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扬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医扬名-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医生,需要我做些什么您尽管吩咐。”彭汉辉的妻子客气的说道,为了她女儿的病这一段时间他们两口子几乎操碎了心,王志算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脉搏您能感受到吗?”王志出声问道。

“可以。”彭夫人点了点头。

“这样,您先拿着这条红绳,在您能感受到脉搏的地方给我量一下彭小姐手腕的粗细,这样方便我做准备。”王志递给彭夫人一劫小红绳轻声叮嘱道。

虽然他要进行悬丝诊脉,但是这丝线的另一头还是要放在彭淑媛的脉门上的,要不然一切都是白搭,不过他不能见彭淑媛,所以这个工作就必须由彭夫人来完成了,为了保证丝线的另一头准确的贴近彭淑媛的脉门,所以他首先要清楚彭淑媛脉门部位手腕的粗细,这样他才好调整。

看到这里有的人就会说了,悬丝诊脉竟然这么麻烦,事实上悬丝诊脉就是这么麻烦,要知道医生见不到患者的面还要通过丝线诊脉,就必须要有人配合,即便是在古代这样的工作也是很复杂的。

要是配合的稍微懂一点医术倒还好说,要是对方一窍不通单单让丝线的另一头紧贴脉门都需要无数次的调整。

得到王志的祝福,彭夫人这就进去量彭淑媛的手腕去了,不多会儿再次出来了,将丈量好的红绳递给了王志。

王志根据彭夫人丈量好的长度开始调整将要放在彭淑媛手腕上的丝线,事实上这一头的丝线就是固定在一个薄纱上面,薄纱环绕起来正好紧贴患者的手腕。

王志根据彭夫人良好的尺寸大概的判断彭淑媛的脉搏所在,然后在薄纱上做好标示这才将丝线的另一头交给了彭夫人再次叮嘱道:“记得,这三根黄色的丝线一定要紧贴彭小姐的脉搏。”

彭夫人点了点头,这才拿着丝线走进了病房,王志一群人紧跟其后来到了门口的镜子面前。

为了保证丝线的长度够用,彭夫人更彭淑媛半了一张椅子在镜子四米多远的地方坐定,这么远的距离王志等人在外面保持安静彭淑媛到不至于感觉到。

事实上王志猜测彭淑媛的这个病就是和陌生的声响和气味有关,倒不是真的害怕陌生人,因为此时的彭淑媛坐在椅子上很是配合彭夫人的动作,很显然彭淑媛知道镜子的对面有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却能保持安静,也算是奇事了。

王志在外面通过镜子清晰的看到彭夫人把另一头固定在彭淑媛的脉门上,这才在这边缓缓的拉直了丝线,等到丝线完全拉直之后,王志的另一只手三个手指才缓缓的搭在了三个丝线之上。

到了此时,边上的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个,静静的看着王志搭在丝线上的三根手指,虽然他们感受不到丝线的震动,也不清楚王志手指的感受,但是却不妨碍他们进行幻想。

不过王志的手指搭在丝线上仅仅十秒钟不到就拿开了,无奈的摇了摇头对边上的彭汉辉道:“有一个线没有放对位置,让彭夫人重新调整一下,顺时针轻微的动一下就行。”

等到王志的吩咐,彭汉辉急忙给妻子发消息,接到消息彭夫人急忙开始调整,如此反复,五次之后王志这才完全的感受到了三根丝线的变化。

此时的王志紧闭双眼,三根手指放在三根丝线上不断的感受着丝线的变化,时而拇指轻压,时而中指轻提,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五分钟王志这才放下手中的丝线,眉头紧皱。

“怎么样?”边上的众人早就等不及了,周易乾更是出声问道。

“走吧,去隔壁再说。”王志挥了挥手,站起身来和一群医生再次来到了对面的病房。

进了病房之后,一群医生都是齐齐的盯着王志,等待王志开口,毕竟刚才悬丝诊脉虽然他们看的清楚,真正的脉搏却只有王志一个人清楚。

在这还有不少人心中心存疑虑,有的甚至认为王志是故意做作,毕竟在华夏的中医界一直认为悬丝诊脉不过是亦真亦假的传说,当不得真,今天虽然眼见为实却也只是看到表面,至于王志是否感受到脉搏的跳动却无人知晓,要不是王志这几年来的名气却是很响,而且创造了不少的奇迹,估计已经有人质疑了。

王志冷眼旁观,虽然看不清所有人的内心,但是也看出了一个七七八八,对于悬丝诊脉的传说很多,五花八门,不过相信悬丝诊脉的人真的不多,因为这种事情确实容易让人遐想,单靠几根丝线治病也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甚至一些人虽然相信悬丝诊脉确有其事,却认为不过是一种形式,虽然悬丝诊脉的医者没有见到患者,但是事实上在悬丝诊脉之前已经买通了患者身边的太监或者佣人,对病情了若指掌,悬丝诊脉不过是故作神秘,事实上悬丝之前已经对病情有了了解。

其实这样说的人也不能说不对,望闻问切为中医的四个诊病手段,一方面是相互依存,一方面却也独立存在,有时候却是单靠一种手段就可以知道病情,但是有时候却必须相互配合,诊脉之法有时却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失魂

“脉时浮时沉,时迟时缓,我怀疑是失魂之症。”王志缓缓的说道。

“失魂之症?”廉鸿鸣皱眉问道,脸上多有疑惑之色,不仅是廉鸿鸣,就是其他人也很是不解,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中医之道甚至曾经被批判为封建迷信,虽然现在情况好转,但是中医人最多也就说阴阳,道五行,至于魂魄之说已经完全被归位传说迷信了。

此时说出这话的人要不是王志,估计这些中医圣手都要嗤之以鼻了,失魂之症,那是不是还要学学人家还魂,找个道士来岂不是更好,何必找医生呢。

“不错,失魂之症。”王志点了点头,看了一眼众人脸上的表情开始解释。

华夏的中医最早起源于道教,道教是华夏土生土长的宗教,最主要的信仰就是鬼神崇拜和上古时期的神仙信仰也就是所谓的黄老道志学。

原始社会人对自然想象不理解,将其视为神的意志然后加以崇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道教的早期信仰和崇拜。

上古时期互选就有学仙了道直说,形成最系统的学说思想就是黄老道。所谓的“黄”指的就是皇帝“老”指的就是老子,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老子算是道教的创始人。

封神演义中所谓的阐教截教和人教中,这阐教其实就是道教,这也是老子偏向元始天尊的原因,所谓的人教指的人间大道,真正的宗教就是道教思想。

老子创立道家学说。道教开始在华夏的土地上横行,自此之后多有道家传说,既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那么自然就要有信徒,这招揽信徒就要有神迹,所以道教也衍生出来许多门道,比如说符咒。占卜等,除此之外道教的医术也是招揽信徒的手段。

华夏的道教原本就是注重养生的,修道者往往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为宗旨。讲究清心寡欲,心怀天下,所以不少道教徒都同时身兼搞到与名医两重身份。正如葛洪所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

所以说华夏的中医和道家思想绝对分不开扯不断,之后随着中医逐渐兴盛,一些名医虽然已经去除了道家的身份,但是中医的理论和思想却是依然围绕着道家学说,两者绝对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道家和中医对人的灵魂之说是一致的,它们认为人的元神由魂魄聚合而成,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既然人有三魂七魄之说,那么这三魂七魄自然是各司其职,每一魂每一魄都可以影响人的神智和健康。

比如说。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

再比如说人的地魂归地府,说的就是人死后地魂重归地府,知道前生之因果,人生在世行善为恶皆为地魂掌控,人死之后地魂重归轮回,根据生前的善恶决定下一世的情形。

当然这些都是迷信之说,但是迷信也并非是空穴来风,一旦人体的三魂七魄其中有之一受损那么人体自然有恙。

在农村就有失魂之说,有时候人受到过度的惊吓就会神志不清或者一直啼哭不止等等,即便是众人认为的叫魂也并不完全是迷信的。

同时三魂又有灵魂、觉魂、生魂之说,其中灵魂主宰人的意识,觉魂主宰人的善恶羞耻,生魂主宰人的寿命。人若死后生魂会消灭,觉魂还留在人间,灵魂就依因果循环六道之中轮回。

正是因为三魂的特性所以在中医中认为灵魂若有毛病,人就会痴呆,觉魂若有毛病,人就会发疯,神经就会散乱,不知道羞耻,容易有**之行,生魂若有毛病,人就容易生病。

说道这里,王志顿了顿然后看着廉鸿鸣道:“廉老以为如何?”

“你的意思是这个叫彭淑媛的女娃娃是觉魂受损?”廉鸿鸣试探的问道。

王志刚才所说的有些他们都知道,不知道的也听说过,不过因为时代的发展,现代中医虽然也称之为中医,但是和古代中医已经有了区别,所以他才不敢肯定。

“不仅如此。”王志摇了摇头道:“我认为彭淑媛不仅仅是觉魂受损,就是灵魂也受到了创伤。”

说完这句话,王志这才转过头去看着彭汉辉问道:“彭小姐是不是今年七夕之后才突然生的这种病?”

“不错!”彭汉辉点了点头,看着王志疑惑的道:“您是怎么知道的?”也难怪彭汉辉如此问,他女儿生病的准确时间就是陈庆宣也不知道,他只是告诉陈庆宣他女儿生病大概两个月了。

“七夕晚上彭小姐是不是彻夜未归?”王志再次问道。

“不错。“彭汉辉点了点头应道。

“而且当天晚上和男朋友分手了?”王志再次说道。

“不错。”彭汉辉再次点了点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之色:“王医生,您知道?”

“我猜的。”王志淡淡的一笑开始解释道:“现在的七夕是华夏的情人节,但是同时也是古代的鬼节,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开始鬼门大开,一直到七月十五才关闭,这个时候是在地府受刑的灵魂再致人间的时候。”

说道这里,王志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吓人,换了一种说法道:“农历七月初七开始天地间阴气渐生,阳气开始减弱,特别是晚上阴风阵阵各位刺骨,当天晚上彭小姐必然是受了什么刺激导致精神不好,彻夜未归在外面受了一夜的阴风,从而导致〖体〗内阴阳补偿,灵魂受损,觉魂低迷。”说到这里王志顿了顿道:“因为当天晚上是情人节,所以我断定失恋的可能性大一点。”

“这……”听着王志的解释,彭汉辉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王志说的话实在是玄之又玄,可是猜测却是一点没有错。

“哈哈!”谢国强此时却是朗声笑了起来,他见识过王志的灯蒸之法,起死回生之能,对于这些飘渺的传说已经信了不少,听到这里算是恍然大悟道:“果然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我也算是长见识了。”周易乾也开口说道:“人体三魂也有阴阳之分,两魂受损,唯有生魂完好,这么一来生魂主身体机能,所以彭小姐的听力嗅觉异于常人,但是却因为两魂不全从而导致不能受到其他人的魂魄影响,一旦受到影响就会发狂。”

“失魂之症,果然是失魂啊!”边上的众多医生都算是杏林中的名家,见识谁也比谁差不了多少,此时听到周易乾的解释都输恍然大悟。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剂而愈

听着一群医生叽叽喳喳,大卫和凯利一些外国名医更是满头雾水,这看病就看病怎么整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说道。

当然此时压根就没有人理会大卫和凯利几人,纵然王志说的有理,而且能够通过彭淑媛的情况推断出彭淑媛生病的大概原因,不过王志的判断到底是否正确还要看该如何医治?

一群人唏嘘过后何正年就开口问了:“王志,既然你确定是失魂之症,那么该如何医治?”

这个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一个病症切脉是否准确推理是否合理还是要看治疗的,要不然一切都是白搭,听到何正年的问题众人再次吧目光注视到了王志的身上。

对于这个失魂之症大伙都是第一次听到,所以即便是王志说的有理,周易乾也表示了认可,那么该如何医治还是要王志拿主意。

“呵呵!”王志淡淡一笑道:“既然知道病因,自然有药可医。”说罢,王志转过身对一直担忧的彭汉辉道:“我开一方,抓药煎熬保证一剂而愈。”

“一剂而愈!”不等王志的话音刚落,廉鸿鸣就是一声惊呼:“王志,你说的可是真的。”

这个彭淑媛的病情虽然他们都没有看出是什么情况,不过这个症状很是少见,已经拖了有两个月时间了,王志此时说一剂而愈怎么能不让他惊讶。

“不错一剂而愈!”王志点了点头走到边上去写药方,等到写好药方他直接递给廉鸿鸣道:“廉老。您自己看吧。”

廉鸿鸣接过王志的药方定眼看去,上面的药材并不多:琥珀,怀山药,生地黄,龙骨,百年野山参等。

王志所开的这几味药廉鸿鸣自然都认识,这些药物都有安神定魂的功效。特别是最后一味药百年野山参更是补充元气,安魂定魄之圣药,除了最后一味药百年老山参比较稀缺之外这个药方廉鸿鸣实在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廉鸿鸣看完药方之后。边上的众位医生也一一传阅,口中不住的称赞,王志刚才虽然已经说明了病因。不过要让他们开药方也据对不会这么完美。

王志的这几味药虽然都是镇定神魂的药物,不过却各有不同,互相配合更是相得益彰,像这种无经典可循的病例,最是考教人的,难关王志如此年轻就能去的如此成就。

药方转了一圈最后再次回到了王志手中,王志拿着药方对彭汉辉道:“彭先生,想必您也听到了,这个药方中的百年野山参是必备之主药,不过这一味药很是珍贵。我们医院自然是没有的,还要靠您了。”

“这个我来想办法。”彭汉辉急忙说道,他毕竟也不是平常人,既然王志敢保证一剂而愈,他要是找不到野山参也就怪不得别人了。毕竟王志已经开除了药方,也算是尽力了。

“彭先生,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