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落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河落日-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个、第四个敌人从不同方向一起发动了进攻。但是,他们的长枪依然未能刺到秀忠的马腹。长枪举起之时,其中一人被砍中肩膀,而另一人则被砍断大腿。此乃柳生宗矩平生第一次挥舞杀人之刀,刀冷如冰,精准无比。
  四人连连被杀,敌军顿时停止了进攻的步伐。
  宗矩并不呐喊示威,单是岔开双腿,高举武刀。
  秀忠终于松了一口气,似才想起寻找属下,“来人!前田的主力怎还无动静?前去命令他们赶快出战!”
  “是!”
  答话的乃是安藤彦四郎。他砍翻了几个敌人,此时正大口喘气。彦四郎乃是直次长子,此时二十九岁,结实的脊背上大汗淋漓,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罗汉一般威风凛瘭。
  “你快去!”又右卫门道,“这里交给我便是!”
  话音未落,彦四郎便大喝一声,打马冲进了敌阵。
  将军面前仍无他人。炎炎的烈日下,只有柳生宗矩挺立当地。在混战当中,似突然有了一瞬的宁静。
  “又右卫门,不可急躁行事啊。”秀忠说话时,敌军已经闪开一块空地。
  “将军说的是。敌人已经开始撤退了。”
  “哦?要撤退啊……万万不可错过机会。”
  柳生宗矩在秀忠马前砍倒七人,但这不过是秀忠看到的人数。宗矩以杀人、伤人为耻,绝不会将“战果”道出。战场上,被敌军杀至将军旗下,本乃奇耻大辱,焉有战果可言?
  安藤彦四郎重能飞马前往前田的阵前,这一去就再也未回来。他赶至前田的大营时,已经派出前锋的前田还不知战势紧急,正在用午饭。面对焦急万分的彦四郎,他竟以嘲弄的口吻道:“好不容易安心吃个饭,再等片刻。”完全不把彦四郎的催促当回事。
  彦四郎一时冲动,便带着手下的几个侍卫,径自杀入了大野军中,结果战死沙场,尸身好不容易才被抢回来。“公子的尸身该如何处置?”下人问。安藤直次面无表情道:“扔了喂狗!”他看也没看尸体一眼,继续指挥赖宣的军队。
  在秀忠这边,柳生又右卫门见敌军开始撤退,手持马印的战旗奉行三村昌吉不知为何,竟策马朝前无去路的水塘边奔去。秀忠吃了一惊:“昌吉这东西,他要怎样?那边无人。”他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宗矩,但宗矩不言。
  三村昌吉将马印插到水池旁边,大声喊道:“呔!将军大人在此,赶快聚过来!”这是战场上的随机应变。因为前面有水塘阻挡,敌军无法靠近,因此,让大家在此地聚拢,溃散的士众便能稍稍放下心来。
  “将军大人,咱们也过去吧。”柳生宗矩牵着秀忠的马,往水塘而去。
  此时,土井利胜已经回来。他瞪着一双大眼,满脸铁青,“昌吉主意不错!”
  未几,秀忠周围已经站满了浑身血汗的士众,围了个水泄不通。但,已经不见了很多人的身影,不只是安藤彦四郎,成濑正武、筱田为七等侍卫,均已半裸着身躯战死沙场,成了这意外之战的祭品。
  五月初七一战,作为家康此生的最后一战,确算不得光彩。将军秀忠可谓九死一生,家康的旗下也再三陷入混乱,险象环生。
  此次混乱的原因,仍可归因于东西两军士气不同。西军诸将都抱定了必死之心,以迎接今日之战,而东军诸将则均为太平盛世的大名,各自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再加上西军毛利胜永骁勇善战,真田幸村奇谋不断,家康此败,自是难免。可即便如此,人也万未料到家康旗下会变得几无一人。
  关于激战的场面,后世《细川家记》曾这般记述:“我军向前猛攻,接下来的一战,许久不分胜负。但因我军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才最终取得胜利……”的确,此乃一次人数上的胜利,而非战略的胜利。
  是日,船场的明石部试图从侧面进攻家康主阵,如果他能成功,家康与秀忠怕已丢了性命。但明石虽然击破了越前军一部,却遭水野胜成的奋力阻挡,最终未达目的。
  大坂军三番五次将家康逼入绝境,最终却未能取了家康性命,主要是因为年轻气盛的忠直。他率领的人马大声呐喊往前冲锋,人人都抱着战死沙场的决心。
  第一次见到身边的人变得稀落,家康叫过内藤主马,吩咐道:“让义直前往敌军的茶磨山,另,命远江中将紧随其后!”
  见家康如此命令,一旁的本多正信惊讶地问道:“位公子还未曾经历战阵,就将他们推人混战之中……”
  话还没说完,家康便瞪大了双眼,斥道:“这是什么话!要是不早些让他们出发,战事就要结束了。天下罢兵,还怎生教他们领兵作战!”从他脸上的表情,已经看不出他乃是一位七十四岁高龄的老翁,而是一员充满自信的骁勇猛将。
  未久,家康又叫过北见长五郎,令他前去催促尾张军进发。“怎的了?成濑隼人正成这个窝囊废,磨磨蹭蹭干什么!你去斥问他,难道闪了腰不成!”他怒吼着,脸都变了形。
  见这样的阵势,北见长五郎只得驱马前往尾张军大营,原原本本传达了家康的话。
  成濑正成正侍候义直用午饭,一听此言,也大声吼道:“说我是窝囊废?大人说隼人正是窝囊废?想当年,他遭遇甲斐武田信玄的时候,那才叫窝囊!”
  义直惊讶地放下筷子,即刻下令发动进攻,成濑正成负责督军。午饭还未吃完便加入混战的义直,在自己的军队险些溃散时,还有心思说“左右田与平看去竟像有四只眼”,足以见出其性情的沉着冷静。
  但弟弟赖宣却正好相反。他由安藤直次负责督阵。安藤直次见他不断冲进敌军之中,慌忙阻止道:“不可急躁!大人年纪还小,日后有的是展示本领和建功立业的机会。”说完便拽住缰绳。
  “混账!你以为我还会有两个十四岁吗?”赖宣大喝一声,便又转向了敌军。他的性子显然要比兄长烈得多。
  就连本是来学习领兵作战的义直和赖宣二人,都被冲入了混战当中,可见当日的战事是何等激烈。
  家康正在等待两个儿子到来,欲发动更大攻势。在方圆二十町的高台上,家康命人到处布阵,准备一举攻入大坂城。可是他这种想法多少有些勉强。人的秉性不同,斗志与功名心亦各不一样。他本来是想激励忠直,未想到他的怒骂竟致此大变。是日横冲直撞、一味进攻,反而导致阵脚大乱之人,包括越前忠直、小笠原父子、本多忠朝等人,他们在前一日的战事中均寸功未立。
  家康主阵之乱,日后《萨藩旧记》曾有一封书函记载道:“五月初七一战,真田左卫门佐攻入大御所军阵之中,大军陷入混乱,溃逃二十余里,方得以保全性命。追击中,真田战死。真田实堪称天下第一,旷古烁今。兹记。”
  书中还记着:值此溃乱之际,被卷进混战之中的大久保彦左卫门回身一看,却见家康身边只剩下小栗又一,遂慌忙举起家康大旗,以致七十四岁的家康再次被推到了死亡边缘。
  那些家康带来的替身,多已消失在混战之中。他们的遗族在战后都得到了相当的抚恤。至于他们战死在何处、死在何人的手下,均不可考。因真田军在此次战事中几是全军覆没。某些真田幸村手下,到死还以为自己砍下了德川家康的首级。
  从秀忠的左前方慌忙赶来的井伊和藤堂的两支人马,最终化解了这次危机。未时四刻,此战终迎来最后对决。
  对于大坂一方的真田幸村来说,是日的开战并非出于他的本意。他原本是想待家康更靠近茶磨山时,再杀将下去。这样,以烽火为号、在船场等待的明石军,可从背后对家康的主阵进行夹击。如此,他便有七分胜算。他的计划若得成功,当日战况许会有重大转变。虽说东军指挥权悉交秀忠,但若拿下家康,对关东诸军的打击便如釜底抽薪。在幸村的计划当中,这才是此战的关键所在,乃是胜败与命运的岔路口。他始终认为战争和争执永远不会从这世间消失,从未改变过此心志。在他看来,家康战死的一瞬,关东诸军必会四分五裂,天下失其鹿,群雄共逐之。
  首先离开关东之阵的便是伊达政宗,然后乃是前田利常与浅野长晟诸人,他们怎甘居于德川家康为了太平而创立的幕府政权之下,必会重新寻找自由,即如真田幸村。不管是曾经拯救了秀忠的黑田长政,还是加藤嘉明、片桐且元,都会变成脱缰的野马。分裂关东诸军,乃是幸村此战最大的目的。
  然而,开战伊始,计划便出现了破绽。见越前军莽撞进攻,本多忠朝也不甘示弱,发动攻击。接着,小笠原军也挥兵杀出,一时令毛利胜永不得已应战。
  幸村马上派人前去阻止毛利胜永:“为时尚早!马上停止射击!”他以为,这样一停,对方会暂缓进攻。在这期间,德川家康自会行进至他已布好的大网中。届时,可与明石以烽火为号,一举歼灭家康的主力。
  为了鼓舞士气,他亦曾慷慨而言:“今日我们要拼上性命,背水一战!”话虽如此,他并未忘记战事乃是为何。每一场战事中都会有无限转机,并未有绝对的胜负。
  然而,毛利胜永却未这般深刻地体会到幸村的心思。这就是二人之间的不同。毛利胜永抱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必死之心,认为终究都是一死,与他们拼了!二人之间想法的差异,使幸村最终未能阻止毛利的进攻,原计大打折扣。
  初战胜利,并非真正的胜利!贸然应战易陷入敌阵……此于幸村来说,乃是莫大打击,他眼前发黑,已无力阻止红了眼的毛利军,他们如脱缰野马一般在战场上驰骋。
  既然这样,幸村只能根据事态变化,另想办法。
  这时,松平忠直的队伍朝茶磨山袭来,忠直甚至比毛利更无头脑。
  此时,越前军和茶磨山真田军之间只有二里距离。在这二里之间,从两军对垒到开战,幸村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目标。他万分惋惜,只好随机应变,执枪应敌。
  幸村立即命人散布“浅野长晟倒戈”的流言。此时开战虽然违背了原来的计划,却也不能错过取胜的机会。
  幸村下令全军用午饭,然后令七位替身奔赴各方。
  大助的舅父大谷吉久、当年曾数次至九度山邀幸村出山的渡边内藏助,以及去岁冬役作为监军的伊木远雄,都是幸村谋士。在九度山就跟随他的人自不必说,现在在他指挥之下的每一个将士,都似是为了战事而生的豪杰之士。
  放眼望去,狂嚎的越前忠直军后面,便是家康卫队。
  “昌荣,昌荣!”幸村话音刚落,就有一个戴头盔、身着红色铠甲的武士驱马前来。他曾扮作僧人前去打探骏府消息,现在已成为一员大将。幸村长枪一指,道:“看,那就是德川家康!”
  “在下已经看到。”
  “前面负责防卫的乃是本多正纯。”
  “右翼似是松平定纲。”
  “正是。去将这两个绊脚石除掉!”
  “遵命!”昌荣精神抖擞跨上战马,举起长枪,大喊了一声“走!”声音浑厚有力。然后十六七个人齐刷刷举起长枪,聚集于他周围。他们箭一般朝着本多正纯和松平定纲冲去。茶磨山第一次响起了掩护的枪声,真田军就此开始了进攻。
  看见敌人攻来,本多部高声呐喊,松平部也作好了迎击准备。
  真田尖兵似旁若无人地往前冲,他们采取的为正面突击。若除掉了本多正纯军和松平定纲两部,便相当于剥落了德川家康的两块护身鳞片,攻克家康本阵自是容易许多。因而,真田及手下都认为,本多、松平两部必皆为死士……然而,让人大为意外的是,他们毫不费力穿过了“鳞片”却又掉转马首,奔向了越前军恻腹。
  那么,幸村所言除掉两块绊脚石,又是何意?若是为了牵制越前军,当有更好的进攻之法……正当一些观战之人这般想时,尖兵下一步的行动更是出入意料。越前军正欲转身迎战,双方刚一接触,真田的人马使拍马沿着回路撤退,莫非是看到越前军不好对付,转而再去进攻本多正纯?
  此时本多正纯和松平定纲两军已聚拢一处,堵住了他们的去路,想再次驱入其中,哪能如前次那般轻松?双方似要进行一场血战,战马嘶呜,长枪乱舞,双方的士众就要同时被卷进混战的旋涡。然而,真田的尖兵却在这时再次拨转马首,沿着越前军守卫较为薄弱的一侧,风一样驰往纪州方向……
  这怪异的变化倏忽之间便被杀伐淹没。本多正纯和松平定纲本当聚拢一处,准备迎击二十来骑尖兵,然而,他们却于敌人驰去未久,大肆自相残杀。他们有各自的守备区域,战场上形势虽错综复杂,可也并未混乱到敌我不分的程度。他们此刻却不分敌我,狂乱厮杀。到底是何原因引起这场惨剧?
  据传闻,混乱起因于真田尖兵在本多与松平队伍中扔下的一个箱子,两厢为争夺箱子大开杀戒。然而,真田尖兵个个都骑马持抢,谁也不可能提个箱子。有人说,似是为了争夺真田兵投下的信匣,既是信匣,里面必是有些来头的书函,若非内应,便为暗递消息……
  反正,关东的两支人马均以对方侵入了自己的守备区域为由,刀枪相向。
  这时,茶磨山的幸村下达了新的命令。左翼已与越前军厮杀,幸村自己则率领人马,如疾风般从正在自相残杀的本多、松平两阵旁边奔过,径直朝家康大营冲去。
  这一冲既为突袭,实出人意料,家康的队伍顿时乱作一团。有人见情势不妙,即刻逃窜,家康队伍顿呈溃散之状。
  《萨藩旧记》叙说此阵,有此文字:“溃军逃出二十余里,方得以保全性命。”但实非众人全都逃散。倘若如此大乱溃散,真刚幸村岂非轻易得了家康首级?此不多表。
  却说家康虽一度生死攸关,连干粮都扔之不顾,身边只剩下小栗又一忠政,但幸村却未找到扑向家康的机会?因家康身边队伍虽乱,但大部仍是拼死抵抗。
  危急关头,秀忠左翼井伊部与藤堂所部及时赶到。他们见秀忠前方有前田所部,还有本多康纪和片桐且元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