时只是不明觉厉,现在听王墨这一解释,他开始明白了,张颌被困,不是侥幸,而是必然,王羽对人心的把握,实在太高明了,张颌远非敌手。
    “若是敌人窥破其中奥妙,效法又当如何?”到底心思细腻敏捷,感叹了一会儿,陈到找出了一个破绽。
    “效法可不太容易。”王墨摇摇头:“信息的掌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