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猛士回明-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队形,而清兵使用同样的火枪守在战壕里,可以站立装弹,而身体暴露部分却小得多,这就必然造成进攻部队极大的伤亡。

    李成栋不敢不顾伤亡地猛攻,清兵人数远超二军,拿士兵的性命去拼显然是拼不过的。

    二军的指挥帐篷里,李成栋极为烦躁,这仗打得实在窝囊,洪承畴如果真的要去救援武昌,自己看来是无计可施,根本拦不住他。

    骑兵旅在炎陵方向能否拦住清军骑兵,李成栋心里也没了底。

    第二天从衡阳就传来了情报,大批船只从湘江出发开始向长沙方向驶去,看来洪承畴是要救援武昌无疑了。

    看来短时间二军是无法突破清军防线了,无奈之极的李成栋只得快马报这边的情况向总参谋部报告,希望大都督那边能够及时知道洪承畴已经向武昌救援的消息。

    骑兵旅是在向炎陵方向进军六天后回到了二军驻地,他们给李成栋报告说,他们并没有拦截到清军骑兵,也没听说清军骑兵往这个方向过来,这让李成栋纳闷了。

    “洪承畴让清军骑兵往炎陵方向虚晃一枪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就是为了把咱们的骑兵旅调开吗?”李成栋皱着眉头问曾溙。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不知道清兵的防线上有什么情况没有?”曾溙似乎想到了什么。

    “赶快命令三师派一个团上去看看。”李成栋觉得有些不妙。

    不久三师一团团长亲自跑到了指挥帐篷,他说的消息让李成栋顿足不已。

    “报告军长,清兵防线上只有极少的人在守着,咱们一去他们直接就投降了。”一团团长报告说。

    “糟了,咱们中了空城计!洪承畴这老小子跑了!”李成栋一下明白了过来,赶紧命令全军向衡阳进发。

    然而此时已经晚了,洪承畴现在已经乘船过了长沙进入了洞庭湖,而清军的大量步军沿江依靠船队提供后勤保障,全部轻装行进,目前已经过了株州,李成栋想追已经来不及了。

    洪承畴背着手站在一艘水师战船的甲板上,看着宽阔的洞庭湖,心里觉得有些畅快,终于要脱离险境了。

    “大帅,你的这招金蝉脱壳用得可真妙啊!李成栋被耍得团团转,却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佟养甲对洪承畴佩服得五体投地,走到洪承畴身边说道。

    “呵呵,这可不止一招金蝉脱壳,咱们的骑兵在炎陵虚晃一枪,那叫调虎离山,不把他们的骑兵给调开,咱们的步军哪里能安心撤走?没有骑兵在前面给我们搜集船只,后面的步兵想要千里行军脱离国防军那可就难了。”洪承畴颇有些得意。

    “大帅,咱们真的不去救武昌了吗?”佟养甲担心地问道。

    “陆海(佟养甲字),就冲着国防军那几艘巨舰,你觉得咱们能救下武昌吗?”洪承畴转着过头,盯着佟养甲问道。

    佟养甲摇摇头,却又不无担心地问道:“大帅,咱们不经朝廷圣旨,私自行动,万一朝廷怪罪下来,咱们可吃罪不起啊!”

    “哼,陆海,你以为朝廷还能熬过这一关吗?那个大都督集结了重兵,正向京师进军,一路势如破竹,如果我们南下入川有所作为,也许还能给朝廷减轻点负担,倘若朝廷真的不保,我们也可保住我大清一点元气。”

    尽管洪承畴这话说得有些悲伤,但佟养甲却明白洪承畴的心思,这次洪承畴放弃两湖南下入川,就是因为国防军现在还顾不上四川以及西南诸省,他想趁这个机会好生经营,以后若能挡住国防军,自可自立为王,倘若挡不住,也可向云贵一带逃窜,不至于被国防军给全灭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 加快步伐

    等李成栋的二军进入衡阳城,衡阳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进城后的李成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清兵设在衡阳的枪械厂,命人跑去一看,结果整个枪械厂几乎全被搬空了,李成栋派去的人连几斤铁块都没找到,可见清兵撤走时是如何的从容。

    洪承畴撤走得越从容,李成栋就觉得越没脸,黑着脸的李成栋现在连曾溙都不敢跟他说话。

    清兵大部都是从水路走的,而且已经出发了七八天,再想追上去已无可能,李成栋只得让二军先在衡阳休整。

    罗剑是在南京接到李成栋从湖南发来的急报,本来正准备出发前往沧州的罗剑停了下来。

    洪承畴如此“壮士断腕”,放弃两湖之地转而向西南进军,这是罗剑和众人都没想到的。

    自从豪格大军被满清朝廷给调至河南,这几个省基本就成了真空地带,豪格大军来后也并没有来得及建立稳固的政权,豪格走了以后,南京政府因为主要精力都放在北方,也没有精力顾得上去接收这些地区。

    不得不说洪承畴的战略眼光确实不错,如果他再死守在湖南,等国防军解决了武昌的清兵,再会同二军对他夹攻,他是不可能守住湖南的。

    而此时他转进西南,以李成栋二军的实力,并不能对其构成致命威胁,而依托大西南复杂的地形,洪承畴即可争取一到两年的时间来发展自己。

    洪承畴来这么一手,给南京政府可算是添了大麻烦,如果不想在解决满清之后再下大力气解决西南问题。那么现在就不能让洪承畴在西南安心发展。这是南京政府上下的一致意见。

    但现在国防军的主要战略方向还是北京。西南只能是次要战略方向。

    仅是二军显然对付不了洪承畴,那么再派哪支部队前去追击洪承畴,罗剑和史可法等人都是颇费思量。

    “必须尽快解决武昌清兵,不能再拖下去了。”总参谋部作战室里,史可法盯着地图说道。

    “恐怕黄部长他们得知了洪承畴已经逃走的消息,肯定就在这几天要动手了吧?”罗剑说道。

    如果二师和五师以及海军陆战队解决了湖北问题,那么他们实际上就成了国防军全军的战略预备队,是可以随时向各个战场增援的机动部队了。

    罗剑说得没错。黄得功和阎应元已经做好了攻打武昌的一切准备。

    这些天“岳飞”、“冉闵”号两舰开始抵近武昌城对城墙实施炮击,接连炮击三天,即使清军在武昌城墙上用沙袋修了不少工事,但清军的火炮仍是损失惨重。

    二师已经机动到武昌西面,堵死了清兵逃跑的路线,五师则配合海军陆战队直接攻入城内,阎应元的海军陆战队已经做好了一切攻城的准备。

    佟岱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这几天就象疯了一样,但凡有提出向国防军投降的,二话不说让亲兵直接砍人。这几天已经杀了十几个想投降的将领。

    阎应元再次学习了罗剑攻打淮安城的经验,制作了五六个攻城车。准备对武昌城实施爆破。

    攻城战是在三月二十这天正式打响的。

    这天从早上六点开始,两艘军舰上的火炮又开始了猛烈的炮击,一直打到快八点钟,武昌城东面城墙上几乎没有一个站着的清军士兵,这时候海军陆战队的攻城部队才开始逼近武昌城。

    接下来的战斗顺利得让黄得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海军陆战队成功炸塌了城墙,又用掷弹筒和迫击炮对缺口处进行覆盖后,攻城部队顺利地进入了武昌城。

    武昌城里的战斗远没有鄂州城的激烈,也许是长时间的围城让武昌的清兵已经毫无斗志,就在佟岱被击毙之后,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大量清兵选择了投降,整个城内的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

    至此,湖北全境已经全部收复,黄得功在部队攻入城里之后就向南京派出了快船报告胜利的消息,并没有等到战斗结束。

    南京城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史可法开始头疼起来,两湖基本收复,而三个行政学院正在学习的官员几乎被派遣一空,这时的史可法真的有些希望国防军的步子再慢一点,好让政府有时间再培训一批官员。

    罗剑心里踏实了下来,有了这些机动部队,洪承畴想在西南安心发展,那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二军现在的实力着实让罗剑有些担忧,洪承畴的部队现在也是大量装备火器,跟二军相差不大,而人数而占优,一旦洪承畴突破了火炮制造,李成栋还真有些麻烦。

    李成栋现在就有些头大,洪承畴这么一走,二军何去何从,他得尽快拿主意了。

    是跟着洪承畴追过去,还是就衡阳等南京政府的指示?李成栋硬是纠结了一天。

    最后还是在曾溙的提醒下,李成栋下定了决心,二军全军开始追击洪承畴。

    “洪承畴这是要到四川自己称王吧?”曾溙说道。

    曾溙的话提醒了李成栋,到现在李成栋才反应过来,洪承畴这是想找个地方休养生息。

    “不能让他坐大了,咱们追上去缠住他!”李成栋说道。

    李成栋是说干就干的性子,定下决心后,就让部队收地搜寻船只,他也想走水路,这样不仅速度快,部队也没有那么辛苦。

    不过搜寻船只却遇到了麻烦,衡阳一带的船只早就被洪承畴搜刮一空,李成栋只找到有限的十几艘船,一点用处都没有。

    寻找船只耽搁了二天时间,李成栋没敢再等下去,命令全军也不坐船了,马上出发。

    罗剑想给二军换一些装备,不过现在的军工厂已经到了生产极限,短期内不可能再给二军换装,思前想后,罗剑决定让黄得功率二师和五师同二军会合后向四川一带追击洪承畴,而海军陆战队则按原定计划在东北登陆,拦住清兵逃向关外的退路。

    命令下达下去之后,罗剑随即动身再次前往沧州,准备与满清朝廷的最后一战。

    罗剑乘坐的还是柳兰专门为他定制的快船,这种快船虽然只安装了一台蒸汽机驱动,但船身并不大,船上结构也非常简单,而且船身细长,适合在河里快速前进。

    阳春三月,天气不错,罗剑坐在船头上看着书,他看的是《明史》,说来好笑,这部《明史》却正是满清朝廷后来编写的,而这个时空里满清朝廷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来编写《明史》了。

    “还要不要编修《清史》呢?”罗剑有些纠结,这个时空里,满清并没有占领全中国,并不能算做一代王朝。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怎么想起这些了呢?”罗剑有些好笑。

    看到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战”,罗剑发现国防军进攻北京的路线正好跟“靖难之战”是反着来的,连一路攻取的城池都一点不差,想想也真是巧合。

    放下手里的书,罗剑开始思考即将开始的战斗,想到今年就可打败满清,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激动,历史终究将被改变,自己几人在南方已经画了半幅画卷,接下来在整个中国该如何把画卷继续下去,这个将是最现实的问题。

    锁柱毕挺地站在船舷的一侧,胸前挂着的正是赵全交给他的九二式步枪,看到大都督大思考问题,锁柱向船上的其他护卫做了个手势,让他们把声音都放小一点,大都督思考问题的时候最喜欢安静了。

    “锁柱,这次回扬州没有?”罗剑却很快停止了思考,朝锁柱问道。

    “大都督,回了呢,我请了三天假,回去看了一趟。”锁柱赶紧上前一步回答道。

    “家里都好吧?父母身体怎么样?”罗剑关心地问道,他对扬州城外的张老汉印象很深刻。

    “他们都很好,现在家里日子好过多了,今年从县上领了不少化肥回来,我走的时候正在准备春耕呢,可惜时间太紧了,我没能帮上忙。”锁柱有些为自己没能给家里帮上忙感到歉意。

    “你今年有二十了吧?家里没张罗着给你找媳妇?”罗剑笑着问道。

    “大都督,我可不用家里找,这次回去,听说我给都督当卫队长了,家里媒婆倒是来不少,听说还有大户人家的小姐呢。不过我可不着急,等天下太平了,我还要到大都督说的军校里学习,江山打下来了,总得有人守着吧。”

    锁柱说到这里,颇有些骄傲,虽说是乡下人家,现在自己成了大都督的卫队长,以前看不起家里的那些人现在也上门巴结来了。

    “呵呵,锁柱你这想法好,即便是打下了江山,咱们军人哪也不能过太平日子,对军人来说,可不能有过太平日子的说法,咱们军人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

    创建军校的想法罗剑由来以久,不过未来的战争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教学,现在的军校需要现在上过战场的一些老军人来言传身教,否则军校的开办意义不大。

    罗剑在济宁停留了一天,何刚已经在济宁建成一个大型军需补给站,罗剑去看了看,各种物资的储备倒是十分充足,粮草也足够多,看来何刚把打下北京城之后的俘虏和救济灾民都给算计到了。

    尽管是快船,从南京赶到沧州城外还是花了五天时间,乙邦才带着王强和马应魁到码头接到了罗剑。

    “首长,这次咱们要打进北京城了吧?”王强性子急,刚接到罗剑就问道。

    “嗯,咱们得加快点步伐了,这次不打下北京决不停下!”罗剑笑着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最后的挣扎

    自从沧州被国防军攻占之后,北京城里愈发乱了起来,各种声音开始在坊间流传开来。

    关于谭泰之死在京城里也有几个版本出现,最常见的一个是谭泰被国防军抓住了以后给凌迟处死了,还有说谭泰是战死的,总之谭泰是自杀身亡的真相反倒被掩没在各种传说之中。

    多尔衮是知道真相的,因为谭泰的护卫统领最后被国防军释放了,辗转回到了京城,到多尔衮府上把谭泰临死前的遗言告诉了他。

    多尔衮在得知沧州城里粮草只够三天之用后,并没有责怪谭泰没有做最后的抵抗,现在他也没有时间再去责怪谁了,他知道,大清朝最后的日子也快来了。

    多尔衮不甘心,当初抓住时机入关,他本以为大清夺取天下指日可待,却没想到扬州城下出现的几个人竟用几年时间就改变了这一切。

    多尔衮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